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0204发布日期:2019-11-16 01:15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阴型连接器及阳型连接器的连接器。阳型连接器具备支承阳端子的端子支承体和收纳端子支承体的主体。阳端子形成为使阳突片向前方突出的形态。阴型连接器具备壳体,该壳体设置有收纳阴端子的腔。当阴型连接器及阳型连接器相互嵌合时,阳端子的阳突片收容于阴端子并与其电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6-33362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将端子支承体收纳于主体时,有可能阳突片与主体的外壁干涉而折损、破损。鉴于此,考虑到设为如下结构:在将端子覆盖体组装到端子支承体并将端子支承体收纳于主体时,端子覆盖体位于保护阳突片的保护位置,在进行阴型连接器及阳型连接器的嵌合操作时,端子覆盖体相对于端子支承体能在保护位置与露出位置之间相对滑动,以使得端子覆盖体位于使阳突片露出的露出位置。但是,在设为那样的结构的情况下,若是在阴型连接器及阳型连接器嵌合之前另外进行使端子覆盖体移位到露出位置以使得阴端子及阳端子成为能相互连接的状态的作业,则有作业工时增加、导致作业性的劣化的问题。

本发明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以提供能够使作业性提高的连接器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能相互嵌合的阳型连接器及阴型连接器,所述阳型连接器具有:能相对滑动的阳端子支承体及阳端子覆盖体;能收纳所述阳端子支承体及阳端子覆盖体的阳壳体;以及阳端子零件,该阳端子零件的主体部分支承于所述阳端子支承体,并且该阳端子零件通过从所述主体部分突出有阳突片而构成,所述阳端子覆盖体能在覆盖部分覆盖所述阳突片的保护位置和使所述阳突片露出的露出位置之间进行所述相对滑动,所述阳壳体具有罩部,在收纳有所述阳端子支承体及所述阳端子覆盖体的状态下,所述罩部将位于所述保护位置的所述阳端子覆盖体的所述覆盖部分包围,所述阴型连接器嵌合到所述罩部内,具有在嵌合时与所述阳突片连接的阴端子零件,且具有在嵌合到所述罩部内的过程中按压所述覆盖部分而使该覆盖部分朝向所述露出位置移位的按压面。

发明效果

在阳端子覆盖体位于保护位置时,阳突片由阳端子覆盖体的覆盖部分保护,因此能够防止阳突片折损、破损。

在阴型连接器及阳型连接器嵌合时,覆盖部分后退到露出位置,阴端子零件及阳端子零件成为能连接的状态。在该情况下,覆盖部分在阴型连接器嵌合到罩部内的过程中被阴型连接器的按压面按压而朝向露出位置移位。因此,阳端子支承体向露出位置的移位动作与阴型连接器及阳型连接器的嵌合动作连动,能够省略使阳端子支承体移位到露出位置的特别的作业、治具,从而能够使作业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阴型连接器及阳型连接器正规嵌合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阴型连接器及阳型连接器正规嵌合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阴型连接器及阳型连接器的嵌合过程或者脱离过程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阳型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5是阳型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6是阳型连接器的侧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从上方观看阳端子支承体的立体图。

图8是从下方观看阳端子支承体的立体图。

图9是从下方观看阳端子覆盖体的立体图。

图10是从上方观看阳端子覆盖体的立体图。

图11是从上方观看阳端子覆盖体位于保护位置的阳单元的立体图。

图12是阳端子覆盖体位于保护位置的阳单元的仰视图。

图13是从上方观看阳端子覆盖体位于露出位置的阳单元的立体图。

图14是阳端子覆盖体位于露出位置的阳单元的仰视图。

图15是阳端子覆盖体位于露出位置的阳单元的主视图。

图16是从上方观看阴型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7是阴型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18是从上方观看阴单元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示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

也可以为,在所述阳端子覆盖体设置有卡合部,在所述阴型连接器设置有被卡合部,所述被卡合部在所述阴型连接器从所述罩部脱离的方向上与所述卡合部卡合,并通过所述阴型连接器从所述罩部脱离的脱离动作使所述阳端子覆盖体朝向所述保护位置移位。

在阴型连接器及阳型连接器脱离后,当将阳端子支承体及阳端子覆盖体从阳壳体取出时,如果阳端子覆盖体仍然置于露出位置,则有可能阳突片与阳壳体等干涉。另外,若是在将阳端子支承体及阳端子覆盖体取出后进行使阳端子支承体移位到保护位置的作业,也有作业负担大的问题。在那方面,根据上述结构,在阴型连接器及阳型连接器脱离时,通过阴型连接器从罩部脱离的脱离动作,与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使阳端子覆盖体朝向保护位置移位,因此当阳端子支承体及阳端子覆盖体被从阳壳体取出时,阳端子覆盖体能够自动地返回到保护位置,能够省略使阳端子覆盖体移位到保护位置的特别的作业、治具,并且能够迅速地保护阳突片。

也可以为,在所述阳端子支承体及所述阳端子覆盖体中的一者设置有能挠曲变形的半锁定部,在另一者设置有限制部,在所述阳端子覆盖体位于所述露出位置时所述限制部与所述半锁定部的干涉部卡止,限制所述阳端子覆盖体向所述保护位置的相对移位,

所述限制部在所述阳端子覆盖体位于所述保护位置时与所述干涉部分离配置。

据此,能够防止在阳端子覆盖体位于露出位置时阳端子支承体及阳端子覆盖体意外地相对滑动。另外,在阳端子覆盖体位于保护位置时,限制部从干涉部离开地配置,因此能避免在阳端子覆盖体相对滑动时在阳端子支承体与阳端子覆盖体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变得过大,从而能够担保相对滑动的顺利性。

<实施例1>

利用图1~图18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实施例1例示连接器,该连接器构成搭载于汽车的通信系统,如图2所示,具备能相互嵌合的阴型连接器100及阳型连接器10。

如图5及图6所示,阳型连接器10具备阳端子零件20、阳端子支承体30、阳端子覆盖体50以及阳壳体70。阳端子零件20支承于阳端子支承体30。阳端子支承体30及阳端子覆盖体50能在前后方向相对滑动地组装。组装好的阳端子支承体30及阳端子覆盖体50插入到阳壳体70,并沿着前后方向收纳。以下具体地说明各个结构。

阳端子零件20通过对导电性的金属材料进行弯曲加工等而一体成形,如图5所示,具有从筒状的主体部分21向前方细长地突出的阳突片22,在主体部分21的后方与电缆90的末端部连接。电缆90构成为将两条电线91绞合成对的双绞线。两条电线91在被除去覆盖层92的部分回捻,在回捻的部分连接有阳端子零件20。

阳端子支承体30是合成树脂制的介电体,如图7及图8所示,具有在前后方向长的矩形板状的支承主体31。如图7所示,在支承主体31的上表面的前部突出设置有壳体锁定部32,在壳体锁定部32的左右两侧且后方突出设置有一对前进限制部33。另外,说明中的上下方向的基准以阳端子支承体30及阳端子覆盖体50收纳于阳壳体70的图6的状态为基准。

如图8所示,在支承主体31的下表面,在左右两个端部以在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有一对轨部34,在左右中央部以在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有分隔部35。阳端子支承体30在各轨部34、分隔部35以及支承主体31之间划定左右一对阳端子插入空间36。

如图5所示,在阳端子支承体30的各阳端子插入空间36分别插入收纳阳端子零件20。如图8所示,在支承主体31的下表面突出设置有防止收纳于各阳端子插入空间36的阳端子零件20的主体部分21脱离的端子防脱部37,进一步突出设置有能够对各阳端子零件20的阳突片22进行支承的支承片38。

阳端子支承体30在支承主体31及各轨部34之间且分隔部35的后方划定一个电缆端插入空间39。在电缆端插入空间39收纳电缆90的覆盖层92的端部。各阳端子插入空间36位于电缆端插入空间39的正前方,因此从电缆90的覆盖层92的端部到与阳端子零件20连接为止的回捻部分的长度变短,从而能够实现通信性能的提高。另外,插入到各阳端子插入空间36的阳端子零件20实质上固定于阳端子支承体30,从而与阳端子支承体30一体地移动。

如图8所示,在各轨部34的下端前部以向下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矩形板状的一对限制部41。进一步在各轨部34的左右外表面以在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有截面为凹状的导槽42。

阳端子覆盖体50是合成树脂制的介电体,如图9及图10所示,具有在前后方向长的矩形板状的覆盖主体51。如图9所示,在覆盖主体51的左右两个端部贯穿设置有在前后方向细长地延伸的一对贯穿槽52。各贯穿槽52的左右外端由覆盖主体51中的一对半锁定部53划定。各半锁定部53呈在前后方向细长地延伸的双支撑梁状,在靠近前端的位置具有以将贯穿槽52的槽宽缩窄的方式突出的干涉部54。各半锁定部53在限制部41与干涉部54干涉时向外侧挠曲变形为弓形,容许限制部41在贯穿槽52内的相对移位。

各干涉部54的前表面相对于前后方向呈锥形倾斜,各干涉部54的后表面相对于前后方向大致垂直地配置。在各贯穿槽52中的夹着干涉部54的前后两侧的槽部分中,前侧槽部分52a与后侧槽部分52b相比前后长度充分短,并形成为与干涉部54的前后长度大致相同的开口长度(参照图14)。

如图10所示,在覆盖主体51的上表面,在左右两个端部以在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有一对侧壁部55,在左右中央部以在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有隔壁部56,且在前端部以在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有前壁部57,前壁部57与各侧壁部55及隔壁部56各自的前端相连。

各侧壁部55被切去与各半锁定部53对应的部位,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比各半锁定部53靠向外侧。各半锁定部53能够在控制成比各侧壁部55的外表面靠向内侧的空间挠曲变形。在各侧壁部55的上端部以向内侧突出的方式设置有导向部58。如图4所示,各导向部58进入到各导槽42而能够在各导槽42滑动,从而能使阳端子支承体30及阳端子覆盖体50相对滑动。

如图10所示,阳端子覆盖体50在各侧壁部55、隔壁部56、前壁部57以及覆盖主体51之间划定左右一对覆盖空间59。在各覆盖空间59分别覆盖配置阳端子零件20。在前壁部57贯穿设置有各阳端子零件20的阳突片22能贯穿的左右一对突片插通口61。在上下方向延伸并在前壁部57的上端开口的狭缝槽62与各突片插通口61连通。各狭缝槽62成为各阳端子零件20的阳突片22导入到各突片插通口61时的通路,并且如图15所示,阳端子支承体30的各支承片38进入到各狭缝槽62的内侧。

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前壁部57的左右两个端部以向前方延伸的方式设置有一对卡合部63。各卡合部63具有:板片状的臂部64,其遍及上下方向的大致全长与前壁部57的前表面连接,以前壁部57的上下尺寸(也是各侧壁部55的上下尺寸)延伸;以及爪状的勾挂部65,其从臂部64的前端部向内侧突出。各臂部64的前部外表面向内呈锥形倾斜。

如图12所示,各勾挂部65的前表面及后表面相对于前后方向呈锥形倾斜。各勾挂部65的前侧斜面与各勾挂部65的后侧斜面相比相对于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形成得小,且在前后方向形成得长。另外,如图15所示,各卡合部63的前端上下部为切成锥形的形态。

接着,对阳壳体70进行说明。阳壳体7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5及图6所示,在整体上呈在前后方向贯穿的筒状,具有收纳部71和与收纳部71连续设置并向前方突出的罩部72。

收纳部71具有在前后方向贯穿的阳单元收纳空间73。如图6所示,在收纳部71的内壁上表面(阳单元收纳空间73的内壁上表面)以向前方呈悬臂梁状突出的方式设置有能挠曲变形的矛状部74。在矛状部74的前端部以向下突出的方式设置有爪状的卡止突起75。在收纳部71的下表面侧设置有安装部76,安装部76用于安装到未图示的车身侧的支架。

罩部72与收纳部71相比前后长度短且在径向上大一圈,具有在前后方向贯穿并与阳单元收纳空间73连通的嵌合空间77。如图6所示,在罩部72的上壁内表面的前端部以向下突出的方式设置有爪状的锁定部78。

接着,对阴型连接器100进行说明。如图17所示,阴型连接器100具备阴端子零件120、阴端子支承体130、阴端子覆盖体150以及阴壳体170。阴端子零件120与阳端子零件20同样,成对地与由电缆190的双绞线构成的电线91的端部连接。阴端子零件120具有将阳端子零件20的阳突片22收容的筒状部分121,在筒状部分121的内侧具有与阳突片22弹性地接触的接触部分122。

阴端子支承体130及阴端子覆盖体150是合成树脂制的介电体,基本结构与上述的阳端子支承体30及阳端子覆盖体50同样。阴端子支承体130支承各阴端子零件120,阴端子覆盖体150以覆盖各阴端子零件120的方式从上方组装到阴端子支承体130。但是,阴端子支承体130及阴端子覆盖体150与阳端子支承体30及阳端子覆盖体50不同,不成为相对滑动的结构。

如图18所示,阴端子支承体130具有能使各阴端子零件120停止向前的前壁131。在前壁131成对地设置有突片贯穿口132,各阳端子零件20的阳突片22贯穿突片贯穿口132。前壁131的前表面在阴端子支承体130收纳于后述的阴单元收纳空间171的状态下沿着上下方向配置于与阴壳体170的前端大致相同的前后位置,如图3所示,构成为在阴型连接器100及阳型连接器10的嵌合过程中按压阳端子覆盖体50的按压面133。

如图18所示,阴端子覆盖体150具有:上板部151,其覆盖阴端子支承体130的上方;以及一对侧板部152,其覆盖阴端子支承体130的两侧方。在各侧板部152成对地设置有被卡合部153。各被卡合部153在各侧板部152的前部形成在上下方向延伸并在上方开口的凹槽状,并形成为在板厚方向贯穿各侧板部152的形态。具体地,各被卡合部153形成从各侧板部152的内表面呈锥形扩开到外表面的截面形状,后侧斜面相对于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比前侧斜面相对于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小,后侧斜面比前侧斜面长。直言的话,各被卡合部153形成与各勾挂部65对应的截面形状(参照图2及图3)。

阴壳体17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17所示,在内侧以在前后方向贯穿的方式设置有阴单元收纳空间171,阴单元收纳空间171能够收纳阴端子支承体130及阴端子覆盖体150。在阴壳体170的内壁两侧面(阴单元收纳空间171的内壁两侧面)设置有一对凹部172。各凹部172的内侧成为在后述的阴型连接器100及阳型连接器10的嵌合脱离过程中容许各卡合部63的挠曲动作的空间。

如图16所示,在阴壳体170设置有从上壁外表面的前端部向后方延伸的能挠曲变形的锁臂173。在锁臂173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锁定突起174,在锁定突起174的后方以高出一级的方式设置有解除操作部176。另外,在阴壳体170设置有将解除操作部176的周围包围的拱形部175。

接着,说明本实施例1的连接器的作用。

在阳型连接器10组装时,在阳端子支承体30的各阳端子插入空间36收纳保持阳端子零件20。接着,阳端子覆盖体50覆盖在阳端子支承体30上。通过阳端子覆盖体50的各侧壁部55的导向部58弹性地进入到阳端子支承体30的各轨部34的导槽42,从而阳端子支承体30及阳端子覆盖体50保持为限制脱离的状态。

另外,如图12所示,阳端子支承体30的各限制部41进入到阳端子覆盖体50的各贯穿槽52的后侧槽部分52b的后端侧,各限制部41通过与各贯穿槽52的槽面的摩擦阻力而在前后方向配置为大致限制移动的状态。此时,如图11所示,各阳端子零件20的阳突片22向阳端子支承体30的前方突出,但是各阳突片22的下方、两侧方以及前方由阳端子覆盖体50中的覆盖主体51、两侧壁部55以及前壁部57(以下为覆盖部分66)覆盖。这样,阳端子覆盖体50相对于阳端子支承体30留置在保护阳突片22的保护位置。在阳端子覆盖体50位于保护位置时,各阳端子零件20的阳突片22被覆盖部分66保护而避开外部异物。

接着,上述组装好的阳端子支承体30及阳端子覆盖体50(以下称为阳单元80)插入到阳壳体70的收纳部71的阳单元收纳空间73。此时,可以一边拿着从阳端子支承体30向后方延伸的电缆90,一边将阳单元80压入到收纳部71的阳单元收纳空间73。各阳端子零件20的阳突片22处于被位于保护位置的阳端子覆盖体50的覆盖部分66覆盖的状态,因此阳壳体70的壁面不会直接干涉各阳突片22,从而可防止各阳突片22折损、破损。

在阳单元80插入到阳单元收纳空间73的过程中,阳端子支承体30的壳体锁定部32按压矛状部74使其挠曲变形,伴随阳端子支承体30进一步正规插入到阳单元收纳空间73,矛状部74弹性恢复,如图6所示,卡止突起75能与壳体锁定部32卡止地配置。另外,通过阳端子支承体30的各前进限制部33与设置于阳壳体70的未图示的止动件抵接,从而可限制阳端子支承体30向罩部72侧移行。由此,阳端子支承体30在阳单元收纳空间73中保持为在前后方向上限制移动的状态。

当阳端子支承体30正规插入到阳单元收纳空间73时,阳端子覆盖体50的覆盖部分66突出到罩部72的嵌合空间77而配置。由此,同样突出到嵌合空间77的各阳突片22也在嵌合空间77中被覆盖部分66保护。另外,阳端子覆盖体50在阳单元收纳空间73及嵌合空间77中相对于阳端子支承体30能相对滑动地配置。

另一方面,如图18所示,阴端子覆盖体150覆盖在支承阴端子零件120的阴端子支承体130上,该阴端子支承体130及阴端子覆盖体150(以下称为阴单元180)插入保持到阴壳体170的阴单元收纳空间171,由此组装成图16所示的阴型连接器100。

在阴型连接器100及阳型连接器10嵌合时,阴型连接器100的阴壳体170插入到阳型连接器10的罩部72的嵌合空间77。

在阴壳体170插入到罩部72的嵌合空间77的过程中,在锁臂173的挠曲动作开始前,如图3所示,阴单元180的按压面133与覆盖部分66的前壁部57以面对面状态抵接。此时,各卡合部63的勾挂部65弹性地嵌入到各被卡合部153,各卡合部63以抱持覆盖部分66的方式与各被卡合部153卡合。由此,阴单元180及阳端子覆盖体50成为实质上连结的状态。

当进一步进行阴壳体170的插入动作时,阳端子覆盖体50被阴单元180的按压面133按压而后退,相对于阳端子支承体30朝向露出位置相对移位。此时,阳端子支承体30的各限制部41朝向阳端子覆盖体50的各贯穿槽52的前侧槽部分52a移位。

当阴壳体170正规插入到罩部72的嵌合空间77时,各限制部41弹性地跨越各干涉部54而以嵌合状态插入到各贯穿槽52的前侧槽部分52a,阳端子覆盖体50相对于阳端子支承体30达到露出位置(参照图14)。各限制部41在露出位置上在各贯穿槽52与各干涉部54之间配置成在前后方向上限制移动的状态。另外,如图2所示,阴单元180的按压面133与包括阳端子支承体30的阳单元80以面对面状态抵接。各阳端子零件20的阳突片22进一步从各突片插通口61经由各突片贯穿口132进入到阴单元180内,插入连接到各阴端子零件120的筒状部分121。

在阳端子覆盖体50的覆盖部分66被阴单元180按压而朝向露出位置移位的期间,可维持各卡合部63和各被卡合部153的卡合状态(勾挂状态),另一方面,阴壳体170的锁臂173与罩部72的锁定部78干涉而挠曲变形。然后,伴随阴型连接器100及阳型连接器10正规嵌合,锁臂173弹性恢复,锁定突起174能与锁定部78卡止地配置。由此,阴壳体170保持为被限制脱离罩部72的状态。此时,如图1所示,锁臂173的解除操作部176及拱形部175不进入到罩部72的嵌合空间77,露出到外部而配置。

另一方面,在由于维护等事情而从收纳部71的阳单元收纳空间73将阳单元80取出时,首先,解除操作部176从上方按压,锁臂173向卡止解除方向挠曲变形。在这样解除了锁臂173和锁定部78的卡止的状态下,阴型连接器100及阳型连接器10相互分离。

在阴型连接器100从罩部72的嵌合空间77脱离的过程中,如图3所示,各卡合部63的勾挂部65卡挂于各被卡合部153,维持阴型连接器100和阳端子覆盖体50的连结状态,所以阳端子覆盖体50与阴型连接器100连动地朝向保护位置相对滑动。在阳端子覆盖体50开始相对滑动时,各限制部41沿着各干涉部54的前表面倾斜而滑动,从而各半锁定部53挠曲变形,各限制部41移行到各贯穿槽52的后侧槽部分52b,伴随于此,各半锁定部53弹性恢复。

在各限制部41跨越各干涉部54时也可维持各卡合部63和各被卡合部153的卡合状态,阳端子覆盖体50追随阴型连接器100而朝向保护位置移位。在此期间,各限制部41不与各干涉部54干涉地朝向各贯穿槽52的后侧槽部分52b的后端侧顺利地移位。

在阴型连接器100从罩部72脱离的过程中,当各限制部41达到与各贯穿槽52的后侧槽部分52b的后端抵接的位置时,阳端子覆盖体50的进一步的追随移位被限制(参照图12)。伴随于此,各卡合部63向离开各被卡合部153的方向挠曲变形,从而阴型连接器100和阳端子覆盖体50的连结状态解除。

然后,当阴型连接器100从罩部72分离时,阳端子覆盖体50相对于阳端子支承体30以再次返回到保护位置的状态配置于阳壳体70内。然后,矛状部74向解除与壳体锁定部32的卡止的方向挠曲变形,在该状态下,与阳端子零件20连接的电缆90向后方拉伸,由此阳端子覆盖体50位于保护位置的阳单元80可从罩部72取出。因此,可防止当从罩部72取出阳单元80时阳突片22与阳壳体70等干涉而折损、破损。另外,在从罩部72取出阳单元80后,可以不进行使阳端子覆盖体50移位到保护位置的作业,从而可减轻作业负担。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例1,在阳端子覆盖体50位于保护位置时,阳突片22由阳端子覆盖体50的覆盖部分66保护,因此能够防止阳突片22折损、破损。

另外,在阴型连接器100及阳型连接器10嵌合时,阳端子覆盖体50的覆盖部分66后退到露出位置,阴端子零件120及阳端子零件20成为能连接的状态。在该情况下,阳端子覆盖体50的覆盖部分66在阴型连接器100与罩部72的嵌合空间77嵌合的过程中被阴型连接器100的按压面133按压而朝向露出位置移位。因此,阳端子支承体30向露出位置的移位动作与阴型连接器100及阳型连接器10的嵌合动作连动,能够省略使阳端子支承体30向露出位置移位的特别的作业、治具,从而能够使作业性提高。

另外,在阳端子覆盖体50设置有卡合部63,在阴型连接器100设置有在从罩部72脱离的方向上与卡合部63卡合的被卡合部153,在阴型连接器100及阳型连接器10脱离时,通过阴型连接器100从罩部72脱离的脱离动作,与卡合部63卡合的被卡合部153能够使阳端子覆盖体50朝向保护位置移位。因此,在将阳单元80从阳壳体70取出时,阳端子覆盖体50能够自动地返回到保护位置,也能够省略使阳端子覆盖体50向保护位置移位的特别的作业、治具,并且能够迅速地保护阳突片22。

进一步地,在阳端子覆盖体50设置有能挠曲变形的半锁定部53,在阳端子支承体30设置有限制部41,限制部41在露出位置上与半锁定部53的干涉部54卡止,限制阳端子覆盖体50向保护位置的相对移位,因此能够防止当阳端子覆盖体50位于露出位置时阳端子支承体30及阳端子覆盖体50意外地相对滑动。

另外,限制部41在阳端子覆盖体50位于保护位置时从干涉部54离开地配置,因此能够避免在阳端子覆盖体50相对滑动时在阳端子支承体30与阳端子覆盖体50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变得过大,从而能够担保相对滑动的顺利性。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述及附图说明的实施例,例如下面的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1)在上述实施例1中,相对于阳壳体,阳端子支承体配置于上侧,阳端子覆盖体配置于下侧,但是也可以与其相反,相对于阳壳体,阳端子支承体配置于下侧,阳端子覆盖体配置于上侧。另外,也可以为,阳端子支承体及阳端子覆盖体相对于阳壳体配置于左右两侧。可以说这对于阴壳体、阴端子支承体以及阴端子覆盖体也是同样。

(2)按压面只要设置于阴型连接器中、在嵌合过程中与阳端子覆盖体对置的位置即可,也可以根据结构例如设置于阴端子覆盖体或者阴壳体。

(3)在上述实施例1中,半锁定部设置于阳端子覆盖体,限制部设置于阳端子支承体,但是也可以与其相反,半锁定部设置于阳端子支承体,限制部设置于阳端子覆盖体。

(4)在上述实施例1中,端子覆盖体的卡合部成为具有臂部的能挠曲变形的形态,但是也可以与其相反,阴型连接器的被卡合部成为具有臂部的能挠曲变形的形态。

(5)被卡合部只要配置于能与端子覆盖体的卡合部卡合的位置即可,也可以根据结构例如设置于阴端子支承体或者阴壳体。

附图标记说明

10:阳型连接器

20:阳端子零件

21:主体部分

22:阳突片

30:阳端子支承体

41:限制部

50:阳端子覆盖体

53:半锁定部

54:干涉部

63:卡合部

66:覆盖部分

70:阳壳体

71:收纳部

72:罩部

80:阳单元

100:阴型连接器

120:阴端子零件

133:按压面

153:被卡合部

180:阴单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