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溶胶凝胶法制备铁基负极材料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03987发布日期:2019-08-10 00:10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锂离子电池(libs)的高安全性和理论容量,过渡金属氧化物(mxoy,m=fe,co和ni)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fe2o3材料由于其天然丰度,低成本和环境友好性而被认为将来可替代商业石墨负极。然而,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由于体积膨胀引起的导电性差和容量衰减快,阻碍了纯fe2o3材料用于lib的应用。石墨烯的掺入被认为是提高fe2o3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可行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铁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溶胶凝胶方法使氧化铁与石墨烯原复合以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并缓解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制备一种高性能的铁基负极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溶胶凝胶法制备铁基负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石墨烯分散于无水乙醇中,超声处理;

(2)按照fe3+:柠檬酸的摩尔比为1:1,将可溶性铁盐以及柠檬酸完全溶解于步骤(1)得到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得到混合溶液;混合液中fe3+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4~5:1;乙二醇加入的量为3-4ml;

(3)将所述的混合溶液置于75~90℃温度下水浴加热至溶液蒸干,得湿凝胶;

(4)将湿凝胶在100~120℃干燥箱中得到干凝胶;

(5)将干凝胶研磨成粉末,在氩气氛围中600~800℃煅烧2~3h,制得铁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所述的步骤(1)中,氧化石墨烯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

所述的步骤(2)中,可溶性铁盐为硝酸铁或乙酸铁。

所述的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乙二醇,乙二醇与混合液中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25。

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铁基负极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00~1500mah/g;在电流密度为100ma/g,经过50次循环后,比容量稳定在700~800mah/g,库伦效率达到96-98%。

本发明中,将石墨烯掺入氧化铁中,可以缓冲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从而改善导电性差和容量衰减快的问题。溶胶凝胶法通过形成胶体来提高金属的分散性,从而抑制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问题,并进一步改善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方法进行氧化铁与石墨烯复合,从而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并缓冲铁基负极材料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问题,改善电化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fe3+与氧化石墨烯摩尔比4:1)

(1)将1g天然石墨、浓h2so4、h3po4三者置于三口烧瓶中,且浓h2so4与h3po4的体积比为9:1,并分次加入6g高锰酸钾,在冰水浴中搅拌1h。温度升至50℃,保温反应12h.将所得产物倒入冰水中,边搅拌边加入适量双氧水,直至溶液颜色变为换色,然后过滤,并用hcl(体积分数为5%)及蒸馏水将产物洗至ph值接近7。最后,将所得氧化石墨分散水中,超声8h,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取0.052g氧化石墨烯分散于无水乙醇中,超声处理;

(2)取1.5g九水硝酸铁和4ml0.5m柠檬酸溶液溶解于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加入3ml乙二醇;

(3)将步骤(2)混合溶液置于80℃温度下水浴加热至溶液蒸干,得湿凝胶;

(4)将湿凝胶在105℃干燥箱中得到干凝胶;

(5)将干凝胶研磨成粉末,在氩气氛围中600℃煅烧3h,制得铁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负极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09mah/g。在电流密度为100ma/g,经过50次循环后,比容量稳定在745mah/g,库伦效率达到97.3%。

实施例2(fe3+与氧化石墨烯摩尔比9:2)

(1)将1g天然石墨、浓h2so4、h3po4三者置于三口烧瓶中,且浓h2so4与h3po4的体积比为9:1,并分次加入6g高锰酸钾,在冰水浴中搅拌1h。温度升至50℃,保温反应12h.将所得产物倒入冰水中,边搅拌边加入适量双氧水,直至溶液颜色变为换色,然后过滤,并用hcl(体积分数为5%)及蒸馏水将产物洗至ph值接近7。最后,将所得氧化石墨分散水中,超声8h,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取0.122g氧化石墨烯分散于无水乙醇中,超声处理;

(2)取4.0g九水硝酸铁溶和20ml0.5m柠檬酸溶液溶解于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加入3ml乙二醇;

(3)将步骤(2)混合溶液置于85℃温度下水浴加热至溶液蒸干,得湿凝胶;

(4)将湿凝胶在110℃干燥箱中得到干凝胶;

(5)将干凝胶研磨成粉末,在氩气氛围中700℃煅烧2.5h,制得铁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负极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45mah/g。在电流密度为100ma/g,经过50次循环后,比容量稳定在708mah/g,库伦效率达到96.9%。

实施例3(fe3+与氧化石墨烯摩尔比5:1)

(1)将1g天然石墨、浓h2so4、h3po4三者置于三口烧瓶中,且浓h2so4与h3po4的体积比为9:1,并分次加入6g高锰酸钾,在冰水浴中搅拌1h。温度升至50℃,保温反应12h.将所得产物倒入冰水中,边搅拌边加入适量双氧水,直至溶液颜色变为换色,然后过滤,并用hcl(体积分数为5%)及蒸馏水将产物洗至ph值接近7。最后,将所得氧化石墨分散水中,超声8h,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取0.095g氧化石墨烯分散于无水乙醇中,超声处理;

(2)取3.5g九水硝酸铁和18ml0.5m柠檬酸溶液溶解于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加入3ml乙二醇;

(3)将步骤(2)混合溶液置于85℃温度下水浴加热至溶液蒸干,得湿凝胶;

(4)将湿凝胶在110℃干燥箱中得到干凝胶;

(5)将干凝胶研磨成粉末,在氩气氛围中700℃煅烧3h,制得铁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负极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57mah/g。在电流密度为100ma/g,经过50次循环后,比容量稳定在745mah/g,库伦效率达到97.4%。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基于溶胶凝胶法制备铁基负极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将石墨烯掺入氧化铁中,可以缓冲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从而改善导电性差和容量衰减快的问题。溶胶凝胶法通过形成胶体来提高金属的分散性,从而抑制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问题,并进一步改善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高波;王艺璇;李魁;付海洋;朱广林;胡成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5.21
技术公布日:2019.08.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