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卡缘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699395阅读:来源:国知局
接空间10内部左侧接近中央位置形成有向前延伸的凸出部110,而基座11的前方侧缘底面处向内剖设有连通至插接空间10内的多个第一端子槽13,并于各两个相邻第一端子槽13之间形成有隔板131,其隔板131前方处形成有凸出基座11前侧处的C形状阻挡部132,且该阻挡部132断面大致呈矩形,再于阻挡部132上方相邻于隔板131处形成有向内转折的阶面1321,而隔板131的阻挡部132后方一设定距离位置处横向剖设有开口向下且延伸至侧壁12处的剖槽133 ;另,基座11前方侧缘处向后剖设有可供阻挡部132外露的缺槽111,并于缺槽111两侧处皆剖设有纵向贯通至剖槽133处的通孔112,且基座11后方处设有连通至插接空间10内与第一端子槽13形成上下相对设置的多个第二端子槽14。
[0027]该第一端子组2包括一固定部21,并于固定部21两侧边处形成有多个凸齿211,而第一端子组2的固定部21 —侧处朝外延伸设有包括悬臂221的第一接触部22,并于悬臂221末端处形成有向上弯折的抵持面222,且位于固定部21的另一侧处设有共平面的第一焊接部23,再于第一焊接部23相邻于固定部21处形成有向下弯折的第一弯折段231。
[0028]该第二端子组3包括一定位部31,并于定位部31—侧处皆朝外延伸设有第二接触部32,且位于定位部31的另一侧处设有共平面的第二焊接部33,再于第二焊接部33相邻于定位部31处形成有向下弯折的第二弯折段331。
[0029]当本实用新型于组装时,先将第一端子组2利用插件组装方式定位于绝缘座体I的第一端子槽13内,其固定部21的各凸齿211便会啮入于第一端子槽13内壁面处,并使固定部21 —侧处的第一接触部22悬臂221伸入于插接空间10内,且固定部21另一侧处的第一焊接部23穿出于基座11前缘处的缺槽111处形成一共平面,再将第二端子组3的定位部31利用插件组装方式定位于绝缘座体I的第二端子槽14内,其第二接触部32便会伸入于插接空间10内,并与第一端子组2的第一接触部22形成上下相对设置且交错排列,便可将定位部31另一侧处的第二焊接部33穿出于基座11后缘处形成一共平面,以利于后续的焊接作业,便可完成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组装。
[0030]如图5、图6、图7、图8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座成型前的局部立体剖面图、局部放大仰视图、固定座成型后的局部立体剖面图及另一视角的局部立体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其中该绝缘座体I由成型模具(图中未示出)利用塑料以镶嵌射出(InserMolding)方式所一体成型,并将下排第一端子组2组装于基座11底面处的多个第一端子槽13内,便可在隔板131的阻挡部132与剖槽133处,以及第一端子组2的固定部21上由成型模具利用塑料以镶嵌射出方式进行二次包覆成型出一固定座4,并利用固定座4C形状成型于第一端子组2的固定部21上的包覆结构,以达到第一端子组2与绝缘座体I稳固接合成为一体的目的,而固定座4底部形成有包覆于第一端子槽13、隔板131的阻挡部132、剖槽133及第一端子组2的固定部21上的基部41,其基部41两侧处相对向外延伸有结合于基座11的通孔112内的定位卡板411,并于基部41 一侧处形成有结合于基座11的缺槽111内且可供第一端子组2的第一焊接部23穿出至外部的限位挡板42,再于限位挡板42相邻于基部41处形成有抵持于缺槽111内壁面处形成挡止定位的靠合面421。
[0031]而绝缘座体I与第一端子组2上进行二次镶嵌射出方式成型出固定座4的过程中,可利用红外线(IR)灯管或设备(图中未示出)对塑料进行辐射加热使其融化,并由基座11下方处进胶注入至第一端子槽13、隔板131的阻挡部132与阶面1321、剖槽133处,以及第一端子组2的固定部21上将其填满,且待塑料冷却固化后,便可在绝缘座体I的基座11上包覆成型出固定座4,并利用隔板131的阻挡部132及剖槽133使固定座4成型在第一端子组2的固定部21上后形成C形状包覆结构,藉此可提升固定座4与绝缘座体I接合后的结构强度及红外线(IR)灯管熔接加热时对抗热变形的能力,并具有稳定的阻挡定位及止退的效用,整体结构更为稳定。
[0032]当外部电子卡(图中未示出)插入绝缘座体I的插接空间10内时,其第一端子组2的第一接触部22受到推顶作用便可以固定部21作为支点朝第一端子槽13内产生偏摆位移,并使第一接触部22在第一端子槽13内最大弹性变形位移的位置可达到基座11底面处,且因固定座4成型在第一端子组2上后未超出基座11底面处,从而可将基座11厚度减少,使卡缘连接器整体高度降低且更为薄型化,以符合产品轻薄短小的设计需求,更具产品的竞争力。
[0033]上述详细说明为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可行实施例说明而已,但是,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艺精神下所完成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3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薄型卡缘连接器于使用时为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实用新型诚为一实用性优异的实用新型,实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
【主权项】
1.一种薄型卡缘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及固定座,其中该绝缘座体包括一基座,于基座的两侧处形成有侧壁,该基座与侧壁之间形成供外部电子卡插入的插接空间,并于插接空间内部定位有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其特征在于: 该绝缘座体中的基座的前缘底面处向内剖设有连通至插接空间内的多个第一端子槽,并于各相邻第一端子槽之间形成有隔板,且隔板上形成有凸出基座前侧处的阻挡部,而第一端子组上设有定位于第一端子槽内的固定部,并于隔板的阻挡部与第一端子组的固定部上利用塑料以镶嵌射出方式包覆成型出固定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卡缘连接器,其中该绝缘座体中的基座上位于插接空间内部形成有凸出部,并于基座后方处设有连通至插接空间内且可供第二端子组定位的多个第二端子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卡缘连接器,其中该绝缘座体的隔板上位于阻挡部后方一设定距离位置处横向剖设有开口向下的剖槽,而固定座底部形成有包覆于剖槽处的基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型卡缘连接器,其中该绝缘座体中的基座前缘处向后剖设有可供隔板的阻挡部外露的缺槽,而第一端子组的固定部一侧处设有位于插接空间内的第一接触部,并于固定部的另一侧处设有穿出缺槽处的第一焊接部,又固定座的基部一侧处形成有结合于基座的缺槽内且可供第一端子组的第一焊接部穿出至外部的限位挡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型卡缘连接器,其中该绝缘座体上位于缺槽两侧处剖设有纵向贯通至剖槽处的通孔,并于固定座的基部两侧处相对向外延伸有结合于通孔内的定位卡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卡缘连接器,其中该绝缘座体的阻挡部上方相邻于隔板处形成有向内转折的阶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卡缘连接器,其中该第一端子组的固定部两侧边处形成有啮入于绝缘座体的第一端子槽内壁面处的多个凸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卡缘连接器,其中该第一端子组的固定部一侧处设有位于绝缘座体的插接空间内的第一接触部,并于固定部的另一侧处设有穿出至固定座外部的第一焊接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型卡缘连接器,其中该第一端子组的第一接触部上设有伸入于绝缘座体的插接空间内的悬臂,并于悬臂末端处形成有向上弯折的抵持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型卡缘连接器,其中绝缘座体内部的插接空间定位有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并于基座的前缘底面处向内剖设有连通至插接空间内的多个第一端子槽,且各相邻第一端子槽之间形成有隔板及隔板上形成有凸出基座前侧处的阻挡部,再于第一端子组上设有组装定位于第一端子槽内的固定部,便可在隔板的阻挡部与第一端子组的固定部上利用塑料以镶嵌射出方式包覆成型出固定座,并利用隔板的阻挡部使固定座成型在第一端子组的固定部上形成C形状包覆结构,可提升固定座与绝缘座体接合后的结构强度及加热时对抗热变形的能力,整体结构更为稳定。
【IPC分类】H01R12-72, H01R13-46
【公开号】CN204407545
【申请号】CN201420800887
【发明人】李宜泓, 曹小刚
【申请人】昆山宏致电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