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箱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30148发布日期:2023-05-24 12:3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的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击防护层覆盖所述第一下底面的整个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击防护层的中间区域的厚度大于所述抗冲击防护层的边缘区域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底面形成有多个设置区域,所述多个设置区域的每个设置区域均设置有所述抗冲击防护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底面形成有多个设置区域,所述多个设置区域的每个设置区域均设置有所述抗冲击防护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的箱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设置区域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沿所述下箱体的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的箱体,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抗冲击防护层的厚度为a,设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抗冲击防护层的厚度为b,设于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抗冲击防护层的厚度为c,所述a,b,和c满足关系式:b<c<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满足关系式:3.5mm≤a,2mm≤b,3mm≤c。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池的箱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设置区域还包括:第四区域,所述第四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且所述第四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沿所述下箱体的第二方向排布,设于所述第四区域的所述抗冲击防护层的厚度为d,所述b,d,和c满足关系式:b<d<c,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满足关系式:2.5mm≤d。

11.根据权利要求1-8或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击防护层包括:聚脲层或缓冲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8或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击防护层包括:聚脲层和缓冲层,所述聚脲层和所述缓冲层层叠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脲层包括多个子聚脲层,所述多个子聚脲层层叠设置,且所述多个子聚脲层中的至少两个相邻子聚脲层间设置有所述缓冲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8或10或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具有第二下底面,所述第二下底面设置有所述抗冲击防护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8或10或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的外周壁设置有所述抗冲击防护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的箱体,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下箱体的外周壁的所述抗冲击防护层的厚度为e,满足关系式:3mm≤e。

17.根据权利要求1-8或10或13或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箱体还包括:上箱体,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共同限定出用于安装电池单体的安装腔。

18.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19.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池。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的箱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电池的箱体包括:下箱体,下箱体具有第一下底面;抗冲击防护层,第一下底面的至少部分设置有抗冲击防护层;安装部,安装部固设于下箱体的外周壁。由此,通过在第一下底面的至少部分区域设置抗冲击防护层,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降低箱体的重量,并且能够节省空间以用于放置电池单体,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从而能够提高用电装置的续航,此外,抗冲击防护层的抗冲击均匀性和抗冲击能力更佳,提升下箱体防撞能力,有效保护箱体内的电池单体,提升电池使用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衡,龙文宝,曹根,周伟庆,林培钦,牛妍妍,项延火,刘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