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连接器与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6423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电子卡连接器与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与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与应用此电子卡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科技产业日益发达,电子装置例如笔记型电脑(notebookcomputer,NB)、平板电脑(tabletcomputer)与智慧型手机(smartphone)等产品已频繁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电子装置的型态与使用功能越来越多元,便利性与实用性让这些电子装置更为普及,可针对不同用途使用。[0003]除了电子装置本身具有的功能之外,电子装置的内部通常会设置连接器,以使电子装置能插接用以扩充功能的电子卡(例如是用户识别卡(subscriberidentitymodulecard,SIMcard)或记忆卡),或者连接其他外部装置例如通用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连接器。以电子卡式的连接器而言,此类连接器可以是直接将电子卡插入连接器中,也可以是另外配置可以插入连接器的托盘,以通过将电子卡放置在托盘上后插入连接器中。上述的电子卡式的连接器通常仅能配置一张电子卡。为了因应电子装置的多样化发展,电子卡式的连接器也逐渐朝向同时配置多张电子卡的目标进行设计。然而,若将电子卡式的连接器设计成可以配置多张电子卡,势必需要更动原本仅能配置单张电子卡的设计,且须考量到操作稳定性以及退卡方式。【
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适于连接两电子卡,并且具有简易的退卡方式与良好的操作稳定性。[0005]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适于连接两电子卡,并且具有简易的退卡方式与良好的操作稳定性。[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子卡连接器适于配置于一电路载板上。电子卡连接器包括一壳体、一托盘、一顶出机构、一顶杆以及一定位件。壳体具有一开口。托盘对应于壳体,并且适于经由开口进入壳体内。托盘具有两容置槽,用以分别承载两电子卡。顶出机构设置于壳体内,用以推顶托盘离开壳体。顶杆设置于壳体上,并且耦接顶出机构。顶杆适于由一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以驱动顶出机构将托盘顶出壳体外。定位件设置于壳体内并且位于顶杆与托盘之间。定位件的一端固定于壳体,且顶杆适于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行程中与定位件形成干涉,以通过定位件对托盘施加一侧向力(lateralforce)。[0007]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包括一机壳、一电路载板以及一电子卡连接器。电路载板配置于机壳内。电子卡连接器配置于电路载板上。电子卡连接器包括一壳体、一托盘、一顶出机构、一顶杆以及一定位件。壳体具有一开口。托盘对应于壳体,并且适于经由开口进入壳体内。托盘具有两容置槽,用以分别承载两电子卡。顶出机构设置于壳体内,用以推顶托盘离开壳体。顶杆设置于壳体上,并且耦接顶出机构。顶杆适于由一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以驱动顶出机构将托盘顶出壳体外。定位件设置于壳体内并且位于顶杆与托盘之间。定位件的一端固定于壳体,且顶杆适于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行程中与定位件形成干涉,以通过定位件对托盘施加一侧向力。[0008]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电子卡连接器的托盘适于承载两电子卡,其中顶出机构用以推顶托盘离开壳体,而顶杆设置于壳体上,并且耦接顶出机构。当顶杆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顶杆可以驱动顶出机构将托盘顶出壳体外。此外,定位件位于顶杆与托盘之间。顶杆适于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行程中与定位件形成干涉,以通过定位件对托盘施加侧向力。据此,本发明的电子卡连接器与电子装置适于连接两电子卡,并且具有简易的退卡方式与良好的操作稳定性。[0009]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0010]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0011]图2是图1的电子卡连接器的示意图;[0012]图3A是图2的电子卡连接器的顶杆位于第一位置的俯视示意图;[0013]图3B是图3A的电子卡连接器的顶杆位于第二位置的俯视示意图;[0014]图4A与图4B是图3A与图3B的电子卡连接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0015]图5是图2的电子卡连接器的侧视图。[0016]符号说明[0017]50:电子装置[0018]52:机壳[0019]52a、112、122a:开口[0020]54:电路载板[0021]100:电子卡连接器[0022]110:壳体[0023]114:第一定位结构[0024]116:连接部[0025]120:托盘[0026]122:容置槽[0027]124:定位凹槽[0028]130:顶出机构[0029]132:第一端[0030]134:第二端[0031]140:顶杆[0032]142:推动部[0033]150:定位件[0034]152:第一抵靠部[0035]154:第二抵靠部[0036]160:导电端子[0037]170:开关[0038]D:轴向[0039]Pl:第一位置[0040]P2:第二位置[0041]S1:底面[0042]S2:顶面【具体实施方式】[0043]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50包括机壳52、电路载板54以及电子卡连接器100。电路载板54与电子卡连接器100配置于机壳52内,其中电子卡连接器100配置于电路载板54上,并适于连接两电子卡(未绘示),其中这两张电子卡可以是用户识别卡(subscriberidentitymodulecard,SIMcard)、记忆卡或其组合。更进一步地说,机壳52上具有开口52a,电子卡连接器100配置于电路载板54上并位于机壳52内,且对应于开口52a。因此,电子卡可经由开口52a与电子卡连接器100电连接。此外,虽然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50是以智慧型手机(smartphone)为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制电子装置50的种类。[0044]图2是图1的电子卡连接器的示意图。图3A是图2的电子卡连接器的顶杆位于第一位置的俯视示意图。图3B是图3A的电子卡连接器的顶杆位于第二位置的俯视示意图。请参考图2、图3A与图3B,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卡连接器100包括壳体110、托盘120、顶出机构130、顶杆140以及定位件150。为使附图更为清楚,图2省略绘示图3A与图3B中的托盘120。具体而言,壳体110具有开口112。开口112对应于图1的机壳52的开口52a。托盘120对应于壳体110,并且适于经由开口112进入壳体110内,或经由开口112退出壳体110外,如图3A与图3B所示。托盘120具有两容置槽122(绘示于图3B),用以分别承载两电子卡(未绘示)。因此,电子卡通过托盘120移入壳体110内而与电路载板54电连接,或通过托盘120移出壳体110外。此外,顶出机构130设置于壳体110内,用以推顶托盘120离开壳体110。更进一步地说,本实施例的顶出机构130枢设于壳体110,并适于相对于壳体110旋转,以通过旋转而推顶托盘120。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顶出机构130也可以是其他适于推顶托盘120离开壳体110的机构,本发明不限制顶出机构130的【具体实施方式】。另外,顶杆140设置于壳体110上,并且耦接顶出机构130。更进一步地说,顶杆140适于沿轴向D由第一位置Pl移动至第二位置P2,如图3A至图3B所示,以驱动顶出机构130将托盘120顶出壳体110外。[0045]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顶出机构13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32与第二端134,其中第一端132对应于托盘120,而第二端134对应于顶杆140。顶出机构130枢设于壳体110,并适于相对于壳体110旋转,而使其第一端132与第二端134能相对移动。托盘120与顶杆140分别沿轴向D的两相反方向相对于壳体110移动。当托盘120沿轴向D完全移入壳体110内时,托盘120推动顶出机构130的第一端132,以使顶出机构130相对于壳体110旋转,而顶出机构130通过旋转而以第二端134推动顶杆140沿轴向D往壳体110外移出,并位于第一位置P1,如图3A所示。相对地,当顶杆140沿轴向D朝向壳体110内从第一位置Pl移动至第二位置P2时,顶杆140推动顶出机构130的第二端134,以使顶出机构130相对于壳体110旋转,而顶出机构130通过旋转而以第一端132推动托盘120沿轴向D移出壳体110外,如图3B所示。当托盘120再度沿轴向D完全移入壳体110内时,托盘120再度推动顶出机构130的第一端132,以使顶出机构130相对于壳体110旋转,而通过顶出机构130的第二端134推动顶杆140沿轴向D往壳体110外移出至于第一位置P1,以用于下一次将托盘120退出壳体110。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电子卡连接器100只需要通过沿轴向D朝向壳体110内推动顶杆140,即可使托盘120从壳体110内移出而退出电子卡。据此,本实施例的电子卡连接器100适于连接两电子卡,并且具有简易的退卡方式。[0046]图4A与图4B是图3A与图3B的电子卡连接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参考图3A至图4B,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150设置于壳体110内并且位于顶杆140与托盘120之间。定位件150例如是具有弹性的弹片,其中定位件150的一端固定于壳体110,而另一端位在托盘120的侧边。顶杆140适于在第一位置Pl与第二位置P2之间的移动行程中与定位件150形成干涉,以通过定位件150对托盘120施加侧向力(lateralforce)。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托盘120的侧边具有定位凹槽124,而定位件150具有第一抵靠部152与第二抵靠部154。第一抵靠部152面向顶杆140,而第二抵靠部154面向位在托盘120的侧边的定位凹槽124。此外,本实施例的顶杆140具有推动部142,推动部142面向定位件150。上述的第一抵靠部152与第二抵靠部154例如是由定位件150弯折而成的凸起,而推动部142例如是由顶杆140弯折而成的凸起。当托盘120逐渐移入壳体110内时,顶杆140受到顶出机构130的推动而逐渐往壳体110外移动,并当前第1页1 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