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转子交错叠置的直流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82179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转子交错叠置的直流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体无刷直流电机,特别是涉及盘片型定子、转子交错叠置的轴向磁 场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均包括定子和转子,其磁场通常为径向,绕组导体取轴向。作为电动机使用时,电 流馈入绕组导体,受磁场作用产生切向推力,转子即开始旋转。作为发电机使用时,外力拖 动转子旋转,绕组导体切割磁场中的磁力线而感生电势,从而发出电力。现有技术此种方式 构造的直流电机,轴向长度较长,又因为使用铜、铁材料较多而造成重量大,并且运行起来 能量损耗也大,电能-机械能转换效率低。从设计角度看,此种方式构造的电机一旦设计定 型,其输出功率即基本确定,如要更改,须重做电磁计算和机械设计,生产部门也需要为每 一种输出功率的电机准备一套模具和零部件,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都相对比较高。名称为"永磁盘式电机"的两款中国专利03146898.5和03238349.5公开了一种轴向长 度只有一般电机的1/3至1/5,效率高出现有电机1.2倍以上的小型/微型电机新技术。此种永 磁体盘式电机包括至少一片盘形转子,以及含一片以上盘形定子的定子组。所述永磁体盘式 电机技术避免了现有技术电机轴向尺寸长、重量大以及转换效率低的不足之处,但是仍然没 有解决每一设计只对应一确定的输出功率,从而还是不方便系列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管理。另 外,所述永磁体盘式电机仍然还保留有机械换向器和电刷结构,这对于以该盘式电机为基础 实施轴向级联以增大输出功率又不降低可靠性的要求是十分不利的。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永磁体磁极、无 机械换向器的、由n片定子盘和n+l片转子盘同轴交错叠置的轴向级联直流电机,其输出功 率是1片定子盘夹在两片转子盘之间、同轴组装为一体的单级电机的11倍,此处11=1,2,3,..., 11, 12,从而只须设计制造单级的此类电机作为基础产品,然后根据使用需要确定输出功率,再确定级联数11=2, 3,或者是4, 5,甚至更大值,即可组装出来所需输出功率的无刷直流电 机。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可以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设计、制造一种定转子交错叠置的直流电机,包括壳体及其端板,和用于输出或者输入 机械功率的转轴,尤其是,还包括由n片定子绕组盘和n+l片转子磁极盘交错叠置穿于同一 转轴上的定转子组件;其中所有定子绕组盘均至少在圆周方向固定于壳体上而不允许转动, 所有转子磁极盘均至少要在圆周方向固定于转轴上随转轴相对壳体转动;两端板在所述电机 组装完成后被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两端部;所有各定子绕组盘的引出导线均经壳体引出,电子 换向电路板就固定在壳体外侧或者合并设置在所述电机的控制器内;所有定子绕组盘连同壳 体及其端板一起构成所述电机的定子,所有各转子磁极盘连同转轴一起构成所述电机的转子; 所述n片定子绕组盘和n+l片转子磁极盘中的11=1, 2, 3,…,11或12,任选其一。所述定子绕组盘的引出导线包括安装于该定子绕组盘上的磁场极性传感器的引出导线。 所述定子绕组盘包括非磁性材料制成的框架和该框架内的各线巻,所述框架及其内的各线卷经注塑或者模压工艺成型为薄片圆饼,在该圆饼中央有孔,用于将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定子绕组盘。所述定子绕组盘连同壳体及其端板固定在一起可以通过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所述壳 体是一段软磁材料的圆管,该圆管的外圆柱面上沿轴向对称地压有至少两处窄槽,从而在该 圆管的内壁相应地形成至少两条轴向凸起;所述各定子绕组盘的外圆周上与壳体内壁上的轴 向凸起相对应地设置有至少两处缺口,用于在组装成所述电机时卡在所述轴向凸起上;而且所有各定子绕组盘上的各该两处缺口相对于该定子绕组盘上同一线卷径向对称线的偏离角5 应该互相相差10° ~ 45° ,即51—52 = 10° ~ 45° 。第二种方式,所述壳体是n+l段软磁材料圆管,各该圆管壁上沿轴向对称地设置至少两个通孔;所述各定子绕组盘的外圆周 上与各段壳体壁上的轴向通孔相对应地设置有至少两处通孔;所述端板是扁圆柱体,在该端 板的外圆周上与各段壳体管壁上的轴向通孔相对应地也设置有通孔;组装成所述电机时,用 软磁材料销钉或者螺栓穿入所述壳体的通孔、定子绕组盘的通孔和端板的通孔,使各定子绕 组盘连同壳体及其端板固定在一起;而且两相邻定子绕组盘上的各通孔相对于该定子绕组盘上同一线巻径向对称线的偏离角(5应该互相相差10° ~ 45° ,即(51—52 = 10° ~ 45° 。 所述定转子组件的转子磁极盘是整片的高矫顽力硬磁材料,其中央部位有供转轴穿入的将该转子磁极盘磁化为m块扇形磁化区,沿圆周方向N极和S极相间排 列,与轴向相邻的转子磁极盘共同形成m对轴向磁场,此处m-2, 3, ..., 11或12。在所述 定转子组件轴向两端头的转子磁极盘上只有大半厚度是高矫顽力硬磁材料,其余厚度是反磁 性材料,组装所述电机时反磁性材料面贴近端板内面,以阻碍磁通朝端板方向扩散。所述硬 磁材料是稀土元素合金,包括钕铁硼合金,或者是锶铁氧体、钡铁氧体、铝镍钴合金。所述 转子磁极盘上的中央孔之内圆周上有一处是以弦线或者是以向中心的凸起替代圆弧,用以固 定所述转子磁极盘在所述转轴上,使之不能相对该转轴转动;并且组装在所述转轴上的所有 转子磁极盘之中央孔内圆周上的弦线或者凸起,相对于各该转子磁极盘上磁化区的任一径向分隔带的偏离角e都有同样值,从而使得所有各转子磁极盘连同转轴都同步旋转。所述转轴之外圆柱面有一侧被加工形成轴向平面或沟槽,用于适配所述各转子磁极盘之中央孔,使各 转子磁极盘固定在转轴上不能相对转动。特别地,如果11=1,只有两片转子磁极盘,那么该两片转子磁极盘之中央孔内圆周上的弦线或者凸起相对于该磁极盘上磁化区的同一径向分隔带的偏离角e应该互相相差10° ~ 45° , 即61-02= 10° ~45° 。在相邻的定子绕组盘和转子磁极盘之间设置有防止轴向窜动的平垫圈;所述平垫圏包括 氟塑料垫圈、含油多孔陶瓷垫圏和平面滚动轴承。所述端板设置有供转轴穿过的中心孔,该中心孔紧配合有滚动轴承。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定转子交错叠置的直流电机"的有益效果在于1. 所述电机组装方便且可靠性高,其输出功率是1片定子绕组盘夹在两片转子磁极盘之间、同轴组装为一体的单级电机的n倍,此处11=1, 2, 3,…,11, 12;所以只须设计制造 单级的此类电机作为基础产品,然后根据使用需要确定输出功率,再确定级联数11=2, 3,或 者是4, 5,甚至更大值,即可组装出所需输出功率的无刷直流电机,节省了生产成本和管理 成本。2. 所述定子绕组盘和转子磁极盘都是薄片结构,可以有效缩小所述电机的轴向厚度,有 利于所述电机应用到 一些特殊的使用环境。3. 所述转子磁极盘是整片的高矫顽力硬磁材料,借助充磁机将其磁化为N极和S极相 间排列的m块扇形磁化区,相邻两扇形磁化区之间的径向无磁分隔带仅几十微米宽,拍比于 那种将扇形永磁体片一一粘贴于基材上成为转子磁极盘的方式,磁能的利用率高。


图l是本实用新型"定转子交错叠置的直流电机"第一实施例的正投影示意图,包括 图l-i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半剖示意图; 图l-2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的右视示意图。图2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的电机沿轴向分解扩展后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包括-. 图2-1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电机的端板11、转子磁极盘12、 13和定子绕组盘45沿轴向分 解扩展后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图2-2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电机的支承轴40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图2-l中A-A剖视示意图。图4是所述第一实施例在特殊情况!1=1时,两相邻转子磁极盘13的右视示意图,包括 图4-1是所述第一实施例两相邻转子磁极盘其中之一转子磁极盘13的右视示意图; 图4-2是所述第一实施例两相邻转子磁极盘中另一转子磁极盘13的右视示意图。 图5是所述第一实施例两相邻定子绕组盘45的右视示意图,包括 图5-l是所述第一实施例两相邻定子绕组盘45其中之一定子绕组盘的右视示意图; 图5-2是所述第一实施例两相邻定子绕组盘45之另一定子绕组盘的右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定转子交错叠置的直流电机"第二实施例的电机沿轴向分解扩展后 的主视意图,包括图6-1是所述第二实施例电机的端板11、转子磁极盘12、 13和定子绕组盘45沿轴向分 解扩展后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图6-2是所述第二实施例的转轴40的右视示意图; 图6-3是所述第二实施例的销钉102的右视示意图。 图7是所述第二实施例转子磁极盘12的右视示意图。 图8是所述第二实施例定子绕组盘45的右视示意图。图9是所述定子绕组盘45和平垫圈17沿轴向分解扩展后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其中,所 述平垫圏17是平面滚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定转子交错叠置的直流电机,包括壳体10及其端板11,和用于输出或者输入机械功率的转轴40,尤其是,还包括由n片定子绕组盘45和n+l片转子磁极盘12、 13交 错叠置穿于同一转轴40上的定转子组件;其中所有定子绕组盘45均至少在圆周方向固定于 壳体10上而不允许转动,所有转子磁极盘12、 13均至少要在圆周方向固定于转轴40上随转 轴40相对壳体10转动;两端板11在所述电机组装完成后被固定于所述壳体10的两端部; 所有各定子绕组盘45的引出导线均经壳体10引出,电子换向电路板就固定在壳体10外侧或 者合并设置在所述电机的控制器内;所有定子绕组盘45连同壳体10及其端板11 一起构成所 述电机的定子,所有各转子磁极盘12、 13连同转轴40—起构成所述电机的转子;所述n片 定子绕组盘45和n+l片转子磁极盘12、 13中的n-l, 2, 3,…,11或12,任选其一。所 述定子绕组盘45的引出导线包括安装于该定子绕组盘45上的磁场极性传感器的引出导线。 如图l、图2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都是具有3片定子绕组盘 45和4片转子磁极盘12、 13,即11 = 3。所述磁场极性传感器通常为霍尔效应器件。如图5和图8所示,所述定子绕组盘45包括非磁性材料制成的框架46和该框架内的各 线卷47,所述框架46及其内的各线卷47经注塑或者模压工艺成型为薄片圆饼,在该圆饼中 央有孔,用于将所述转轴40穿过所述定子绕组盘45。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壳体10是一段软磁材料的圆管, 该圆管的外圆柱面上沿轴向对称地压有至少两处窄槽15,从而在该圆管的内壁相应地形成至 少两条轴向凸起16;所述各定子绕组盘45的外圆周上与壳体10内壁上的轴向凸起16相对 应地设置有至少两处缺口 461,用于在组装成所述电机时卡在所述轴向凸起16上;为使所述 电机作为电动机使用时能够顺利启动,所有各定子绕组盘45上的各该两处缺口 461相对于该定子绕组盘上同一线卷47径向对称线的偏离角(5应该互相相差10° -45° ,即(51—52 =10° ~ 45° 。如图6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壳体10是n+l段,即4段软磁材料 圆管,各该圆管壁上沿轴向对称地设置至少两个通孔101;所述各定子绕组盘45的外圆周上 与各段壳体10壁上的轴向通孔101相对应地设置有至少两处通孔462;所述端板11是扁圆 柱体,在该端板11的外圆周上与各段壳体10管壁上的轴向通孔101相对应地也设置有通孔 111;组装成所述电机时,用软磁材料销钉102或者螺栓穿入所述壳体10的通孔101、定子 绕组盘45的通孔462和端板11的通孔lll,使各定子绕组盘45连同壳体10及其端板11固 定在一起;同样,为使所述电机作为电动机使用时能够顺利启动,而且两相邻定子绕组盘45 上的各通孔462相对iH亥定子绕组盘上同一线卷47径向对称线的偏离角S应该互相相差10。 ~ 45° ,即(51—52=10° ~ 45° 。所述定转子组件的转子磁极盘12、 13是整片的高矫顽力硬磁材料,常用的是稀土元素 合金,包括钕铁硼合金,或者使用锶铁氧体、钡铁氧体或者是铝镍钴合金,其中央部位有供 转轴40穿入的中央孔48;借助充磁机将该转子磁极盘12、 13磁化为m块扇形磁化区,沿圆 周方向N极和S极相间排列,与轴向相邻的转子磁极盘共同形成m对轴向磁场,此处m-2, 3, 11或12。如图3、图4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所述转子磁 极盘12、 13被磁化为8块扇形磁化区,即m-8。图中用虛线划分各扇形磁化区,但从所述 转子磁极盘12、 13的外观看,所述各扇形磁化区是不可见的。此处要指出的是,所述各扇形 磁化区之间的径向无磁分隔带是非常窄的,不到0.1亳米,从而能充分利用蕴含在有限体积 内的磁场能量。另外,在所述定转子组件轴向两端头的转子磁极盘13上只有大半厚度是高矫 顽力硬磁材料,其余厚度是反磁性材料,组装所述电机时反磁性材料面贴近端板ll内面,以 阻碍磁通朝端板11方向扩散,从而有效防止在端板11上发生涡流损耗。所述转子磁极盘12、 13上的中央孔48之内圆周上有一处是以弦线481或者是以向中心 的凸起483替代圆弧,用以固定所述转子磁极盘12、 13在所述转轴40上,使之不能相对该 转轴40转动;并且组装在所述转轴40上的所有转子磁极盘12、 13之中央孔48内圆周上的 弦线481或者凸起483,相对于各该转子磁极盘上磁化区的任一径向分隔带的偏离角6都有 同样值,从而使得所有各转子磁极盘12、 13连同转轴40都同步旋转。如图3和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所述中夹孔48之内圆周上有一处是以向中心的凸起483替代圆弧;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所述中央孔48之内圆周上有一处是以弦线481替代 圆弧。所述转轴40之外圆柱面有一侧被加工形成轴向平面或沟槽,用于适配所述各转子磁极 盘12、 13之中央孔48,使各转子磁极盘12、 13固定在转轴40上不能相对转动。如图3和 图4,所述转轴40之外圆柱面一侧被加工形成轴向沟槽,适配所述第一实施例之转子磁极盘 12、 13中央孔48的凸起483;如图7所示,所述转轴40之外圆柱面一侧被加工形成轴向平 面,适配所述第二实施例之转子磁极盘45中央孔48的弦线481。在特殊情况下,如果11=1,只有两片转子磁极盘13,为使所述电机作为电动机使用时 能够顺利启动,那么该两片转子磁极盘13之中央孔48内圆周上的弦线481或者凸起483相对于该磁极盘上磁化区的同一径向分隔带的偏离角e应该互相相差10° ~ 45° ,即ei-e2=10° ~ 45°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当n=l时,所述两片转子磁极盘13之中央孔 48内圆周上的凸起483分被相对于各自转子磁极盘上磁化区的同一径向分隔带的偏离角ei、e2如图4所示。如图l、图2和图6所示,在相邻的定子绕组盘45和转子磁极盘12、 13之间设置有防 止轴向窜动的平垫圈17;所述平垫圏17包括氟塑料垫圈、含油多孔陶瓷垫圈和平面滚动轴 承。所述平垫圈17既防止了转子磁极盘12、 13发生轴向窜动,又防止转子磁极盘12、 13在 旋转过程中与夹在其间的定子绕组盘45发生摩擦,影响所述电机的正常运转。如图l所示,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平垫圈17使用氟塑料垫圈,所述氟塑料垫圈可以由聚四氟乙 烯、或者聚全氟氯乙烯制成。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平垫圏17使用含油多孔陶瓷垫 圏。图9特别示出使用平面滚动轴承作为所述平垫圈17的示意图,所述平面滚动轴承与所述 定子绕组盘45紧配合联结在一起。如图l、图2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端板ll设 置有供转轴40穿过的中心孔,该中心孔紧配合有滚动轴承18,令转轴40可以正常旋转。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机组装方便且可靠性高,其输出功率是1片定子绕组盘夹在两片转子 磁极盘之间、同轴组装为一体的单级电机的n倍,此处11=1, 2, 3,…,11, 12;所以只须 设计制造单级的此类电机作为基础产品,然后根据使用需要确定输出功率,再确定级联数 n=2, 3,或者是4, 5,甚至更大值,即可组装出所需输出功率的无刷直流电机,节省了生产 成本和管理成本。所述电机的转子磁极盘形成轴向磁场,相对现有技术电机的径向磁场有本 质突破,其结构有利于縮小电机的轴向尺寸,提高电机的效率,可应用于电动车辆和发电机 等产品上。
权利要求1.一种定转子交错叠置的直流电机,包括壳体(10)及其端板(11),和用于输出或者输入机械功率的转轴(4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n片定子绕组盘(45)和n+1片转子磁极盘(12、13)交错叠置穿于同一转轴(40)上的定转子组件;其中所有定子绕组盘(45)均至少在圆周方向固定于壳体(10)上而不允许转动,所有转子磁极盘(12、13)均至少要在圆周方向固定于转轴(40)上随转轴(40)相对壳体(10)转动;两端板(11)在所述电机组装完成后被固定于所述壳体(10)的两端部;所有各定子绕组盘(45)的引出导线均经壳体(10)引出,电子换向电路板就固定在壳体(10)外侧或者合并设置在所述电机的控制器内;所有定子绕组盘(45)连同壳体(10)及其端板(11)一起构成所述电机的定子,所有各转子磁极盘(12、13)连同转轴(40)一起构成所述电机的转子;所述n片定子绕组盘(45)和n+1片转子磁极盘(12、13)中的n=1,2,3,…,11或12,任选其一。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定转子交错叠置的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绕组盘(45)的引出导线包括安装于该定子绕组盘(45)上的磁场极性传 感器的引出导线。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定转子交错叠置的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绕组盘(45)包括非磁性材料制成的框架(46)和该框架内的各线卷(47), 所述框架(46)及其内的各线卷(47)经注塑或者模压工艺成型为薄片圆饼,在该圆饼中 央有孔,用于将所述转轴(40)穿过所述定子绕组盘(45)。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3所述的定转子交错叠置的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是一段软磁材料的圆管,该圆管的外圆柱面上沿轴向对称地压有至 少两处窄槽(15),从而在该圆管的内壁相应地形成至少两条轴向凸起(16);所述各定子 绕组盘(45)的外圆周上与壳体(10)内壁上的轴向凸起(16)相对应地设置有至少两处 缺口 (461),用于在组装成所述电机时卡在所述轴向凸起(16)上;而且所有各定子绕组盘(45)上的各该两处缺口 (461)相对于该定子绕组盘(45)上同一线卷(47)径向对称线的偏离角5应该互相相差10。 ~ 45° ,即51-52 = 10° ~ 45° 。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3所述的定转子交错叠置的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是n+l段软磁材料圆管,各该圆管壁上沿轴向对称地设置至少两个 通孔(101);所述各定子绕组盘(45 )的外圆周上与各段壳体(10)壁上的轴向通孔(101) 相对应地设置有至少两处通孔(462);所述端板(11)是扁圆柱体,在该端板(11)的外 圆周上与各段壳体(10)管壁上的轴向通孔(101)相对应地也设置有通孔(111);组装 成所述电机时,用软磁材料销钉(102)或者螺栓穿入所述壳体(10)的通孔(101)、定 子绕组盘(45)的通孔(462)和端板(11)的通孔(111),使各定子绕组盘(45)连同 壳体(10)及其端板(11)固定在一起;而且两相邻定子绕组盘(45)上的各通孔(462)相对于该定子绕组盘上同一线巻(47)径向对称线的偏离角5应该互相相差10° -45° ,即51—52 = 10° ~ 45° 。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定转子交错叠置的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转子组件的转子磁极盘(12、 13)是整片的高矫顽力硬磁材料,其中央部位 有供转轴(40)穿入的中央孔(48);借助充磁机将该转子磁极盘(12、 13)磁化为m块 扇形磁化区,沿圆周方向N极和S极相间排列,与轴向相邻的转子磁极盘共同形成m对 轴向磁场,此处m-2, 3,…,11或12。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转子交错叠置的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转子组件轴向两端头的转子磁极盘(13)上只有大半厚度是高矫顽力硬磁 材料,其余厚度是反磁性材料,组装所述电机时反磁性材料面贴近端板(11)内面,以阻 碍磁通朝端板(11)方向扩散。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定转子交错叠置的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磁材料是稀土元素合金,包括钕铁硼合金,或者是锶铁氧体、铜铁氧体、铝 镍钴合金。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转子交错叠置的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磁极盘(12、 13)上的中央孔(48)之内圆周上有一处是以弦线(481)或 者是以向中心的凸起(483)替代圆弧,用以固定所述转子磁极盘(12、 13)在所述转轴(40)上,使之不能相对该转轴(40)转动;并且组装在所述转轴(40)上的所有转子磁 极盘(12、 13)之中央孔(48)内圆周上的弦线(481)或者凸起(483),相对于各该转子磁极盘上磁化区的任一径向分隔带的偏离角e都有同样值,从而使得所有各转子磁极盘(12、 13)连同转轴(40)都同步旋转。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转子交错叠置的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0)之外圆柱面有一侧被加工形成轴向平面或沟槽,用于适配所述各转 子磁极盘(12、 13)之中央孔(48),使各转子磁极盘(12、 13)固定在转轴(40)上不 能相对转动。
11. 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9所述的定转子交错叠置的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如果n-l,只有分别在所述定转子组件两端的两片转子磁极盘(13),那么该两片转 子磁极盘(13)之中央孔(48)内圆周上的弦线(481)或者凸起(483)相对于该磁极盘 上磁化区的同一径向分隔带的偏离角e应该互相相差10° ~ 45° ,即61-92 = 10° ~ 45° 。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转子交错叠置的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定子绕组盘(45)和转子磁极盘(12、 13)之间设置有防止轴向窜动的平 垫圏(17);所述平垫圈(17)包括氟塑料垫圈、含油多孔陶瓷垫圈和平面滚动轴承。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转子交错叠置的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11)设置有供转轴(40)穿过的中心孔,该中心孔紧配合有滚动轴承(18)。
专利摘要一种定转子交错叠置的直流电机,包括壳体(10)及其端板(11),和用于输出或者输入机械功率的转轴(40),尤其是,还包括由n片定子绕组盘(45)和n+1片转子磁极盘(12、13)交错叠置穿于同一转轴(40)上的定转子组件,其中所有定子绕组盘(45)均至少在圆周方向固定于壳体(10)上而不允许转动,所有转子磁极盘(12、13)均至少要在圆周方向固定于转轴(40)上随转轴(40)相对壳体(10)转动。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机组装方便且可靠性高,只须根据需要确定输出功率,再确定的所述定子绕组盘(45)和转子磁极盘的数量,即可组装出所需输出功率的无刷直流电机,节省了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
文档编号H02K15/02GK201113740SQ200720121918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7日
发明者胡广生 申请人:胡广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