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8033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间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开关触点操作机构,特别适用于铁路机车电路的开关装置。
在已有技术中,铁路内燃机车采用的中间继电器的缺点主要有不满足TB1333-87机车牵引电器要求,触头容量小,易熔焊烧损,接触不良,耐振性差,机械传动系统容易卡阻,且使用寿命短,可靠性较差,整体上与铁路机车牵引电器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影响了机车运用的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动作灵活可靠、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模块化结构、外观新颖、技术先进的中间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中间继电器,由触头部分、电磁机构和机械传动部分组成,触头(2)的推杆(19)上设有滚轮架(18),电磁机构采用拍合式磁路,轭铁(6)内部设有线圈架(7),线圈架(7)上设有线圈(8),线圈(8)中部设有铁芯(13),铁芯(13)下端设有衔铁(15),线圈(8)两端连接电压抑制器(5),机械传动部分包括转动板(22),轭铁(6)内设有弹簧导杆(9),弹簧导杆(9)上设有反作用压缩弹簧(10),弹簧(10)另一端与转动板(22)上的弹簧座(16)连接,转动板(22)上与滚轮架(18)上的滚轮(21)对应位置设有驱动触头动作的反向凸轮(20),转动板(22)与衔铁(15)连接固定,转动板(22)通过衔铁(15)的“L”形支脚与轭铁(6)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整个继电器采用的是模块化结构,触头有不同容量,不同性能,相同安装尺寸的多品种同系列触头可供选择,而且还可通过加装永磁灭弧罩以增大额定电流容量。触头组数较多,最多可有五常开+五常闭的触点。继电器的体积小,重量轻,整机动作灵活、可靠,机械寿命为200万次。由于安装底座为工程塑料,二次绝缘使其具有很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其它的耐振性能、阻燃性能、温度特性、电气性能均达到或超过了铁路机车牵引电器的技术要求,产品已通过了铁道部的型式试验,现已大量运用于铁路提速及客货运输及北京地铁车辆中。该产品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很高,外观新颖,维修简便,除了应用于铁路机车外,也可应用于电力、冶金、矿山、交通运输和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触头结构示意图图4为电压抑制器电路图。
图5为线圈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触头部分、电磁机构和机械传动部分,触头选用容量大(比已有技术的中间继电器容量大一倍)、长寿命的系列触头,五个触头(2)安装在两个支架板(3)上,支架板(3)又安装在左、右支架(17、11)上。所述的触头(2)由下述部分构成,触头顶端设有倒“T”型推杆(19),推杆(19)上设有复位压簧(23),触头(2)中部设有滑块(26),滑块(26)顶端设有速动簧片(29),速动簧片(29)另一端设在推杆架(27)底部两侧,滑块(26)两侧设有强制断开杆(30),滑块(26)下部设有动接点(25),触头内两侧设有常闭接点(24)。触头(2)的推杆(19)上设有滚轮架(18),触头(2)采用桥式结构,簧片(29)储能速动式,触头模块化,触头(2)采用反凸轮(20)驱动,在触头(2)粘连或压簧(23)、簧片(29)断裂时可通过强制断开杆(30)直接作用断开机构,强制断开常闭接点(24),达到故障导向安全的目的。触头(2)及滚轮架(18)部件均安装于轭铁(6)顶部,轭铁(6)内部设有线圈架(7),线圈架(7)为整体塑料件,其上设有两个空心柱状出线孔(31),侧边设有引线槽(32)以引出漆包线,线圈架(7)上设有线圈(8),电磁线圈(8)中部插有铁芯(13),铁芯(13)将线圈(8)固定在轭铁(6)上,铁芯(13)下端设有衔铁(15),线圈(8)两端连接电压抑制器(5),机械传动部分包括转动板(22),轭铁(6)内设有弹簧导杆(9),弹簧导杆(9)上设有反作用压缩弹簧(10),弹簧(10)另一端连接在转动板(22)上的弹簧座(16)内,转动板(22)上与滚轮(21)对应位置设有驱动触头动作的反向凸轮(20),转动板(22)与衔铁(15)通过螺钉紧固为一体,衔铁(15)的两个“L”形脚插入轭铁(6)上两个相应的矩形孔,并以接触处为衔铁(15)的转动支点,轭铁(6)底部设有定位板(12),限定衔铁(15)不能左右随意活动或脱出,衔铁(15)上设有止片(14),止片(14)与铁芯(13)限定了其动作终止位置,轭铁(6)的长颈与转动板(22)限定了其释放终止位置,在电磁线圈(8)得到足够的电磁能量后,转动板(22)与衔铁(15)克服反作用弹簧(10)的作用力,在一定范围内转动,转动板(22)上凸轮(20)驱动触头(2)上的滚轮(21)导致触头(2)的接通与分断。在电磁线圈(8)断电以后,反作用弹簧(10)使转动板(22)与衔铁(15)复位,并带动触头(2)动作。轭铁(6)外部设有接线架(1),接线架(1)有双重功能,除完成内部和外部接线功能外,可同时加装电压抑制器(5)。所述的电压抑制器(5)包括工作指示发光二极管(V2)、续流二极管(V1)和限流电阻(R1、R2),限流电阻(R1)和二极管(V1)组成续流电路,电阻(R2)和二极管(V2)构成指示发光电路并接在二极管(V1)两端,电压抑制器(5)设置在接线架(1)形腔内,发光二极管(V2)指示在接线架(1)表面。电压抑制器(5)并接于电磁线圈(8)两端,抑制了电磁线圈(8)在断电时线圈(8)两端的自感应电势,同时使中间继电器的释放延时时间限定在规定范围内。分断时,自感应电动势通过电阻(R1)和二极管(V1)释放,同时使电阻(R2)和二极管(V2)不承受自感应电动势,保护了二极管(V2)。正常工作时,二极管(V1)截止,二极管(V2)指示灯发亮。当二极管(V1)击穿后,二极管(V2)指示灯不亮,指示二极管(V1)故障。触头(2)部分与轭铁(6)相互绝缘,轭铁(6)通过塑料安装底座(4)与地二次绝缘。
权利要求1.一种中间继电器,包括触头部分、电磁机构和机械传动部分,其特征在于触头(2)的推杆(19)上设有滚轮架(18),电磁机构采用拍合式磁路,轭铁(6)内部设有线圈架(7),线圈架(7)上设有线圈(8),线圈(8)中部设有铁芯(13),铁芯(13)下端设有衔铁(15),线圈(8)两端连接电压抑制器(5),机械传动部分包括转动板(22),轭铁(6)内设有弹簧导杆(9),弹簧导杆(9)上设有反作用压缩弹簧(10),弹簧(10)另一端与转动板(22)上的弹簧座(16)连接,转动板(22)上与滚轮架(18)上的滚轮(21)对应位置设有驱动触头动作的反向凸轮(20),转动板(22)与衔铁(15)连接固定,转动板(22)通过衔铁(15)的“L”形支脚与轭铁(6)活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头由下述部分构成,触头顶端设有倒“T”型推杆(19),推杆(19)上设有复位压簧(23),触头(2)中部设有滑块(26),滑块(26)顶端设有速动簧片(29),速动簧片(29)另一端设在推杆架(27)底部两侧,滑块(26)两侧设有强制断开杆(30),滑块(26)中部设有动接点(25),触头内两侧设有常闭接点(2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压抑制器(5)设置在接线架(1)形腔内,电压抑制器(5)包括工作指示发光二极管(V2)、续流二极管(V1)和限流电阻(R1、R2),限流电阻(R1)和二极管(V1)组成续流电路,电阻(R2)和二极管(V2)构成指示发光电路并接在二极管(V1)两端,发光二极管(V2)指示在接线架(1)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继电器,其特征在于线圈架(7)为整体塑料件,其上设有两个空心柱状出线孔(31),侧边设有引线槽(32)以引出漆包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触头(2)及电磁电路与轭铁(6)相互绝缘,轭铁(6)通过塑料安装底座(4)与地二次绝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开关触点操作机构,本实用新型由触头部分、电磁机构和机械传动部分组成,整个继电器采用的是模块化结构,触头组数较多。继电器的体积小,重量轻,整机动作灵活、可靠,机械寿命为200万次,电气绝缘性能很好,其它的耐振性能、阻燃性能、温度特性、电气性能均达到或超过了标准要求。本实用新型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很高,外观新颖,维修简便。
文档编号H01H50/54GK2401985SQ9925390
公开日2000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17日
发明者李宏, 张云琛, 纪德志, 李开新 申请人:西安沙尔特宝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