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382828阅读:来源:国知局
46从阳壳体12向下方离开的方式打开变形。
[0058]在第2罩部15的上壁15A,如图3及图5所示,形成有多个开口部22。开口部22是用于形成凸轮销20的后表面的起模孔。开口部22呈在从各凸轮销20的中心到达接近杆收容部18的内壁15C的位置的前后方向上稍长的矩形形状,将上壁15A贯通。开口部22形成有与设在杆收容部18的凸轮销20相同数量的3个。
[0059]另外,在上壁15A,如图3及图5所示,设有锁定孔23。锁定孔23是呈方形形状并将上壁15A贯通的孔,设有与第I罩部14相同的数量(3个)。设在杆43上的锁定突起49P嵌合于各锁定孔23而卡定。锁定孔23相对于各杆收容部18设在比左右方向的中央稍靠近右侧的位置。
[0060]另外,在阳壳体12的上表面12U(上壁15A),如图3及图5所示,设有由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纵槽25A和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横槽25B以相连的形态形成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是4个)积液部25。多个积液部25以形成在上壁15A的开口部22为分界而左右配置。各积液部25分别到达阳壳体12的侧面12S (第2罩部15的侧壁15B的外表面)或者开口部22。构成积液部25的纵槽25A和横槽25B的深度尺寸在整体上大致恒定。
[0061]在阳壳体12的上表面12U(上壁15A),与沿着外壳51的外周缘向下方鼓出的鼓出部53对应地设有凹陷部26 (参照图8)。凹陷部26沿着阳壳体12的上表面12U的前端缘遍及阳壳体12(上壁15A)的整个宽度而形成(参照图3)。
[0062]而且,在阳壳体12的靠近后端的位置设有防水肋28。防水肋28如图8所示,在前后方向上的、第2罩部15的后方侧且保持壁13的前方侧,以从各第I罩部14的外表面朝外侧立起的方式设置(参照图3及图4)。防水肋28遍及阳壳体12的整周连续地设置,具有阻止水向后方侧浸入的功能。若将防水肋28中的、设在第I罩部14的上表面的部分作为上部肋28A,则上部肋28A的高度尺寸如图7及图8所示,与第2罩部15的高度尺寸相同。
[0063]上部肋28A与第2罩部15的内壁15C之间被设置为朝上方开口的槽部30。槽部30具有与第2罩部15的高度尺寸相同的深度尺寸,被设置为沿着阳壳体12的宽度方向(第I罩部14的排列方向)延伸、并且朝阳壳体12的两侧面12S开口的形态。此外,如图8所示,设在外壳51上的嵌合壁部52嵌合于该槽部30。
[0064]在槽部30的底部,在槽宽的中央位置设有沿着阳壳体12的宽度方向朝上方突出的隔壁30A。通过该隔壁30A,一对上表面排水槽31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地形成于槽部30的底部。一对上表面排水槽31中的前侧的上表面排水槽31沿着第2罩部15的内壁15C在阳壳体12的整个宽度上延伸,后侧的上表面排水槽31沿着上部肋28A的前表面在阳壳体12的整个宽度上延伸。上表面排水槽31 (槽部30)的两端如图3及图7所示,到达阳壳体12的两侧面12S而开口。另外,上表面排水槽31 (槽部30)的底部被设置为从阳壳体12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的中央朝着阳壳体12的两侧面12S下降的倾斜状(参照图11)。
[0065]而且,在槽部30的底部中的、与相邻的一对第I罩部14之间的间隙19对应的位置即分隔壁17的后方,设有将槽部30与间隙19连通的孔部32 (参照图5)。孔部32的前后方向的孔宽度与槽部30的槽宽度相同。另外,孔部32的左右方向的孔宽度被设定得比间隙19的宽度大,并被设定为使第I罩部14的上侧的角部附近露出的宽度(参照图11)。
[0066]另外,在第I罩部14的外侧面14S中的、位于孔部32的下方侧的外侧面14S即面向间隙19的第I罩部14的外侧面14S的靠近下方的位置,设有排水肋34。排水肋34如图9及图10所示,从第I罩部14的外侧面14S的后端即保持壁13沿着外侧面14S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孔部32的下方侧弯曲,从而朝前方侧向下倾斜,设置到第I罩部14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附近。排水肋34将相邻的第I罩部14的外侧面14S彼此连接。
[0067]接下来,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
[0068]在上述的阳连接器10中,在一旦液体从外壳51与阳壳体12的上表面12U之间的间隙(鼓出部53与凹陷部26之间的间隙)进入而附着于阳壳体12的上表面12U的情况下,液体落入到积液部25,沿着构成积液部25的纵槽25A及横槽25B的壁面在积液部25内扩散。并且,积存在积液部25中的液体到达阳壳体12的侧面12S或者开口部22而向下方落下,被排出到阳壳体12的外侧。
[0069]但是,在液体越过积液部25而进一步扩散到内侧(后方)的情况下,液体越过第2罩部15而落入到槽部30内,在上表面排水槽31内扩散。并且,在上表面排水槽31中到达孔部32的液体从孔部32的开口缘落入到下方,从第I罩部14的外表面即第I罩部14的上方侧的角部沿着外侧面14S流动而在相邻的第I罩部14间的间隙19向下方落下,不久到达排水肋34。然后,沿着排水肋34的上表面流动,朝着阳壳体12的前方侧的斜下方被排出。
[0070]另一方面,从上表面排水槽31到达阳壳体12的侧面12S的液体从上表面排水槽31 (槽部30)的端部沿着阳壳体12的侧面12S流动而被排出到外部。
[0071]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一旦液体从外壳51与阳壳体12的上表面12U之间的间隙进入并浸入到内侧,该液体也会落入到槽部30内,不久从孔部32向下方落下而被排出到阳壳体12的外部,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该液体向基板50侧浸入。
[0072]而且,由于排水肋34朝前方侧向下倾斜,因此,到达排水肋34的液体朝着离开基板50的方向可靠地被排出。
[0073]另外,槽部30的底部被设置为从阳壳体12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朝端部下降的倾斜状,并且,该端部朝着阳壳体12的侧面12S开口,因此,到达槽部30的液体不仅从孔部32被排出,还在槽部30的端部被排出。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液体向基板50侧浸入。
[0074]而且,第2罩部15的前后方向的尺寸被设定得比第I罩部14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短,并设置为在第2罩部15的后方侧的剩余的空间配置槽部30的构成,因此,不会浪费空间,即使设有槽部30也能够使阳连接器10小型化。而且,能够将孔部32垂直地形成在槽部30的底部,制造变得容易。
[0075]<其他实施方式>
[0076]本发明不限定于利用上述记述及【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下面那样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性范围中。
[0077](I)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设在第I罩部14的外侧面14S上的排水肋34设置为朝前方侧向下倾斜的形状,但是,例如,如图12所示,也可以设置为不使排水肋35倾斜而水平地设置的构成。或者,也可以设置为不设置排水肋的构成。
[0078](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为使槽部30的两端部朝着阳壳体12的侧面12S开口的构成,但是,不一定需要开口,也可以设置为将槽部30内的液体全部从孔部32排出的构成。
[0079](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槽部30的底部设置为从阳壳体12的宽度方向的中央朝侧面12S下降的倾斜状,但是,不一定需要倾斜,也可以设置为水平状。
[0080](4)孔部32的形状、大小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变更。
[0081](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为将槽部30配置在第I罩部14的上方的构成,但是,也可以设置为将槽部30配置在比第I罩部14靠后方侧的位置的构成。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设置为使孔部32朝前方向下倾斜的形态,能够使槽部30与间隙19连通。
[0082](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3个第I罩部14的高度全部相等,并以在水平方向上隔开间隔的状态在水平方向上并排地设置,但是,例如也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错开地设置,总之,只要设置为在水平方向上空开间隔的状态,就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另外,多个第I罩部的大小、高度也可以彼此不同。
[0083](7)第I罩部14的数量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是2个以上的形态即可。
【主权项】
1.一种连接器,将覆盖基板的外壳覆盖在壳体的上表面, 所述壳体包括: 多个连接器嵌合罩部,呈能够将对方侧连接器嵌合在内部的罩状,并且,以在水平方向上空开间隔的状态并排地设置;及 杆收容罩部,配置在所述连接器嵌合罩部的上方,收容对与所述对方侧连接器的嵌合动作进行支援的杆, 在所述杆收容罩部的与所述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嵌合方向的后方侧设有槽部,所述槽部沿着多个所述连接器嵌合罩部的排列方向延伸并且朝上方开口, 在所述槽部的底部设有孔部,所述孔部与相邻的所述连接器嵌合罩部间的间隙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连接器嵌合罩部的外侧面设有排水肋,所述排水肋朝着与所述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嵌合方向的前方侧向下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槽部在多个所述连接器嵌合罩部的排列方向上的端部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槽部的所述底部被设置为在多个所述连接器嵌合罩部的排列方向上从其中央部朝端部下降的倾斜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杆收容罩部的沿着与所述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嵌合方向的长度尺寸被设定得比所述连接器嵌合罩部的沿着与所述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嵌合方向的长度尺寸短,所述槽部配置在所述连接器嵌合罩部的上方。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能够防止液体沿着壳体的上表面流动而向基板侧浸入。连接器将覆盖基板的外壳覆盖在壳体的上表面,壳体包括:多个连接器嵌合罩部,呈能够将对方侧连接器嵌合在内部的罩状,并且,以在水平方向上空开间隔的状态并排地设置;及杆收容罩部,配置在连接器嵌合罩部的上方,收容对与对方侧连接器的嵌合动作进行支援的杆,在杆收容罩部的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嵌合方向的后方侧设有槽部,该槽部沿着多个连接器嵌合罩部的排列方向延伸并且朝上方开口,在槽部的底部设有孔部,该孔部与相邻的连接器嵌合罩部间的间隙连通。
【IPC分类】H01R13-52
【公开号】CN104701667
【申请号】CN201410743623
【发明人】原照雄
【申请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8日
【公告号】US2015016269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