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抽拉式电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80192发布日期:2020-12-04 14:0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下抽拉式电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腔体(1),插拔活塞柱(2),水密接插件(3),电阻体(4),末端触角(5),调节触角(6),首端触角(7);所述密封腔体(1)底部端盖中心位置上有供水密接插件(3)拧入的螺纹孔;

所述插拔活塞柱(2)包括压拔盖(21),柱体(22),刻度(23),活塞(24),密封环(25),触杆(26),触刷(27),阻体触棒(28),阻体触刷(29),连接片(210);

所述电阻体(4)与密封腔体(1)同轴配合,电阻体(4)下部与密封腔体(1)固定连接;

所述调节触角(6)底部为小空心圆柱(61),上部为大空心圆柱(62),且两圆柱外壁相切;

所述水密接插件(3)与密封腔体(1)底部螺纹配合连接固定,接缝处有密封圈通过螺纹压紧密封;

所述首端触角(7)一端焊接在水密接插件的接点上,另一端与电阻体(4)的底部接触;

所述末端触角(5)一端点焊接水密接插件的接点上,另一端点与电阻体(4)的顶部接触;

所述调节触角(6)的底部小空心圆柱(61)与水密接插件的接点焊接,上部大空心圆柱(62)与触杆(26)同轴心;

触杆(26)为导体,外径小于大空心圆柱(62)的内径,可伸入调节触角(6);

触刷(27)为导体,最大外围大于大空心圆柱(62)的内径,与大空心圆柱(62)摩擦接触;

阻体触棒(28)为导体,其至插拔活塞柱(2)的中轴线最大距离,小于电阻体(4)的内半径;

阻体触刷(29)为扇形导体,扇形弧顶至插拔活塞柱(2)的中轴线最大距离大于电阻体(4)的内半径;

连接片(210)位于活塞(24)下部,为导体,连接阻体触棒(28)和触杆(26);

插拔活塞柱(2)与密封腔体(1)同轴配合;

插拔活塞柱(2)上的密封环(25)与密封腔体(1)内壁紧密摩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抽拉式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体(1)为单开口圆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抽拉式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23)位于柱体(2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抽拉式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拔盖(21)位于插拔活塞柱(2)顶部,形状为带耳圆片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抽拉式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体触刷(29)非环布在阻体触棒(28)周圈,仅设置在远离活塞(24)中轴线方向,呈扇形分布,扇形的圆点位于阻体触棒(28)的中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抽拉式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密接插件(3)为三芯母插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抽拉式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体(4)为圆环形,其外环尺寸与密封腔体(1)内壁尺寸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抽拉式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触角(5)为z字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下抽拉式电位器,包括密封腔体,插拔活塞柱,水密接插件,电阻体,末端触角,调节触角,首端触角;通过密封腔体、水密接插件和带有密封环的插拔活塞柱,构成可调节的密封腔体;密封腔体内设置需要隔水的电阻体,末端触角,调节触角,首端触角等件,通过抽拉插拔活塞柱,带动阻体触刷与电阻体的摩擦接触,进而将阻值传递至与其相连通的调节触角上,配合插拔活塞柱上的刻度,实现在水下环境中直接对阻值的调节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王声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声镇
技术研发日:2020.04.28
技术公布日:2020.12.0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