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亮度UVCLED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1566发布日期:2020-10-30 21:39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亮度UVC LED器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封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亮度uvcled器件。



背景技术:

深紫外led(文中简称uvcled)是基于半导体芯片技术的无机产品,光谱窄且集中,具有节能环保、即开即用、体积小、免除维护、寿命长、杀菌效率高等优异特性。相比于其它杀菌消毒方式,uvcled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可以在医疗、家电、母婴用品、便携式杀菌消毒等环境或产品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行业内uvcled芯片的封装支架容置腔内有空气填充,惰性气体填充,和非气体填充三类,其中空气填充和惰性气体填充方案中腔体折射率均接近1,而uvcled的蓝宝石衬底折射率为1.7,石英透镜折射率为1.4~1.6,因而从uvcled芯片发出的紫外光进入腔体,再从腔体进入石英透镜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全反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uvcled芯片在封装芯片内部存在较多的全反射损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亮度uvcled器件。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uvcled器件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的一侧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沿垂直于所述基板方向贯穿所述支架;

uvcled芯片,所述uvcled芯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uvcled芯片包括衬底和层叠在所述衬底上的半导体功能层,所述uvcled芯片通过所述半导体功能层固定在所述基板上,所述衬底远离所述半导体功能层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有第一填充物,所述第一填充物为抗uvc聚合物,所述第一填充物的表面与所述衬底的表面相平;以及,

透镜,所述透镜与所述衬底之间具有抗uvc聚合物层,所述透镜用于封闭所述容置腔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衬底为蓝宝石衬底,所述凹槽为u型槽,所述u型槽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面积占所述uvcled芯片在所述基板上投影面积的60%~80%,所述u型槽在垂直于所述基板方向上的深度为150~300μm。

进一步地,所述抗uvc聚合物层的厚度为0.2~1mm。

进一步地,沿所述衬底侧面与所述透镜的交线分布所述第二填充物,第二填充物的外表面在所述衬底侧面与所述透镜之间形成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抗uvc聚合物为抗uv类有机硅胶。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环氧树脂与二氧化钛颗粒的混合物成型体。

进一步地,所述透镜为石英玻璃,所述透镜的形状为平板形或平凸形。

进一步地,所述透镜的厚度2~3mm,所述透镜在所述基板上投影面积比所述uvcled芯片在所述基板上投影面积大10%~20%。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为氮化铝或氧化铝的陶瓷基板,厚度为0.4~0.7mm。所述陶瓷基板正面具有两个焊盘分别与所述uvcled芯片正电极和负电极连接,所述正面焊盘通过通孔与背面焊盘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正面焊盘和所述背面焊盘均为铜芯,表面镀金,所述正面焊盘的铜层厚度110~130μm,表面金层厚度0.5~3μm;所述背面焊盘的铜层厚度200~220μm,表面金层厚度0.5~3μ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所述高亮度uvcled器件包括基板、uvcled芯片和透镜。所述基板的一侧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沿垂直于所述基板方向贯穿所述支架;所述uvcled芯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uvcled芯片包括衬底和层叠在所述衬底上的半导体功能层,所述uvcled芯片通过所述半导体功能层固定在所述基板上,所述衬底远离所述半导体功能层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有第一填充物,所述第一填充物为抗uvc聚合物,所述第一填充物的表面与所述衬底的表面相平;所述透镜与所述衬底之间具有抗uvc聚合物层,所述透镜用于封闭所述容置腔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第一填充物、抗uvc聚合物层在衬底与透镜之间形成梯度折射率,使得uvcled芯片发出的紫外光在经过衬底、第一填充物、抗uvc聚合物层和透镜射出的过程中,降低全反射损失,提高光效。同时,抗uvc聚合物层作为uvcled芯片与透镜之间的连接体,可提高uvcled封装器件的光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亮度uvcled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亮度uvcled器件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基板100、支架101、正面焊盘102、背面焊盘103、导热金属块104、通孔105;

uvcled芯片200、衬底201、半导体功能层202、第一填充物203、透镜300、抗uvc聚合物层301、第二填充物3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亮度uvcled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高亮度uvcled器件包括基板100、uvcled芯片200和透镜300。基板100的一侧固定有支架101,支架101具有容置腔,容置腔沿垂直于基板100方向贯穿支架101;uvcled芯片200位于容置腔内,uvcled芯片200包括衬底201和层叠在衬底201上的半导体功能层202,uvcled芯片200通过半导体功能层202倒置固定在基板100上,衬底201远离半导体功能层202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填充有第一填充物203,第一填充物203为抗uvc聚合物,第一填充物203的表面与衬底201的表面相平;透镜300与衬底201之间具有抗uvc聚合物层301,透镜300用于封闭容置腔远离基板100的一端。

抗uvc聚合物的折射率为1.5-1.41,介于衬底材料的折射率与透镜材料的折射率之间,使得第一填充物203、抗uvc聚合物层301在衬底201与透镜300之间形成梯度折射率,从而使得uvcled芯片200发出的紫外光在经过衬底201、第一填充物203、抗uvc聚合物层301和透镜300射出的过程中,能够降低全反射损失,提高光效。

进一步地,衬底201为蓝宝石衬底201,凹槽为u型槽,u型槽在基板100上的投影面积占uvcled芯片200在基板100上投影面积的60%~80%,u型槽在垂直于基板100方向上的深度为150~300μm。

进一步地,抗uvc聚合物层301的厚度为0.2~1mm,抗uvc聚合物层301作为uvcled芯片200与透镜300之间的连接体,可提高uvcled封装器件的光效。

实现时,可以先将多于u型槽容积的抗uvc聚合物添加入u型槽中,再将透镜300放置于有u型槽的衬底201上。由于透镜300的重力作用,抗uvc聚合物在透镜300与衬底201之间形成抗uvc聚合物层301。衬底201非u型槽的边缘平面支撑透镜300,使透镜300受力均匀而不至于歪斜、偏移、不平整,导致uvcled器件外观不良及光强分布不均匀。多余的抗uvc聚合物沿衬底201侧面与透镜300的交线形成第二填充物302,使第二填充物302的外表面在衬底201侧面与透镜300之间形成倒角。支架101可以通过此倒角反射来自uvcled芯片200侧面出射的uvc光线,从而提高光效。

进一步地,抗uvc聚合物为抗uv类有机硅胶,具体可以是op955-4、ker-2937、se-125u2等型号。

进一步地,支架101为环氧树脂与二氧化钛颗粒的混合物成型体,对侧面的uvc光线起反射作用,同时对整个封装器件起连接及支撑作用。与普遍采用的有金属围坝的陶瓷支架相比,环氧树脂与二氧化钛颗粒的混合物成型体制作的支架101,可以更贴合uvcled芯片200尺寸,突破了金属围坝对陶瓷支架101的尺寸限制,使得uvcled封装器件的尺寸进一步缩小,便于uvcled芯片200的集成化、高密度封装。同时,也可以简化uvcled封装工艺,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透镜300为石英玻璃,透镜300的形状为平板形或平凸形,透镜300厚度2~3mm,透镜300在基板100上投影面积比uvcled芯片200在基板100上投影面积大10%~20%,使得透镜300可以与支架接触,进而增加透镜300的稳定性。uvc光线在石英玻璃中透过率最高,可达95%,采用石英玻璃作透镜300,可提高uvcled封装器件的光效。

结合图1和图2,进一步地,基板100为氮化铝或氧化铝的陶瓷基板100,厚度为0.4~0.7mm。陶瓷基板100正面具有两个正面焊盘102,一个正面焊盘102与uvcled芯片200正电极连接,另一个正面焊盘102与uvcled芯片200负电极连接,正面焊盘102通过通孔105与背面焊盘103连接。正面焊盘102和背面焊盘103均为铜芯,表面镀金,正面焊盘102的铜层厚度110~130μm,表面金层厚度0.5~3μm;背面焊盘103的铜层厚度200~220μm,表面金层厚度0.5~3μm。

陶瓷基板100远离支架的一侧具有导热金属块104,所述导热金属块104位于uvcled芯片200下方正对处,导热金属块104为铜芯,表面镀金,铜层厚度200~220μm,表面金层厚度0.5~3μm。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