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固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6066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固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持装置,特别是针对组装在电脑主机板或控制电路板上能供周边硬体装置的讯号线插头插接而为一种传输媒介的连接器所设计的固持装置而能额外加强其与电路板固定力的一种连接器固持装置的创新结构。
针对一般电脑连接器而言,其结构在设计上均是在设有复数端子的绝缘座体外包覆金属遮蔽件以供产生金属屏障效果而阻绝电磁波穿透干扰,并利用金属遮蔽件底部所延伸出的接脚以及各端子焊固在主机板或控制电路板上(以下均称电路板)以获得固定并形成电导通状态。
连接器主要功用是供周边硬体装置的讯号插头插接其中才足以发挥其传输电流与讯号的基本目的,既为如此,故连接器实际上必将承受插头不断插入、拔出与摇晃的冲击力量,而冲击所造成的影响状况如

图1,2所示,图1所示为当连接器1遭受到插头因插入或拔出的力量是朝上或朝下作用而呈现前仰后倾或前倾后仰的不良状态;而图2所示则为当连接器1遭受到插头因插入或拔出力量是朝左或朝右作用而呈现左右扭动的不良状态,总而言之,亦即该连接器1不论是遭受到上下或左右方向的连续或间断的外力作用,由于其仅以其底部前后共三片脆弱且亦弯折扭曲的接脚10与电路板2间相固接,无法承受多次不断水平向与垂直向的强力推拉力量,故其接脚10与端子11均可能因此脱离焊料而松落或甚至弯曲、断裂,于结构方面相对于电路板2将呈现松动不稳现象,而在导电效果方面上则更会造成接触不良或甚至断路现象而严重影响电讯传输品质,无法耐久使用;此外,由于其金属遮蔽件的后盖为非一体的封闭构造而仅利用一侧边与本体相连接而另一活动侧边则与本体扣合而已,故后盖将会因内部绝缘座体遭受插头强力硬插的下脱扣而开启,不但会因此影响绝缘座体结构的稳定性,且亦会丧失电磁波金属屏障效果。
本实用新型发明人乃积从事各型电脑连接器的周边硬体零组件多年的专业研制生产与市场行销经验,几经试制与实作,终于发展出可有效克服传统连接器结构固定力脆弱缺陷之一种连接器固持装置的创新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固持装置,该固持装置是制作一形金属固定套壳,其二侧面底部设有数对固定爪,而顶面后侧与二侧后缘则分别折制有挡止片与固定片,据此可将该固定套壳套入连接器外并令其中一对固定爪内折而能与前述挡止片与固定片共同包夹连接器,除能藉挡止片与固定片封止连接器后壳而确保绝缘座体不脱出外,且更能利用其数对固定爪与固定片焊固于电路板中而辅助增强连接器与电路板间的固定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固持装置,其特征是制作一具形构造的金属固定套壳而套在连接器外部,该固定套壳二侧面底部朝下延伸有数对可焊固在电路板上的固定爪且其中至少有一对固定爪朝连接器底面内折而包夹之,二侧面各后侧缘另相对延伸出有一部分包夹连接器后盖而另一部分向下延伸而供焊固在电路板上的固定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固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套壳顶面的后侧缘另朝连接器的后盖内折而与二侧的固定片共同包夹该后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固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固定片包夹连接器后盖者为包夹部而向下延伸者为固定脚,令固定脚一体衔接成型在包夹部的后侧而朝后平行延伸成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固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固定片包夹连接器后盖者为包夹部而向下延伸者为固定脚,令固定脚自固定套壳二侧后方底部直接向下垂伸,而包夹部则一体衔接成型在固定脚的后侧。
为使审查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兹举一较佳可行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优点当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体的了解。
图1是现有技术连接器遭受上下方向外力作用时所呈现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连接器接遭受左右方向外力作用时所呈现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固持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固持装置第一实施例的背视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固持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仰视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固持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应用状态组合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固持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固持装置第二实施例的背视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固持装置第二实施例的仰视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固持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应用状态组合图。
1 连接器10 接脚 11 端子2 电路板3 连接器30 后盖 31 接脚4 固定套壳40 固定爪41 固定爪
42 固定片420包夹部421 固定脚43 挡止片5 电路板50 插孔 51 电路板请参阅图3至6以及图7至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固持装置结构的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结构的各式参考图,该固持装置是制作一固定套壳4,该固定套壳4是以金属材料一体冲制成型为概呈形的框体构造,其二侧面的底部各相对应地向下延伸成型有数对固定爪40、41且各后侧缘则折制有固定片42,该固定片42是成型有向后包折的包夹部420以及向下延伸的固定脚421,例如在图3至图6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固定套壳4的二固定片42是先沿连接器3的后盖30垂直内折而形成包夹部420后再垂直反折而向后方平行延伸出形的固定脚421(请参阅图4);而在图7至图10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固定套壳4的二固定片42是自二侧面后侧沿连接器3后盖30垂直内折而形成包夹部420,而其固定脚421则是自固定套壳4二侧面后方底部向下垂伸而得(请参阅图8);此外,不论是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其固定套壳4顶面后侧缘处另朝下垂直弯折有挡止片43,如图4、图8所示。
据此,连接器3在制造完成后可将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套壳4藉其形框体构造自上向下套入连接器3外而使其后侧的挡止片43与二侧固定片42的包夹部420能包住连接器3的后盖30而予以挡止(如图4与图8所示),如此该以扣接方式组合而稳固性较弱的后盖30扣固结构将能藉此而获得强化,而足以抵挡讯号线插头插入连接器3中绝缘座体所产生的向后冲击力。
再者,于固定套壳4套入连接器3外后,可将其中一对固定爪41相对折入连接器3底部,如图3、5以及图7、9所示,而与后方的挡止片43与二固定片42共同包夹连接器3,即能使固定套壳4与连接器3完成组合而构成一种具备有固定套壳4的连接器产品。据此,配合地在供连接器3插接的电路板5上可对应地除设有基本的插孔50外另设若干固定孔51,而能在连接器3以其各接脚31插入插孔50之时,固定套壳4的各固定爪40与固定片42亦同时能插入固定孔51中,再将该些露出于电路板5底面的各接脚31、固定爪40与固定片42予以焊固,即可恁藉套设在连接器3外的固定套壳4亦同时焊固于紧临连接器3的电路板5上而能辅助加强连接器3与电路板5间的固定力,故连接器3本体将因此足以承受上下左右等各方向的外力拉扯、推挤与摇晃作用而仍不致自电路板5上松脱,当能更耐久使用而维持电讯传输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综合论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器固持装置,确实能更有效克服传统连接器易松脱而影响讯号传输效能的积弊,故其实用性与进步性均已毋庸置疑,又本实用新型的创新构造亦不曾见于同类产品及公开使用,申请前更未见于诸类刊物上,是以其亦符合新颖性与创造性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一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拘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或直接或间接运用于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并由附后的权利要求所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固持装置,其特征是制作一具形构造的金属固定套壳而套在连接器外部,该固定套壳二侧面底部朝下延伸有数对可焊固在电路板上的固定爪且其中至少有一对固定爪朝连接器底面内折而包夹之,二侧面各后侧缘另相对延伸出有一部分包夹连接器后盖而另一部分向下延伸而供焊固在电路板上的固定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固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套壳顶面的后侧缘另朝连接器的后盖内折而与二侧的固定片共同包夹该后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固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固定片包夹连接器后盖者为包夹部而向下延伸者为固定脚,令固定脚一体衔接成型在包夹部的后侧而朝后平行延伸成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固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固定片包夹连接器后盖者为包夹部而向下延伸者为固定脚,令固定脚自固定套壳二侧后方底部直接向下垂伸,而包夹部则一体衔接成型在固定脚的后侧。
专利摘要一种连接器固持装置,该固持装置是制作一冂形金属固定套壳,令该固定套壳二侧面底部设有地固定爪,而后侧上方与二侧则分别朝连接器后盖折制有可共同封住该后盖的挡止片与固定片,据此可将该固定套壳套入连接器外并令其中一对固定爪内折而能与前述挡止片与固定片共同包夹连接器,使该固定套壳除能藉挡止片与固定片固定连接器后壳。
文档编号H01R13/73GK2397639SQ9921336
公开日2000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23日
发明者林政德 申请人:莫列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