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99080发布日期:2019-05-07 19:58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气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气连接部件,其用途十分广泛,例如在电动汽车上,可以通过电连接器来为电动汽车进行充放电,随着电连接器的应用推广和用户对电动汽车更短的充放电时间要求,使得在对电动汽车进行充放电时电流越来越大,由于电连接器在充放电工作期间电流会流过pin针以及接触电阻的存在,会引起电连接器发热,并且电流越大发热越多,从而导致电连接器的pin针接触部位和高压线压接部位温度过高,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去,容易引起电连接器的pin针烧蚀,甚至会损坏电连接器的其它元器件,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电连接器经常在高温下使用会极大降低电连接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和车辆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电连接器在大电流工作下易发热而存在安全隐患以及降低电连接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包括安装机构、电插接机构和液冷插接机构,电插接机构和液冷插接机构均设置在安装机构上,液冷插接机构包括液冷进液构件、液冷出液构件和冷却回路,液冷进液构件和液冷出液构件均设置在安装机构上,冷却回路连接于液冷进液构件与液冷出液构件之间,冷却回路靠近或贴合电插接机构设置。

在上述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冷却回路的至少一部分绕设于电插接机构上。

在上述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电插接机构包括高压正极插接构件和高压负极插接构件,高压正极插接构件和高压负极插接构件均设置在安装机构上,冷却回路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绕设于高压正极插接构件上,第二部分绕设于高压负极插接构件上,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一个与液冷进液构件相连,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另一个与液冷出液构件相连。

在上述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冷却回路还包括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连的第三部分。

在上述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安装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液冷进液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构件上的第一液冷进液接头和设置在第二安装构件上的第二液冷进液接头,液冷出液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构件上的第一液冷出液接头和设置在第二安装构件上的第二液冷出液接头,高压正极插接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构件上的高压正极pin针和设置在第二安装构件上的高压正极针孔,高压负极插接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构件上的高压负极pin针和设置在第二安装构件上的高压负极针孔,第一部分绕设于高压正极针孔上且与第二液冷进液接头连接,第二部分绕设于高压负极针孔上且与第二液冷出液接头连接,在插接完成的情形下,第一液冷进液接头与第二液冷进液接头插合连接,第一液冷出液接头与第二液冷出液接头插合连接,高压正极pin针与高压正极针孔插合连接,高压负极pin针与高压负极针孔插合连接。

在上述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在插接完成的情形下,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与高压正极pin针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高压正极pin针的温度。

在上述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在插接完成的情形下,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与高压负极pin针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高压负极pin针的温度。

在上述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高压正极针孔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导热构件,第一部分绕设于第一绝缘导热构件上。

在上述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高压负极针孔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绝缘导热构件,第二部分绕设于第二绝缘导热构件上。

在上述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电插接机构还包括低压插接构件,低压插接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构件上的低压pin针和设置在第二安装构件上的低压针孔,在插接完成的情形下,低压pin针与低压针孔插合连接。

在上述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电插接机构还包括接地插接构件,接地插接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构件上的接地pin针和设置在第二安装构件上的接地针孔,在插接完成的情形下,接地pin针与接地针孔插合连接。

在上述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液冷进液接头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构件上的第一安装柱和设置在第一安装柱上的第一进液口,第二液冷进液接头包括设置在第二安装构件上的第一安装套和设置在第一安装套内的第二进液口,第一液冷出液接头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构件上的第二安装柱和设置在第二安装柱上的第一出液口,第二液冷出液接头包括设置在第二安装构件上的第二安装套和设置在第二安装套内的第二出液口,在插接完成的情形下,第一安装套与第一安装柱插接,第一进液口与第二进液口连接,第二安装套与第二安装柱插接,第一出液口与第二出液口连接。

在上述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安装套和/或第一安装柱上设置有第一阀体,第一阀体设置为在第一安装套与第一安装柱插接到位时使第一进液口与第二进液口导通以及在第一安装套与第一安装柱分离时使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封闭,第二安装套和/或第二安装柱上设置有第二阀体,第二阀体设置为在第二安装套与第二安装柱插接到位时使第一出液口与第二出液口导通以及在第二安装套与第二安装柱分离时使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封闭。

在上述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安装柱朝向第一安装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第一安装套朝向第一安装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向结构,第一导向结构和第二导向结构设置为在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相向移动时使第一安装柱被引导至第一安装套中,第二安装柱朝向第二安装套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导向结构,第二安装套朝向第二安装柱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导向结构,第三导向结构和第四导向结构设置为在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相向移动时使第二安装柱被引导至第二安装套中。

在上述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导向结构为倒圆角/倒斜角,第二导向结构为倒圆角/倒斜角,第三导向结构为倒圆角/倒斜角,第四导向结构为倒圆角/倒斜角。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液冷进液构件和液冷出液构件之间设置冷却回路以及将冷却回路靠近或贴合电插接机构设置,使得液冷进液构件中的一部分冷却液能够分流到冷却回路中,然后再流入到液冷出液构件中,使得冷却回路中的冷却液在流动时能够将电插接机构产生的热量带走,避免电插接机构的温度过高,通过这样的设置,不仅能够实现电液集成设置,而且能够利用液冷来对电插接机构进行降温,给连接装置通电流工作提供良好的散热条件和渠道,确保连接装置通电导体周围的温度处于一定的范围内,营造良好的工作温度环境。

进一步地,将冷却回路的至少一部分绕设在电插接机构上,使得冷却回路能够与电插接机构充分接触,提高与电插接机构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加有利于冷却回路中的冷却液将电插接机构产生的热量带走,避免电插接机构产生局部温升,从而保证连接装置无安全隐患,提高连接装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冷却回路的第一部分绕设在高压正极插接构件上,冷却回路的第二部分绕设在高压负极插接构件上,从而保证电插接机构的两个最大发热源都能够被降温,使得连接装置的任何位置都不会温度过高,从而进一步保证连接装置无安全隐患,并进一步提高连接装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通过将第一部分绕设在高压正极针孔上以及将第二部分绕设在高压负极针孔上,从而使得高压正极pin针和高压负极pin针产生的热量都能够被及时带走,避免高压正极pin针和高压负极pin针发生烧蚀,也不会造成高压正极pin针和高压负极pin针周围的部件损坏,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连接装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高压正极pin针的温度,在高压正极pin针的温度过高时能够及时提醒用户,避免将连接装置损坏。

进一步地,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高压负极pin针的温度,在高压负极pin针的温度过高时能够及时提醒用户,避免将连接装置损坏。

进一步地,通过在高压正极针孔的外侧表面上设置第一绝缘导热构件能够实现高压正极部位的电液绝缘隔离,并且能够及时对高压正极pin针进行实时散热,在不会引起短路的情形下还避免高压正极pin针烧蚀,进一步提高连接装置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通过在高压负极针孔的外侧表面上设置第二绝缘导热构件能够实现高压负极部位的电液绝缘隔离,并且能够及时对高压负极pin针进行实时散热,在不会引起短路的情形下还避免高压负极pin针烧蚀,进一步提高连接装置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能够使液冷接头部分具有自导通和自截止的功能,即在液冷接头插接到位时使其处于液体导通状态,在液冷接头分离时使其处于液体截止状态,从而避免在液冷接头拔出时使冷却液泄漏到外部,避免造成冷却液的损耗以及污染环境。

进一步地,通过第一导向结构和第二导向结构的配合以及第三导向结构和第四导向结构的配合,能够使第一安装构件与第二安装构件对插时进行导向,保证第一安装构件与第二安装构件的快速插拔,实现其精准对接,提高插接的精度和速度,进一步提高换装效率,同时提高连接装置的使用寿命。此外,通过将第一导向结构、第二导向结构、第三导向结构以及第四导向结构全部设置在液冷插接机构上,使得连接装置在实现自导向功能的基础上无需再额外设置其他的导向机构,进而进一步简化结构。

此外,本发明的车辆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使得在插接完成的情形下不会由于电流过大而使连接装置发热损坏,保证连接装置的正常工作,提升用户体验。

方案1:一种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包括安装机构、电插接机构和液冷插接机构,所述电插接机构和所述液冷插接机构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机构上,

所述液冷插接机构包括液冷进液构件、液冷出液构件和冷却回路,所述液冷进液构件和所述液冷出液构件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机构上,所述冷却回路连接于所述液冷进液构件与所述液冷出液构件之间,所述冷却回路靠近或贴合所述电插接机构设置。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回路的至少一部分绕设于所述电插接机构上。

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插接机构包括高压正极插接构件和高压负极插接构件,所述高压正极插接构件和所述高压负极插接构件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机构上,所述冷却回路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绕设于所述高压正极插接构件上,所述第二部分绕设于所述高压负极插接构件上,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的一个与所述液冷进液构件相连,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的另一个与所述液冷出液构件相连。

方案4:根据方案3所述的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回路还包括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相连的第三部分。

方案5:根据方案3所述的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所述液冷进液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构件上的第一液冷进液接头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构件上的第二液冷进液接头,所述液冷出液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构件上的第一液冷出液接头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构件上的第二液冷出液接头,

所述高压正极插接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构件上的高压正极pin针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构件上的高压正极针孔,所述高压负极插接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构件上的高压负极pin针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构件上的高压负极针孔,所述第一部分绕设于所述高压正极针孔上且与所述第二液冷进液接头连接,所述第二部分绕设于所述高压负极针孔上且与所述第二液冷出液接头连接,

在插接完成的情形下,所述第一液冷进液接头与所述第二液冷进液接头插合连接,所述第一液冷出液接头与所述第二液冷出液接头插合连接,所述高压正极pin针与所述高压正极针孔插合连接,所述高压负极pin针与所述高压负极针孔插合连接。

方案6:根据方案5所述的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在插接完成的情形下,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与所述高压正极pin针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高压正极pin针的温度。

方案7:根据方案5所述的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在插接完成的情形下,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与所述高压负极pin针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高压负极pin针的温度。

方案8:根据方案5所述的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正极针孔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导热构件,所述第一部分绕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导热构件上。

方案9:根据方案5所述的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负极针孔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绝缘导热构件,所述第二部分绕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导热构件上。

方案10:根据方案5所述的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插接机构还包括低压插接构件,所述低压插接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构件上的低压pin针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构件上的低压针孔,在插接完成的情形下,所述低压pin针与所述低压针孔插合连接。

方案11:根据方案5所述的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插接机构还包括接地插接构件,所述接地插接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构件上的接地pin针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构件上的接地针孔,在插接完成的情形下,所述接地pin针与所述接地针孔插合连接。

方案12:根据方案5所述的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进液接头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构件上的第一安装柱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柱上的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二液冷进液接头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构件上的第一安装套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套内的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一液冷出液接头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构件上的第二安装柱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柱上的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二液冷出液接头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构件上的第二安装套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套内的第二出液口,在插接完成的情形下,所述第一安装套与所述第一安装柱插接,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第二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套与所述第二安装柱插接,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第二出液口连接。

方案13:根据方案12所述的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套和/或所述第一安装柱上设置有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设置为在所述第一安装套与所述第一安装柱插接到位时使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第二进液口导通以及在所述第一安装套与所述第一安装柱分离时使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二进液口封闭,

所述第二安装套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柱上设置有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设置为在所述第二安装套与所述第二安装柱插接到位时使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第二出液口导通以及在所述第二安装套与所述第二安装柱分离时使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第二出液口封闭。

方案14:根据方案12所述的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柱朝向所述第一安装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所述第一安装套朝向所述第一安装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向结构,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和所述第二导向结构设置为在所述第一安装构件和所述第二安装构件相向移动时使所述第一安装柱被引导至所述第一安装套中,

所述第二安装柱朝向所述第二安装套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导向结构,所述第二安装套朝向所述第二安装柱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导向结构,所述第三导向结构和所述第四导向结构设置为在所述第一安装构件和所述第二安装构件相向移动时使所述第二安装柱被引导至所述第二安装套中。

方案15:根据方案14所述的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为倒圆角/倒斜角,所述第二导向结构为倒圆角/倒斜角,所述第三导向结构为倒圆角/倒斜角,所述第四导向结构为倒圆角/倒斜角。

方案1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方案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电动汽车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的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的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发明的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5是本发明的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五。

附图中:

1、高压正极插接构件;11、高压正极pin针;12、高压正极针孔;2、高压负极插接构件;21、高压负极pin针;22、高压负极针孔;3、安装机构;31、第一安装构件;32、第二安装构件;4、冷却回路;41、第一部分;42、第二部分;43、第三部分;5、液冷进液构件;51、第一液冷进液接头;511、第一安装柱;512、第一进液口;52、第二液冷进液接头;521、第一安装套;522、第二进液口;6、液冷出液构件;61、第一液冷出液接头;611、第二安装柱;612、第一出液口;62、第二液冷出液接头;621、第二安装套;622、第二出液口;7、低压插接构件;71、低压pin针;72、低压针孔;8、接地插接构件;81、接地pin针;82、接地针孔;9、第一温度传感器;10、第二温度传感器;100、第一绝缘导热构件;200、第二绝缘导热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本发明是结合电动汽车来阐述的,但是,这并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显然还适用于其他车辆,例如混合动力汽车、高铁列车和空中轨道列车等,此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能应用于其他设备,例如起重设备、牵引设备和数控加工设备等,这种应用对象的改变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基于背景技术指出的现有电连接器在大电流工作下易发热而存在安全隐患以及降低电连接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和电动汽车,旨在使得连接装置无安全隐患,提高连接装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电动汽车包括车体、动力电池以及连接于车体和动力电池之间的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该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包括安装机构3、电插接机构和液冷插接机构,电插接机构和液冷插接机构均设置在安装机构3上,液冷插接机构包括液冷进液构件5、液冷出液构件6和冷却回路4,液冷进液构件5和液冷出液构件6均设置在安装机构3上,冷却回路4连接于液冷进液构件5与液冷出液构件6之间,冷却回路4靠近或贴合电插接机构设置。其中,安装机构3可以为安装壳、安装座和/或安装板等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安装机构3的具体结构,只要通过安装机构3能够对电插接机构和液冷插接机构进行安装即可。电插接机构可以只包括高压插接构件,还可以同时包括高压插接构件和低压插接构件(高压插接构件一般用于电动汽车的充放电,低压插接构件一般用于电动汽车的低压供电和通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电插接机构的具体结构,这种电插接机构具体结构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均应限定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冷却回路4可以靠近电插接机构设置,即冷却回路4与电插接机构只靠近不贴合,电插接机构在工作时会发热,从而使电插接机构周围的空气和其他部件发热,此时冷却回路4中的冷却液能够将热量带走,即间接带走热量,当然,冷却回路4还可以贴合电插接机构设置,即冷却回路4与电插接机构直接贴合,电插接机构在工作时会发热,从而使电插接机构产生的热量直接被冷却回路4中的冷却液带走,即直接带走热量,相比较而言,将冷却回路4与电插接机构靠近设置更加便于连接装置的设计,即产品的设计自由度更高,例如尺寸、形状等可以设计得更加灵活,而将冷却回路4与电插接机构贴合设置可以使散热效果最好,即产生的热量马上就被冷却回路4中的冷却液带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的产品应用中灵活地设置冷却回路4与电插接机构的具体设置方式,只要能够使电插接机构产生的热量能够被冷却回路4中的冷却液带走即可。

优选地,冷却回路4的至少一部分绕设于电插接机构上。其中,冷却回路4可以仅有一部分绕设在电插接机构上,还可以全部绕设在电插接机构上。在一种优选的情形中,如图1、3和4所示,电插接机构包括高压正极插接构件1和高压负极插接构件2,高压正极插接构件1和高压负极插接构件2均设置在安装机构3上,冷却回路4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第一部分41绕设于高压正极插接构件1上,第二部分42绕设于高压负极插接构件2上,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中的一个与液冷进液构件5相连,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中的另一个与液冷出液构件6相连。高压正极插接构件1和高压负极插接构件2是两个最主要的发热源,通过冷却回路4的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分别将高压正极插接构件1和高压负极插接构件2绕设,使得冷却回路4能够对高压正极插接构件1和高压负极插接构件2都进行降温。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部分41绕设在高压正极插接构件1以及将第二部分42绕设在高压负极插接构件2上即是将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均设置为盘状管,然后分别绕设在高压正极插接构件1和高压负极插接构件2上,当然,除了将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设置为盘状管结构,还可以将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设置为套管结构,然后将第一部分41套设在高压正极插接构件1上,将第二部分42套设在高压负极插接构件2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的具体结构和形状,只要使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能够分别靠近或贴合高压正极插接构件1和高压负极插接构件2并能够及时带走高压正极插接构件1以及高压负极插接构件2产生的热量即可。此外,在本发明中,可以将第一部分41与液冷进液构件5相连,第二部分42与液冷出液构件6相连,此时冷却回路4中的冷却液先流经第一部分41再流经第二部分42(图4所示的正是这种结构),当然,还可以将第一部分41与液冷出液构件6相连,第二部分42与液冷进液构件5相连,此时冷却回路4中的冷却液先流经第二部分42再流经第一部分41。在高压正极插接构件1和高压负极插接构件2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的情形下,可以设置第三部分43,即冷却回路4包括第一部分41、第二部分42和第三部分43,第三部分43将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相连。

在一种具体的情形中,如图1至4所示,安装机构3包括第一安装构件31和第二安装构件32,液冷进液构件5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构件31上的第一液冷进液接头51和设置在第二安装构件32上的第二液冷进液接头52,液冷出液构件6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构件31上的第一液冷出液接头61和设置在第二安装构件32上的第二液冷出液接头62,高压正极插接构件1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构件31上的高压正极pin针11和设置在第二安装构件32上的高压正极针孔12,高压负极插接构件2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构件31上的高压负极pin针21和设置在第二安装构件32上的高压负极针孔22,第一部分41绕设于高压正极针孔12上且与第二液冷进液接头52连接,第二部分42绕设于高压负极针孔22上且与第二液冷出液接头62连接,在插接完成的情形下,第一液冷进液接头51与第二液冷进液接头52插合连接,第一液冷出液接头61与第二液冷出液接头62插合连接,高压正极pin针11与高压正极针孔12插合连接,高压负极pin针21与高压负极针孔22插合连接。其中,第一安装构件31和第二安装构件32可以为安装座、安装壳体或者安装板等,在此以第一安装构件31为第一安装壳体,第二安装构件32为第二安装壳体为例,其中,高压正极pin针11和高压负极pin针21都设置在第一安装壳体上,高压正极针孔12和高压负极针孔22都设置在第二安装壳体上,第一安装壳体为公端(即插头端),第二安装壳体为母端(即插座端),在实际产品应用中,可以将第一安装壳体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上,第二安装壳体设置在电动汽车的车体支架上,当然,也可以将第一安装壳体设置在电动汽车的车体支架上,将第二安装壳体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上。此外,电插接机构还包括低压插接构件7,低压插接构件7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构件31上的低压pin针71和设置在第二安装构件32上的低压针孔72,在插接完成的情形下,低压pin针71与低压针孔72插合连接。电插接机构还包括接地插接构件8,接地插接构件8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构件31上的接地pin针81和设置在第二安装构件32上的接地针孔82,在插接完成的情形下,接地pin针81与接地针孔82插合连接。

优选地,如图1和5所示,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9,在插接完成的情形下,第一温度传感器9的检测端与高压正极pin针11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9用于检测高压正极pin针11的温度。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9可以采用ntc温度传感器,该ntc温度传感器的探头直接与高压正极pin针11接触,用于实时检测高压正极pin针11的温度,该ntc温度传感器可以通过低压线束连接到外部,从而为ntc温度传感器进行供电。

优选地,如图1和5所示,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10,在插接完成的情形下,第二温度传感器10的检测端与高压负极pin针21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10用于检测高压负极pin针21的温度。与第一传感器类似地,第二温度传感器10也可以采用ntc温度传感器,该ntc温度传感器的探头直接与高压负极pin针21接触,用于实时检测高压负极pin针21的温度,该ntc温度传感器也可以通过低压线束连接到外部,从而为ntc温度传感器进行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温度传感器9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0除了采用上述示例的ntc温度传感器,还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温度传感器,只要能够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9能够检测高压正极pin针11的温度以及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10检测高压负极pin针21的温度即可。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可以仅在高压正极pin针11上连接温度传感器或者仅在高压负极pin针21上连接温度传感器,从而降低成本,当然更为优选的是在高压正极pin针11和高压负极pin针21上同时连接温度传感器,从而全方面监测高压正极pin针11和高压负极pin针21的发热情况,而且即使在其中一个温度传感器出现故障时仍然可以通过另一个温度传感器来继续进行检测,从而最大程度上地保证本发明的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不会存在安全隐患。

优选地,如图3所示,高压正极针孔12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导热构件100,第一部分41绕设于第一绝缘导热构件100上。也就是说,第一绝缘导热构件100设置在高压正极针孔12和第一部分41之间,从而既能够实现绝缘,又能够实现导热,其中,第一绝缘导热构件100可以采用导热硅胶套、导热石墨套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第一绝缘导热构件100的具体结构和材料,只要能够实现绝缘和导热即可,通过绝缘可以防止发生电磁干扰,通过导热可以便于第一部分41中的冷却液将高压正极pin针11的热量带走。

优选地,如图3所示,高压负极针孔22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绝缘导热构件200,第二部分42绕设于第二绝缘导热构件200上。与第一绝缘导热构件100类似地,第二绝缘导热构件200设置在高压负极针孔22和第二部分42之间,从而既能够实现绝缘,又能够实现导热,其中,第二绝缘导热构件200可以采用导热硅胶套、导热石墨套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第二绝缘导热构件200的具体结构和材料,只要能够实现绝缘和导热即可,通过绝缘可以防止发生电磁干扰,通过导热可以便于第二部分42中的冷却液将高压负极pin针21的热量带走。

优选地,如图2和3所示,第一液冷进液接头51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构件31上的第一安装柱511和设置在第一安装柱511上的第一进液口512,第二液冷进液接头52包括设置在第二安装构件32上的第一安装套521和设置在第一安装套521内的第二进液口522,第一液冷出液接头61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构件31上的第二安装柱611和设置在第二安装柱611上的第一出液口612,第二液冷出液接头62包括设置在第二安装构件32上的第二安装套621和设置在第二安装套621内的第二出液口622,在插接完成的情形下,第一安装套521与第一安装柱511插接,第一进液口512与第二进液口522连接,第二安装套621与第二安装柱611插接,第一出液口612与第二出液口622连接。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第一安装套521与第一安装柱511能够彼此插接,从而使第一进液口512与第二进液口522连接导通,第二安装套621与第二安装柱611能够彼此插接,从而使第一出液口612与第二出液口622连接导通。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安装套521和/或第一安装柱511上设置有第一阀体,第一阀体设置为在第一安装套521与第一安装柱511插接到位时使第一进液口512与第二进液口522导通以及在第一安装套521与第一安装柱511分离时使第一进液口512和第二进液口522封闭,第二安装套621和/或第二安装柱611上设置有第二阀体,第二阀体设置为在第二安装套621与第二安装柱611插接到位时使第一出液口612与第二出液口622导通以及在第二安装套621与第二安装柱611分离时使第一出液口612和第二出液口622封闭。其中,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的功能均可以采用双阀芯以及弹簧相配合的组合结构来实现,例如,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的结构可以采用专利号为201720092637.7中的技术方案,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避免在本发明的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处于拔出状态时使液体泄漏,避免造成冷却液的损耗以及污染环境。

优选地,第一安装柱511朝向第一安装套5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第一安装套521朝向第一安装柱5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向结构,第一导向结构和第二导向结构设置为在第一安装构件31和第二安装构件32相向移动时使第一安装柱511被引导至第一安装套521中,第二安装柱611朝向第二安装套6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导向结构,第二安装套621朝向第二安装柱611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导向结构,第三导向结构和第四导向结构设置为在第一安装构件31和第二安装构件32相向移动时使第二安装柱611被引导至第二安装套621中。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实现导向功能,第一安装柱511与第一安装套521的高度之和需要大于电插接机构的最大高度,同样地,第二安装柱611与第二安装套621的高度之和也需要大于电插接机构的最大高度,从而保证在第一安装构件31(插头部分)与第二安装构件32(插座部分)相向移动插接时能够使导向部分先接触,从而保证导向功能的实现,在第一安装柱511与第一安装套521以及第二安装柱611与第二安装套621先接触时,通过第一导向结构和第二导向结构的配合使第一安装柱511被引导至第一安装套521中,同理地,通过第三导向结构和第四导向结构的配合使第二安装柱611被引导至第二安装套621中,通过导向作用能够实现插头部分和插座部分的精准插接。

优选地,第一导向结构为倒圆角/倒斜角,第二导向结构为倒圆角/倒斜角,第三导向结构为倒圆角/倒斜角,第四导向结构为倒圆角/倒斜角。在一种可能的情形中,插头部分的第一安装柱511端部和第二安装柱611端部设置有倒圆角结构,第一安装套521端部和第二安装套621端部设置有倒斜角结构,从而通过倒圆角结构和倒斜角结构的配合实现导向。在本发明中,通过将液冷插接机构设置为具有导向功能的结构,使得电液集成式连接装置无需再设置单独的导向机构,不仅能够节省空间、降低零部件重量并且简化结构,而且还提高了配合的精度。

在本发明中,冷却液优选为水,当然,冷却液还可以选用其他能够实现降温功能的液体,这种对冷却液的调整和改变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均应限定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