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缆挤塑工艺的温水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29424发布日期:2020-03-20 06:41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缆挤塑工艺的温水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缆挤塑工艺的温水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塑料冷却时要避免极速冷却,因为在塑料的急速冷却时,某些材料来不及结晶就冷却了,结晶度低、出现不规则晶体的现象。如果采用缓慢冷却法,塑料的结晶度高,可以充分形成大球晶。

在线缆生产车间,线缆绝缘皮包覆成型后需要在兼顾塑料的冷却质量的条件下实现快速冷却,以便于线缆的收盘归整。

公开于2016年9月7日的中国专利文献cn205553122u记载了一种用于光纤线缆的加工设备,包括放线装置、挤塑装置、放线牵引装置、冷却装置、加热装置、烘干装置、收线牵引装置、收线装置和控制箱,所述冷却装置设有两个,所述放线装置、挤塑装置、放线牵引装置、冷却装置、加热装置、冷却装置、烘干装置、收线牵引装置和收线装置依次连接,所述放线装置上设有控制箱。该技术方案用于解决光纤线缆外绝缘皮收缩的问题,可以应用于电缆的绝缘皮冷却。但电缆质量对绝缘皮的收缩性并不敏感,应用该技术生产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线缆绝缘皮冷却系统的结构复杂度和成本,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缆挤塑工艺的温水冷却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用于电缆挤塑工艺的温水冷却系统,包括顺次设置的温水冷却装置、冷水冷却装置和携带水阹除装置;所述温水冷却装置包括温水池、温水循环模块,以及设置在温水池两端的用于承接从温水池的线缆穿孔流出的温水的第一温水收集池和第二温水收集池,所述温水循环模块包括加压泵,所述加压泵用于将所述第一温水收集池和/或第二温水收集池内的温水泵入温水池;所述冷水冷却装置包括冷水池,以及设置在冷水池两端的用于承接从冷水池的线缆穿孔流出的冷水的第一冷水收集池和第二冷水收集池。

优选的,所述携带水阹除装置包括吸水物或抹水物。

优选的,所述第一温水收集池与所述第二温水收集池管道连通,所述加压泵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温水池或第二温水池管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温水池与所述冷水池之间的衔接池形成所述第二温水收集池和所述第一冷水收集池,所述加压泵的进水端与所述衔接池管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温水冷却装置还包括水加热器。

优选的,所述温水池、冷水池采用这样的结构:水池内均设有导线轮枢装座,在所述导线轮枢装座上安装有导线轮,在水池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线缆穿槽和柔性挡水物。

进一步的,在所述水池的两端还可拆卸连接有挡水器,所述挡水器上设有第二线缆穿槽,所述第二线缆穿槽的截面小于所述第一线缆穿槽的截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温水、冷水对线缆绝缘皮进行分段逐步冷却,可以在提高线缆绝缘皮冷却效率的基础上兼顾线缆绝缘皮冷却质量;温水循环模块可以提高水温的利用效率,降低水加热器的功率要求和开启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缆挤塑工艺的温水冷却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池的立体图,图中未画出导线轮枢装座、导线轮和柔性挡水物。

图中,1-温水池,11-温水池盖,12-第一线缆穿槽,2-冷水池,3-携带水抹除池,41-第一温水收集池,411-出水阀门,42-衔接池,421-进水阀门,422-溢流管道,423-出水阀门,43-第二冷水收集池,431-出水管道,51-加压泵,52-出水口,6-加热器,71-导线轮枢装座,72-导线轮,91-挡水器,92-柔性挡水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用于电缆挤塑工艺的温水冷却系统,参见图1-2,包括顺次设置的温水冷却装置、冷水冷却装置和携带水阹除装置。

温水冷却装置包括温水池1、温水循环模块,以及设置在温水池1两端的用于承接从温水池1的线缆穿孔流出的温水的第一温水收集池41和第二温水收集池。温水循环模块包括加压泵51,加压泵51用于将第一温水收集池41和/或第二温水收集池内的温水泵入温水池1。

冷水冷却装置包括冷水池2,以及设置在冷水池2两端的用于承接从冷水池的线缆穿孔流出的冷水的第一冷水收集池和第二冷水收集池43。

优选的,所述温水冷却装置还包括水加热器6,水加热器6可以设置在温水池内,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温水收集池41或第二温水收集池42内。

优选的,携带水阹除装置包括吸水物或抹水物。吸水物或抹水物较为常见,例如吸水布、抹水布等材料,即可以阹除线缆表面的携带水,又不会产生二次污物。携带水阹除装置还可以选择烘干装置。

优选的,第一温水收集池41与第二温水收集池管道连通,加压泵51的进水端与第一温水池41或第二温水池管道连通。参见图1,第一温水收集池41的底部设有出水阀门411,第二温水收集池的底部设有进水阀门421,出水阀门411的出口与进水阀门421的进口通过管道连通。加压泵51的进水端与第二温水池42管道连通。

进一步的,温水池1与冷水池2之间的衔接池42形成所述第二温水收集池和所述第一冷水收集池,加压泵51的进水端与衔接池42管道连通。由于衔接池42需要承接温水池1的线缆穿孔流出的温水和冷水池2的线缆穿孔流出的冷水,所以在衔接池42的上部最好设置溢流管道422。

优选的,温水池1、冷水池2采用这样的结构:水池内均设有导线轮枢装座71,在导线轮枢装座71上安装有导线轮72,在水池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线缆穿槽12和柔性挡水物92。柔性挡水物92可以选择布料、海绵等材料,其只需要能够在不损伤电缆绝缘皮的条件下尽可能的降低从线缆穿孔流出的水流量就可以了。参见图1,导线轮槽装座71上设有多个不同高度的u形托槽,导线轮72的转轮放置在u形托槽内就可以了。导线轮72最好选择v形轮面的轮体,以避免线缆从导线轮72上脱落。

进一步的,在水池的两端还可拆卸连接有挡水器91,挡水器91上设有第二线缆穿槽,第二线缆穿槽的截面小于第一线缆穿槽12的截面。例如图2中,在水池的两端设有挡水器嵌槽,挡水器91选择带第二线缆穿槽的板状物。这样,水池的第一线缆穿槽12可以设置的较大一些,以适应多种外径的线缆,在冷却不同外径的线缆时,使用对应的挡水器91就可以了。第一线缆穿槽12、第二线缆穿槽最好选择u形槽,这样便于分离线缆和挡水器92。

优选的,可以在温水池的上方设置温水池盖11。

使用时,将适配线缆绝缘皮外径的挡水器91插入挡水器嵌槽内,将柔性挡水物92固定在第二线缆穿槽处,向温水池内注入冷水,开启水加热器使温水池内的冷水达到所需的水温。由于线缆绝缘皮需要浸入温水池的温水内,所以在温水池的冷水加热过程中,温水池内的水会从线缆穿槽处流入第一温水收集池、第二温水收集池内,在适时开启加压泵51后,第一温水收集池、第二温水收集池内的温水被加压泵泵入温水池内,节约用水量,水温利用率高。待温水池内水温达到所需温度后,向冷水池内注入冷水。线缆经第二线缆穿槽引入温水池并搭放在温水池的导线轮72上,从温水池另一端的第二线缆穿槽穿出经冷水池的第二线缆穿槽引入冷水池并搭放在冷水池的导线轮71上,从冷水池另一端的第二线缆穿槽穿出经携带水阹除装置后线缆表面粘附的携带水被抹干,就可以卷线收盘了。最好的,柔性挡水物92可以包覆线缆的绝缘皮。

应当明白,在图1、图2中未画出补水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行添加补水装置。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