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18794发布日期:2019-11-01 20:21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电缆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缆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同轴电缆由内到外依次设有内芯导体、内绝缘层、外芯导体和外绝缘层,当应用同轴电缆于高压电缆线路金属互层接地保护系统中,与交叉互连接地箱内部的电极底座连接时,同轴电缆的外形导体被滑块紧压连接,这种电气连接方式易将同轴电缆内绝缘层压伤压损,造成同轴电缆通电运行过程中发生电气故障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同轴电缆的电气连接方式易将同轴电缆内绝缘层压伤压损,造成同轴电缆通电运行过程中发生电气故障的缺陷,提供一种电缆连接装置。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缆连接装置,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中空锥台,以及套接于所述中空锥台外壁的压环;所述中空锥台的中空部贯穿所述底座,且所述中空锥台的大径端与所述底座连接。

本技术方案的电缆连接装置在保证电气连接稳定的同时,避免将同轴电缆内绝缘层压伤压损,从而有效避免运行过程中发生电气故障问题,减少设备故障带来的损失以及停电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具体地,本技术方案的电缆连接装置考虑到同轴电缆的特殊结构,在底座上设计一个中空锥台并贯穿底座,设置一个与所述中空锥台外壁配合的压环,所述中空锥台的内径与同轴电缆的内绝缘层的外径匹配,从而当使用本技术方案的电缆连接装置时,将同轴电缆的内绝缘层所在层穿设于中空锥台的中空部并贯穿所述底座,而所述同轴电缆的外芯导体则设于中空锥台的外壁与所述压环的内壁之间,外芯导体通过压环压紧于中空锥台的外壁,实现良好的电气连接,且由于中空锥台壁面的隔离作用,从而在外芯导体被压紧的同时,又不会压损同轴电缆的内绝缘层。另外,本技术方案的中空锥台的外部设置为锥面壁,且所述中空锥台的大径端与所述底座连接;一方面,此设计与外芯导体的形状匹配,另一方面,中空锥台的小径端为自由端,更易于外芯导体及压环的套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环的内环孔为与所述中空锥台外壁配合的锥形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环的内径大于所述中空锥台的外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环与所述底座压紧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环与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压紧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为l型底座,所述中空锥台设于所述l型底座的长边或短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包括连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为开设于所述底座上的螺纹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中空锥台以及压环均为导体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缆连接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缆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使用装配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0、底座;11、连接部;20、中空锥台;30、压环;40、同轴电缆;41、内芯导体;42、内绝缘层;43、外芯导体;44、外绝缘层;50、螺栓;60、安装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电缆连接装置,包括:底座10,设于所述底座10上的中空锥台20,以及套接于所述中空锥台20外壁的压环30;所述中空锥台20的中空部贯穿所述底座10,且所述中空锥台20的大径端与所述底座10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电缆连接装置在保证电气连接稳定的同时,避免将同轴电缆40内绝缘层42压伤压损,从而有效避免运行过程中发生电气故障问题,减少设备故障带来的损失以及停电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电缆连接装置考虑到同轴电缆40的特殊结构,在底座10上设计一个中空锥台20并贯穿底座10,设置一个与所述中空锥台20外壁配合的压环30,所述中空锥台20的内径与同轴电缆40的内绝缘层42的外径匹配,从而当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电缆连接装置时,将同轴电缆40的内绝缘层42所在层穿设于中空锥台20的中空部并贯穿所述底座10,而所述同轴电缆40的外芯导体43则设于中空锥台20的外壁与所述压环30的内壁之间,外芯导体43通过压环30压紧于中空锥台20的外壁,实现良好的电气连接,且由于中空锥台20壁面的隔离作用,从而在外芯导体43被压紧的同时,又不会压损同轴电缆40的内绝缘层42。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中空锥台20的外部设置为锥面壁,且所述中空锥台20的大径端与所述底座10连接;一方面,此设计与外芯导体43的形状匹配,另一方面,中空锥台20的小径端为自由端,更易于外芯导体43及压环30的套设。

本实施方式所述压环30为圆环状,且所述压环30的内环孔为与所述中空锥台20外壁配合的锥形孔,即所述中空锥台20具有外锥壁面,所述压环30具有与所述外锥壁面配合的内锥壁面,从而增加压紧面积,可更好地压紧同轴电缆40的外芯导体4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环30的内环孔可设置为圆环状。

由于外芯导体43需设于压环30与中空锥台20之间,故所述压环30的内径大于所述中空锥台20的外径,当配合时,留有间隙用于穿设外芯导体43。所述压环30的内径与所述中空锥台20的外径之差与所述外芯导体43的厚度匹配。

为进一步提高电气连接的稳定性,所述压环30与所述底座10压紧配合。即所述压环30的内环孔与所述中空锥台20压紧,所述压环30的一侧侧部与底座10压紧。并且,本实施方式所述压环30与所述底座10通过螺栓50压紧配合。通过调节螺栓50实现底座10、中空锥台20与外芯导体43良好的电气连接。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压环30沿其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用于穿设螺栓50的第一螺纹孔,所述底座1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匹配的第二螺纹孔,从而螺栓50穿设于压环30和底座10并收紧,实现压紧连接。本实施方式的螺栓50的数量为五个,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酌情增加或减少。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还包括安装底板60,所述安装底板60与所述底座10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底板60为绝缘底板,所述安装底板60设于交叉互连接地箱内,多个底座10可集中设于一块安装底板60上,方便集中管理。具体地,所述底座10上设有用于安装在安装底板60上的螺纹孔。

所述底座10为l型底座10,所述中空锥台20设于所述l型底座10的长边或短边。本实施方式所述中空锥台20设于长边所在侧。所述底座10的短边则设有用于连接外部电极板的连接部11。具体地,所述连接部11为开设于所述底座10短边上的螺纹孔。

本实施方式所述底座10、中空锥台20以及压环30均为导体件。具体地,所述底座10为铜底座,所述中空锥台20为铜锥台,所述压环30为铜压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为其他导体。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