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对板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8340发布日期:2019-06-14 23:56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板对板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稳定连接的板对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在器件与器件、组件与组件、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是构成一个完整系统所必须的基础元件。目前电连接器广泛应用在各种电子产品中。板对板连接器(boardtoboardconnector,简称btb)用以电性连接两个相互平行的电路板,其通常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其中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分别包括有绝缘本体和导电端子,绝缘本体主要起绝缘和定位导电端子的作用,导电端子主要起导通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板对板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还会增加保护支架以提升自身强度,并且插座连接器的保护支架具有用以过大电流的弹片。然而由于插座连接器的绝缘本体高度限制,使得弹片的力臂较短,即弹片的降服量过大,插座连接器在插拔后弹片的力量衰减明显,从而使板对板连接器的接触稳定性差。

所以,希望提出一种新的板对板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保护支架的板对板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该保护支架保证了板对板连接器自身强度的同时提高了插接时接触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沿纵向延伸的插座本体、固持于插座本体上的插座端子及位于插座本体纵向两端的插座保护支架,所述插座本体设有沿纵向延伸的两侧壁及连接于两侧壁的两端壁,所述插座本体的两端壁与两侧壁围设形成插座插槽;至少一插座保护支架设有位于端壁侧的端壁加强片及位于侧壁侧的侧壁加强片,所述侧壁加强片连接于端壁加强片的横向两端,所述侧壁加强片包括抵靠于侧壁内壁面的侧壁贴覆部、自侧壁贴覆部的顶端弯折的折弯部及自折弯部的末端向下倾斜延伸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突伸入插座插槽内且邻接于侧壁贴覆部,以抵压插头连接器的两侧。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贴覆部设有朝向弹性臂凸伸的凸起部或凹槽,所述弹性臂设有对应于凸起部的凹槽或凸起部,当所述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配合时,所述凸起部收容于凹槽内。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弯部向外弯折并设置于插座本体的侧壁上,所述折弯部向外延伸时未超出插座本体的侧壁的外壁面,且向内回折时未超出插座本体的侧壁的顶面。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壁加强片包括贴覆于端壁内壁面的端壁贴覆部及自端壁贴覆部的顶端向外弯折延伸的端壁加强部,所述侧壁贴覆部连接于端壁贴覆部的横向两端;所述端壁加强部遮覆于端壁的顶面且至少部分遮覆于端壁的外壁面,所述端壁加强部未超出端壁的顶面与外壁面。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壁加强片还包括自端壁贴覆部的底端向外延伸的焊接脚,所述焊接脚暴露于插座本体的底面且纵向延伸出插座本体。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沿纵向延伸的插头本体、固持于插头本体上的插头端子及位于插头本体纵向两端的插头保护支架,所述插头本体设有沿纵向延伸的两侧壁部及连接于两侧壁部的两端壁部,所述插头保护支架固定于端壁部上且包括遮覆于端壁部顶面的端壁部遮蔽部及至少部分遮覆于侧壁部的外壁面的外壁遮蔽部,所述外壁遮蔽部连接于端壁部遮蔽部的横向两端,所述外壁遮蔽部设有向外凸伸的接触凸包,当所述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配合时,所述插头保护支架的接触凸包抵接于插座保护支架的弹性臂。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头保护支架包括至少部分遮覆于侧壁部顶面的侧壁部遮蔽部,所述侧壁部遮蔽部自端壁部遮蔽部的横向两端沿纵向延伸形成,所述外壁遮蔽部自侧壁部遮蔽部的横向外侧边向下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外壁遮蔽部的接触凸包向外突伸出侧壁部的外壁面。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头保护支架一体注塑成型于插头本体上,所述插头保护支架包括自端壁部遮蔽部的纵向外侧弯折延伸的端壁部外侧遮蔽部,所述端壁部外侧遮蔽部遮覆于端壁部的外侧且未超出端壁部的外侧面。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头保护支架还包括自端壁部外侧遮蔽部的底边向内弯折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暴露于插头本体的底面且沿横向延伸出插头本体,所述焊接部设有向内突伸入插头本体的卡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座连接器,以与插头连接器相互对接,该插座连接器包括沿纵向延伸的插座本体、固持于插座本体上的插座端子及位于插座本体纵向两端的插座保护支架,所述插座本体设有沿纵向延伸的两侧壁及连接于两侧壁的两端壁,所述插座本体的两端壁与两侧壁围设形成插座插槽;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插座保护支架设有位于端壁侧的端壁加强片及位于侧壁侧的侧壁加强片,所述侧壁加强片连接于端壁加强片的横向两端,所述侧壁加强片包括抵靠于侧壁内壁面的侧壁贴覆部、自侧壁贴覆部的顶端弯折的折弯部及自折弯部的末端向下倾斜延伸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突伸入插座插槽内并抵压插头连接器的两侧。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贴覆部设有朝向插座插槽内凸伸的凸起部或向侧壁内凹陷的凹槽,所述弹性臂设有对应于凸起部的凹槽或凸起部,插头连接器插入插座插槽内时,该凸起部凸伸入凹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侧壁加强片设有侧壁贴覆部及向下倾斜延伸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突伸入插座插槽内且邻接于侧壁贴覆部。所述插座保护支架的弹性臂具有较长的力臂,在保证板对板连接器自身强度的同时,解决了板对板连接器插拔后弹性臂降服较大的问题,使得板对板连接器在插接时的接触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板对板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板对板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板对板连接器中插座保护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插座保护支架的剖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板对板连接器中插头保护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插头保护支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揭示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座连接器100与插头连接器200。所述插座连接器100包括沿纵向延伸的插座本体10、固持于插座本体10上的插座端子20及位于插座本体10纵向两端的插座保护支架30。所述插座本体10设有沿纵向延伸的中央岛部11、位于岛部11横向两侧的两侧壁12及连接于两侧壁12的两端壁13。所述岛部11、两侧壁12及两端壁13共同限定形成插座插槽14,所述插座插槽14可供插头连接器200的插入。

结合图3及图4所示,所述插座保护支架30固定于插座本体10的端壁13上,用以增加插座连接器100的整体强度。所述插座保护支架30设有位于端壁13侧的端壁加强片31及位于侧壁12侧的侧壁加强片32,所述侧壁加强片32连接于端壁加强片31的横向两端。所述端壁加强片31包括抵靠于端壁13内壁面的端壁贴覆部33及自端壁贴覆部33的顶端向外弯折延伸的端壁加强部34,所述端壁加强部34遮覆于端壁13的顶面且至少部分遮覆于端壁13的外壁面。

所述端壁加强部34未超出端壁13的顶面与外壁面,即该端壁加强部34在提升插座本体10的端壁13自身强度的同时未额外增大插座连接器100整体的体积。所述端壁加强片31还包括自端壁贴覆部33的底端向外延伸的焊接脚331,所述焊接脚331暴露于插座本体10的底面且纵向延伸出插座本体10,所述焊接脚331可固定地安装在与插座连接器100电性连接的电路板(未图示)上。

所述侧壁加强片32包括位于侧壁12内壁面的侧壁贴覆部35、自侧壁贴覆部35的顶端外向下弯折并向内回折的折弯部36及自折弯部36的自由末端向下倾斜延伸的弹性臂37,该弹性臂以抵压插头连接器的两侧,所述侧壁贴覆部35连接于端壁贴覆部33的横向两端。所述弹性臂37突伸入插座插槽14内且邻接于侧壁贴覆部35,即所述弹性臂37与侧壁贴覆部35之间形成有间隙,用以使弹性臂37弹性形变时具有足够的运动空间。

所述侧壁贴覆部35设有朝向弹性臂37凸伸的凸起部351,所述弹性臂37设有对应于凸起部351的凹槽371,当所述插座连接器100与插头连接器200配合时,所述侧壁贴覆部35的凸起部351凸伸入或收容于弹性臂37的凹槽内371。所述凸起部351与凹槽内371配合保证了所述插座连接器100与插头连接器200插接时,该凸起部351与凹槽371相互实现自锁功能,即所述弹性臂37能与插头连接器200的插头保护支架60稳定接触,且避免因弹性臂37弹性形变时发生错位而不能良好接触的情况。

当然,上述凸起部也可以设置于弹性臂上,并向侧壁贴覆部侧凸伸,且凹槽设置于侧壁贴覆部上,同样,在插头连接器插入时,插头连接器会挤压弹性臂,并使凹槽与凸起部相互配合,同样能解决上述问题。

所述插座保护支架30的弹性臂37突伸入插座插槽14内且邻接于侧壁贴覆部35,使得所述插座保护支架30的弹性臂37具有较长的力臂,在保证插座连接器100自身强度且实现大电流的导通的同时,解决了插座连接器100插拔后弹性臂37降服较大的问题,使得插座连接器100在插接时的接触稳定可靠。同时,所述折弯部36收容于插座本体10的侧壁12上,所述折弯部36向外延伸时未超出插座本体10的侧壁12的外壁面且向内回折时未超出插座本体10的侧壁12的顶面,该折弯部36在使弹性臂37具有较长的力臂的同时未额外增大插座连接器100整体的体积。

结合图5及图6所示,所述插头连接器200包括沿纵向延伸的插头本体40、固持于插头本体40上的插头端子50及位于插头本体40纵向两端的插头保护支架60,所述插头本体40设有沿纵向延伸的两侧壁部41及连接于两侧壁部41的两端壁部42。所述插头保护支架60一体注塑成型于插头本体40上,从而提升了插头本体40的强度且避免了插头连接器200插拔时对插头本体40的破损。

所述插头保护支架60包括遮覆于端壁部42顶面的端壁部遮蔽部61、至少部分遮覆于侧壁部41顶面的侧壁部遮蔽部62及至少部分遮覆于侧壁部41的外壁面的外壁遮蔽部63,所述侧壁部遮蔽部62自端壁部遮蔽部61的横向两端沿纵向延伸形成。所述外壁遮蔽部63自侧壁部遮蔽部62的横向外侧弯折延伸形成,即所述外壁遮蔽部63亦连接于端壁部遮蔽部61的横向两端。所述外壁遮蔽部63设有向外凸伸的接触凸包631,所述外壁遮蔽部63的接触凸包631向外突伸出侧壁部41的外壁面;当所述插座连接器100与插头连接器200配合时,所述插头保护支架60的接触凸包631抵接于插座保护支架30的弹性臂37。所述插头保护支架60的接触凸包631与插座保护支架30的弹性臂37的配合保证了插头保护支架60与插座保护支架30接触的稳定性。

所述插头保护支架60包括自端壁部遮蔽部61的纵向外侧弯折延伸的端壁部外侧遮蔽部64,所述端壁部外侧遮蔽部64遮覆于端壁部42的外侧且未超出端壁部42的外侧面,使得插头保护支架60在增加插头本体40的强度的同时,亦未额外增大插头连接器200整体的体积。所述插头保护支架60还包括自端壁部外侧遮蔽部64的底边向内弯折的焊接部65,所述焊接部65暴露于插头本体40的底面且沿横向延伸出插头本体40,所述焊接部65可固定地安装在与插头连接器200电性连接的电路板(未图示)上,所述焊接部65设有向内突伸入插头本体40的卡勾651,用以将插头保护支架60稳固的固定至插头本体40上。

本发明中,当插座连接器100与插头连接器200相配合时,所述弹性臂37与插头连接器200的保护支架60挤压配合实现稳定的弹性接触,从而实现大电流导通功能。所述插座保护支架30的弹性臂37具有较长的力臂,在保证板对板连接器稳定装配的同时,还解决了插座连接器100插拔后弹性臂37降服较大的问题,使得插座连接器100在使用时的接触稳定可靠。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