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铜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1633发布日期:2019-08-20 23:48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铜带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自动铜带机。



背景技术:

铜带机是指铜片压着连接线材的一种机器,传统的铜带机送料过程中是通过在送料机构上设置两个凸轮,再通过人工设置凸轮以达到所需物料量的输出。

在物料量输出不一致时,则需要人工再一次对凸轮进行调整,使用起来比较麻烦。另外,凸轮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被不通程度的磨损,所用时间越长,磨损程度越厉害,磨损过的凸轮需要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才能将凸轮调整精确。从而使得传统的铜带机具有精准度低、生产效率较低及使用复杂等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全自动铜带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全自动铜带机,该全自动铜带机包括机架,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机架一侧的震动装置,所述震动装置上设置有震动机构、震动盘,所述震动盘设置有物料导向结构及物料出料结构,所述震动机构震动带动所述震动盘震动并通过所述导向结构及物料出料结构将物料方向摆正的同时进行震动输送至出料口;

铜带上料装置,所述铜带上料装置设置有两组,分别在机架板面的两侧,其上设置有上料盘,上料盘侧部设置有铜带导向结构;

二组线缆输送装置,所述线缆输送装置设置在机架上板面,其用于将线缆输送至加工位,线缆输送装置上设置有线缆切断机构,加工完成后线缆被切断处理;

设置于二组线缆输送装置之间的2个加工的后的线缆连接装置;

端子成型装置,设置在铜带上料装置后一工序,其用于将铜带加工成端子结构;

元器件送料机构,用于将震动盘出料后的元器件送至线缆连接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铜带上料装置包括上料盘、铜带导向结构,所述上料盘固定在一连接轴上,该连接轴固定在一方盒盒体侧部,所述方盒盒体固定在一水平向调节块上,所述水平向调节块一端设置有缺口式夹孔,其夹持于一L型杆上,该L型杆上端设置有导向盘,所述导向盘与上料盘的盘口同平面,所述L型杆下端固定在一L型盒体上端面,所述L型盒体下端固定在一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机架上板面;

所述铜带导向结构包括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两端弯成弧面,其竖向固定在一L支架上,所述第二导向板呈L型,其上端面水平并与所述第一导向板的下弧面设置有间隙,用于铜带的穿过,所述第二导向板的上端水平面端部倒成板面,所述第一导向板上设置有多个倒置的U型架铆压在所述第一导向板板面上,倒置的U型架用于铜带的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成型装置包括竖置的电机以及端子成型机构,所述竖置的电机竖向安装在方盒盒体上,其驱动端朝下并连接有变速器,变速器驱动端连接所述端子成型机构;

所述端子成型机构包括下压块、下压L型限位板、弧向移动导向块、限位Z型块、成型支架、成型U型架、铜带驱动块、端子成型下治具、端子成型前治具、端子成型上治具以及废料收集管,所述下压块连接在所述变速器驱动端,其侧向连接有下压L型限位板,所述弧向移动导向块上设置有弧形孔,所述下压块下端连接有端子成型上治具,其侧端面安装有限位Z型块,所述限位Z型块的一端侧部连接有轴,该轴伸进所述弧向移动导向块的弧形孔内形成驱动弧向移动导向块移动的驱动部,所述弧向移动导向块下端固定有滑块,滑块设置在一滑轨上,所述弧向移动导向块侧部水平安装有所述成型支架,所述成型支架下端安装有成型U型架,所述成型U型架的U型口之间轴接有铜带驱动块,该铜带驱动块前部为尖状,其轴接在所述成型U型架的U型口之间形成摆臂,其前摆时夹紧铜带,下压块下压使弧向移动导向块移动带动铜带移动一定距离;铜带驱动块尖部前方设置端子成型下治具和端子成型前治具,端子成型上治具设置在所述成型下治具和端子成型前治具的端子成型部上方,其安装在所述下压块上,所述端子成型部侧部设置有废料收集管,废料收集管将废料导向废料收集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线缆输送装置包括:

Y轴驱动装置,用于将线缆在Y轴方向驱动,包括Y轴气缸、驱动杆、驱动块,所述Y 轴气缸的驱动端连接所述驱动杆,其气缸安装座设置在一门形滑块上端面,所述门形滑块的两下端设置在双滑轨上,所述驱动杆的轴杆上套接有驱动块;

线缆夹持装置,用于将线缆夹持,其包括下夹持部、上夹持部以及夹紧气缸,所述下夹持部下侧设置有直角槽,所述驱动块前端固定在下夹持部的直角槽上,所述下夹持部下端固定在一活动块上,活动块侧端面连接在所述驱动杆的端部,所述下夹持部设置有夹口,夹口部设置有下夹爪,所述上夹持部上端设置有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的驱动端连接在所述上夹持部的上夹爪上,所述上夹爪和下夹爪之间通过轴杆连接形成夹口,线缆穿过夹口,通过夹紧气缸驱动上夹爪,上夹爪带动下夹爪夹紧夹口将线缆夹紧,所述夹紧气缸侧向固定在一滑块上,该滑块设置在一滑轨上,滑轨设置在一U型限位块上,U型限位块设置在一侧板上,该侧板竖置固定在机架板面上,所述U型限位块侧部安装有气缸,气缸的驱动端连接在U型限位块内的滑块上;

后线缆剥皮机构,包括三组剥皮刀片,三组剥皮刀片共六个剥皮刀片,其中三个剥皮刀片固定在一H型架侧面,另三个剥皮刀片相向固定在一驱动端上,该驱动端连接在一切刀滑块侧部,所述切刀滑块下侧面设置在滑轨上,其上设置有腰形孔,腰形孔的一长侧面设置有齿纹,并在腰形孔内设置有齿轮,齿轮与齿纹啮合连接,所述齿轮上端面被一圆轴承固定,其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轴杆上,轴杆下端连接有被动齿轮,被动齿轮通过皮带连接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下端连接在一驱动电机上,所述驱动电机旋转带动主动齿轮旋转,所述主动齿轮旋转带动所述被动齿轮旋转,被动齿轮带动轴杆旋转,轴杆带动齿轮旋转,齿轮通过齿纹驱动所述切刀滑块左右移动,切刀滑块带动其上的三个剥皮刀片左右移动;

后线缆拉扯机构,包括两条X轴滑轨、拉扯机构安装板、拉扯机构Y轴滑轨、拉扯导轮组、拉扯机构螺杆、拉扯机构电机以及准直器,所述拉扯机构安装板下端设置有两条并形的滑块,两条并行的滑块设置在两条X轴滑轨上,所述拉扯机构安装板上的两侧设置有并行的两条拉扯机构Y轴滑轨,两条拉扯机构Y轴滑轨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滑块,四个滑块上水平固定有一安装架,安装架中部设置有螺杆孔,拉扯机构螺杆螺接在螺杆孔内,其端部连接拉扯机构电机的驱动部,拉扯机构电机通过安装座固定在拉扯机构安装板上,安装架上板板面上设置有一安装盒体,在该安装盒体内设置有齿轮组,该齿轮组被一导轮驱动电机驱动,齿轮组连接拉扯导轮组,拉扯导轮组设置有四个导轮,四个导轮摆成四方形,其能够夹紧线缆并被齿轮组驱动旋转,四个导轮夹紧线缆后旋转带动线缆使线缆向后拉出,所述准直器固定在拉扯导轮组的前侧,线缆穿过准直器。

进一步的,所述后线缆拉扯机构下端还设置有拉扯机构X轴向驱动装置,该拉扯机构X 轴向驱动装置包括拉扯机构滑块、拉扯机构气缸、驱动螺杆,所述机架上板面的拉扯机构区域设置有长孔,所述拉扯机构滑块设置在该长孔内,其上端连接在所述拉扯机构安装板的下端面,所述拉扯机构气缸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板面的下端面,其驱动端连接所述驱动螺杆,所述拉扯机构滑块螺接在所述驱动螺杆上,所述驱动螺杆被拉扯机构气缸驱动旋转带动所述拉扯机构滑块在长孔内左右移动,进而所述拉扯机构滑块带动整个线缆拉扯机构沿两条X轴滑轨左右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线缆连接装置包括前部的X轴驱动机构、中部的线缆套端子机构和铆压机构、后部的震动来料装置;

所述X轴驱动机构包括第一X轴驱动电机、移动滑块、X轴螺杆,所述第一X轴驱动电机固定在机架上板面,其两侧设置有固定在机架上板面的滑轨,所述第一X轴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连接X轴螺杆,所述X轴螺杆与所述移动滑块螺接,该X轴螺杆延伸至机架上板的左侧的线缆输送装置上的滑块上,移动滑块与机架上板的左侧的线缆输送装置上的滑块通过一条连接杆连接固定,所述移动滑块的上端面安装有Y轴驱动机构;

所述Y轴驱动机构包括Y轴驱动气缸、Y轴驱动气缸座以及Y轴滑块,所述Y轴驱动气缸连接Y轴驱动气缸座,所述Y轴驱动气缸座固定在所述移动滑块的上端面,所述Y轴驱动气缸的驱动端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上套接在所述Y轴滑块,所述Y轴滑块上侧水平板外端连接一夹紧机构;

所述线缆套端子机构包括元器件夹持机构、左右移动机构、上下移动机构、线缆与元器件夹紧机构以及铆压机构,所述上下移动机构连接在Y轴滑块的端部,其上设置的Y轴向气缸的驱动端连接有第一L型滑块,第一L型滑块的外侧端连接有左右移动机构,所述第一L 型滑块上设置有X向滑轨,所述左右移动机构的侧部设置在X向滑轨上,其驱动端固定在第一L型滑块一侧,其通过伸缩杆的作用力反向驱动气缸左右移动,所述左右移动机构的外侧面通过一安装块连接元器件夹持机构,该元器件夹持机构设置有夹紧气缸,夹紧气缸的驱动端连接有夹爪,所述铆压机构设置在左右移动机构右侧,其下部座体固定在机架上板面,所述铆压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线缆与元器件夹紧机构,所述线缆与元器件夹紧机构的夹头为斜面式夹头,其夹面设置有刀口,夹头包括上夹头和下夹头,两个夹头分别连接在两个夹块上,两个夹块连接在一侧的竖置夹紧气缸上,竖置夹紧气缸的驱动端连接两个夹块,其能够驱动两个夹块相向或相反的上下运动,所述竖置的夹紧气缸侧安装在一L型块上,L型块下端固定在一机座上,所述元器件夹紧机构夹紧元器件,其通过其上的上夹头和下夹头将元器件旋转进入端子套一侧的圆孔内,然后将压紧后的元器件与线缆送入铆压装置上的铆压头处。

所述铆压机构设置有铆压电机、变速器、铆压装置,所述铆压电机置上端,其驱动部连接变速器,变速器水平连接有水平轴,水平轴外端连接铆压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元器件送料机构,其旁侧设置有震动盘出料收集机构,包括:

送料电机,该送料电机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机架板面上,其驱动端连接的轴体上套接有旋转齿轮,并在震动盘出料收集机构区域内的轴体上套接有元器件抓取转盘,所述元器件抓取转盘上设置有用于置放元器件的槽口,其轴向侧面均套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设置有窄槽,并在窄槽旁边设置有回弹式压块,回弹式压块被弹簧弹力压回能够盖住窄槽;

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旋转齿轮啮合连接,其固定在一滑块上,滑块固定在一导轨上,在该滑块的上侧面一端连接有L型连接块,

夹持气缸,夹持气缸垂直连接在L型连接块外端,所述夹持气缸水平放置,其驱动端设置两个元器件夹爪,两个元器件夹爪能够伸进元器件抓取转盘的槽口处将元器件抓取;

取料气缸,所述取料气缸设置在所述夹持气缸的正下方,其上设置有夹爪,夹爪用于夹取夹持气缸上的元器件,所述取料气缸下端固定在一第二L型滑块上,所述第二L型滑块下端设置在一X轴导轨上,其底部滑体上设置有螺孔,螺孔上螺接有螺杆,螺杆一端连接有第二X轴驱动电机,X轴导轨的行程足够取料气缸将元器件送至元器件夹紧机构上;

震动盘出料收集机构,包括:

由多块板体组成的料仓,料仓将元器件导向X轴方向,其下端正对所述环形块;

漏料仓,用于收集所述环形块未卡住而漏下的元器件。

进一步的,所述震动装置还包括有物料柜和工具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铜带机集上料、加工于一体形成全自动运行的铜带机,提高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程度高,设置有两个铜带上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加设了元器件进料机构,元器件有效的送入加工铆压部,能够快速的与线缆铆压在一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铜带机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铜带机去除机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铜带上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端子成型机构放大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输送装置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输送装置后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剥皮机构的刀片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剥皮机构驱动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7中线缆拉扯机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线缆拉扯机构下端的拉扯机构滑块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线缆拉扯机构下端的拉扯机构X轴向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前部放大图;

图15为图13的前部Y轴驱动机构示意图;

图16为线缆连接装置的压接装置及铆压机构示意图;

图17是元器件与线缆通过端子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元器件与线缆通过端子连接后的结构整体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元器件送料机构及震动盘出料收集机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元器件送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元器件送料机构结构的另一侧面示意图;

图22为元器件送料机构的元器件抓取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元器件抓取转盘的结构放大图;

图24为元器件被抓取转盘抓取后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显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铜带机的具体结构如下:

请参照附图1-2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铜带机,该全自动铜带机包括机架1,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机架1一侧的震动装置2,所述震动装置2上设置有震动机构、震动盘3,所述震动盘3设置有物料导向结构及物料出料结构,所述震动机构震动带动所述震动盘3震动并通过所述导向结构及物料出料结构将物料方向摆正的同时进行震动输送至出料口;

铜带上料装置6,所述铜带上料装置6设置有两组,分别在机架板面的两侧,其上设置有上料盘,上料盘侧部设置有铜带导向结构;

二组线缆输送装置5,所述线缆输送装置5设置在机架上板面,其用于将线缆7输送至加工位,线缆输送装置5上设置有线缆切断机构,加工完成后线缆被切断处理;

设置于二组线缆输送装置5之间的2个加工的后的线缆连接装置9;

端子成型装置8,设置在铜带上料装置6后一工序,其用于将铜带加工成端子结构;

元器件送料机构,用于将震动盘出料后的元器件送至线缆连接装置9。

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如下:所述铜带上料装置6包括上料盘61、铜带导向结构,所述上料盘61固定在一连接轴上,该连接轴固定在一方盒盒体侧部,所述方盒盒体固定在一水平向调节块上,所述水平向调节块一端设置有缺口式夹孔,其夹持于一L型杆上,该L型杆上端设置有导向盘,所述导向盘与上料盘的盘口同平面,所述L型杆下端固定在一L型盒体上端面,所述L型盒体下端固定在一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机架上板面;

所述铜带导向结构包括第一导向板64、第二导向板65,所述第一导向板64两端弯成弧面,其竖向固定在一L支架上,所述第二导向板65呈L型,其上端面水平并与所述第一导向板64的下弧面设置有间隙,用于铜带的穿过,所述第二导向板65的上端水平面端部倒成板面,所述第一导向板64上设置有多个倒置的U型架铆压在所述第一导向板64板面上,倒置的U型架用于铜带63的穿过。

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如下:所述端子成型装置8包括竖置的电机81以及端子成型机构 82,所述竖置的电机81竖向安装在方盒盒体上,其驱动端朝下并连接有变速器,变速器驱动端连接所述端子成型机构82;

所述端子成型机构82包括下压块822、下压L型限位板821、弧向移动导向块823、限位Z型块、成型支架824、成型U型架825、铜带驱动块826、端子成型下治具828、端子成型前治具829、端子成型上治具830以及废料收集管827,所述下压块822连接在所述变速器驱动端,其侧向连接有下压L型限位板821,所述弧向移动导向块823上设置有弧形孔,所述下压块822下端连接有端子成型上治具830,其侧端面安装有限位Z型块,所述限位Z型块的一端侧部连接有轴,该轴伸进所述弧向移动导向块823的弧形孔内形成驱动弧向移动导向块823移动的驱动部,所述弧向移动导向块823下端固定有滑块,滑块设置在一滑轨上,所述弧向移动导向块823侧部水平安装有所述成型支架824,所述成型支架824下端安装有成型U型架825,所述成型U型架825的U型口之间轴接有铜带驱动块826,该铜带驱动块 826前部为尖状,其轴接在所述成型U型架825的U型口之间形成摆臂,其前摆时夹紧铜带,下压块822下压使弧向移动导向块823移动带动铜带移动一定距离;铜带驱动块826尖部前方设置端子成型下治具828和端子成型前治具829,端子成型上治具830设置在所述成型下治具828和端子成型前治具829的端子成型部上方,其安装在所述下压块822上,所述端子成型部侧部设置有废料收集管827,废料收集管827将废料导向废料收集槽内。

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如下:所述线缆输送装置5包括:

Y轴驱动装置,用于将线缆7在Y轴方向驱动,包括Y轴气缸53、驱动杆58、驱动块57,所述Y轴气缸53的驱动端连接所述驱动杆58,其气缸安装座设置在一门形滑块54上端面,所述门形滑块的两下端设置在双滑轨59上,所述驱动杆58的轴杆上套接有驱动块57;

线缆夹持装置,用于将线缆夹持,其包括下夹持部56、上夹持部52以及夹紧气缸51,所述下夹持部56下侧设置有直角槽,所述驱动块57前端固定在下夹持部56的直角槽上,所述下夹持部56下端固定在一活动块上,活动块侧端面连接在所述驱动杆58的端部,所述下夹持部56设置有夹口,夹口部设置有下夹爪55,所述上夹持部52上端设置有夹紧气缸51,所述夹紧气缸51的驱动端连接在所述上夹持部52的上夹爪上,所述上夹爪和下夹爪之间通过轴杆连接形成夹口,线缆7穿过夹口,通过夹紧气缸51驱动上夹爪,上夹爪带动下夹爪夹紧夹口将线缆夹紧,所述夹紧气缸51侧向固定在一滑块上,该滑块设置在一滑轨上,滑轨设置在一U型限位块上,U型限位块设置在一侧板上,该侧板竖置固定在机架板面上,所述U 型限位块侧部安装有气缸,气缸的驱动端连接在U型限位块内的滑块上;

后线缆剥皮机构509,包括三组剥皮刀片510,三组剥皮刀片510共六个剥皮刀片,其中三个剥皮刀片固定在一H型架侧面,另三个剥皮刀片相向固定在一驱动端上,该驱动端连接在一切刀滑块515侧部,所述切刀滑块515下侧面设置在滑轨上,其上设置有腰形孔,腰形孔的一长侧面设置有齿纹,并在腰形孔内设置有齿轮516,齿轮516与齿纹啮合连接,所述齿轮516上端面被一圆轴承固定,其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轴杆上,轴杆下端连接有被动齿轮,被动齿轮通过皮带连接主动齿轮514,所述主动齿轮514下端连接在一驱动电机513上,所述驱动电机513旋转带动主动齿轮514旋转,所述主动齿轮514旋转带动所述被动齿轮旋转,被动齿轮带动轴杆旋转,轴杆带动齿轮516旋转,齿轮516通过齿纹驱动所述切刀滑块515 左右移动,切刀滑块515带动其上的三个剥皮刀片左右移动;

后线缆拉扯机构,包括两条X轴滑轨502、拉扯机构安装板503、拉扯机构Y轴滑轨504、拉扯导轮组506、拉扯机构螺杆507、拉扯机构电机501以及准直器508,所述拉扯机构安装板503下端设置有两条并形的滑块,两条并行的滑块设置在两条X轴滑轨502上,所述拉扯机构安装板503上的两侧设置有并行的两条拉扯机构Y轴滑轨504,两条拉扯机构Y轴滑轨 504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滑块,四个滑块上水平固定有一安装架,安装架中部设置有螺杆孔,拉扯机构螺杆507螺接在螺杆孔内,其端部连接拉扯机构电机501的驱动部,拉扯机构电机 501通过安装座固定在拉扯机构安装板503上,安装架上板板面上设置有一安装盒体,在该安装盒体内设置有齿轮组512,该齿轮组512被一导轮驱动电机511驱动,齿轮组512连接拉扯导轮组506,拉扯导轮组506设置有四个导轮,四个导轮摆成四方形,其能够夹紧线缆并被齿轮组512驱动旋转,四个导轮夹紧线缆后旋转带动线缆使线缆向后拉出,所述准直器 508固定在拉扯导轮组506的前侧,线缆穿过准直器508。

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如下:所述后线缆拉扯机构下端还设置有拉扯机构X轴向驱动装置,该拉扯机构X轴向驱动装置包括拉扯机构滑块517、拉扯机构气缸518、驱动螺杆519,所述机架上板面的拉扯机构区域设置有长孔,所述拉扯机构滑块517设置在该长孔内,其上端连接在所述拉扯机构安装板503的下端面,所述拉扯机构气缸518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板面的下端面,其驱动端连接所述驱动螺杆519,所述拉扯机构滑块517螺接在所述驱动螺杆519上,所述驱动螺杆519被拉扯机构气缸518驱动旋转带动所述拉扯机构滑块517在长孔内左右移动,进而所述拉扯机构滑块517带动整个线缆拉扯机构沿两条X轴滑轨502左右移动。

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如下:所述线缆连接装置9包括前部的X轴驱动机构、中部的线缆套端子机构和铆压机构、后部的震动来料装置;

所述X轴驱动机构包括第一X轴驱动电机904、移动滑块903、X轴螺杆901,所述第一 X轴驱动电机904固定在机架上板面,其两侧设置有固定在机架上板面的滑轨,所述第一X 轴驱动电机904的驱动端连接X轴螺杆901,所述X轴螺杆901与所述移动滑块903螺接,该X轴螺杆901延伸至机架上板的左侧的线缆输送装置5上的滑块上,移动滑块903与机架上板的左侧的线缆输送装置5上的滑块通过一条连接杆连接固定,所述移动滑块903的上端面安装有Y轴驱动机构902;

所述Y轴驱动机构902包括Y轴驱动气缸905、Y轴驱动气缸座906以及Y轴滑块907,所述Y轴驱动气缸905连接Y轴驱动气缸座906,所述Y轴驱动气缸座906固定在所述移动滑块903的上端面,所述Y轴驱动气缸905的驱动端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上套接在所述Y 轴滑块907,所述Y轴滑块907上侧水平板外端连接一夹紧机构;

所述线缆套端子机构包括元器件夹持机构910、左右移动机构909、上下移动机构908、线缆与元器件夹紧机构911以及铆压机构912,所述上下移动机构908连接在Y轴滑块907 的端部,其上设置的Y轴向气缸的驱动端连接有第一L型滑块,第一L型滑块的外侧端连接有左右移动机构909,所述第一L型滑块上设置有X向滑轨,所述左右移动机构909的侧部设置在X向滑轨上,其驱动端固定在第一L型滑块一侧,其通过伸缩杆的作用力反向驱动气缸左右移动,所述左右移动机构909的外侧面通过一安装块连接元器件夹持机构910,该元器件夹持机构910设置有夹紧气缸,夹紧气缸的驱动端连接有夹爪,所述铆压机构912设置在左右移动机构909右侧,其下部座体固定在机架上板面,所述铆压机构912的上方设置有线缆与元器件夹紧机构911,所述线缆与元器件夹紧机构911的夹头为斜面式夹头,其夹面设置有刀口,夹头包括上夹头和下夹头,两个夹头分别连接在两个夹块上,两个夹块连接在一侧的竖置夹紧气缸上,竖置夹紧气缸的驱动端连接两个夹块,其能够驱动两个夹块相向或相反的上下运动,所述竖置的夹紧气缸侧安装在一L型块上,L型块下端固定在一机座上,所述元器件夹紧机构911夹紧元器件200,其通过其上的上夹头和下夹头将元器件旋转进入端子套100一侧的圆孔内,然后将压紧后的元器件与线缆送入铆压装置上的铆压头处。

所述铆压机构912设置有铆压电机、变速器、铆压装置,所述铆压电机置上端,其驱动部连接变速器,变速器水平连接有水平轴,水平轴外端连接铆压装置。

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如下:所述元器件送料机构300,其旁侧设置有震动盘出料收集机构400,包括:

送料电机307,该送料电机307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机架板面上,其驱动端连接的轴体上套接有旋转齿轮306,并在震动盘出料收集机构400区域内的轴体上套接有元器件抓取转盘 308,所述元器件抓取转盘308上设置有用于置放元器件的槽口,其轴向侧面均套有环形块 310,所述环形块310设置有窄槽,并在窄槽旁边设置有回弹式压块313,回弹式压块313被弹簧弹力压回能够盖住窄槽;

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旋转齿轮306啮合连接,其固定在一滑块上,滑块固定在一导轨上,在该滑块的上侧面一端连接有L型连接块305,

夹持气缸309,夹持气缸309垂直连接在L型连接块305外端,所述夹持气缸309水平放置,其驱动端设置两个元器件夹爪312,两个元器件夹爪312能够伸进元器件抓取转盘308 的槽口处将元器件抓取;

取料气缸301,所述取料气缸301设置在所述夹持气缸309的正下方,其上设置有夹爪,夹爪用于夹取夹持气缸309上的元器件,所述取料气缸301下端固定在一第二L型滑块303 上,所述第二L型滑块303下端设置在一X轴导轨上,其底部滑体上设置有螺孔,螺孔上螺接有螺杆,螺杆一端连接有第二X轴驱动电机304,X轴导轨的行程足够取料气缸301将元器件送至元器件夹紧机构911上;

震动盘出料收集机构400,包括:

由多块板体组成的料仓,料仓将元器件导向X轴方向,其下端正对所述环形块310;

漏料仓,用于收集所述环形块310未卡住而漏下的元器件。

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如下:所述震动装置2还包括有物料柜和工具柜。

实施例2:一种全自动铜带机的运行方法。

步骤一,设右侧的线缆输送装置送线为1#送线机,送线后进行切断、剥皮处理,将线缆一端内部的铜芯线露出;

步骤二,移送机构将步骤一中加工后的线缆移至端子成型装置;

步骤三,铜带通过端子成型装置形成端子并使端子铆压在线缆的一端铜芯线上;

步骤四,移送机构将铆压端子后的线缆移至线缆连接装置9;

步骤五,铆压端子后需要光纤检测,以判定是否牢固;

步骤五,在步骤一至步骤四操作的过程中,元器件通过元器件送料机构送入线缆连接装置9,首先是将元器件滑动式插入铜端子预留的元器件孔内,然后通过铆压装置将元器件与铜端子铆压,线缆与铜端子铆压;

步骤六,铆压完成后,取出加工后的线缆,完成加工;

在1#送线机工作的同时,设左侧的线缆输送装置为2#送线机,2#送线机也在工作,其工作原理与1#送线机工作原理一致。

本实用新型铜带机集上料、加工于一体形成全自动运行的铜带机,提高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程度高,设置有两个铜带上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加设了元器件进料机构,元器件有效的送入加工铆压部,能够快速的与线缆铆压在一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