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动力电池极柱外形自动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1073发布日期:2019-07-17 05:11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极柱外形自动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动力电池极柱外形自动冲压装置。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其主要区别于用于汽车发动机起动的起动电池。多采用阀口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敞口式管式铅酸蓄电池以及磷酸铁锂蓄电池。

汽车动力电池中极柱是重要的零部件,极柱需在生产中需要进行冲压保证铅外套和铜芯保证最佳接触配合度,极柱一般是批量冲压,都需要操作工人逐个放入和拿出,这样费时费力,不利于节约人力资源,同时批量生产的极柱无法保证同一的冲压规格,这样会降低极柱冲压品质,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动力电池极柱外形自动冲压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动力电池极柱外形自动冲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动力电池极柱外形自动冲压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一侧顶端设有出料带,且出料带通过两个对称的支撑杆安装于基座上,两个所述支撑杆均延伸至基座下端,且两个支撑杆延伸端固定安装有同一进料带,所述基座上设有两个加工槽,接近出料带一侧加工槽上下前后四端均设有贯穿口,且远离出料带一侧加工槽上前后三侧均设有贯穿口,所述基座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架,且第一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自由端贯穿第一支架,且固定安装有上压板,所述上压板和接近出料带一侧加工槽上贯穿口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五液压缸,且第五液压缸自由端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基座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架,且第二支架上固定安装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自由端贯穿第二支架,且固定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杆,且两个升降杆远离升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下压板,所述下压板和接近出料带一侧加工槽下贯穿口同轴设置,所述下压板上设有顶出板,所述基座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四液压缸,且两个第四液压缸自由端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相邻一侧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冲压杆,四个所述冲压杆分别和相邻的前后贯穿口同轴设置,对应远离出料带一侧加工槽前后贯穿口的两个冲压杆相邻端均设有触碰感应器,所述基座侧边安装有PLC控制器,且触碰感应器输出端和PLC控制器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料带带面和加工槽的上贯穿口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进料带带面和下压板位于最底侧状态时的上板面保持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下压板上设有插槽,且插槽内设有顶出板,所述升降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三液压缸,且第三液压缸自由端贯穿下压板且和顶出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基座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且限位板板心和下压板板心位于同一中轴线上。

优选的,所述冲压杆的冲压端设有不少于两个冲压凸起部,且相邻两个冲压凸起部之间的凹面上设有触碰感应器,所述触碰感应器感应面和凹面位于同一垂直面上。

优选的,所述上压板底面覆盖有第一缓冲垫,所述下压板顶面覆盖于第二缓冲垫,且第二缓冲垫呈环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极柱的冲压基座侧边的上下两端分别设出料带和进料带,且在基座上正对加工槽配合设置物料导入导出装置,可在无需人力作用下,自动将需加工物料导入和加工后物料导出,这样省时省力,且节约人力资源;

本装置通过在基座上设置两个相对应的加工槽,一加工槽内放置极柱模型,另一加工槽内放置需加工极柱,通过在基座前后两侧的冲压杆对两个加工槽内同时冲压,使批量生产的极柱保证同规格冲压尺寸,从而提高极柱批量生产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时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时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出料带、3支撑杆、4进料带、5第一支架、6第一液压缸、7上压板、8 PLC控制器、9第二支架、10第二液压缸、11升降板、12升降杆、13下压板、14第三液压缸、15顶出板、16限位板、17第四液压缸、18移动板、19冲压杆、20触碰感应器、21第五液压缸、22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汽车动力电池极柱外形自动冲压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一侧顶端设有出料带2,且出料带2通过两个对称的支撑杆3安装于基座1上,两个支撑杆3均延伸至基座1下端,且两个支撑杆3延伸端固定安装有同一进料带4,基座1上设有两个加工槽,接近出料带2一侧加工槽上下前后四端均设有贯穿口,且远离出料带2一侧加工槽上前后三侧均设有贯穿口,远离出料带2一侧加工槽底槽壁上设有螺纹口,且螺纹口内壁螺纹连接有密封块,当极柱模型需取出时,可以拆卸下密封块,便于极柱模型取出。

基座1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架5,且第一支架5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缸6,第一液压缸6自由端贯穿第一支架5,且固定安装有上压板7,上压板7和接近出料带2一侧加工槽上贯穿口同轴设置,第一支架5上固定安装有第五液压缸21,且第五液压缸21自由端固定安装有推板22,基座1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架9,且第二支架9上固定安装第二液压缸10,第二液压缸10自由端贯穿第二支架9,且固定安装有升降板11,升降板1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杆12,且两个升降杆12远离升降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下压板13,下压板13和接近出料带2一侧加工槽下贯穿口同轴设置,基座1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6,且限位板16板心和下压板13板心位于同一中轴线上,通过设限位板16可对由进料带4导于下压板13上极柱进行限位,避免偏移无法导于加工槽内。

上压板7底面覆盖有第一缓冲垫,下压板13顶面覆盖于第二缓冲垫,且第二缓冲垫呈环状,位于加工槽内的记住受到上下压板挤压时,在两个缓冲垫缓冲作用下使挤压过程中保证一定的缓解振动的作用。

下压板13上设有顶出板15,下压板13上设有插槽,且插槽内设有顶出板15,升降板11上固定安装有第三液压缸14,且第三液压缸14自由端贯穿下压板13且和顶出板15固定连接,当极柱挤压完成后可上升上压板7再由顶出不请你15将极柱由加工槽内顶出。

出料带2带面和加工槽的上贯穿口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进料带4带面和下压板13位于最底侧状态时的上板面保持于同一水平面,保证挤压后极柱有效导于出料带2上,且保证进料带4上物料有效导于下压板13上。

基座1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四液压缸17,且两个第四液压缸17自由端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板18,两个移动板18相邻一侧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冲压杆19,四个冲压杆19分别和相邻的前后贯穿口同轴设置,对应远离出料带2一侧加工槽前后贯穿口的两个冲压杆19相邻端均设有触碰感应器20,基座1侧边安装有PLC控制器8,PLC控制器8型号为STC12C2052AD,且触碰感应器20输出端和PLC控制器8输入端电性连接,冲压杆19的冲压端设有不少于两个冲压凸起部,且相邻两个冲压凸起部之间的凹面上设有触碰感应器20,触碰感应器20型号为KDS209,触碰感应器20感应面和凹面位于同一垂直面上,只有当待冲压极柱完全冲压后,凹面上的触碰感应器20才能接触模具极柱面,这样才保证成批极柱冲压规格统一。

工作原理:由进料带4将待冲压极柱导于下压板13上,然后启动第二液压缸10使下压板13上升,从而将待冲压极柱导于加工槽内,且上下端分别由上压板7和下压板13压合,然后启动第四液压缸17,使19对待冲压极柱进行冲压,当待冲压极柱完全冲压后,凹面上的触碰感应器20会接触模具极柱面,此时触碰感应器20将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8,PLC控制器8控制冲压杆19恢复原位,第一液压缸6启动将上压板7上升收回,且第三液压缸14启动顶出板15将加工后极柱顶出,然后第五液压缸21控制推板22移动,将加工后极柱导于出料带2导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