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接触器的电子线路板安装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53271发布日期:2020-12-29 09:56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接触器的电子线路板安装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电磁接触器的电子线路板安装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电磁接触器,接触器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接触器由电磁系统(衔铁、静铁心、电磁线圈)触头系统(常开触头和常闭触头)和灭弧装置组成,电磁机构是电磁式接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电磁机构由线圈、铁心(静铁心)、衔铁(动铁心)、极靴、铁轭和空气隙等组成。电磁机构中的线圈、铁心在工作状态下是不动的;衔铁,则是可动的。

目前,电磁接触器再工作时,出现故障时,需要工作人员对电磁接触器内部的电子线路板进行检修,然而现有的电磁接触器中的电子线路板在安装方面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现有的电磁接触器中电子线路板不便于快速拆装,以至于降低了维修的效率以及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磁接触器的电子线路板安装连接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电磁接触器中电子线路板不便于快速拆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接触器的电子线路板安装连接结构,包括电磁接触器;

电磁系统,所述电磁系统设置于所述电磁接触器的内壁的正面;

两个卡紧结构,两个所述卡紧结构设置于所述电磁接触器的内壁的一侧,两个所述卡紧结构的一侧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型架;

两个l型板,两个所述l型板分别固定于所述u型架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两个所述l型板的一侧之间放置有电子线路板;

两个连接结构,两个所述连接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u型架的内壁的顶部的一侧和底部的一侧;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活动箱和滑动板,所述活动箱固定于u型架的内壁的顶部,所述滑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型锁紧块;

通过卡紧结构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将电子线路板连接结构与电磁接触器进行连接,并且通过连接结构可以快速的对电子线路板进行卡紧,从而完成对电磁接触器的连接,不仅可以快速的对电子线路板进行卡紧,而且当连接部件出现损坏时,还可以对连接部件进行拆卸,从而方便对连接部件进行维修和更换,提高了电子线路板的夹紧效果。

优选的,所述活动箱的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贯穿所述活动箱并延伸至所述活动箱的外部,所述丝杆延伸至所述活动箱的外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滑动板的另一侧。

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活动箱并延伸至所述活动箱的另一侧。

优选的,所述活动箱的内壁的背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蜗轮相啮合的蜗杆。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活动箱并延伸至所述活动箱的正面,所述转动轴延伸至所述活动箱的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十字型旋转块。

优选的,所述卡紧结构包括卡紧箱,所述卡紧箱的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凹型块,两个所述凹型块相对的一侧之间卡紧有卡球块,所述卡球块的一侧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移动板相离的一侧均设置有卡紧弹簧。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接触器的电子线路板安装连接结构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接触器的电子线路板安装连接结构,通过卡紧结构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将电子线路板的连接结构与电磁接触器进行连接,并且通过连接结构可以快速的对电子线路板进行卡紧,从而完成对电磁接触器的连接,不仅可以快速的对电子线路板进行卡紧,而且当连接部件出现损坏时,还可以对连接部件进行拆卸,从而方便对连接部件进行维修和更换,提高了电子线路板的夹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接触器的电子线路板安装连接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u型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活动箱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卡紧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标号:1、电磁接触器,2、电磁系统,3、卡紧结构,31、卡紧箱,32、移动板,33、凹型块,34、卡球块,35、卡紧弹簧,4、连接板,5、u型架,6、l型板,7、电子线路板,8、连接结构,81、活动箱,82、滑动板,83、u型锁紧块,84、螺纹套筒,85、丝杆,86、蜗轮,87、转动轴,88、蜗杆,89、十字型旋转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接触器的电子线路板安装连接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u型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活动箱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卡紧结构的结构剖视图。电磁接触器的电子线路板安装连接结构包括电磁接触器1;

电磁系统2,所述电磁系统2设置于所述电磁接触器1的内壁的正面;

两个卡紧结构3,两个所述卡紧结构3设置于所述电磁接触器1的内壁的一侧,两个所述卡紧结构3的一侧之间设置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型架5;

两个l型板6,两个所述l型板6分别固定于所述u型架5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两个所述l型板6的一侧之间放置有电子线路板7;

两个连接结构8,两个所述连接结构8分别设置于所述u型架5的内壁的顶部的一侧和底部的一侧;

所述连接结构8包括活动箱81和滑动板82,所述活动箱81固定于u型架5的内壁的顶部,所述滑动板8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型锁紧块83;

通过卡紧结构3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将电子线路板7的连接结构8与电磁接触器1进行连接,并且通过连接结构8可以快速的对电子线路板7进行卡紧,从而完成对电磁接触器1的连接,不仅可以快速的对电子线路板进行卡紧,而且当连接部件出现损坏时,还可以对连接部件进行拆卸,从而方便对连接部件进行维修和更换,提高了电子线路板7的夹紧效果。

所述活动箱81的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84,所述螺纹套筒8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85,所述丝杆85的一端贯穿所述活动箱81并延伸至所述活动箱81的外部,所述丝杆85延伸至所述活动箱81的外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滑动板82的另一侧。

所述螺纹套筒8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86,所述丝杆85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活动箱81并延伸至所述活动箱81的另一侧;

通过螺纹套筒84的旋转,进而带动丝杆85左右运动,进而带动滑动板82和u型锁紧块83左右移动,从而对电子线路板7进行卡紧。

所述活动箱81的内壁的背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轴87,所述转动轴8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蜗轮86相啮合的蜗杆88;

通过蜗杆88的旋转,可以通过啮合带动蜗轮86进行旋转,进而带动螺纹套筒84进行旋转,进而带动丝杆85左右运动,进而带动滑动板82左右移动。

所述转动轴87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活动箱81并延伸至所述活动箱81的正面,所述转动轴87延伸至所述活动箱81的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十字型旋转块89;

十字型旋转块89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梅花起子带动十字型旋转块89进行旋转,进而带动转动轴87和蜗杆88进行旋转。

所述卡紧结构3包括卡紧箱31,所述卡紧箱31的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板32,两个所述移动板32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凹型块33,两个所述凹型块33相对的一侧之间卡紧有卡球块34,所述卡球块34的一侧与所述连接板4固定连接;

通过卡紧结构3中的两个凹型块33可以对卡球块34进行夹紧,从而完成对u型架5进行卡紧,拆卸时,只需用力拔动u型架,就可以拆卸。

两个所述移动板32相离的一侧均设置有卡紧弹簧35;

通过卡紧弹簧35自身的弹性力,可以对移动板进行挤压,使得两个凹型块33对卡球块34进行卡紧,完成对u型架5与电磁接触器1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接触器的电子线路板安装连接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连接板4的一侧的两个卡球块34插入至两个卡紧箱31的内部,通过卡紧弹簧35自身的弹性力,可以对移动板32进行挤压,使得两个凹型块33对卡球块34进行卡紧,完成对u型架5与电磁接触器1的连接;

再将电子线路板7的顶部和底部插入两个l型板6中,通过螺丝刀带动两个十字型旋转块89进行旋转,进而带动两个转动轴87和两个蜗杆88进行旋转,通过两个蜗杆88的旋转,可以通过啮合带动蜗轮86进行旋转,进而带动螺纹套筒84进行旋转,通过螺纹套筒84的旋转,可以带动丝杆85左右运动,进而带动两个滑动板82左右运动,通过两个滑动板82左右的运动,进而可以带动u型锁紧块83左右运动,从而对电子线路板7进行夹紧,完成对电子线路板7的安装。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接触器的电子线路板安装连接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卡紧结构3便于工作人员将电子线路板7的连接结构8与电磁接触器1进行连接,并且通过连接结构8可以快速的对电子线路板7进行卡紧,从而完成对电磁接触器1的连接,不仅可以快速的对电子线路板进行卡紧,而且当连接部件出现损坏时,还可以对连接部件进行拆卸,从而方便对连接部件进行维修和更换,提高了电子线路板7的夹紧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