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36058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阴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阴端子。
【背景技术】
[0002]对于传统的阴端子,例如,存在一种如图1(a)至(C)所示的阴端子(见专利文献I)。如图1 (a)至(C)所示,传统的阴端子50包括筒状端子连接部51,阳端子(未示出)插入到该筒状端子连接部51中。端子连接部51通过狭槽52分隔为四个分隔的筒状部53。在靠近每个分隔的筒状部53的前端的位置处,形成了接触部54以从每个筒状部53的内表面突出。
[0003]阳端子(未示出)在连接器之间的接合过程期间插入到阴端子50的端子连接部51中。然后,利用通过阳端子的压力,各个分隔的筒状部53在增加端子直径的方向上弹性变形,使得允许阳端子插入。阳端子在各个分隔的筒状部53的接触部54上滑动的同时插入到插入完成位置。在插入完成位置处,阳端子与阴端子50的各个接触部54利用弹性恢复力进行接触。
[0004]引用列表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JP H10-116644A

【发明内容】

[0007]然而,在传统的阴端子50中,在阳端子(未示出)的插入过程期间,由于从当阳端子与阴端子50的接触部54进行碰触时的时间点,直到当阳端子达到插入完成位置时的时间点,阳端子都在接触部54上滑动,滑动行程长,并且滑动磨损大。特别地,在阴端子50中,由于仅仅接触部54在阳端子上滑动,所以与阳端子相比阴端子的磨损大。以该方式,大的滑动磨损导致端子的低寿命。结果,需要增加板厚以提高端子关于滑动磨损的寿命,导致端子的价格提尚。
[0008]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阴端子,其能够减少端子的滑动磨损,并且还能实现成本的减少。
[0009]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阴端子包括端子连接部,阳端子能够插入到该端子连接部中。所述端子连接部包括:摆动支点部;压力接受部,该压力接受部安置在所述端子连接部的关于摆动支点部的一侧处,并且在插入所述阳端子的过程期间由该阳端子按压;以及接触部,该接触部安置在所述端子连接部的关于所述摆动支点部的另一侧处,并且定位在与所述阳端子分开的非碰触位置处,通过所述摆动支点部的摆动,所述接触部能够将其位置从所述非碰触位置改变到所述接触部碰触所述阳端子的碰触位置。
[0010]所述压力接受部可以具有倾斜的轮廓,以随着其朝向所述阳端子的插入方向行进而进入所述阳端子的插入区域。
[0011]所述压力接受部可以具有突出的轮廓,以垂直地突出到所述阳端子的插入区域中。
[0012]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阴端子,由于,在将阳端子插入到端子连接部的过程期间,至少阳端子未在阴端子的接触部上滑动,直到阳端子按压阴端子的压力接受部使得接触部移动到碰触位置,所以将阳端子的滑动形成缩短了这么多。结果,能够减少端子的滑动磨损并且还减少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a)是传统的阴端子的前视图,图1(b)是沿着图1(a)的线X_X截取的截面图,并且图1(c)是图1(b)的要点部分的放大图。
[0014]图2(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阴连接器和阳连接器的在它们接合之前的状态下的截面图,并且图2(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阴端子的端子连接部的要点部分的平面图。
[0015]图3 (a)至3 (C)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阴连接器与阳连接器之间的接合过程的各截面图。
[0016]图4(a)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阴连接器和阳连接器的截面图,并且图4(b)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阴端子的端子连接部的要点部分的平面图。
[0017]图5 (a)至5 (C)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阴连接器与阳连接器之间的接合过程的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通过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0019](第一实施例)
[0020]图2和图3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例如,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IA适用于诸如充电站这样的充电设备侧上的充电连接器,而第二连接器30适用于要通过充电连接器供给电力的车辆侧上的充电入口设备。
[0021]如图2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IA包括具有端子壳体3的阳连接器壳体2,以及容纳在端子壳体3中的阴端子10A。
[0022]端子插入槽2a在端子壳体3的一端侧上开口。阳端子40通过端子插入槽2a而插入。
[0023]在沿其插入/退出方向上定位的状态下,阴端子1A容纳在端子壳体3中。阴端子1A由导电部件制成。阴端子1A包括:基部11 ;以及一对端子连接部12,该一对端子连接部12的基端侧由基部11支撑。一对端子连接部12布置成互相分开一定间距。每个端子连接部12都包括:固定支撑部13 对摆动支点部14,该一对摆动支点部14能够摇摆地支撑在固定支撑部13上;压力接受部15,该压力接受部15安置在关于一对摆动支点部14的一侧处并且在阳端子40的插入方向f的下游侧上;以及接触部16,该接触部16安置在关于一对摆动支点部14的另一侧处并且在阳端子的插入方向f的上游侧上。压力接受部15和接触部16以一对摆动支点部14作为摆动支点而在图2(a)的实线示出的位置与图2(a)的虚线示出的位置之间移位。
[0024]压力接受部15设立在这样的位置处:在阳端子40的插入过程的下半段行程中,压力接受部15由阳端子40按压。一对压力接受部15具有锥状,倾斜成随着其向阳端子40的插入方向行进而使其间的间隔变窄。每个锥状后方的末端侧都定位在阳端子40的插入区域中。
[0025]每个接触部16都定位在与阳端子40分开的非碰触位置处(S卩,图2 (a)的实线示出的位置),并且还形成为改变其位置到与阳端子40接触的碰触位置(即,图2(a)的虚线示出的位置)。一对接触部16之间的最窄距离d设定成在无外部力的空载荷状态下,稍微大于阳端子40的宽度尺寸,使得接触部16分别定位在与阳端子40分开的非碰触位置处。由于一对摆动支点部14的摆动,一对接触部16能够将它们的位置改变到与阳连接器40接触的碰触位置。
[0026]作为匹配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30包括:阴连接器壳体32,其具有连接器配合室31 ;以及阳端子40,其固定在阴连接器壳体32中以突出到连接器配合室31中。
[0027]接着,将描述第一连接器IA与第二连接器30之间的接合操作。进行将第一连接器IA的阳连接器壳体2插入到第二连接器30的连接器配合室31中。然后,如图3(a)所示,阳端子40通过阳连接器壳体2的端子插入槽2a插入到阴端子1A的一对端子连接部12之间。随着阳端子40的插入的行进,如图3(b)所示,阳端子40的末端与阴端子1A的锥部15进行碰触。随着阳端子40的插入的进一步行进,阳端子40的压力作用在压力接受部15上以引起上下的摆动支点部14扭转地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