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50658发布日期:2019-09-24 20:5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防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雷装置。



背景技术:

在输电架线塔上架设防雷地线是送电线路最基本的防雷措施之一,防雷地线可以防止雷电直击导线,降低导线上雷电入侵时产生的感应过电压,但是由于防雷地线至各相导线的距离一般不相等,防雷地线上会感应出感应纵电势,如果将防雷地线直接连接架线塔,则防雷地线上的感应纵电势就会通过架线塔流入大地,造成线路上电能损失;为了避免线路电能损失,保留防雷地线上的感应纵电势,现有技术中将防雷地线与架线塔之间加入绝缘子,正常天气下,绝缘子将防雷地线与架线塔隔离开,使得防雷地线上的感应纵电势无法通过架线塔流入大地;当雷雨发生时,雷电先驱放电阶段先击穿绝缘子的间隙而使防雷地线呈接地状态,消除防雷地线上的雷电流,从而实现正常天气保留防雷地线上的感应纵电势,雷雨天气防雷地线接地消除雷电流。

但是现有技术中绝缘子分别通过螺钉与架线塔和防雷地线连接,当雷雨天气时,防雷地线产生大幅度的摇晃和震荡,从而会带动绝缘子产生一定幅度的晃动,容易导致绝缘子与防雷地线之间的螺钉、以及绝缘子与架线塔之间的螺钉松动,使得绝缘子的防雷间隙不可靠。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节能防雷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雷雨天气下防雷间隙不可靠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雷装置,其包括架线塔,其中,所述架线塔上相反两侧分别设置有绝缘子以及具有防雷间隙的泄流组件,所述绝缘子远离所述架线塔一端连接有防雷地线,所述泄流组件远离所述架线塔一端连接有引流线;当所述防雷间隙被击穿时,所述引流线上的雷电流通过所述泄流组件引入所述架线塔;所述引流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防雷地线的两端电连接,所述防雷间隙被击穿所需雷电压低于所述绝缘子被击穿所需雷电压。

所述防雷装置,其中,所述泄流组件包括绝缘保护壳和棒板电极,所述绝缘保护壳设置在所述架线塔上并与所述棒板电极连接。

所述防雷装置,其中,所述防雷间隙位于所述绝缘保护壳内。

所述防雷装置,其中,所述绝缘保护壳包括设置在所述架线塔上的绝缘保护壳,所述棒板电极的棒电极未连接所述引流线一端穿过所述绝缘保护壳并置于所述绝缘保护壳内,所述棒板电极的板电极未连接所述架线塔一端穿过所述绝缘保护壳并置于所述绝缘保护壳内。

所述防雷装置,其中,所述绝缘保护壳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风孔。

所述防雷装置,其中,所述绝缘保护壳内设置有灭弧风机。

所述防雷装置,其中,所述灭弧风机包括可相对于所述绝缘保护壳旋转的套筒、以及设置在所述套筒上的若干个风叶和若干个第二通风孔;所述防雷间隙位于所述套筒内,所述若干个风叶沿所述套筒的周向环绕设置,所述第二通风孔沿径向贯穿所述套筒。

所述防雷装置,其中,所述绝缘保护壳内设置有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与所述灭弧风机连接。

所述防雷装置,其中,所述储能装置包括电连接的发电机和蓄电池,所述发电机的转子与所述套筒连接。

所述防雷装置,其中,所述绝缘保护壳内设置有轴承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发电机的发电机支架,所述发电机支架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套筒穿过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发电机的转子连接,所述轴承的外环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连接,所述轴承的内环与所述套筒连接。

有益效果:本发明中所述引流线与所述防雷地线之间形成类似三角形的形状,保证所述防雷地线、所述引流线以及所述泄流组件的安装稳定性,当雷雨天气下所述防雷地线的晃动力被大大减弱,所述泄流组件受到的晃动力被所述引流线大大削弱,从而在通过所述泄流组件实现防雷的同时,避免雷雨天气下所述防雷地线震荡晃动引起的所述泄流组件晃动,有效提升所述防雷间隙的可靠性,保护所述防雷间隙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防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绝缘保护壳的第一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绝缘保护壳的第二视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灭弧风机的第一视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灭弧风机的第二视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绝缘保护壳与所述灭弧风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同时参阅图1-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雷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防雷装置包括架线塔1,其中,所述架线塔1上设置有绝缘子2以及泄流组件3,所述泄流组件3具有防雷间隙6,当雷电发生时,所述防雷间隙6可以被击穿。所述绝缘子2的一端与所述架线塔1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防雷地线11,所述绝缘子2将所述防雷地线11与所述架线塔1隔离开,以保证正常天气下所述防雷地线11上的感应纵电势不会经过所述架线塔1流入地下,从而减少线路上的电能损失,实现输电线路的节能。

本发明中所述泄流组件3的一端与所述架线塔1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引流线12,当雷电发生时,所述防雷间隙6被击穿,则所述引流线12上的雷电流可以通过所述泄流组件3引向所述架线塔1,从而将所述引流线12上的雷电流引入地下,起到防雷作用。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线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防雷地线11的两端电连接,并且所述防雷间隙6被击穿所需雷电压低于所述绝缘子2被击穿所需雷电压,无论正常天气还是雷电天气,所述防雷地线11始终通过所述绝缘子2与所述架线塔1绝缘隔离。

当雷电发生时,所述防雷间隙6先于所述绝缘子2被击穿,即当雷电发生时,所述防雷间隙6首先被击穿,从而将所述引流线12上的雷电流引至所述架线塔1;由于所述防雷地线11与所述引流线12电连接,因此所述防雷地线11上的雷电流可以传递至所述引流线12,所述引流线12上的雷电流经过所述泄流组件3和所述架线塔1流入地下,实现防雷。

较佳的,所述引流线12为柔性引流线12,所述泄流组件3通过所述引流线12与所述防雷地线11间接连接,使得所述泄流组件3与所述防雷地线11之间并未直接连接;并且所述泄流组件3安装于所述绝缘子2的相反侧,所述引流线12与所述防雷地线11之间形成以所述引流线12与所述泄流组件3连接处为第一顶点、以所述引流线12与所述防雷地线11连接的一端为第二顶点、以及以所述引流线12与所述防雷地线11连接的另一端为第三顶点的类似三角形的形状,保证所述防雷地线11、所述引流线12以及所述泄流组件3的安装稳定性,当雷雨天气下所述防雷地线11的晃动力被大大减弱,所述泄流组件3受到的晃动力被所述引流线12大大削弱,从而在通过所述泄流组件3实现防雷的同时,避免雷雨天气下所述防雷地线11震荡晃动引起的所述泄流组件3晃动,有效提升所述防雷间隙6的可靠性,保护所述防雷间隙6的稳定。

如图1所示,所述泄流组件3包括绝缘保护壳31和棒板电极,其中,所述棒板电极包括棒电极32和板电极33,所述绝缘保护壳31安装在所述架线塔1上,所述棒电极32与所述板电极33相对设置,所述棒电极32远离所述板电极33的一端与所述引流线12连接,所述板电极33的一端与所述架线塔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棒电极32相对,并且所述棒电极32与所述板电极33之间具有所述防雷间隙6;本发明中所述棒电极32通过所述引流线12接于所述防雷地线11,所述板电极33直接通过所述架线塔1接地。

所述绝缘保护壳31用于支撑固定所述棒电极32,以保证所述棒电极32能够与所述板电极33相对,并与所述板电极33之间保留所述防雷间隙6。当正常天气时,所述防雷间隙6保持,所述棒电极32与所述板电极33隔离,所述引流线12从所述防雷地线11上接收的感应纵电势无法传递至所述板电极33,即无法流入地下;当雷雨天气时,所述防雷间隙6被击穿,所述棒电极32与所述板电极33连接,所述引流线12上的雷电流依次经过所述棒电极32、所述板电极33和所述架线塔1流入地下。

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棒电极32和所述板电极33均采用掺氮石墨烯复合电极或掺氮金属电极,保证所述棒电极32和所述板电极33的高强度、高导率和高导电性的物化特性,提高所述泄流组件3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保护壳31罩设在所述棒电极32和所述板电极33的外围,所述棒电极32的一端位于所述绝缘保护壳31内,另一端穿过所述绝缘保护壳31并置于所述绝缘保护壳31外,从而与所述引流线12电连接;所述板电极33的一端位于所述绝缘保护壳31内,并与所述棒电极32相对设置,另一端穿过所述绝缘保护壳31并与所述架线塔1电连接,使得所述防雷间隙6位于所述绝缘保护壳31内。本发明中将所述防雷间隙6设置于所述绝缘保护壳31内,以保证所述防雷间隙6的可靠性,避免雷雨天气时所述防雷间隙6被短接。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绝缘保护壳31的一端与所述架线塔1连接,另一端悬空;所述棒电极32的一端置于所述绝缘保护壳31内,所述棒电极32的另一端从所述绝缘保护壳31悬空一端穿出,从而与所述引流线12电连接;所述板电极33的一端置于所述绝缘保护壳31内,并与所述棒电极32相对设置,所述板电极33的另一端从所述绝缘保护壳31连接所述架线塔1一端穿出,从而与所述架线塔1电连接;所述棒电极32与所述板电极33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所述防雷间隙6。本发明中所述绝缘保护壳31对所述棒电极32进行固定,并对所述第一顶点进行定位;所述防雷间隙6被包围在所述绝缘保护壳31内,避免雷电发生时所述防雷间隙6短路,从而提升所述防雷间隙6的可靠性。

在雷雨天气时,所述防雷间隙6处易产生火花,较佳的实施例,如图6所示,本发明中在所述绝缘保护壳31内还设置有灭弧风机5,以在所述绝缘保护壳31内产生火花时进行灭火。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灭弧风机5包括安装在所述绝缘保护壳31内的套筒51、以及设置在所述套筒51上的若干个风叶52和若干个第二通风孔53;所述套筒51可相对于所述绝缘保护壳31转动,较佳的,所述套筒51的中心轴线沿所述棒电极32与所述板电极33的排列方向设置,并且所述套筒51、所述棒电极32以及所述板电极33三者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防雷间隙6位于所述套筒51内;,所述若干个风叶52沿所述套筒51的周向环绕设置,所述第二通风孔53沿所述套筒51的径向贯穿所述套筒51的侧壁。

所述风叶52使用重量轻、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抗紫外线的复合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较佳的实施例一,所述绝缘保护壳31封闭,当雷雨天气造成所述防雷间隙6产生火花时,火力通过所述第二通风孔53传递至所述套筒51外,在火力作用下所述风叶52转动,从而推动所述套筒51同步转动,从而产生风能,风力经过所述第二通风孔53进入所述套筒51内,从而实现灭弧作用。

本实施例中较佳的实施例二,所述绝缘保护壳31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风孔4,由于所述绝缘保护壳31设置在所述架线塔1上,所处位置较高,使得即便所述防雷间隙6处不产生火花,无火力推动,自然风也可以通过所述第一通风孔4进入所述绝缘保护壳31内,从而推动所述风叶52带动所述套筒51转动。只要存在自然风,所述风叶52就可带动所述套筒51转动,从而在所述防雷间隙6处产生火花时及时灭火,进一步提升了所述防雷间隙6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保护壳31内设置有储能装置77,通过所述储能装置7将所述套筒51和所述风叶52同步转动的产生的风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以为输电线路上用电设备用电。所述储能装置7包括电连接的发电机71和蓄电池72,所述发电机71的转子与所述套筒51连接,当所述套筒51转动时带动所述发电机71的转子转动,所述发电机71产生电能,并将电能传递至所述蓄电池72进行储存。

本发明中所述套筒51和所述风叶52的同步旋转不仅可以起到加速气流灭弧作用,还可以起到驱动所述发电机71的转子旋转从而生电储电的作用。

所述绝缘保护壳31内设置有轴承8以及发电机支架9,所述发电机支架9用于承接所述发电机71;所述发电机支架9上设置有安装孔91,所述套筒51穿过所述安装孔91并与所述发电机71的转子连接,所述轴承8的外环与所述安装孔91的内壁连接,所述轴承8的内环与所述套筒51连接。本发明中所述发电机支架9不仅可以承接所述发电机71,还可以通过所述轴承8来安装所述套筒51,实现所述套筒51在所述绝缘保护壳31内安装的同时还可以相对于所述绝缘保护壳31旋转。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节能防雷装置,其包括架线塔,所述架线塔上相反两侧分别设置有绝缘子以及具有防雷间隙的泄流组件,所述绝缘子远离所述架线塔一端连接有防雷地线,所述泄流组件远离所述架线塔一端连接有引流线;当所述防雷间隙被击穿时,所述引流线上的雷电流通过所述泄流组件引入所述架线塔;所述引流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防雷地线的两端电连接,所述防雷间隙被击穿所需雷电压低于所述绝缘子被击穿所需雷电压。所述引流线与所述防雷地线之间形成类似三角形的形状,保证所述防雷地线、所述引流线以及所述泄流组件的安装稳定性,当雷雨天气下所述防雷地线的晃动力被大大减弱,所述泄流组件受到的晃动力被所述引流线大大削弱,从而在通过所述泄流组件实现防雷的同时,避免雷雨天气下所述防雷地线震荡晃动引起的所述泄流组件晃动,有效提升所述防雷间隙的可靠性,保护所述防雷间隙的稳定。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