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913150阅读:来源:国知局
层设置,都位于第一金属层。第一公共连接线360和第二公共连接线361的两端通过引线380分别与垫层金属电连接。此外,如图6中所示,垫层金属具有第一开口 370,所述第一开口 370使得所述垫层金属断开,所述电源线330自所述封装区外部穿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公共连接线360电连接。
[0035]这样,本发明所提供的上述又一实施例将外部电源提供的电源电压首先输送至显示区外围的导通部,再由导通部通过供电线将电源电压从显示区的至少两端同时输送至像素单元,从而有利于减缓原本供电线在向显示面板输送电压时存在的IR drop问题,并消除显示面板两端显示不均的现象。
[0036I 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LED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布线示意图如图7所示,图8是沿图7中标线AB截断的断面图。下面将只对本实施例不同于前述各实施例的部分进行介绍,对于不同实施例之间的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0037]本实施例所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金属层,还包括第二金属层以及介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的至少一层绝缘层,垫层金属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电源线430和供电线420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此时,如果要实现电源线430和供电线420同所述导通部也即垫层金属的连接,则需要在上述绝缘层上开一过孔,如图8所示,450为所述绝缘层,具有过孔490,442为位于所述封装区440的密封材,垫层金属441位于所述密封材442下方,也即所述导通部。所述垫层金属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电源线和所述供电线电连接。
[003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OLED面板布线方式,导通部同供电线电连接的方式同前述实施例一样,可以是供电线在沿所述供电线所在平面的第一方向上的两端与所述导通部电连接,也可以是供电线在沿所述供电线所在平面的第二方向上的两端与所述导通部电连接,还可以是供电线在显示区210内呈网格状的排布方式,供电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供电线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供电线,所述第一供电线与所述第二供电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通部电连接。示例性的,本实施例所提供OLED面板导通部同供电线电连接的方式为供电线在显示区210内呈网格状的排布方式,供电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供电线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供电线,所述第一供电线与所述第二供电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通部电连接,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0039]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当电源线或者供电线其中之一位于第二金属层时,也即电源线或者供电线两者中任意之一与垫层金属不在同一层时,要实现垫层金属与所述电源线和/或所述供电线电连接,都需要通过在所述绝缘层形成过孔的方式。
[0040]此外,针对上述垫层金属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电源线和供电线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垫层金属与电源线和/或供电线位于不同金属层的情况,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OLED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布线方式,如图9所示。与上述前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封装区440的内部具有设置于供电线430两端并与所述供电线430电连接的第一公共连接线460和第二公共连接线461,所述第一公共连接线460和所述第二公共连接线461均电连接至所述垫层金属。示例性的,本实施例的OLED显示面板第一公共连接线460与所述第二公共连接线46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垫层金属电连接。
[0041 ]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具有过孔,垫层金属通过所述过孔分别与所述电源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共连接线460与所述第二公共连接线461的两端的引线480电连接。
[0042]采用上述面板线路架构方式,本发明所提供的上述又一实施例将外部电源提供的电源电压首先经由位于第二金属层的电源线430通过过孔490输送至位于第一金属层的的导通部440,再由导通部440通过经过绝缘层450的另一过孔输送至供电线420,最后经供电线420将电源电压从显示区边沿两侧的第一公共连接线和第二公共连接线的两端同时输送至像素单元,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布线结构有利于减缓原本供电线在向显示面板输送电压时存在的IR drop问题,并消除显示面板两端显示不均的现象。
[0043]此外,还提供又一个可实现方式的实施例,如图10所示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OLED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布线示意图。
[0044]在本实施例的实现方式中,与前述各实施例不同之处是,所述电源线530和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所述电源线530自所述封装区540的外部穿过所述密封材,与所述第一公共连接线560电连接。本实施例的电源线530采用直接穿过封装区540,连接至第一公共连接线560,而未采用直接在底部垫层金属上进行打孔的方式实现外部电源电压向发光区的输送。此外位于第二金属层的第一公共连接线560和第一公共连接线两端的引线580分别采用打孔的方式同底部的垫层金属电连接,从而实现将外部电源提供的电源电压首先输送至显示区外围的导通部,再由导通部通过供电线将电源电压从显示区的至少两端同时输送至像素单元,有利于减缓原本供电线在向显示面板输送电压时存在的IR drop ο
[0045]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公共连接线,包括第一公共连接线和第二共同连接线,设置于供电线的两端,并与显示区的供电线电连接。但本发明限定所述公共连接线与所述供电线是否同层设置。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仅以所述公共连接线与所述供电线同层设置为举例,实际上,公共连接线与所述供电线不同层设置也是可以的,也即公共连接线与所述供电线可以分别位于第一金属层或第二金属层任意之一,但不同时位于同一金属层。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如果公共连接线与所述供电线不同层设置,则公共连接线与供电线之间需通过在绝缘层上打孔的方式实现电连接。
[0046]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0047]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是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作为举例进行说明的,但不应该认为本发明仅适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领域。实际上,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可以是具备本发明任意一项权利要求的任何显示设备,包括OLED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电子纸,透明显示面板等其他任何类型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而不仅仅局限于上述显示面板或显示设备。
[0048]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显示区,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具有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 导通部,设置于所述显示区的外围; 电源线,与所述导通部电连接,并将外部电源提供的电源电压输送至所述导通部; 供电线,与所述导通部电连接,将所述导通部提供的电源电压输送至所述像素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部的材料为氧化铟锡,或者为金,银,铜,铝,钼其中之一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线与所述导通部电连接,包括所述供电线在沿所述供电线所在平面的第一方向上的两端与所述导通部电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供电线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供电线,所述第一供电线与所述第二供电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通部电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周边的封装区和位于所述封装区的密封材,所述导通部为位于所述密封材下方的垫层金属。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以及介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的至少一层绝缘层,所述垫层金属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和/或所述供电线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电源线和/或所述供电线与所述垫层金属电连接。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和/或所述供电线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具有过孔,所述垫层金属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电源线和/或所述供电线电连接。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供电线两端并与所述供电线电连接的第一公共连接线和第二公共连接线,所述第一公共连接线和所述第二公共连接线均电连接至所述垫层金属。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共连接线与所述第二公共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垫层金属电连接。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线与所述第一公共连接线和所述第二公共连接线位于同一金属层。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垫层金属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使得所述垫层金属断开,所述电源线自所述封装区外部穿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公共连接线电连接。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和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所述电源线自所述封装区的外部穿过所述密封材,与所述第一公共连接线电连接。16.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17.—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基板;显示区,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具有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导通部,设置于所述显示区的外围;电源线,与所述导通部电连接,并将外部电源提供的电源电压输送至所述导通部;供电线,与所述导通部电连接,将所述导通部提供的电源电压输送至所述像素单元。本发明将外部电源提供的电源电压首先输送至显示区外围的导通部,再由导通部通过供电线将电源电压从显示区的至少两端同时输送至像素单元,有利于消除显示面板两端显示不均的现象。
【IPC分类】H01L27/32
【公开号】CN105679795
【申请号】CN201511031258
【发明人】马志丽, 钱栋, 许东升
【申请人】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