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应力缓冲装置的电连接器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7444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应力缓冲装置的电连接器组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尤其涉及一种设有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以及一应力缓冲装置的电连接器组合。
现有组接在线缆末端的刺破型连接器通常直接插接到印刷电路板上所设的互补连接器(一般为插头连接器)上,该线缆的绝缘刺破部分与导线之间的端接借助于一端接盖体组装在刺破型连接器的本体而变得更为容易。而为防止在刺破型连接器从该插头连接器内拔出时该端接处被意外地扯脱,一种解决方法是提供一组装在端接盖体上的应力缓冲装置,以此防止在刺破型连接器移动期间该端接处被损坏。
另一种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提供一组装在该端接盖体的拉引垂片,如此也可以防止在刺破型连接器移动期间该端接处分离。但是连接器之间的连接不够稳定,操作也不很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该第一、二连接器之间通过具有把手的应力缓冲装置相互连接,且通过该把手使应力缓冲装置的外扣持臂固定安装在一锁固位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连接器组合包括第一连接器及与第一连接器相对接的第二连接器,该第一、二连接器分别具有第一、二本体,且在第二连接器本体上组接有端盖,端盖上并组装有一应力缓冲装置以将第二连接器固持到第一连接器上。该应力缓冲装置包括有一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一对从其两相对端部向下延伸以与所述第二本体固定接合的内扣持臂;一对枢接在所述主体部以与第一本体的组装缺口以可松脱的方式相扣合的外扣持臂;以及桥接在外扣持臂的后端部之间的一柔性把手。当往上拉该把手时,外扣持臂可从该组装缺口内松脱,而使第二连接器从第一连接器上顺利分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一对固定在第二连接器上的第一扣持臂及一对以可松脱的方式固定在第一连接器上的第二扣持臂,可保证第一、二连接器间之稳固的连接。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组装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第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把手示意图。
图6是把手安装于锁固位置的示意图。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1包括第一连接器10及与该第一连接器10相对接的第二连接器20。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器10为一插头连接器,而第二连接器则是一插座连接器。该插头连接器10设在印刷电路板(未图示)上,其包括有第一本体11,在该第一本体11的两相对端部处设有一对组装缺口12,且该本体11上设有空腔13以容纳一排端子14,这些端子14可采用现有方法组装至本体11上。
第二连接器20包括有第二本体21,其设有可容纳在前述空腔13内的配合部21a及与该配合部21a相对的端接面21b。在第二本体21的一排通道23中排列有一排绝缘刺破型端子22(图中仅示一个)。每一刺破型端子22具有一固定组装在第二本体21内的基部22a、一延伸至端接面21b下方的刺破部22b,及在第二连接器20被组装到插头连接器10上时可与相应端子14电性结合的对接部22c。在第二本体21的两相对端部形成有较高及较低的楔形块23、24,且每一楔形块23(24)包括一导引面23a(24a)。
端接盖体25组接在第二本体20的端接面21b上以达成刺破部22b与扁平线缆50的导线51之间的连接。该盖体25包括有一对可固定接合到第二本体20的较低楔形块24上的衬片25a。于该衬片25a中设有一通道25b。在组装时,该衬片25a先抵止到较高楔形块23上,从而在盖体25与端接面21b之间提供一间隙26,以供带状线缆50(图4示)插入。然后该端接盖体25向下移动而与较低楔形块24接合,而促使带状线缆50的导线51与刺破型端子22刺破部22b之间刺破连接。
另外,在端接盖体25上还组接有一应力缓冲装置40,其包括有主体部41,该主体部41具有一对从其两相对端部向下延伸以与第二本体20较高的楔形块23相接合的内扣持臂42,该内扣持臂42包括扣接在较高楔形块23的扣钩42a。在组装时,该内扣持臂42收容在衬片25a的通道25b内且扣合到该较高楔形块23上。该主体部41上还枢接有一对外扣持臂43,可由一柔性铰链44与第一本体10的组装缺口12以可松脱的方式接合。该柔性铰链44可作为一杠杆支点,如此该外扣持臂43可以此铰链44为中心而作枢转运动。外扣持臂43的后端部43a是通过一柔性把手45而桥接的,当往上拉该把手45时,后端部43a将会彼此朝向对方移动,而导致该外扣持臂43的扣钩43b张开至与铰链44中心相当的宽度。亦即,简单地向上拉应力缓冲装置40,会同时从第一连接器10上松开该扣持臂43,而将第二连接器20从第一连接器10中拔出。相反地,若不提供一向上的拉拔力,该把手45将保持其原有位置,以推使后端部43a相互远离,而导致该外扣持臂43的扣钩43b扣接在该插头连接器10的组装缺口12的边缘12a上。通过此桥接在两外扣持臂43之间的把手45的设置,作用于其上的固持力量可得到进一步增强,从而可确保插头连接器10与该连接器20及其附设的应力缓冲装置结合的可靠性。
主体部41进一步设有一对垂直向外延伸的挡块41a,以限制外扣持臂43的后端部43a的向内位移。
再请参照图5和图6,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应力缓冲装置140,该应力缓冲装置140与应力缓冲装置40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其把手145与主体部141间设有锁扣件170。该锁扣件170包括设在把手145上的导柱171及设在主体部141上的固持座172,该导柱171具有一容纳在该固持座172中的膨大头部171a,这样,该铰链144可变得更小,而不会在外扣持臂143上产生偏斜外力。由于在外扣持臂143与组装缺口12之间提供了一种零插入力的配合方式,而使其显得十分便利。当导柱171被固定到该固持座172内,该外扣持臂143的扣持力可通过该把手145而完全发挥其作用,以增强第二连接器20与插座连接器10之间的电性连接可靠性。另外,当该导柱171被锁固在该固持座172内时,该外扣持臂143同时锁扣到组装缺口12内,以防止应力缓冲装置140意外松脱。在本实施例中,该锁扣件170是以锁扣方式保持该外扣持臂143的稳固扣持。而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这种锁扣方式也可以被取代为以非锁扣方式保持该扣持臂,以便于该应力缓冲装置从该插座连接器内脱离拔出。
再者,应力缓冲装置40内扣持臂42的扣钩42a向内延伸以与本体21的较高楔形块23相扣持连接,从而将应力缓冲装置40固定于本体21内。但是,若该应力缓冲装置的内扣持臂直接向外延伸而与刺破型连接器第二本体的最外端的楔形块扣接,该第二本体最外端的楔形块将从插头连接器第一本体最外端的楔形块往内偏移,以在其附近提供一空间而将朝外突伸的内扣持臂收容到其内,这样难免会增加整个组合的长度尺寸。相反地,请参照图4,由于该两最外端的楔形块无需发生偏移,该刺破型连接器20的第二本体21最外端的楔形块将以交叠状态而定位在插座连接器10的第一本体11最外端的楔形块的上方,如此而将整个组合的长度尺寸减到最小。并且,该较高楔形块23可先将盖体25定位在较高水平位置上,以供带状线缆50的组装,然后与应力缓冲装置40的内扣持臂42扣接,而将应力缓冲装置40固定在第二本体21上。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其中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本体,第二连接器具有第二本体,第二本体上组接有端接盖体,其特征在于在端接盖体上组接有应力缓冲装置,其包括一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一对自其相对端部处向下延伸以与第二本体接合的内扣持臂,一对枢接在主体部上以与第一本体的组装缺口以可松脱方式接合的外扣持臂,以及桥接在该外扣持臂后端部之间的柔性把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主体部包括有一对垂直向外延伸的挡块,以限制外扣持臂的后端部向内位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外扣持臂包括一扣接在组装缺口的边缘上的扣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内扣持臂包括一扣接在较高楔形块上的扣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把手与主体部之间形成有锁扣件,而使该把手可稳定扣接于端接盖体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锁扣件包括有设该把手上的导柱及设在该主体部上的固持插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导柱设有一膨大头部。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分别具第一、二本体之第一、二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上并组装有一应力缓冲装置以将其固持在第一连接器上。该应力缓冲装置包括一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一对从两相对端部向下延伸以与第二本体固定接合的内扣持臂,一对枢接在主体部以与第一本体的组装缺口以可松脱的方式相扣合的外扣持臂,以及桥接在该外扣持臂的后端部之间的一柔性把手。往上拉该把手,使外扣持臂从组装缺口内松脱,而将第二连接器从第一连接器上顺利分离。
文档编号H01R13/58GK2405335SQ9924027
公开日2000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11日
发明者黄竞亿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