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端头处理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33031发布日期:2020-04-17 21:51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端头处理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缆,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缆端头处理生产线。



背景技术:

电缆是用于电力或者信息由一端传输到另一端的导线,其两端分别需要与发生设备和接收设备进行连接,因此电缆的两端均需要固定安装导体。

如图17所示为常见电缆的截面图,其包括处于内芯的导体91、包裹于导体91的绝缘层92、抱箍于绝缘层92的编织屏蔽网93,以及设置于最外层的绝缘包皮94;如图18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电缆端头爆炸视图,其包括套接于编织屏蔽网93的支撑套管95,套接于导体91的中心端子96,以及套接于中心端子96的公头中心导体97。

现有生产工艺中处理上述电缆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切除电缆端部的绝缘包皮94;步骤2、将支撑套管95套接于绝缘层92;步骤3、将编织屏蔽网93翻起;步骤4、切除绝缘层92;步骤5、将中心端子96套接于导体91;步骤6、将公头中心导体97套接于中心端子96。

现有的电缆端头处理生产线,往往需要多名工人协同操作,存在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端头处理生产线,仅需一个工人即可完成整条生产线的操作,有效减少了劳动力的浪费,且能够实现对电缆端头的全自动化处理,有效提高自动化程度,提高电缆产品的标准化。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缆端头处理生产线,包括机架组、设置于机架组的循环输送系统、沿机架组依次设置的切包皮装置、套管安装装置、屏蔽网翻起装置、屏蔽网整形机构、切绝缘层装置、端子安装装置、外导体安装装置、终端检测系统、打码机、不良品切除机构以及选择下料装置;所述循环输送系统包括载具、间歇推送机构、返回输送机构、下降通道以及上升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正常工作时,由工人将待处理电缆固定于载具之上;由间歇推送机构驱动携带有电缆的载具前进一个工位,由切包皮装置完成对于电缆端部的绝缘包皮的切除;再由间歇推送机构驱动前进一个工位,由套管安装装置完成支撑套管的安装;再由间歇推送机构驱动前进一个工位,由屏蔽网翻起装置完成编织屏蔽网的翻起;再由间歇推送机构驱动前进一个工位,由屏蔽网整形机构完成对翻起的编织屏蔽网进行整理;再由间歇推送机构驱动前进一个工位,由切绝缘层装置完成绝缘层的切除;再由间歇推送机构驱动前进一个工位,由端子安装装置完成中心端子的安装;再由间歇推送机构驱动前进一个工位,由外导体安装装置完成公头中心导体的安装;再由间歇推送机构驱动前进一个工位,由终端检测系统完成对于电缆的检测;再由间歇推送机构驱动前进一个工位,若终端检测系统检测到的电缆为合格产品,则由打码机完成打码,若终端检测系统检测到的电缆为不合格产品,则打码机不打码;再由间歇推送机构驱动前进一个工位,由不良品切除机构将不合格电缆的端部切除,若该电缆未合格产品,则不良品切除机构不工作;再由间歇推送机构驱动前进一个工位,由选择下料装置将电缆由载具上取下,并根据电缆的合格与否,将其放置于不同的位置;被取下电缆的载具受后方载具的推动进入下降通道,从而由下降通道将其运离间歇推送机构,并将其移送至返回输送机构,由返回输送机构将载具运输至上升通道,最后由上升通道将载具上升运送到间歇推送机构;以上为本发明对一个载具上的电缆的处理工作流程,需要说明的是,为实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间歇推送机构始终保持多个载具的运送,多个载具的具体数量与切包皮装置、套管安装装置、屏蔽网翻起装置、屏蔽网整形机构、切绝缘层装置、端子安装装置、外导体安装装置、终端检测系统、打码机、不良品切除机构以及选择下料装置等所有执行部套的数量一致,从而实现所有部套均处于不间断工作状态;综上所述,本发明仅需一个工人即可完成整条生产线的操作,有效减少了劳动力的浪费,且能够实现对电缆端头的全自动化处理,有效提高自动化程度,提高电缆产品的标准化,本发明在对电缆端头处理的前提下,还具备全自动检测的功能,有效提高电缆产品的合格率,同时,针对不合格电缆产品仅对其端头进行切除,从而可以重新对不合格电缆的端头进行处理,有效减少了废品量。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载具包括平移架、载物板以及两个夹具,所述平移架底面设置有四个滚轮,四个所述滚轮与间歇推送机构和返回输送机构滚动配合;所述载物板至少设置有四个光轴,四个所述光轴相互平行且均通过直线轴承与平移架滑移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光轴配合固定有夹具安装块,所述夹具包括纵向滑移连接于夹具安装块的传动组件、两个相互铰接的指接夹爪,以及设置于两个指接夹爪之间的拉伸弹簧;两个所述指接夹爪的铰接轴固定于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上顶三角块以及下推三角块,所述上顶三角块与两个指接夹爪的铰接位置抵接配合,所述下推三角块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指接夹爪的向下延伸段抵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载具的平移架通过四个滚轮与间歇推送机构和返回输送机构实现滚动配合,从而降低载具移动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进而提高载具的移动顺畅性;载物板通过光轴实现与平移架的滑移连接,使其具备前后移动的能力,从而仅需为载物板提供一个推力,即可控制其靠近切包皮装置、套管安装装置、屏蔽网翻起装置等执行部套,进而为载具配合执行部套提供便利;载具利用两个夹具夹持住电缆的两端,在确保电缆稳定性的前提下,确保电缆的端部能够对准于执行部套;当工人需要固定电缆或者选择下料装置取下电缆时,仅需对下推三角块的底端施加上推力,即可迫使上顶三角块对两个指接夹爪的铰接位置施加推力,从而迫使两个指接夹爪张开,进而为控制夹具松开电缆的端部提供便利。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间歇推送机构包括两根与滚轮配合的上轴轨、平行于上轴轨的滑轨、滑移连接于滑轨的多个滑移块,以及固定于滑移块的上顶连接气缸;相邻所述滑移块之间设置有连接杆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推送长链,所述推送长链连接有电动滑台进行驱动;所述上顶连接气缸顶端设置有插件组件,所述平移架设置有供插件组件顶端插入的插件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歇推送机构在具体工作时,由上顶连接气缸驱动插件组件插入于平移架的插件卡板,从而实现间歇推送机构与载具的连接,由电动滑台驱动推送长链前进一个工位,从而经由滑移块、上顶连接气缸以及插件组件的受力传递驱动载具前进一个工位;完成一个工位的推送后,由上顶连接气缸拉动插件组件脱离于平移架的插件卡板,由电动滑台驱动推送长链后退一个工位,等待下一次的推送;以上为间歇推送机构对于一个载具的推送,间歇推送机构通过连接杆连接多个滑移块形成推送长链,从而实现同时对多个载具的间歇推送;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上顶连接气缸控制插件组件的升降,实现与插件卡板的断联,并利用电动滑台驱动推送长链往复前移后推,从而实现间歇推送机构同时对多个载具进行间歇式推送的技术要求。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间歇推送机构还包括精准定位组件,所述精准定位组件包括平行于上轴轨的定位长轴、固定于定位长轴的定位卡件,以及用于驱动定位长轴旋转的定位气缸;所述定位长轴设置轴承和轴承座实现转动,所述定位卡件垂直固定于定位长轴,所述插件卡板设置有供定位卡件卡入的定位卡槽,所述定位气缸的活塞杆段转动连接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活动端固定于定位长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载具在前移一个工位后,定位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从而经传动板驱动定位长轴旋转,定位长轴在旋转过程中定位卡件同步转动并嵌入到定位卡槽之内,实现对载具的限制,有效防止载具发生非正常滑动;当载具需要后推一个工位时,定位气缸的活塞杆缩回,从而经传动板驱动定位长轴反向旋转,进而驱动定位卡件脱离定位卡槽,松开对于载具活动度的限制;综上所述,增设精准定位组件对载具进行定位,一方面确保电缆的端部对准于各个执行部套,另一方面有效防止在对电缆端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载具发生非正常滑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返回输送机构包括两根与滚轮配合的下轴轨、平行于下轴轨的摩擦带,以及用于驱动摩擦带的返回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返回电机驱动摩擦带循环转动,从而摩擦带利用摩擦力驱动载具沿下轴轨移动,具有结构简单驱动载具便捷的技术效果,此处需要说明,由于处于返回输送机构的载具其前进精度的要求不高,因此仅需以摩擦力进行推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降通道和上升通道均包括升降导轨、与升降导轨滑移配合的升降载板,以及用于驱动升降载板的丝杠驱动组件;所述升降载板设置有可连通于上轴轨和下轴轨的连接轴轨,所述丝杠驱动组件包括平行于升降导轨的丝杠、用于驱动丝杠的丝杠电机,以及固定安装于升降载板且与丝杠螺纹配合的丝杠套;所述下降通道设置有第一拨料组件用于将载具推送到返回输送机构,所述返回输送机构的末端设置有第二拨料组件用于将载具推送到上升通道,所述第一拨料组件包括第一滑台气缸,以及由第一滑台气缸驱动的拨料推板,所述第二拨料组件包括第二滑台气缸、由第二滑台气缸驱动的拨料升降气缸,以及由拨料升降气缸驱动的拨料推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载具需要由间歇推送机构经下降通道进入返回输送机构时,由丝杠电机驱动丝杠旋转,丝杠在旋转过程中与丝杠套配合产生向上的螺纹推进力,推动升降载板沿升降导轨上升,直至升降载板之上的连接轴轨连通于上轴轨,载具受到后方载具的推动进入到升降载板,由丝杠电机驱动丝杠逆向旋转,从而利用螺纹推挤力拉动升降载板沿升降导轨下降,直至连接轴轨对准于下轴轨,由第一滑台气缸驱动拨料推板,从而由拨料推板对载具施加推力,迫使其离开升降载板进入返回输送机构;当载具需要由返回输送机构经上升通道进入间歇推送机构时,由丝杠电机驱动丝杠旋转,从而利用螺纹推进力驱动升降载板下降,直至连接轴轨对准于下轴轨,拨料升降气缸推动拨料推块上升,直至拨料推块贴合于载具的侧面,由第二滑台气缸经拨料升降气缸驱动拨料推块移动,从而由拨料推块将载具推离返回输送机构并推送入上升通道的升降载板上,由丝杠电机驱动丝杠反向旋转,利用螺纹推进力推动升降载板上升,直至连接轴轨对准于上轴轨,即可将载具上升送入间歇推送机构;综上所述,上升通道和下降通道均利用螺纹推进力驱动升降载板,从而实现载具的升降输送,通过第一拨料组件和第二拨料组件分别推动载具进入返回输送机构和上升通道的升降载板,结合以上两点,最终实现由下降通道和上升通道连接间歇推送机构和返回输送机构的技术要求,进而实现载具的循环。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间歇推送机构的初始端设置有装线辅助机构,所述装线辅助机构包括底板、滑移连接于底板的进给板、用于推动进给板的进给气缸,以及固定于进给板的两个定位插接组件;两个所述定位插接组件的间距等于两个夹具的间距,所述定位插接组件包括定位支撑台、固定于定位支撑台顶部的定位抵块,以及固定于定位抵块的喇叭状插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人在固定电缆时,将电缆的端头放置于夹具的夹口之内,并水平推动电缆,直至电缆的端部穿过喇叭状插筒并抵接于定位抵块之上,从而实现对电缆端部伸出于夹具长度的定位,进而为工人固定电缆提供便利;需要说明的是,由进给气缸驱动进给板滑动,从而调整定位插接组件的进给量,进而调整电缆端部伸出长度的定位量;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增设装线辅助机构用于对电缆端部进行定位,从而为工人固定电缆提供便利,同时定位的长度量可调。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安装装置和屏蔽网翻起装置之间设置有零切机构;所述不良品切除机构与零切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不良品切除机构包括切除支板、滑移连接于切除支板的上切刀和下切刀、用于推动上切刀的切除气缸,以及设置于上切刀和下切刀之间的切刀联动组件,所述切刀联动组件包括中心与切除支板转动连接的中心联动件,以及两个分别铰接于中心联动件两端的联动拉杆,两个所述联动拉杆的活动端分别铰接于上切刀和下切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于套管安装装置和屏蔽网翻起装置之间设置有零切机构,从而对电缆端部的多余部分进行切除,一方面实现对电缆端部剥除绝缘包皮段的长度的进一步限定,另一方面避免编织屏蔽网的最外端因杂乱连结,而导致无法顺利翻起;不良品切除机构和零切机构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电缆的待切除量进入上切刀和下切刀之间时,由切除气缸推动上切刀下移,上切刀在下移过程中经两个联动拉杆和中心联动件的传动,拉动下切刀同步上移,从而由上切刀和下切刀配合,对电缆的待切除量施加剪切力,进而切除电缆的待切除部位,需要说明的是,利用切刀联动组件联动上切刀和下切刀,从而仅需一个动力源即可同时驱动上切刀和下切刀,有效提高两者的协调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终端检测系统包括电性能测试、深度检测以及视觉检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终端检测系统通过对电性能测试检测电缆的具体性能,通过深度检测测量中心端子伸出于公头中心导体的量,通过视觉检测对电缆端头的外形进行检测,结合以上三点实现对于电缆端头的全面检测,以确保电缆的合格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选择下料装置包括位于间歇推送机构末端的下料拱架、处于下料拱架下方的良品输送带和不良品导板,以及设置于下料拱架的拿放组件;所述拿放组件包括x轴导轨、沿x轴导轨长度方向滑动的x轴滑板、纵向滑移连接于x轴滑板的下料升降架、设置于下料升降架的下料旋转气缸、由下料旋转气缸驱动的下料夹爪安装架,以及设置于下料夹爪安装架的至少四个下料夹爪气缸,所述下料拱架设置有用于推动x轴滑板的x轴电动滑台,所述x轴滑板设置有用于推动下料升降架的y轴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载具携带电缆移动至间歇推送机构的末端时,由x轴电动滑台驱动x轴滑板沿x轴导轨滑动,直至下料升降架接近载具,由下料旋转气缸驱动下料夹爪安装架转动,直至四个下料夹爪气缸分别对准于电缆的相应位置,由y轴气缸驱动下料升降架下降,直至电缆处于下料夹爪气缸的夹口之内,由下料夹爪气缸夹紧电缆,由y轴气缸拉动下料升降架上升,由x轴电动滑台驱动x轴滑板滑动,直至下料升降架接近良品输送带和不良品导板之间,若该电缆为合格品,则下料旋转气缸转动90°,并将电缆放置于良品输送带之上,若该电缆为不合格品,则下料旋转气缸转动270°,并将电缆放置于不良品导板;综上所述,通过拿放组件拿取电缆,并根据电缆的合格与否,分别将电缆放置于良品输送带和不良品导板,从而实现合格电缆和不合格电缆的分别放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仅需一个工人即可完成整条生产线的操作,有效减少了劳动力的浪费,且能够实现对电缆端头的全自动化处理,有效提高自动化程度,提高电缆产品的标准化;本发明在对电缆端头处理的前提下,还具备全自动检测的功能,有效提高电缆产品的合格率;针对不合格电缆产品仅对其端头进行切除,从而可以重新对不合格电缆的端头进行处理,有效减少了废品量;载具的平移架通过四个滚轮与间歇推送机构和返回输送机构实现滚动配合,从而降低载具移动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仅需为载物板提供一个推力,即可控制其靠近切包皮装置、套管安装装置、屏蔽网翻起装置等执行部套,进而为载具配合执行部套提供便利;载具利用两个夹具夹持住电缆的两端,在确保电缆稳定性的前提下,确保电缆的端部能够对准于执行部套;仅需对下推三角块的底端施加上推力,即可控制夹具松开电缆,从而为控制夹具松开电缆的端部提供便利;通过上顶连接气缸控制插件组件的升降,实现与插件卡板的断联,并利用电动滑台驱动推送长链往复前移后推,从而实现间歇推送机构同时对多个载具进行间歇式推送的技术要求;增设精准定位组件对载具进行定位,一方面确保电缆的端部对准于各个执行部套,另一方面有效防止在对电缆端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载具发生非正常滑动;摩擦带利用摩擦力驱动载具沿下轴轨移动,具有结构简单驱动载具便捷的技术效果;由下降通道和上升通道连接间歇推送机构和返回输送机构,从而实现载具的循环;通过增设装线辅助机构用于对电缆端部进行定位,从而为工人固定电缆提供便利,同时定位的长度量可调;利用切刀联动组件联动上切刀和下切刀,从而仅需一个动力源即可同时驱动上切刀和下切刀,有效提高两者的协调性;实现对于电缆端头的全面检测,以确保电缆的合格率;通过拿放组件拿取电缆,并根据电缆的合格与否,分别将电缆放置于良品输送带和不良品导板,从而实现合格电缆和不合格电缆的分别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载具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截取图,主要表示间歇推送机构的结构;

图5为本发明间歇推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该附图中不包含上轴轨,且为便于表示该附图进行有截断处理;

图6为本发明部分返回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末端的结构示意图,主要表示间歇推送机构、下降通道以及返回输送机构三者的配合关系图;

图8为本发明初始端的结构示意图,主要表示间歇推送机构、上升通道以及返回输送机构三者的配合关系图;

图9为本发明装线辅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切包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便于表示该附图中隐藏部分安装壳结构;

图11为图10所表示内容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方面套管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屏蔽网整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不良品切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终端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选择下料装置的机构示意图;

图17为待处理电缆的截面图;

图18为电缆完成处理后的机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机架组;1-11、平移架;1-12、载物板;1-13、夹具;1-131、传动组件;1-132、指接夹爪;1-133、拉伸弹簧;1-134、上顶三角块;1-135、下推三角块;1-14、滚轮;1-15、光轴;1-16、夹具安装块;1-21、上轴轨;1-22、滑轨;1-23、滑移块;1-24、上顶连接气缸;1-25、连接杆;1-26、电动滑台;1-27、插件组件;1-28、插件卡板;1-291、定位长轴;1-292、定位卡件;1-293、定位气缸;1-294、传动板;1-295、定位卡槽;1-31、下轴轨;1-32、摩擦带;1-33、返回电机;1-41、升降导轨;1-42、升降载板;1-431、丝杠;1-432、丝杠电机;1-433、丝杠套;1-44、;连接轴轨;1-441、第一滑台气缸;1-442、拨料推板;1-451、第二滑台气缸;1-452、拨料升降气缸;1-453、拨料推块;1-51、底板;1-52、进给板;1-53、进给气缸;1-541、定位支撑台;1-542、定位抵块;1-543、喇叭状插筒;2-1、切除安装壳;2-2、切除伸缩架;2-21、伸缩电机;2-3、旋转刀架;2-31、旋转电机;2-4、旋转切刀;2-41、拉伸弹簧;2-42、锥状推台;2-43、推台控制架;2-44、推台控制电机;2-45、嵌入部;2-46、控制环槽;3-1、装置架;3-2、料盘;3-3、卷纸盘;3-41、下模;3-42、上模;3-43、上模驱动电机;3-44、分离抵块;4、屏蔽网翻起装置;5-1、整形支撑台;5-2、整形滑台气缸;5-3、整形夹爪气缸;5-4、夹块;5-5、整形半圆槽;8、外导体安装装置;9-1、线材测试机;9-2、位移传感器;9-3、视觉检测系统;10、打码机;11-1、切除支板;11-2、上切刀;11-3、下切刀;11-4、切除气缸;11-51、中心联动件;11-52、联动拉杆;12-1、下料拱架;12-2、良品输送带;12-3、不良品导板;12-41、x轴导轨;12-42、x轴滑板;12-43、下料升降架;12-44、下料旋转气缸;12-45、下料夹爪安装架;12-46、下料夹爪气缸;12-47、x轴电动滑台;12-48、y轴气缸;91、导体;92、绝缘层;93、编织屏蔽网;94、绝缘包皮;95、支撑套管;96、中心端子;97、公头中心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电缆端头处理生产线,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组1、设置于机架组1的循环输送系统、沿机架组依次设置的切包皮装置、套管安装装置、屏蔽网翻起装置4、屏蔽网整形机构、切绝缘层装置、端子安装装置、外导体安装装置8、终端检测系统、打码机10、不良品切除机构以及选择下料装置;循环输送系统包括载具、间歇推送机构、返回输送机构、下降通道以及上升通道。

本发明在正常工作时,由工人将待处理电缆固定于载具之上;由间歇推送机构驱动携带有电缆的载具前进一个工位,由切包皮装置完成对于电缆端部的绝缘包皮94的切除;再由间歇推送机构驱动前进一个工位,由套管安装装置完成支撑套管95的安装;再由间歇推送机构驱动前进一个工位,由屏蔽网翻起装置4完成编织屏蔽网93的翻起;再由间歇推送机构驱动前进一个工位,由屏蔽网整形机构完成对翻起的编织屏蔽网93进行整理;再由间歇推送机构驱动前进一个工位,由切绝缘层装置完成绝缘层92的切除;再由间歇推送机构驱动前进一个工位,由端子安装装置完成中心端子96的安装;再由间歇推送机构驱动前进一个工位,由外导体安装装置8完成公头中心导体97的安装;再由间歇推送机构驱动前进一个工位,由终端检测系统完成对于电缆的检测;再由间歇推送机构驱动前进一个工位,若终端检测系统检测到的电缆为合格产品,则由打码机10完成打码,若终端检测系统检测到的电缆为不合格产品,则打码机10不打码;再由间歇推送机构驱动前进一个工位,由不良品切除机构将不合格电缆的端部切除,若该电缆未合格产品,则不良品切除机构不工作;再由间歇推送机构驱动前进一个工位,由选择下料装置将电缆由载具上取下,并根据电缆的合格与否,将其放置于不同的位置;被取下电缆的载具受后方载具的推动进入下降通道,从而由下降通道将其运离间歇推送机构,并将其移送至返回输送机构,由返回输送机构将载具运输至上升通道,最后由上升通道将载具上升运送到间歇推送机构;以上为本发明对一个载具上的电缆的处理工作流程,需要说明的是,为实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间歇推送机构始终保持多个载具的运送,多个载具的具体数量与切包皮装置、套管安装装置、屏蔽网翻起装置4、屏蔽网整形机构、切绝缘层装置、端子安装装置、外导体安装装置8、终端检测系统、打码机10、不良品切除机构以及选择下料装置等所有执行部套的数量一致,从而实现所有部套均处于不间断工作状态;综上所述,本发明仅需一个工人即可完成整条生产线的操作,有效减少了劳动力的浪费,且能够实现对电缆端头的全自动化处理,有效提高自动化程度,提高电缆产品的标准化,本发明在对电缆端头处理的前提下,还具备全自动检测的功能,有效提高电缆产品的合格率,同时,针对不合格电缆产品仅对其端头进行切除,从而可以重新对不合格电缆的端头进行处理,有效减少了废品量。

本申请中载具的具体结构如下,如图2、图3所示,载具包括平移架1-11、载物板1-12以及两个夹具1-13,平移架1-11底面转动安装有四个滚轮1-14,四个滚轮1-14与间歇推送机构和返回输送机构滚动配合,从而载具的平移架1-11通过四个滚轮1-14与间歇推送机构和返回输送机构实现滚动配合,从而降低载具移动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进而提高载具的移动顺畅性;载物板1-12至少设置有四个光轴1-15,四个光轴1-15相互平行且均通过直线轴承与平移架1-11滑移连接,从而赋予载物板1-12前后移动的能力,进而仅需为载物板1-12提供一个后推力,即可控制其靠近切包皮装置、套管安装装置、屏蔽网翻起装置4等执行部套,进而为载具配合执行部套提供便利;相邻的两个光轴1-15配合固定有夹具安装块1-16,夹具1-13包括纵向滑移连接于夹具安装块1-16的传动组件1-131、两个相互铰接的指接夹爪1-132,以及设置于两个指接夹爪1-132之间的拉伸弹簧1-133,从而载具利用两个夹具1-13夹持住电缆的两端,在确保电缆稳定性的前提下,确保电缆的端部能够对准于执行部套;两个指接夹爪1-132的铰接轴固定于传动组件1-131,传动组件1-131包括上顶三角块1-134以及下推三角块1-135,上顶三角块1-134与两个指接夹爪1-132的铰接位置抵接配合,下推三角块1-135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指接夹爪1-132的向下延伸段抵接配合,当工人需要固定电缆或者选择下料装置取下电缆时,仅需对下推三角块1-135的底端施加上推力,即可迫使上顶三角块1-134对两个指接夹爪1-132的铰接位置施加推力,从而迫使两个指接夹爪1-132张开,进而为控制夹具1-13松开电缆的端部提供便利。

间歇推送机构的具体结构如下,如图3、图4、图5所示,间歇推送机构包括两根固定安装于机架组1且与滚轮1-14配合的上轴轨1-21、平行于上轴轨1-21的滑轨1-22、滑移连接于滑轨1-22的多个滑移块1-23,以及固定于滑移块1-23的上顶连接气缸1-24;相邻滑移块1-23之间固定有连接杆1-25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推送长链,推送长链连接有电动滑台1-26进行驱动;上顶连接气缸1-24顶端设置有插件组件1-27,平移架1-11螺栓固定有供插件组件1-27顶端插入的插件卡板1-28;间歇推送机构在具体工作时,由上顶连接气缸1-24驱动插件组件1-27插入于平移架1-11的插件卡板1-28,从而实现间歇推送机构与载具的连接,由电动滑台1-26驱动推送长链前进一个工位,从而经由滑移块1-23、上顶连接气缸1-24以及插件组件1-27的受力传递驱动载具前进一个工位;完成一个工位的推送后,由上顶连接气缸1-24拉动插件组件1-27脱离于平移架1-11的插件卡板1-28,由电动滑台1-26驱动推送长链后退一个工位,等待下一次的推送;以上为间歇推送机构对于一个载具的推送,间歇推送机构通过连接杆1-25连接多个滑移块1-23形成推送长链,从而实现同时对多个载具的间歇推送;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上顶连接气缸1-24控制插件组件1-27的升降,实现与插件卡板1-28的断联,并利用电动滑台1-26驱动推送长链往复前移后推,从而实现间歇推送机构同时对多个载具进行间歇式推送的技术要求。

为防止在对电缆端部进行处理时,载具发生非正常滑动,如图3、图4所示,间歇推送机构还包括精准定位组件,精准定位组件包括平行于上轴轨1-21的定位长轴1-291、抱紧固定于定位长轴1-291的定位卡件1-292,以及用于驱动定位长轴1-291旋转的定位气缸1-293;定位长轴1-291设置轴承和轴承座实现转动,定位卡件1-292垂直固定于定位长轴1-291,插件卡板1-28加工成型有供定位卡件1-292卡入的定位卡槽1-295,定位气缸1-293的活塞杆段转动连接有传动板1-294,传动板1-294的活动端固定于定位长轴1-291;当载具在前移一个工位后,定位气缸1-293的活塞杆伸出,从而经传动板1-294驱动定位长轴1-291旋转,定位长轴1-291在旋转过程中定位卡件1-292同步转动并嵌入到定位卡槽1-295之内,实现对载具的限制,有效防止载具发生非正常滑动;当载具需要后推或者前进一个工位时,定位气缸1-292的活塞杆缩回,从而经传动板1-294驱动定位长轴1-291反向旋转,进而驱动定位卡件1-292脱离定位卡槽1-295,松开对于载具活动度的限制;综上所述,增设精准定位组件对载具进行定位,一方面确保电缆的端部对准于各个执行部套,另一方面有效防止在对电缆端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载具发生非正常滑动。

返回输送机构的具体结构如下,如图6、图7所示,返回输送机构包括两根与滚轮1-14配合的下轴轨1-31、平行于下轴轨1-31的摩擦带1-32,以及用于驱动摩擦带1-32的返回电机1-33;当需要驱动载具返回时,由返回电机1-33驱动摩擦带1-32循环转动,从而摩擦带1-32利用摩擦力驱动载具沿下轴轨1-31移动,具有结构简单、驱动载具便捷的技术效果,此处需要说明,由于处于返回输送机构的载具的前进精度的要求不高,因此仅需以摩擦力进行推动。

如图7、图8所示,下降通道和上升通道均包括升降导轨1-41、与升降导轨1-41滑移配合的升降载板1-42,以及用于驱动升降载板1-42的丝杠驱动组件;升降载板1-42固定安装有可连通于上轴轨1-21和下轴轨1-31的连接轴轨1-44,丝杠驱动组件包括平行于升降导轨1-41的丝杠1-431、用于驱动丝杠1-431的丝杠电机1-432,以及固定安装于升降载板1-42且与丝杠1-431螺纹配合的丝杠套1-433;下降通道设置有第一拨料组件用于将载具推送到返回输送机构,返回输送机构的末端设置有第二拨料组件用于将载具推送到上升通道,第一拨料组件包括第一滑台气缸1-441,以及由第一滑台气缸1-441驱动的拨料推板1-442,第二拨料组件包括第二滑台气缸1-451、由第二滑台气缸1-451驱动的拨料升降气缸1-452,以及由拨料升降气缸1-452驱动的拨料推块1-453;当载具需要由间歇推送机构经下降通道进入返回输送机构时,由丝杠电机1-432驱动丝杠1-431旋转,丝杠1-431在旋转过程中与丝杠套1-433配合产生向上的螺纹推进力,推动升降载板1-42沿升降导轨1-41上升,直至升降载板1-42之上的连接轴轨1-44连通于上轴轨1-21,载具受到后方载具的推动进入到升降载板1-42,由丝杠电机1-432驱动丝杠1-431逆向旋转,从而利用螺纹推挤力拉动升降载板1-42沿升降导轨1-41下降,直至连接轴轨1-44对准于下轴轨1-31,由第一滑台气缸1-441驱动拨料推板1-442,从而由拨料推板1-442对载具施加推力,迫使其离开升降载板1-42进入返回输送机构;当载具需要由返回输送机构经上升通道进入间歇推送机构时,由丝杠电机1-432驱动丝杠1-431旋转,从而利用螺纹推进力驱动升降载板1-42下降,直至连接轴轨1-44对准于下轴轨1-31,拨料升降气缸1-452推动拨料推块1-453上升,直至拨料推块1-453贴合于载具的侧面,由第二滑台气缸1-451经拨料升降气缸1-452驱动拨料推块1-453移动,从而由拨料推块1-453将载具推离返回输送机构并推送入上升通道的升降载板1-42上,由丝杠电机1-432驱动丝杠1-431反向旋转,利用螺纹推进力推动升降载板1-42上升,直至连接轴轨1-44对准于上轴轨1-21,即可将载具上升送入间歇推送机构;综上所述,上升通道和下降通道均利用螺纹推进力驱动升降载板1-42,从而实现载具的升降输送,通过第一拨料组件和第二拨料组件分别推动载具进入返回输送机构和上升通道的升降载板1-42,结合以上两点,最终实现由下降通道和上升通道连接间歇推送机构和返回输送机构的技术要求,进而实现载具的循环。

为便于工人固定电缆,间歇推送机构的初始端设置有装线辅助机构,如图9所示,装线辅助机构包括底板1-51、滑移连接于底板1-51的进给板1-52、用于推动进给板1-52的进给气缸1-53,以及固定于进给板1-52的两个定位插接组件;两个定位插接组件的间距等于两个夹具1-13的间距,定位插接组件包括定位支撑台1-541、固定于定位支撑台1-541顶部的定位抵块1-542,以及固定于定位抵块1-542的喇叭状插筒1-543;当工人在固定电缆时,将电缆的端头放置于夹具1-13的夹口之内,并水平推动电缆,直至电缆的端部穿过喇叭状插筒1-543并抵接于定位抵块1-542之上,从而实现对电缆端部伸出于夹具1-13长度的定位,进而为工人固定电缆提供便利;需要说明的是,由进给气缸1-53驱动进给板1-52滑动,从而调整定位插接组件的进给量,进而调整电缆端部伸出长度的定位量;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增设装线辅助机构用于对电缆端部进行定位,从而为工人固定电缆提供便利,且定位的长度量可调。

本发明中的切包皮装置和切绝缘层装置的作用均为切除电缆的某一层结构,由于两者的功能相同因此采用的结构相同,具体结构如下,如图10、图11所示,切包皮装置包括切除安装壳2-1、设置于切除安装壳2-1的切除伸缩架2-2、转动连接于切除伸缩架2-2的旋转刀架2-3,以及两个对称铰接于旋转刀架2-3的旋转切刀2-4,切除安装壳体2-1内固定安装伸缩电机2-21,伸缩电机2-21设置丝杆推进组件用于控制切除伸缩架2-2伸缩,切除伸缩架2-2设置有旋转电机2-31,旋转电机2-31设置同步带轮组件用于驱动旋转刀架2-3旋转,两个旋转切刀2-4之间设置有拉伸弹簧2-41,旋转刀架2-3的转轴滑移套接有锥状推台2-42,切除伸缩架2-2设置有用于控制锥状推台2-42滑动的推台控制组件,推台控制组件包括光轴滑移连接于切除伸缩架2-2的推台控制架2-43、利用丝杠驱动推台控制架2-43的推台控制电机2-44,以及设置于推台控制架2-43的嵌入部2-45,锥状推台2-42开设有控制环槽2-46供嵌入部2-45间隙嵌合;当需要由切包皮装置切除电缆的绝缘包皮94时,电缆的端部对准于两把旋转切刀2-4的切口之内,由伸缩电机2-21驱动切除伸缩架2-2前移,直至电缆的端部处于两把旋转切刀2-4的切口之内,由旋转电机2-31驱动旋转刀架2-3旋转,与此同时由推台控制组件驱动锥状推台2-42前移,从而由锥状推台2-42迫使两把旋转切刀2-4的切口相互靠拢,直至完成对于电缆的绝缘包皮94的切割,完成切割后,由伸缩电机2-21驱动伸缩架2-2回缩,从而将被切割的绝缘包皮94由电缆上拔出,进而完成对于电缆绝缘包皮94的切除。

本发明中所安装的支撑套管95和中心端子96的结构相似,因此本发明所采用的套管安装装置和端子安装装置的结构相同,具体结构如图12所示,套管安装装置包括装置架3-1、设置于装置架3-1的料盘3-2、设置于装置架3-1的卷纸盘3-3,以及设置于装置架3-1的冲压机构,冲压机构包括下模3-41、上模3-42,以及用于驱动上模3-42的上模驱动电机3-43,下模3-41设置有分离抵块3-44;当需要安装支撑套管95时,由卷纸盘3-3收卷隔离纸将固定于料带的支撑套管95由料盘3-2之上拉出,当支撑套管95处于上模3-42和下模3-41之间的夹口时,电缆的端部插入于支撑套管95,由上模驱动电机3-43驱动上模3-42下冲,从而由上模3-42和下模3-41配合,完成支撑套管95与电缆的冲压固定,与此同时上模3-42和分离抵块3-44配合,迫使支撑套管95脱离于料带。

申请人与本申请同日申请有专利名称为“用于电缆处理生产线的屏蔽网翻起装置”,该专利中具体公开有屏蔽网翻起装置4的结构。

屏蔽网整形机构的具体结构如下,如图13所示,屏蔽网整形机构包括整形支撑台5-1、安装于整形支撑台5-1的整形滑台气缸5-2,以及由整形滑台气缸5-2驱动的整形夹爪气缸5-3,整形夹爪气缸5-3的两个夹爪分别固定安装有夹块5-4,两个夹块5-4分别开设有整形半圆槽5-5,两个整形半圆槽5-5可以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整形圆孔,整形圆孔与绝缘层92间隙配合。

申请人与本申请同日申请有专利名称为“用于电缆端头的输送剪断压接一体化装置”,该专利中具体公开有外导体安装装置8的结构。

在实际生产中发现,处于末端的编织屏蔽网93可能因为缺乏限制而导致过于杂乱,存在不易被翻起的隐患,为此套管安装装置和屏蔽网翻起装置4之间设置有零切机构,从而对电缆端部的多余部分进行切除,一方面实现对电缆端部剥除绝缘包皮94段的长度的进一步限定,另一方面避免编织屏蔽网93的最外端因杂乱连结,而导致无法顺利翻起;需要说明的是,不良品切除机构与零切机构的结构相同,如图14所示,不良品切除机构包括切除支板11-1、滑移连接于切除支板11-1的上切刀11-2和下切刀11-3、用于推动上切刀11-2的切除气缸11-4,以及设置于上切刀11-2和下切刀11-3之间的切刀联动组件,切刀联动组件包括中心与切除支板11-1转动连接的中心联动件11-51,以及两个分别铰接于中心联动件11-51两端的联动拉杆11-52,两个联动拉杆11-52的活动端分别铰接于上切刀11-2和下切刀11-3;不良品切除机构和零切机构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电缆的待切除量进入上切刀11-2和下切刀11-3之间时,由切除气缸11-4推动上切刀11-2下移,上切刀11-2在下移过程中经两个联动拉杆11-52和中心联动件11-51的传动,拉动下切刀11-3同步上移,从而由上切刀11-2和下切刀11-3配合,对电缆的待切除量施加剪切力,进而切除电缆的待切除部位,需要说明的是,利用切刀联动组件联动上切刀11-2和下切刀11-3,从而仅需一个动力源即可同时驱动上切刀11-2和下切刀11-3,有效提高两者的协调性。

终端检测系统的具体检测内容如下,如图4所示,终端检测系统包括电性能测试、深度检测以及视觉检测;其中,电性能测试运用采购自美国西力思系统有限公司的线材测试机9-1,测试内容为电缆的各项具体性能;其中,深度检测运用采购自基恩士的位移传感器9-2,测试内容为中心端子96伸出于公头中心导体97的量;其中,视觉检测运用采购自基恩士的视觉检测系统9-3,测试内容为电缆端头的外形。

选择下料装置的具体结构如下,如图16所示,选择下料装置包括位于间歇推送机构末端的下料拱架12-1、处于下料拱架12-1下方的良品输送带12-2和不良品导板12-3,以及设置于下料拱架12-1的拿放组件;拿放组件包括x轴导轨12-41、沿x轴导轨12-41长度方向滑动的x轴滑板12-42、纵向滑移连接于x轴滑板12-42的下料升降架12-43、设置于下料升降架12-43的下料旋转气缸12-44、由下料旋转气缸12-44驱动的下料夹爪安装架12-45,以及设置于下料夹爪安装架12-45的至少四个下料夹爪气缸12-46,下料拱架12-1设置有用于推动x轴滑板12-42的x轴电动滑台12-47,x轴滑板12-42设置有用于推动下料升降架12-43的y轴气缸12-48;当载具携带电缆移动至间歇推送机构的末端时,由x轴电动滑台12-47驱动x轴滑板12-42沿x轴导轨12-41滑动,直至下料升降架12-43接近载具,由下料旋转气缸12-44驱动下料夹爪安装架12-45转动,直至四个下料夹爪气缸12-46分别对准于电缆的相应位置,由y轴气缸12-48驱动下料升降架12-43下降,直至电缆处于下料夹爪气缸12-46的夹口之内,由下料夹爪气缸12-46夹紧电缆,由y轴气缸12-48拉动下料升降架12-43上升,由x轴电动滑台12-47驱动x轴滑板12-42滑动,直至下料升降架12-43接近良品输送带12-2和不良品导板12-3之间,若该电缆为合格品,则下料旋转气缸12-44转动90°,并将电缆放置于良品输送带12-2之上,若该电缆为不合格品,则下料旋转气缸12-44转动270°,并将电缆放置于不良品导板12-3;综上所述,通过拿放组件拿取电缆,并根据电缆的合格与否,分别将电缆放置于良品输送带12-2和不良品导板12-2,从而实现合格电缆和不合格电缆的分别放置。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