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组修复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188596阅读:来源:国知局
开关301与15个外接支路306的一端连接;每个单刀双掷开关301可以与相邻的正极支路或负极支路连接,或者都不连接,外接支路306的另一端设有接触插针连接孔307 ;所述正极连接孔305与正极接触端子5相连,负极连接孔304与负极接触端子4相连;所述接触插针I (参见图2)包括接触插针竖直端101和接触插针水平端102,接触插针竖直端101通过导线与相应的接触插针连接孔307连接,接触插针水平端102与保护板检测线的插孔连接。
[0017]现有技术中的检测线(参见图4)包括插孔6和检测导线7。检测导线7的一端嵌入到插孔里,另一端锡焊在锂离子电池组各单体电池的正、负极上。其中,各个插孔之间互不连接、彼此绝缘。将保护板的插针插入到该检测线插孔中,就实现了保护板对各单体电池状况的检测。
[0018]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锂离子电池组是10-14串的,也就是说锂离子电池组所配的保护板的插针有10-14根,检测线的插孔有10-14个。本实用新型装置上安装有15根接触插针,可以按照需要拆下多余的插针。接触插针I的尺寸与锂离子电池组所配保护板上的插针的尺寸相同,接触插针之间的间距和锂离子电池组所配保护板上插针的间距相同,将15根接触插针从左向右依次安装在固定槽2中,间距设置完后将接触插针之间用热熔胶固定好,最后将15个接触插针竖直端101从左往右依次与图3中的15个接触插针连接孔307通过15根导线连接,这15根导线互相独立,互不连接。固定槽2周围均为绝缘材质,起到固定接触插针I的作用。锂离子电池组所配的保护板(简称保护板)通过检测线与锂离子电池组中的各单体电池实现连接,保护板上有一排插针,而检测线上有一排插孔,当保护板上的插针插入到检测线上的插孔时,就实现了保护板与锂离子电池组各单体电池之间的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检测线插孔从保护板的插针上拔出,然后将检测线插孔与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接触插针连接,再通过控制单刀双掷开关实现对目标单体电池的修复。
[0019]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组修复装置的工作原理及过程是:
[0020](I)将保护板检测线从保护板的插针上拔出,确定保护板上的插针的规格尺寸以及各插针的间距后,在本实用新型装置上进行接触插针规格尺寸以及间距的调整。
[0021](2)使用万用表测量检测线相邻两孔之间的电压及极性,最终找到电压低也就是电量少的电池,即可以确定所需修复电池的位置及其正负极,检测线该相邻两孔中的一个孔连接所需修复电池的正极,另一个孔连接所需修复电池的负极;标记好检测线中与电压低的电池连接的两个孔的位置及其极性。
[0022](3)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前,关闭所有的单刀双掷开关301,即所有的单刀双掷开关301既不和正极支路308连接也不和负极之路309连接。
[0023](4)将接触插针I插入到保护板检测线的插孔中,根据标记好的两个孔所插入到接触插针I的位置,从而找到控制该接触插针接入线路的单刀双掷开关。
[0024](5)通过调节该单刀双掷开关,将与所需修复电池正极连接的接触插针连接到正极支路308上,将与所修复电池负极连接的接触插针连接到负极之路309上。
[0025](6)最后,将负极接触端子4和正极接触端子5分别与直流稳压电源的负极和正极连接,通过直流稳压电源对电池进行充电,即可对电池进行修复。
[0026]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的解决了目前在修复锂离子电池组时存在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在不需要将固定用的胶带和连接用的导线拆掉的前提下,即可找到并修复所需要修复的电池,减少了现有技术中修复锂电池时需要拆卸胶带和导线而带来繁琐的清理过程,极大的节约了人力和物力,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实用性强等特点。
[0027]本实用新型也保护根据检测线插孔数相匹配的修复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装置所作出的类似等价变化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锂离子电池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15根接触插针、固定槽、线路板、负极接触端子和正极接触端子,所述线路板的外壳一端设有固定槽,所述接触插针的一端与保护板检测线的插孔连接,接触插针的尺寸均与锂离子电池组所配保护板上的插针尺寸相同,相邻接触插针之间的间距与锂离子电池组所配保护板上插针的间距相同,每根接触插针的另一端从左到右依次安装在固定槽中;所述负极接触端子和正极接触端子的一端分别与线路板的另一端相连,负极接触端子和正极接触端子的另一端分别与直流稳压电源的负极和正极连接; 所述线路板的内部线路构成是,包括单刀双掷开关、正极干路、负极干路、负极连接孔、正极连接孔、外接支路、接触插针连接孔、正极支路和负极支路;所述正极干路的一端为正极连接孔,正极干路的另一端上设有八个正极支路;所述负极干路的一端为负极连接孔,负极干路的另一端上设有八个负极支路;所述正极支路与负极干路和负极支路不相连,负极支路与正极干路和正极支路不相连;在正极支路和负极支路的末端之间通过相应的单刀双掷开关与15个外接支路的一端连接;每个单刀双掷开关可以与相邻的正极支路或负极支路连接,或者都不连接,外接支路的另一端设有接触插针连接孔;所述正极连接孔与正极接触端子相连,负极连接孔与负极接触端子相连;所述接触插针包括接触插针竖直端和接触插针水平端,接触插针竖直端通过导线与相应的接触插针连接孔连接,接触插针水平端与保护板检测线的插孔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15根接触插针、固定槽、线路板、负极接触端子和正极接触端子,所述线路板的外壳一端设有固定槽,所述接触插针的一端与保护板检测线的插孔连接,接触插针的尺寸均与锂离子电池组所配保护板上的插针尺寸相同,相邻接触插针之间的间距与锂离子电池组所配保护板上插针的间距相同,每根接触插针的另一端从左到右依次安装在固定槽中;所述负极接触端子和正极接触端子的一端分别与线路板的另一端相连,负极接触端子和正极接触端子的另一端分别与直流稳压电源的负极和正极连接。
【IPC分类】H01M10/42
【公开号】CN204857888
【申请号】CN201520561349
【发明人】柳增富, 梁广川
【申请人】河北工业大学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