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997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板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电子发射元件的平板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下一代图像显示装置,已开发了其中大量电子发射元件相对荧光屏设置的平板图像显示装置。可用基本上使用场致发射的各种电子发射元件。使用这种电子发射元件的显示装置通常称为场致发射显示器(下文中称为FED)。在FED中,使用表面传导发射器的显示装置也称为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显示器(下文中称为SED)。在本申请中,FED用作包括SED的通用术语。
通常,FED具有以预定间隙彼此相对的前基板和后基板。这些基板通过矩形框状侧壁在周边部分彼此粘合,形成真空封装。真空封装的内部保持在约10-4Pa或更低的真空度的高真空。为了支撑施加在前后基板上的大气压负荷,在基板之间设置支撑元件。
前基板像素区域的内表面具有包括红色发光(R)、蓝色发光(B)和绿色发光(G)的荧光体层的荧光屏。后基板的内表面设置有发射电子以激发荧光体发光的大量电子发射元件。大量扫描线和信号线形成矩阵并连接于相应的电子发射元件。对应于视频信号的电压通过扫描线和信号线施加在电子发射元件上。
对荧光屏施加阳极电压。从电子发射元件发射的电子束通过阳极电压加速并轰击荧光屏,因此荧光体发光从而显示图像。
在这种FED中,前后基板之间的间隙可设置为若干毫米或更小。这与用作当前电视或计算机的显示器的阴极射线管(CRT)相比实现了较小重量和较小厚度。
在具有上述配置的FED中,为了得到实用的显示性能,必须形成与普通阴极射线管中相似的荧光体。而且,必须在荧光体上使用具有称作金属背衬的铝薄膜的荧光屏。
这样,施加于荧光屏的阳极电压较佳地最小为若干kV,如果可能则为10kV或以上。然而,由于支撑元件的分辨率和特性,前后基板之间的间隙不能过度增大,并且必须设置成约1至2mm。因此,在FED中,当对荧光屏施加较高阳极电压时,在前后基板之间的小间隙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强电场。这导致了两个基板之间的放电(电介质击穿)问题。
当发生放电时,可瞬时流过100A或以上的电流。这可损坏或退化电子发射元件或荧光屏,甚至损坏驱动电路。这些现象统称为因放电导致的损伤。不可允许这种可导致次品的放电。因此,为了使FED实用,应长期不发生因放电导致的损伤。然而,长期完全克服放电是非常困难的。
在另一对策中允许发生放电,但其规模得到抑制,所以即使发生放电,其对电子发射元件的影响也可以忽略。作为与此思路相关联的技术,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0-311642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中在荧光屏上的金属背衬中形成剪切块以得到例如Z字形图案。这增大了荧光屏的有效电感和电阻。此外,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10-326583公开了一种划分或分割金属背衬的技术。
当使用这些技术时,预先形成的金属背衬的部分区域必须通过一些手段移除。或者,需要一种制造技术,其中在形成金属背衬时进行掩模,从而仅在预定区域的片段中形成金属背衬。
而且,为了长期保持真空度,以下方法是较佳的。即,在密封面板后并不抽空真空腔,而是在真空腔中的荧光屏上形成通常称为除气剂的吸气膜,并且在不将它们暴露在空气中的情况下密封前后基板。
这样,当如上所述地分割金属背衬时,除气层非期望地形成连续膜,且实际上失去了金属衬层的分割效应。因此,除气层必须被分割。

发明内容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且其目的是提供其中减小放电规模以防止电子发射元件和荧光屏遭损坏或退化以及防止电路受到损坏的平板显示器,并提供其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平板显示装置,具有包括前基板和与前基板相对设置的后基板的真空封装,其中荧光屏、金属衬层、底层和除气层依次在前基板的靠近后基板一侧的图像显示区域的表面上形成,其中除气层包括含有图像显示区域中条纹状不连续部分的区域,且该不连续部分通过在其表面设置有微结构的底层上形成除气层而形成。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平板显示装置,具有包括前基板和与前基板相对设置的后基板的真空封装,且其中荧光屏、金属衬层、底层和除气层依次在前基板靠近后基板一侧的图像显示区域的表面上形成,其中荧光屏包括各自含有以预定间隔排列的红色发光荧光体元件、绿色发光荧光体元件和蓝色发光荧光体元件以形成一个单元的两维像素阵列,且像素的间隔(W2)大于红色发光荧光体元件、绿色发光荧光体元件和蓝色发光荧光体元件之间的间隔(t1)。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平板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前基板的图像显示区域上形成荧光屏、在荧光屏上形成金属衬层、在金属衬层上形成底层、在底层上形成除气层、以及将所得的前基板和后基板彼此相对设置并在真空中密封前后基板,其中底层包括至少在其表面的一部分上的微结构,并将除气材料沉积在底层上以在形成有微结构的区域上形成具有部分断开的不连续部分的除气层。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FED的立体图;图2是沿图1的线A-A截取的FED的截面图;图3是说明图2中荧光屏和金属衬层的一配置示例的平面示意图;图4是图3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图5是说明本发明中使用的一除气层示例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图5的一部分的视图;图7是说明图5中的不连续层的视图;图8是说明图5中的不连续层的视图;图9是说明图2中荧光屏和金属衬层的另一配置示例的平面示意图;图10是图9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图11是说明本发明所使用的另一除气层示例的示意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中电子发射元件与R、G和B荧光体之间的关系的视图;以及图13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电子束束点形状的一个示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1是示出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平板显示装置的一FED示例的立体图。
图2是其A-A截面图。
如图1和2所示,该FED包括分别由矩形玻璃形成的前基板2和后基板1。这些基板以1至2mm的间隙彼此相对设置。前基板2和后基板1通过矩形框状侧壁3在其周边部分彼此粘合,形成平板、矩形真空封装4,其内部保持在约10-4Pa或以下的高真空。
前基板2的图像部分的内表面具有荧光屏6。荧光屏6包括发射红、绿和蓝光的荧光体层和矩阵状黑色遮光层,如下所述。荧光体层形成诸如条纹或点。荧光屏6上具有用作阳极电极的金属衬层7。在显示图像时,预定阳极电压施加于金属衬层7。
后基板1的内表面设置有发射电子束以激发荧光体层的大量电子发射元件8。电子发射元件8对应于各个像素排列成行和列。电子发射元件由来自矩阵配线(扫描线和信号线)(未示出)的信号驱动。
大量板状或柱状垫料10设置在后基板1和前基板2之间以支撑施加于基板的大气压负荷。
阳极电压通过金属衬层7施加于荧光屏6。由电子发射元件8发射的电子束由阳极电压加速并轰击荧光屏6。因此,相应的荧光体层发射光以显示图像。
将详细描述根据第一方面可用于FED的荧光屏6和金属衬层7。虽然术语金属衬层在本发明中使用,但是金属衬层的材料并不局限于金属,而是可使用各种类型的导电材料。
图3是描述图2中荧光屏和金属衬层的一配置示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参看图3,由阴影线表示的区域对应于黑色遮光层22的图案。荧光屏36是图2中荧光屏2的一个示例。金属衬层37是图2中金属衬层7的一个示例。
黑色遮光层22的图案包括具有行区域和列区域的网格图案22a和沿荧光屏36的周边延伸的矩形框图案22b,其中行区域和列区域中的任一个比另一个宽。金属衬层37形成为覆盖黑色遮光层22的几乎整个表面。网格图案的两种区域可具有相等的宽度。
当参看截面时,如图4所示,作为荧光屏36,黑色遮光层22和荧光体层5R、5G和5B在诸如玻璃基板2上形成。金属衬层37在荧光屏36上形成。通过整齐地排列红色发光荧光体层5R、绿色发光荧光体层5G和蓝色发光荧光体层5B,荧光体层5在由黑色遮光层22的图案分割的点状区域中形成。
金属衬层37通过真空薄膜工艺在荧光屏36的几乎整个表面上一次性形成。例如,金属衬层37通过在真空气氛中在荧光屏36上沉积铝形成。这样,如果金属衬层37直接在红色发光荧光体层5R、绿色发光荧光体层5G和蓝色发光荧光体层5B上形成,则由于荧光体层的沉积表面不平坦而不能得到镜面。从而,以下方法是众所周知的。即,红色发光荧光体层5R、绿色发光荧光体层5G和蓝色发光荧光体层5B的表面通过涂漆装置等进行平滑处理。之后,通过沉积形成金属衬层37。
金属衬层37的分割可通过选择性地氧化诸如位于黑色遮光层22上的区域37b实现。这样,可氧化金属衬层37的膏仅仅印在区域37b上,且只有所需区域通过煅烧被氧化。
当用该方法分割金属衬层37时,保持岛状的区域37a电绝缘,从而来自高压供电端部分31的高压不能传送到整个图像区域。因此,区域37b被赋予在放电损伤得到缓和但高压传导并未被阻碍的范围内的高电阻导电性。例如,高电阻材料膜(未示出)通过印刷在区域37b上形成,从而区域37a和37b之间的表面电阻差变成约105Ω/□。
本发明使用“电气分割”的表达。通常,没有一个绝缘体具有无限大的电阻,并且在严格意义上不能被电气分割。然而,本发明将其中绝缘体形成不连续膜以具有比连续膜大得多的电阻(大电阻)的情况表达成电气分割。
使用具有以上配置的FED,用作传导薄膜的金属衬层37具有在与黑色遮光层22重叠的区域中的电气不连续区域37b。甚至当前基板2和后基板1之间发生放电时,放电电流可被充分抑制以防止由放电导致的损伤。
这可克服放电损伤,从而提供高度可靠的产品。
以上描述例示了在形成金属衬层37时在黑色遮光层22上形成不连续传导薄膜部分37b。各种方法可用于形成这种不连续传导薄膜部分37b。
例如,通过仅具有对应于荧光体层的开口的掩模进行的金属衬层37的蒸汽沉积也可实现类似的分割。
金属衬层37的分割区域是区域37b的一部分。对于区域37b,它具有在垂直方向上以像素间隔排列的行(宽度为Y1)和在水平方向上以像素间隔排列的列(宽度为X1)。各行和列位于发光元件之间。各行和列也对应于黑矩阵区域。
图5至8是描述本发明中使用的一除气层示例的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除气层在金属衬层37上、覆盖整个图像显示区域形成,并在不暴露于大气的情况下密封。由于除气层由金属制成,因此在形成除气层时,它必须以与金属背衬相同的方式被纵横分割。
在图5至8中,除气剂分割区域51包括区域51Y1、51Y2……、51X1、51X2……。
图6示出图5的提取部分,该部分对应于预定间隔间隙的“无除气层覆盖的区域”的一部分。金属衬层的区域37b对应于51Y1、51Y2、51X1和51X2中一些的部分,而区域37a对应于由区域37b余下的矩形图案的区域。无除气层的部分的宽度设定为100μm或以上。间隙的宽度可根据形成除气层时的掩模宽度确定。
通过使用在形成除气层时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线掩模而不在区域51X1、51X2……中形成除气层,进行沿除气层垂直方向的分割。线掩模没有对齐,从而可用很简单的装置结构来执行掩模沉积。无除气层形成的像素区域没有因除气层导致的电子能量损失,并且具有比除气膜像素区域略高的亮度。根据本实施方式,51Y1、51Y2等覆盖的51X1、51X2等每一个的宽度等于R、G和B的每一个的像素宽度,因此不会发生由于亮度不同引起的色彩失调。
为了实现沿除气层水平方向的分割,如图7所示,粒状微结构52可在没有荧光体层的水平线区域Y1的底层12上形成,或者如图8所示,台阶状微结构53可预先在没有荧光体层的水平线区域Y1的底层13上形成。当通过例如沉积形成除气层时,由于下面的微结构,除气层的一部分如51X所示地断裂,从而形成不连续部分。包括不连续部分的区域中的除气层具有比不同于该区域的区域中的连续除气层更高的电阻。这可减小放电规模,从而防止电子发射元件和荧光屏被损坏或退化,或者防止电路被损坏。
因此,在形成除气层时,可将对应于区域37b的部分51X1、51X2……和51Y1、51Y2……分割以形成岛状区域37a。
由线掩模遮盖的区域的宽度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根据防止色彩不均匀的观点,掩模较佳地将R、G或B色像素的整数倍用作一个单位进行。
在上述荧光体层配置中,即当荧光体像素间隔在垂直方向上具有较小宽度且在水平方向具有较大宽度时,较佳地在底层上沿大宽度的水平方向形成微结构、并在小宽度的垂直方向进行掩模。这是因为在形成微结构时,需要形成工艺的边限(formation process margin)。如果宽度较大,容易使用便宜的工艺。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印刷形成微结构。在很难得到边限的垂直方向上的分割可通过使用无需对齐掩模而低成本地实现。更具体地,如果二维分割被划分成两种分割方法,即在一维方向形成底层微结构并在另一个一维方向掩模,则两种掩模方法的缺陷都可得以补偿。如果荧光体层的阵列旋转90°,则纵横分割方向可互换。
在形成除气层时,将线排列在与金属衬层分隔开的掩模区域上。这是因为如果线与金属衬层紧密接触,则它们可能会损坏金属衬层。实际上,线被设置成靠近金属衬层,其间的间隙较佳地为0.1mm或以上、更佳地则为0.2至1mm。如果间隙为1mm或以上,则分割如其反映地减小了除气沉积源的大小。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方式。以上示例包括垂直方向上的除气层分割51Y1、51Y2……。然而,取决于图像显示区域的面积,至少一个分割列就足够了。彩色像素阵列的分向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方式中的那些。RGB阵列可在垂直方向上出现。根据本发明,在形成除气层时,它在真空中形成并在真空中密封以形成封装。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方面,可得到平板显示装置,它具有包括前基板和与前基板相对设置的后基板的真空封装,且其中荧光屏、金属衬层、底层和除气层依次在前基板靠近后基板一侧的图像显示区域的表面上形成,其中至少除气层包括至少在图像显示区域的行或列方向包含不连续部分的区域,且不连续部分通过在其表面设置有微结构的底层上形成除气层来设置。
根据第一观点的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具有预定间隔的间隙可进一步在与包括不连续部分的区域相交的方向形成。通过包括不连续部分的高电阻区域和具有预定间隔的间隙得到的电分割进一步减小放电规模,从而更有效地防止电子发射元件和荧光屏遭损坏或退化以及防止电路受到损坏等。
使用具有以上配置的平板显示装置,高电阻部分可相关于除气层两维地设置。第一,(1)放电规模可有效减小;(2)在一个方向的高电阻部分中,底层之上的微结构形成不连续部分。在另一方向的高电阻部分中,不具有除气层的区域形成为具有几乎恒定的宽度。因此,可选择简易方法和装置作为制造手段。
将详细描述根据第二方面用于FED的荧光屏6和金属衬层7。
图9是描述图2的荧光表面和金属衬层的另一配置示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在图9中,金属衬层形成的区域对应于黑色遮光层22的图案。荧光屏46是图2中前基板2的一个示例。金属衬层47是图2中金属衬层7的一个示例。
如图9和10所示,在查看截面时,在前基板2的内表面上形成的荧光屏46具有荧光体层R、G和B以及黑色遮光层(黑矩阵)32,如图10所示,并且由电绝缘材料制成。排列荧光体层以形成各自具有R、G和B组合的组。
黑色遮光层32设置成覆盖除荧光体R、G和B层外的部分,这些部分是矩形的并以预定间隔设置。使用该配置来抑制外部光的反射并减小图像变暗。对应于荧光体R、G和B的后基板设置有电子束发射元件。来自电子束发射元件的电子束照射荧光体R、G和B以发射红、绿和蓝光。对于电子发射元件,还排列荧光体层以形成各个具有R、G和B组合的组。如图9所示,例如,一个像素中各荧光体之间的间隔t1可为20μm,且像素距离W2可为300μm。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可得到平板显示器,它具有包括前基板和与前基板相对设置的后基板,且其中荧光屏、金属衬层、底层和除气层依次在前基板靠近后基板一侧的图像显示区域的表面上形成,其中荧光屏包括各自包括以预定间隔排列以形成一个单元的红色发光荧光体元件、绿色发光荧光体元件和蓝色发光荧光体元件的两维像素阵列,像素的间隔(W2)大于红色发光荧光体元件、绿色发光荧光体元件和蓝色发光荧光体元件之间的间隔(t1)。结果,高电阻部分可在实现足够工艺边限的区域中相关于除气膜二维地形成。这可减小放电规模。
金属衬层47通过真空薄膜工艺在荧光屏36的几乎整个表面上形成。例如,金属衬层47通过在真空气氛中荧光屏36上沉积铝形成。此时,金属衬层47可形成为被分割成各个对应于R、G和B荧光体元件的岛。金属衬层47可通过例如与第一方面相同的方法、印刷可氧化膏并通过煅烧仅仅氧化期望区域的方法,以及使用仅仅对应于荧光体层具有开口的掩模通过沉积形成金属衬层的方法来分割。被分割的区域形成为具有足够抑制放电损伤、并允许来自高压端子(未示出)的高压传输至整个图像区域的电阻。更具体地,放电损伤通过例如设置具有适当电阻的电阻层调节。
根据具有以上配置的FED,用作传导薄膜的金属衬层在与荧光体层R、G和B重叠的区域具有连续传导部分47a,且在与黑色遮光层32重叠的区域具有电气不连续传导薄膜部分47b。甚至在前基板2和后基板1之间发生放电时,电气不连续传导薄膜部分47b也足以抑制放电电流以避免由放电导致的损伤。
包括黑色遮光层、荧光体层和金属衬层的前基板还设置有在围绕R、G和B荧光体组合的较宽部分具有微结构的除气层分割区域11a和11b,如图11所示。
如图7或8所示,除气分割层至少在底层较宽部分的一部分上形成粒状或台阶状结构。当在底层上形成除气层时,微结构断裂并电气分割除气层的一部分。在形成除气分割层时,底层必须具有例如50μm或以上的宽度,且较佳地该宽度为100μm或以上。该宽度可确保水平分割区域11a而非垂直分割区域11b的常规配置。据此,根据本发明,排列R、G和B荧光体层以形成多个组,从而对三种颜色R、G和B的每一种都确保分割区域11b的底层足够宽。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观点的平板显示装置的另一方面,除气层具有包括围绕由一个红色发光荧光体元件、一个绿色发光荧光体元件和一个蓝色发光荧光体元件形成的一个单元的不连续部分的区域。该不连续部分可通过在其表面具有微结构的底层上形成除气层而形成。
除气层在前基板上形成并在不暴露于大气的情况下密封。除气层由分割区域11a和11b电气分割以保持上述的放电损伤效果。
如图10所示,像素中荧光体元件间隔为t1,且像素间隔W2足够大于t1。这是由于以下原因。在以上配置中,当在上述黑矩阵层32上或实际上在金属衬层47上形成除气层时,除气层的高电阻部分的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可增加一个像素。在本实施方式中,W1为0.45mm,t1为0.05mm,且W2为0.15mm。
以上示例例示了其中高电阻除气层在底层的微结构部分上形成的情形。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上实施方式。在以上示例中,高电阻除气层形成为覆盖底层微结构部分的整个部分。如果这种高电阻部分在底层的微结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则它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这是因为本发明的特征性质在于R、G和B荧光体的二维阵列被视为获得了除气层高电阻部分的爬电距离。因此,分割部分可以是一列或者一行。
此外,根据本发明,R、G和B电子发射元件在对应于一个像素的R、G和B荧光体的位置上形成。更具体地,如图12所示,电子发射元件ER、EG和EB形成为与前基板2上形成的R、G和B荧光体相对应。因此,对于电子发射元件阵列,三个电子发射元件ER、EG和EB形成一个单元并对应于一个像素单元。
在各个R、G和B荧光体中,在与与设置有R、G和B荧光体的水平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水平方向的宽度。这是因为分别从电子发射元件ER、EG和EB发射的电子束束点BR、BG和BB在垂直方向变长,如图13所示。即,R、G和B荧光体上的束点形状为椭圆,其中电子束束点BR、BG和BB的长径分别与R、G和B荧光体的垂直方向重合。结果,该形状可提供有效的发光。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彩色像素阵列的方向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方式,但是R、G和B荧光体阵列可在垂直方向出现。根据本发明,在形成除气层时,除气层在真空中形成且直接密封在真空中以形成封装配置。各个构成元件的大小、材料等不局限于以上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数值和材料,而是可按需要选择不同的大小和材料。
权利要求
1.一种平板显示装置,具有包括前基板和与所述前基板相对设置的后基板的真空封装,其中荧光屏、金属衬层、底层和除气层依次在所述前基板靠近所述后基板一侧的图像显示区域的表面上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气层包括在所述图像显示区域中包含条纹状不连续部分的区域,且所述不连续部分通过在其表面设置有微结构的所述底层上形成所述除气层而形成。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平板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气层包括在与包括所述不连续部分的所述区域相交的方向具有预定间隔的间隙。
3.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平板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屏包括二维像素阵列,各个所述像素包括以预定间隔设置以形成一个单元的红色发光荧光体元件、绿色发光荧光体元件和蓝色发光荧光体元件,且所述不连续部分设置在各个像素周围的区域中。
4.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平板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连续部分由所述间隙分割。
5.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平板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具有不小于100μm的宽度。
6.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平板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宽度根据在所述除气层形成时掩模的宽度确定。
7.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平板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宽度包括作为一个像素宽度的整数倍的宽度,所述一个像素包括作为一个单元的红色发光荧光体元件、绿色发光荧光体元件和蓝色发光荧光体元件。
8.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平板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上的所述微结构包括台阶。
9.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平板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屏包括含有其中行或列的任一个区域的宽度大于另一个的网格图案的黑矩阵,以及在所述黑矩阵之间形成的荧光体层,且所述荧光屏上的所述金属衬层在对应于所述黑矩阵的区域上被电气分割,以及所述除气层的所述不连续部分形成为较宽区域,且所述间隙形成为较窄区域。
10.一种平板显示装置,具有包括前基板和与所述前基板相对设置的后基板的真空封装,其中荧光屏、金属衬层、底层和除气层依次在所述前基板靠近所述后基板一侧的图像显示区域的表面上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屏包括二维像素阵列,各个所述像素包括以预定间隔设置以形成一个单元的红色发光荧光体元件、绿色发光荧光体元件和蓝色发光荧光体元件,以及所述像素的间隔(W2)大于所述红色发光荧光体元件、所述绿色发光荧光体元件和所述蓝色发光荧光体元件之间的间隔(t1)。
11.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平板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分别对应于所述像素的所述红色发光荧光体元件、所述绿色发光荧光体元件和所述蓝色发光荧光体元件的位置,所述后基板包括用于所述红色发光荧光体元件、所述绿色发光荧光体元件和所述蓝色发光荧光体元件的电子发射元件。
12.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平板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气层包括含有在由一个红色发光荧光体元件、一个绿色发光荧光体元件和一个蓝色发光荧光体元件组成的一个单元像素周围的不连续部分的区域,且所述不连续部分通过在其表面具有微结构的所述底层上形成所述除气层而形成。
13.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平板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红色发光荧光体元件、所述绿色发光荧光体元件和所述绿色发光荧光体元件在所述红色发光荧光体元件、所述绿色发光荧光体元件和所述蓝色发光荧光体元件的阵列的方向上的宽度小于与所述阵列的所述方向相交的方向的宽度。
14.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平板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别从所述电子发射元件发射的电子束在所述红色发光荧光体元件、所述绿色发光荧光体元件和所述蓝色发光荧光体元件上形成束点,所述束点具有其长轴尺寸等于所述相应荧光体元件的长轴尺寸的椭圆形状。
15.一种制造平板显示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前基板的图像显示区域上形成荧光屏,在所述荧光屏上形成金属衬层,在所述金属衬层上形成底层,在所述底层上形成除气层,以及将所得前基板和后基板彼此相对设置并在真空中密封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包括在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的微结构,且除气材料沉积在底层上以在形成有所述微结构的区域上形成具有部分断裂的不连续部分的除气层。
16.如权利要求
15所述的制造平板显示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具有微结构的条纹状区域在所述底层上形成,至少一个具有预定宽度的条纹状掩模设置在与具有所述微结构的区域相交的方向,且进行沉积以在所述条纹状区域形成条纹状不连续部分、以及在与所述条纹状不连续部分相交的方向上具有对应于所述条纹状掩模的预定间隔间隙的除气层。
17.如权利要求
16所述的制造平板显示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连续部分由具有所述预定间隔的所述间隙分割。
18.如权利要求
16所述的制造平板显示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间隔不小于100μm。
19.如权利要求
16所述的制造平板显示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间隔根据在所述除气层形成时所述掩模的宽度确定。
20.如权利要求
16所述的制造平板显示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线被用作所述掩模。
21.如权利要求
16所述的制造平板显示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宽度包括作为像素宽度整数倍的宽度,所述像素包括作为一个单元的红色发光荧光体元件、绿色发光荧光体元件和蓝色发光荧光体元件。
22.如权利要求
16所述的制造平板显示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上的所述微结构包括台阶。
23.如权利要求
16所述的制造平板显示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屏包括含有其中行和列的任一个区域的宽度大于另一个的网格图案的黑矩阵、以及在所述黑矩阵之间形成的荧光体层,所述荧光屏上的所述金属衬层在对应于所述黑矩阵的区域被电气分割,所述除气层的所述不连续部分在较宽区域的方向形成,且所述间隙在较窄区域的方向形成。
专利摘要
提供一种在图像显示区域使用具有包括条纹状不连续部分的区域的除气层的平板显示装置。不连续部分通过在表面具有凹/凸的底层上形成除气层来设置。或者,在其荧光表面,各个具有作为一个单元的红色发光荧光体元件、绿色发光荧光体元件和蓝色发光荧光体元件的像素以大于RGB荧光体元件之间的间隔(t1)的像素间隔(W2)二维地排列。
文档编号H01J29/28GK1993798SQ200580025723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6日
发明者横田昌广, 广泽大二, 折本芳树, 鹰取幸司, 村田弘贵, 古矢正明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