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56444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多个电池单元,沿排列方向依次布置;两个固定板,分别位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排列方向的两端;多个紧固组件,设置在两个固定板的上下方向的两侧并沿排列方向连接所述两个固定板,以将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固定在两个固定板之间;以及加强组件,沿上下方向位于固定板上侧的紧固组件和固定板下侧的紧固组件之间且两端沿排列方向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固定板。由于加强组件沿上下方向位于固定板上侧的紧固组件和固定板下侧的紧固组件之间,所以能够进一步加强两个固定板固定电池单元的强度,防止应力集中在固定板的上下两侧,增强电池模组的抗冲击能力,避免电池单元在使用过程中松动,提高电池模组的稳定性。
【专利说明】
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国家相关新能源法律法规的提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其中纯电动汽车是完全由电池提供动力源的汽车,以其对环境污染小,且续航里程长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03]纯电动汽车由于需求更多的电量,且电压需要与电机匹配,故通常需要电池之间进行并联,在提高电池包能量的同时,不提高电池包的电压。
[0004]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池单元被组合成电池组时,难以维持电池组的尺寸稳定性,当电池组受到强外部冲击和振动时,电池单元在电池组中产生松动,结果电池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降低。
[0005]近年来,电池模块要求制造成尽可能小的尺寸和重量。因此,能够被以高集成度地堆叠并具有小的重量与容量比率的棱柱形电池或者袋状电池通常被用做中型或者大型电池模块的电池单元(单元电池)。
[0006]通常,多个电池单元被堆叠并且使用长螺栓固定以构成电池模块。由于固定孔通常被设置在上下两端,应力主要集中在电池的上下两端,容易造成电池组整体结构的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0007]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其能避免电池单元在使用过程中松动,提高电池模组的结构稳定性。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多个电池单元,沿排列方向依次布置;两个固定板,分别位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排列方向的两端;多个紧固组件,设置在两个固定板的上下方向的两侧并沿排列方向连接所述两个固定板,以将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固定在两个固定板之间;以及加强组件,沿上下方向位于固定板上侧的紧固组件和固定板下侧的紧固组件之间且两端沿排列方向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固定板。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中,多个紧固组件能够从上下方向的两侧连接两个固定板,进而夹持固定两个固定板之间的多个电池单元,同时,由于加强组件沿上下方向位于固定板上侧的紧固组件和固定板下侧的紧固组件之间,所以能够进一步加强两个固定板固定电池单元的强度,防止应力集中在固定板的上下两侧,增强电池模组的抗冲击能力,避免电池单元在使用过程中松动,提高电池模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分解图;
[0012]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立体图,且仅示出其中的一个电池单元;
[0013]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固定板的立体图;
[0014]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电池单元的立体图。
[0015]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16]I电池单元23凹陷部
[0017]11单体电池3紧固组件
[0018]12框架31紧固螺杆
[0019]121通孔32紧固螺母
[0020]122凹部4加强组件
[0021]123凸部41连接螺钉
[0022]13导热片42连接杆
[0023]131凹入部D排列方向
[0024]2固定板F前后方向
[0025]21紧固孔U上下方向
[0026]22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
[0028]参照图1至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元I,沿排列方向D依次布置;两个固定板2,分别位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I的排列方向D的两端;多个紧固组件3,设置在两个固定板2的上下方向U的两侧并沿排列方向D连接所述两个固定板2,以将所述多个电池单元I固定在两个固定板2之间;以及加强组件4,沿上下方向U位于固定板2上侧的紧固组件3和固定板2下侧的紧固组件3之间且两端沿排列方向D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固定板2。
[0029]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中,多个紧固组件3能够从上下方向U的两侧连接两个固定板2,进而夹持固定两个固定板2之间的多个电池单元I,同时,由于加强组件4沿上下方向U位于固定板2上侧的紧固组件3和固定板2下侧的紧固组件3之间,所以能够进一步加强两个固定板2固定电池单元I的强度,防止应力集中在固定板2的上下两侧,增强电池模组的抗冲击能力,避免电池单元在使用过程中松动,提高电池模组的稳定性。
[0030]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各固定板2在四个边角处设有紧固孔21。
[0031]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紧固组件3包括:紧固螺杆31,穿设于两个固定板2的紧固孔21内;以及紧固螺母32,螺纹连接于紧固螺杆31的一端。
[0032]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各固定板2设有供加强组件4穿设的连接孔22。
[0033]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各固定板2的连接孔22设置于固定板2沿前后方向F的两侧的至少一侧,并沿排列方向D延伸。
[0034]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一实施例中,各固定板2沿前后方向F的一侧设有多个连接孔22;所述多个连接孔22沿固定板2在上下方向U的中央上下对称设置。
[0035]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各固定板2沿前后方向F的一侧设有一个连接孔22;所述一个连接孔22设置在固定板2在上下方向U的中央。
[0036]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加强组件4包括:连接螺钉41,固定于固定板2的连接孔22内;以及连接杆42,两端经由连接螺钉41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固定板2上。连接杆42可以为如2所示的两端弯折的板材也可以如两端弯折的棒材,但不限制于此,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形状和结构。
[0037]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各电池单元I包括:至少一个单体电池11;以及两个框架12,相互结合、收容并固定单体电池11。
[0038]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各框架12具有供紧固组件3穿设的通孔121。
[0039]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两个框架12中的一个设置有凹部122,而两个框架12中的另一个设置有与凹部122接合的凸部123。
[0040]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各电池单元I还包括:导热片13,夹设在两个框架12之间并接触电池单元I的对应的单体电池11。
[0041]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导热片13具有供加强组件4装配的凹入部131。
[0042]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各固定板2具有供加强组件4装配的凹陷部23。
[0043]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加强组件4在装配后,加强组件4的外表面、固定板2的与加强组件4处于同一侧的外表面、导热片13的与加强组件4处于同一侧的外表面齐平。
【主权项】
1.一种电池模组,包括: 多个电池单元(I),沿排列方向(D)依次布置; 两个固定板(2),分别位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I)的排列方向(D)的两端;以及 多个紧固组件(3),设置在两个固定板(2)的上下方向(U)的两侧并沿排列方向(D)连接所述两个固定板(2),以将所述多个电池单元(I)固定在两个固定板(2)之间;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 加强组件(4),沿上下方向(U)位于固定板(2)上侧的紧固组件(3)和固定板(2)下侧的紧固组件(3)之间且两端沿排列方向(D)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固定板(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各固定板(2)在四个边角处设有紧固孔(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紧固组件(3)包括: 紧固螺杆(31),穿设于两个固定板(2)的紧固孔(21)内;以及 紧固螺母(32),螺纹连接于紧固螺杆(31)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各固定板(2)设有供加强组件(4)穿设的连接孔(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各固定板(2)的连接孔(22)设置于固定板(2)沿前后方向(F)的两侧的至少一侧,并沿排列方向(D)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加强组件(4)包括: 连接螺钉(41),固定于固定板(2)的连接孔(22)内;以及 连接杆(42),两端经由连接螺钉(41)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固定板(2)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各电池单元(I)包括: 至少一个单体电池(η);以及 两个框架(12),相互结合、收容并固定单体电池(1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框架(12)具有供紧固组件(3)穿设的通孔(121)。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各电池单元(I)还包括: 导热片(13),夹设在两个框架(12)之间并接触电池单元(I)的对应的单体电池(11)。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加强组件(4)在装配后,加强组件(4)的外表面、固定板(2)的与加强组件(4)处于同一侧的外表面、导热片(13)的与加强组件(4)处于同一侧的外表面齐平。
【文档编号】H01M2/10GK205645948SQ201620478035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3日
【发明人】伍毓民, 陈传炼, 王德荣
【申请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