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八面体结构磷化铁/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47172发布日期:2019-11-15 23: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八面体结构磷化铁/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原位碳包覆的磷化铁,所述磷化铁颗粒尺寸为400~700nm。

2.一种八面体结构磷化铁/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fecl3.6h2o粉末加入dmf溶液中,加热,搅拌,得混合溶液;

(2)向步骤(1)所得混合溶液中加入有机配体粉末,加热,搅拌,超声处理,得混合溶液;

(3)将步骤(2)所得混合溶液置于至高压反应釜内,密封,加热,发生溶剂热反应,冷却,离心,洗涤,干燥,得黄色粉末;

(4)将步骤(3)所得黄色粉末在氩气或氮气气氛中,焙烧,冷却,得黑色粉末;

(5)将盛有步骤(4)所得黑色粉末的瓷舟置于石英管下游,盛有红磷的瓷舟置于石英管上游,在氩气或氮气气氛中,焙烧,冷却,得磷化铁/碳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八面体结构磷化铁/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混合溶液中fecl3.6h2o的摩尔浓度为20mmol/l~40mmol/l,所述加热的温度为25~50℃,所述搅拌的速度为80~800转/min,更优选400~700转/min,所述搅拌的时间0.5~2h。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八面体结构磷化铁/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有机配体为反丁烯二酸、对苯二甲酸、均苯三甲酸或3,5-二氨基苯甲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2~4之一所述八面体结构磷化铁/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有机配体与fecl3.6h2o的摩尔比为0.25~2:1;所述加热的温度为25~50℃;所述搅拌的速度为80~800转/min,所述搅拌时间为0.5~2h。

6.根据权利要求2~5之一所述八面体结构磷化铁/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100~160℃,所述加热的时间为4~18h。

7.根据权利要求2~6之一所述八面体结构磷化铁/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洗涤的方法为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先后交叉离心洗涤,所述离心的转速8000~10000转/min,离心时间8~12min,离心次数≥6次,所述干燥的温度为60~100℃,干燥时间为12~24h。

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八面体结构磷化铁/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焙烧的温度为500~700℃,焙烧的时间为2~6h,所述氩气或氮气的纯度≥99.99%。

9.根据权利要求2~8之一所述八面体结构磷化铁/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黑色粉末与红磷的质量比为1:5~10,所述焙烧的温度为750~900℃,焙烧的时间为1~3h。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八面体结构磷化铁/碳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一种八面体结构磷化铁/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材料包括原位碳包覆的磷化铁,所述磷化铁颗粒尺寸为400~700nm,颗粒均匀,具有八面体结构;所述复合材料组装为锂离子电池后,其锂离子电池具有倍率性能好、循环稳定性好、电导率高等优点,本发明还包括所述八面体结构磷化铁/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操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可控性强,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童汇;黄英德;毛高强;喻万景;丁治英;郑俊超;张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8.14
技术公布日:2019.1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