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芯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36416发布日期:2020-05-06 23:2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电池芯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为提供一种电池芯模组,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防延烧阻燃部件的电池芯模组。



背景技术:

在高能量的锂电池芯模组系统中,电池芯容易受到热、冲击、碰撞等外力因素影响产生不稳定而爆炸,由于电池芯堆叠紧密,当一颗电池芯热失控(thermalrunaway)时,会发生电池芯模组全部烧毁的状况,其产生的热量会引发不可控制的连锁反应,使得全部模组电池芯烧毁损失,甚至造成爆炸导致意外出现。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芯模组,使得其中的电池芯在受到外力而高速升温时,能防止高温影响到其他的电池芯,使得电池芯模组中的电池芯能稳定地避免热失控,以保持电池芯模组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芯模组,该电池芯模组具有能防止电池故障扩大的防延烧阻燃部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池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数个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具有数个电池芯;一防延烧阻燃部件,包覆在所述电池芯的外表面上;一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有一呈网状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开设有数个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对应数个电池组而设;一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相组合,所述第二支架具有一呈网状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开设有数个第二容置槽,数个所述第二容置槽对应数个所述第一容置槽而设,每一所述电池组中的电池芯的一端皆装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中,每一所述电池组中的电池芯的另一端皆装设于所述第二容置槽中。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电池芯模组由十四组所述电池组串联而成,其中每一所述电池组中由六个所述电池芯并联而成,每一所述电池组的正极与负极交错而设。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支架还具有数个向外凸伸形成的凸块,所述凸块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二支架还具有数个向外凸伸形成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一向外凸伸所形成的固定部,每一所述固定部分别对应每一固定孔而设。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防延烧阻燃部件由一黏贴涂层,及一外层組成,所述外层设置于所述黏贴涂层的一面上,使得防延烧阻燃部件的一面具有黏性,另一面不具有黏性。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层为一种胶带。

如上所述,藉由在每一所述电池芯的外表面上包覆所述防延烧阻燃部件,使每一所述电池芯具有稳定且良好的防延烧、防爆效果,同时亦具有散热及匀热功效,当有所述电池芯因短路而产生高温现象时,能防止该所述电池芯的高温扩散至邻近的所述电池芯,以保护本实用新型电池芯模组中的其他所述电池芯不受高温影响,避免产生额外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芯模组之立体图。

图2为第一图所示之立体分解图。

图3为防延烧阻燃部件包覆于电池芯上之立体图。

图4为所述防延烧阻燃部件组成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电池芯模组100电池组1

电池芯11正极111

负极112防延烧阻燃部件12

黏贴涂层121胶体1211

高分子材料1212第一添加剂1213

第二添加剂1214外层122

上支架2第一固定板21

第一容置槽211凸块212

固定孔2121下支架3

第二固定板31第二容置槽311

连接部312固定部31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目的和功效,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之电池芯模组100具有数个电池组1、一第一支架2及一第二支架3。

所述电池组1中具有数个电池芯11及包覆于每一电池芯11外表面的防延烧阻燃部件12。

所述电池芯11的一端为正极111,另一端为负极112。所述防延烧阻燃部件12包覆于所述电池芯11的的外表面。所述防延烧阻燃部件12包括一黏贴涂层121及一外层122。

请参阅第4图,所述黏贴涂层121由一胶体1211、高分子材料1212、第一添加剂1213及第二添加剂1214组成,所述胶体1211为软性材料,具体地,所述胶体1211的材料为矽胶(silicone),所述矽胶为胶状物,具体地,所述矽胶的重量百分比为30%~50%。具体地,所述矽胶没有添加架桥剂,所述矽胶没有进行架桥反应,故所述矽胶为具有自黏性的胶状物,可以直接黏贴于所述电池芯11上。另外,由于所述矽胶没有进行架桥反应,故所述矽胶为一单纯混合物,没有产生化学变化,因此可以在不破坏材料本身功能的情形下,进行连续式生产并具有可回收再使用的特性。

所述高分子材料1212均匀设置于所述胶体1211中,所述高分子材料1212得以将热阻隔并添加热导体值材料至本体,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分子材料1212为奈米二氧化矽及黏土之复合材料,该高分子材料1212为一固体材料,具体地,所述奈米二氧化矽及黏土之复合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3%~10%,在受热时能在靠近火焰端聚集产生奈米黏土与奈米二氧化矽的阻隔层阻隔火焰。

所述第一添加剂1213均匀设置于所述胶体1211中,具体地,所述第一添加剂1213为氢氧化铝(al(oh)3·nh2o),所述氢氧化铝为一固体材料,具体地,所述氢氧化铝的重量百分比为40%~60%。当氢氧化铝受热130℃的时候,会分解成体积较小的氧化铝(al2o3)因为体积改变产生相变化(由固态变为气态),进而在材料中产生空洞阻隔火焰。

所述第二添加剂1214均匀设置于所述胶体1211中,具体地,所述第二添加剂1214为氢氧化镁(mg(oh)2·nh2o),所述氢氧化镁为一固体材料,具体地,所述氢氧化镁的重量百分比为5%~40%。当氢氧化镁受热150℃的时候,会分解成体积较小的氧化镁(mgo)因为体积改变产生相变化(由固态变为气态),进而在材料中产生空洞阻隔火焰。

由于所述高分子材料1212、所述第一添加剂1213及所述第二添加剂1214皆为固体材料,故需要胶体1211将所述高分子材料1212、所述第一添加剂1213及所述第二添加剂1214包覆住,并经由加工设备之加工形成一片状的防延烧阻燃部件12。

请参阅第3图及第4图所示,所述外层122设置于所述黏贴涂层121的一面上,使得所述防延烧阻燃部件12的一面具有黏性,另一面则不具有黏性。具体地,所述外层122为一种胶带。故固态的所述外层122黏贴于所述黏贴涂层121的一面得以增加本实用新型防延烧阻燃部件12的刚性,使得本实用新型防延烧阻燃部件12更能稳固的包覆在电池芯11上或其他产品上,以利于加工作业。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1中具有六个所述电池芯11及包覆于每一所述电池芯11中部的防延烧阻燃部件12。

所述第一支架2具有一呈网状的第一固定板21,所述第一固定板21开设有数个第一容置槽211,所述第一容置槽211对应数个电池组1而设。所述第一支架2还具有数个向外凸伸形成的凸块212,所述凸块212开设有固定孔2121。

所述第二支架3具有一呈网状的第二固定板31,所述第二固定板31开设有数个第二容置槽311,数个所述第二容置槽311对应数个所述第一容置槽211而设。所述第二支架3还具有数个向外凸伸形成的连接部312,所述连接部312具有一向外凸伸所形成的固定部3121。每一所述固定部3121分别对应每一固定孔2121而设。

每一所述电池组1中的电池芯11的一端皆装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211中,每一所述电池组1中的电池芯11的另一端皆装设于所述第二容置槽311中。每一所述固定部3121装设于所对应的每一所述固定孔2121中,如此将所述电池组1、所述第一支架2及所述第二支架3组合成本实用新型电池芯模组100。

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电池芯模组100由十四串六并的方式组成,有十四组所述电池组1串联而成,其中每一所述电池组1中由六个所述电池芯11并联而成。每一所述电池组1的正极111与负极112交错而设。

所述防延烧阻燃部件12装设于所述电池芯11的外表面上,当数个所述电池芯11组合成本实用新型电池芯模组100时,经过实验得知,当其中有所述电池芯11受到外力影响造成短路而升温时,所述防延烧阻燃部件12能阻绝该故障电池芯11的热传导,使得相邻周边的电池芯11不会随着故障的电池芯11急速升温,经实验得知,当因着故障而急速升温的电池芯11温度上升到约800℃时,该故障的电池芯11周边的电池芯11仅升温至约200℃,因此所述防延烧阻燃部件12能防止故障的电池芯11影响周边的电池芯11,避免故障时的损失扩大。

由于电池芯11在一般状态下受到热、冲击、碰撞等外力因素影响容易产生不稳定而爆炸,因此将所述防延烧阻燃部件12包覆于所述电池芯11的外表面,能防止所述电池芯11的防延烧、防爆效果,同时亦具有散热及匀热功效,本实施例中所述黏贴涂层121所使用的材料组合,具有1.02w/m℃的导热率。

承上所述,藉由在每一所述电池芯11的外表面上包覆所述防延烧阻燃部件12,使每一所述电池芯11具有稳定且良好的防延烧、防爆效果,同时亦具有散热及匀热功效,当有所述电池芯11因短路而产生高温现象时,能防止该所述电池芯11的高温扩散至邻近的所述电池芯11,以保护本实用新型电池芯模组100中的其他所述电池芯11不受高温影响,避免产生额外的损失。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