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0614发布日期:2019-09-13 23:0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接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领域的安全防护装置,特别是涉及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带电设备尤其是高压带电设备,在运行结束关闭以后,其仍然带有余电未被释放。此时,如果人员不采取安全措施,进入小于安全距离的区域以及接触操作所述设备,会存在触电的风险。这里的安全距离指人体等接近带电设备而不发生危险的安全可靠距离。

在现有的解决方案中,通常是由操作人员采取安全措施后进入小于安全距离的区域,对带电设备进行手动放电。这种手动放电的方式会给操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和/或其他技术问题的接地装置,使得人员在进入小于安全距离的区域时,接地设备能够将带电设备的余电释放掉,消除人员操作时的触电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接地装置。所述接地装置包括:一个可移动的基座;一个驱动组件,其被构造为驱动所述基座进行移动;一个接触臂,所述接触臂一端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一个接地触头,其安装在所述接触臂的另一端,所述接地触头被构造为接触一个待放电物体;一个接地导体,其一端和所述接地触头导电连接,所述接地导体的另一端接地;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在驱动所述基座的过程中,所述基座能够带动所述接地触头向接近所述待放电物体的第一方向或远离所述待放电物体的第二方向移动。

以上述这样的方式,当相关人员进入小于安全距离的区域时,启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基座移动到带电设备的待放电物体附近,所述接触臂上的接地触头接触所述待放电物体,实现所述接地触头和所述待放电物体的导电连接,从而实现所述待放电物体的接地,将所述待放电物体的余电被释放,相关人员可以安全接触所述设备以完成相关工作。

在接地设备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地装置包括包括一个控制装置和至少一个触发组件;当所述触发组件被触发时发送触发信号到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基座向第一方向移动。

以上述这样的方式,当相关人员进入小于安全距离的区域时,所述触发组件被触发并发送一个触发信号到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基座移动,接近待放电物体并将接地触头和所述待放电物体接触并导电连接,完成待放电物体的接地。也就是说,当有人员进入所述区域时,所述接地设备能够自动完成移动靠近所述待放电物体并将所述待放电物体接地的动作,从而避免人员进入时由于疏忽等原因忘记采取安全措施。可选地,可以在不同位置安放多个所述触发组件,以保证相关人员从不同方向进入所述区域时,所述触发组件能够被触发并发送触发信号。

可选地,上述方式中,所述触发组件可以是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可以是光学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一旦上述传感器感测到有人员靠近并进入小于安全距离的区域后将发送一个触发信号给所述控制装置。

在接地设备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组件是限位按钮,所述触发组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若所述触发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则触发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基座向第一方向移动,若所述触发组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则触发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基座向第二方向移动。

为了防止人员带电设备周围误入小于安全距离的区域,通常会在所述区域外围边缘设有安全围栏。可选地,以上述方式,设置和所述围栏的围栏门联动的限位按钮,当有人员推开所述围栏门进入所述区域时,推开围栏门的动作使得所述限位按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当该人员离开所述区域时,关闭围栏门的动作使得所述限位按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在接地设备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臂包括:一个接触臂本体;一个位置调整部件,其连接于所述接触臂本体,所述位置调整部件被构造为通过调整所述接触臂本体进而调整所述接地触头的位置。

以上述这样的方式,使得所述接地装置能够灵活调整所述接地触头的位置,从而能够用于位置或高度不同的待放电物体。

在接地设备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地触头包括:一个接地触头本体;一个第一缓冲组件,其连接于所述接地触头本体,所述第一缓冲组件被构造为在所述接地触头接触所述待放电物体时提供缓冲力。

在接地设备的又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固定销,其一端穿设于所述接地触头本体;至少一个接触部,所述固定销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接触部并可沿其自身轴向移动;至少一个弹簧,其套设于所述固定销且位于所述接地触头本体和所述接触部之间。

以上述这样的方式,所述第一缓冲组件除了被构造为在所述接地触头接触所述待放电物体时提供缓冲力以外,其在完成缓冲后所产生的弹力可以使所述接地触头本体更紧密地接触待放电物体,从而使得所述接地触头本体和待放电物体导电连接更加可靠。

在接地设备的又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地装置包括一个支撑座和一个第二缓冲组件,所述第二缓冲组件位于所述支撑座的内侧或者位于所述基座朝向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缓冲组件被构造为在所述基座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提供缓冲力。

以上述这样的方式,可以避免所述基座和所述支撑座的直接碰撞,保护所述基座和所述支撑座。

在接地设备的又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地装置包括一个行程开关和一个行程开关触件,所述行程开关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行程开关触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在所述基座移动接近所述支撑座时,所述行程开关触件能够接触所述行程开关,以触发所述行程开关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一个控制信号,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信号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停止驱动所述基座移动。

以上述这样的方式,可以在所述接地触头接触待放电物体完成可靠的导电接触后,使得所述驱动组件停止驱动所述基座继续移动,以保持可靠的接触同时保护如接触臂由于过度变形而损害,同时也可以保护所述驱动组件。

在接地设备的又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地装置包括至少一根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基座穿设于所述限位杆,所述基座能够沿着所述限位杆向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

以上述这样的方式,可以保证在移动过程中以及所述接地触头接触待放电物体时所述基座和所述接触臂保持稳定,以保证所述接地触头稳定可靠地和待放电物体接触实现导电连接。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附图中,类似组件或特征可以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示意性地展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接地装置;

图2示意性地展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接地装置的接地触头以及和接地触头连接的接触臂部分;

图3示意性地展示了图1中圆圈所示的放大部分;

图4示意性地展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壳体的接地装置。

附图标记

10: 基座

11: 行程开关触件

12: 第二缓冲组件

30: 接触臂

31: 接地触头

32: 接地导体

311: 接地触头本体

312: 第一缓冲组件

3121: 固定销

3122: 接触部

3123: 弹簧

60: 支撑座

61: 行程开关

62: 限位杆

70: 壳体

701: 长孔

d1: 第一方向

d2: 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示例实施方式讨论本文描述的主题。应该理解,讨论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从而实现本文描述的主题,并非是对权利要求书中所阐述的保护范围、适用性或者示例的限制。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对所讨论的元素的功能和排列进行改变。各个示例可以根据需要,省略、替代或者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例如,所描述的方法可以按照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来执行,以及各个步骤可以被添加、省略或者组合。另外,相对一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在其它例子中也可以进行组合。

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型表示开放的术语,含义是“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和“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其他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下面可以包括其他的定义,无论是明确的还是隐含的。除非上下文中明确地指明,否则一个术语的定义在整个说明书中是一致的。

参阅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接地装置。该接地装置包括:一个可移动的基座10、一个驱动组件(图中未示出)、一个接触臂30、一个接地触头31和一个接地导体32。

其中,基座10可以在导轨上移动。该基座10被构造为承载接触臂30和接触触头 31。

该接地装置的驱动组件可以是电力驱动组件,也可以是气动驱动组件,或其他形式的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能够通过各种方式驱动基座10运动。

如图1所示,接触臂30的一端安装在基座10上。该接触臂30可以是一个杆状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形状。该接触臂30本身可以是中空的,接地导体32可以穿设其中,以更好地保护该接地导体32。该接触臂30本身可以采用绝缘材料构成,也可以采用金属材料构成。若该接触臂30为金属材料,则其本身也可以接地,进一步保证接地性能。

接地触头31安装在接触臂30的另一端,其被构造为接触一个待放电物体(图中未示出)。该接地触头31与待放电物体接触的部分可以形状匹配。待放电物体的金属部分呈圆弧状,则该接地触头31也相应地呈圆弧状,以增大接触面积。接地触头31可以固定于接触臂30,以实现与接触臂30的联动。

接地导体32一端和接地触头31导电连接,接地导体32的另一端接地。该接地导体32可以是导线,也可以是金属条等,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驱动组件在驱动基座10的过程中,基座10能够带动接地触头31向接近待放电物体的第一方向d1或远离待放电物体的第二方向d2移动。

举例来说,当操作人员进入待放电物体周围小于安全距离的区域时,驱动组件被触发,其带动接触臂30向d1运动,进而使得接地触头31逐渐靠近待放电物体,最终两者接触上,这样,待放电物体上的剩余电量就可以被释放掉。驱动组件的触发方式有很多,例如操作人员的手动触发或者通过检测活动物体的自动触发。

驱动组件如何停止驱动,可以由操作人员手动发送信号,也可以通过预定的驱动时间或驱动距离来确定,还可以是由其他感应机构向驱动组件发送信号来指示驱动组件停止驱动,具体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接地装置,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基座10使得接地触头与待放电物体接触,进而对待放电物体进行放电,这样就避免了操作人员手动放电,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接地装置还包括一个触发组件。当触发组件被触发时发送触发信号到驱动组件,以驱动组件驱动基座10移动,例如向第一方向d1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触发组件可以是传感器,如光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如果检测到有人员在待放电物体周围小于安全距离的区域内活动,则发送触发信号到驱动组件以驱动基座10移动;触发组件也可以是机械触发组件如限位按钮,该限位按钮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若触发组件位于第一位置,则触发驱动组件驱动基座10向第一方向d1移动,若触发组件位于第二位置,则触发驱动组件驱动基座10向第二方向d2移动。更为具体地,该限位按钮可以由某个机械部件位置的变化触发,如设置在小于安全距离的区域外围边缘的安全围栏的围栏门,若人员打开围栏门进入该区域时,围栏门打开时的位置变化,使得该限位按钮位于第一位置,从而触发驱动组件驱动基座10向d1方向移动,若人员离开该区域后关闭围栏门,围栏门关闭时的位置变化,使得该限位按钮位于第二位置,从而触发驱动组件驱动基座10向d2方向移动;该触发组件也可以是其他种类的机械式触发组件。该触发组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发送触发信号驱动基座向d2移动,例如若该区域内的压力恢复到初始值,可以确定当前没有操作人员在该区域内,则通过触发组件发送的触发信号,驱动组件带动基座10移动,使得接地触头31远离待放电物体。还可以是,操作人员手动控制以使基座10向第二方向d2移动,使接地触头31远离待放电物体。具体还可以采用其他触发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该触发组件来发送触发信号进而驱动驱动组件移动,能够实现接地装置的自动驱动,防止人员由于疏忽忘记采取安全措施进入待放电物体周围小于安全距离的区域内,这样能够进一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接触臂30包括:一个接触臂本体和一个位置调整部件(图中未示出)。该位置调整部件连接于接触臂本体,位置调整部件被构造为通过调整接触臂本体进而调整接地触头31的位置。该位置调整部件可以位于接触臂本体与基座10之间,也可以位于接触臂本体与接地触头31之间。该位置调整部件可以通过调整接触臂本体的高度来调整接地触头的高度,或者通过调整接触臂本体的方向来调整接地触头的方向。这样,该接地装置能够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待放电物体。

如图2所示,接地触头31可以包括:一个接地触头本体311和一个第一缓冲组件 312。该第一缓冲组件312连接于接地触头本体311,第一缓冲组件被构造为在接地触头 31接触待放电物体时提供缓冲力。举例来说,接地触头31接触到待放电物体时,此时基座10有可能没有立刻停下来,第一缓冲组件312能够提供一定的缓冲力,以避免接地触头31向待放电物体施加压力进而对其或对接触臂30造成损坏。

如图2所示,第一缓冲组件31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固定销3121、至少一个接触部 3122和至少一个弹簧3123。固定销3121的一端可活动地穿设于接地触头本体311。接触部3122固定于固定销3121的另一端。弹簧3123可以套设于固定销3121且位于接地触头本体311与接触部3122之间。为了防止该固定销3121从接地触头本体311上脱落,其穿设于接地触头本体311的一端可以具有一个防脱落部313,该防脱落部313可以是另外一个部件,如可以是螺帽,对应的该固定销3121穿设于接地触头本体311的一端外侧圆周面上刻有和该螺帽匹配的螺纹,也可以是固定销3121本身的部件,如该防脱落部313在该固定销3121穿设于接地触头本体311的一端半径稍大的部分。

如图3所示,接地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支撑座60和一个第二缓冲组件12。该第二缓冲组件12位于支撑座60的内侧或者位于基座10朝向第一方向d1的一侧,第二缓冲组件12被构造为在基座10向第一方向d1移动的过程中提供缓冲力。举例来说,第二缓冲组件12可以是一个弹性柱,当驱动组件停止驱动后,基座10也许会由于惯性继续滑行一端距离,该第二缓冲组件12位于支撑座60和基座10之间,这样就可以给基座 10一定的阻力,以帮助其停止,而且还可以避免基座10过度撞击支撑座60。当然,还可以通过该第二缓冲组件12发送信号,以使驱动组件停止驱动,例如在第二缓冲组件 12的自由端接触到支撑座60或者基座10时即发送信号。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缓冲组件12还可以是弹簧,也可以是液压缓冲装置。

如图3所示,接地装置可以包括一个行程开关61和一个行程开关触件11,行程开关61安装在支撑座60上,行程开关触件11安装在基座10上。在基座10移动接近支撑座60时,行程开关触件11能够接触行程开关61,以触发行程开关61向驱动组件发送一个控制信号,根据信号控制驱动组件停止驱动基座10移动。如图2所示,该行程开关触件11可以是一个板状体,其突出设置在基座10朝向第一方向d1方向的一侧。通过该行程开关,能够及时停止驱动组件的驱动操作。

更为具体地举例,在基座10向第一方向d1的移动过程中,行程开关触件11可以首先接触行程开关61,此时驱动组件10停止驱动基座10。但是由于惯性的作用,基座 10继续向前滑动,接下来第二缓冲组件12会提供一定的阻力以阻止基座10。由于第一缓冲组件312的作用,接地触头31不会对待放电物体施加过大的压力,同时,也会提供一定的压力使得接地触头31与待放电物体充分接触。

如图3所示,接地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根限位杆62,限位杆62安装在支撑座60上,基座10穿设于限位杆62,基座10能够沿着限位杆62向第一方向d1或第二方向d2移动。如图3所示,限位杆62可以有三根(其中一根被遮挡未示出),该三根限位杆62 可以呈三角形排列,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支撑座60的移动方向,还可以使得支撑座60在移动过程中足够平稳。

接地装置在朝向第二方向的一端可以包括和支撑座60同样的一个支撑座,至少一根限位杆62的另一端可以安装在该支撑座上,该支撑座上可以包括一个行程开关,对应地在基座10朝向第二方向d2的一侧包括一个行程开关触件。同时,接地装置也可以包括一个和第二缓冲组件12同样的缓冲组件,其位于该支撑座的内侧或者位于基座10 朝向第二方向d2的一侧。

如图4所示,可选地,该接地装置还包括一个壳体70,上述的基座10、驱动组件均可以放置在壳体70的内部,接触臂30可以通过壳体70上的一个长孔701伸出。该壳体70能够保护内部组件。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