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33339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电子设备等中使用的电机。
技术背景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具有图12所示结构的盘主轴电机、具有图13所示 结构的轴流式风扇电机等用作电子设备等中的电机。图12和13所示的电机 具有下面的结构。即,径向轴承133支撑旋转轴,使得旋转轴能够旋转,或 者径向轴承支撑转子,使得转子能够相对于轴旋转。滑动轴承用作径向轴承 133。轴131维持转子111相对于定子112的旋转。为了稳定地在光盘上记录信息信号和从光盘上再现信息信号,图12所 示的盘主轴电机101A可以持续地保持转盘102的位置。进一步,图13所示 的轴流式风扇电机101B可以在各方向和姿态支撑叶轮119的重量,在叶轮 119的旋转过程中没有推力,可以使叶轮119稳定地旋转。从而,每个使用 径向轴承133和推力轴承134的电机101A和101B会产生将轴131压向推 力轴承134的压力(以下称为"4,引力(thrust attraction)"),径向轴 义133为 滑动轴承。以下,将参考图14描述产生将轴131压向推力轴承134的压力 的方法。同时,图14是表示磁体120和铁心115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放大图, 磁体120和铁心115产生图12和13所示的每个电机101A和101B的推引 力。如图14所示,产生推引力的电机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在推力方向上, 铁心115在推力方向上的磁中心C01与磁体120在推力方向上的磁中心C02 偏离而错位(deviated and offset)预定距离L。在这一电机中,由磁体120 产生的磁力线进入铁心115。然而,由于磁中心彼此错位距离L,在推力方 向上,磁力线的状态在铁心115的一侧(上侧)和另一侧(下侧)彼此不同。 在此情况下,磁力线沿最短距离形成,以使磁阻最小化。当代表磁中心之间的偏离(deviation)(错位距离(offset distance))的距离 L变化时,如杲L是0,则是一个稳定状态。当错位距离从稳定状态改变时,磁力线在铁心的上侧和下侧彼此不同。因此,由于i兹力线的不同,在推力方向上产生排斥力,在铁心的上侧磁力增加。结果,产生了推引力Fs,该推引 力是将轴131吸引向推力轴承134的力。同时,由于铁心115的中心和磁体 120的中心之间的错位产生的推引力用于除盘主轴电机101A和轴流式风扇 电机101B外的各种电机。然而,尽管上述产生推引力的电^M介格低廉,并且在推力方向吸引轴的 方法方面出色,也有如下所述产生噪声和振动的忧虑。下面将参考图15A至 15D描述噪声和振动的产生原理。图15A至15D与16A至16D是表示4失心115和石兹体120之间关系的示 意图,线圈114(在下文中,称为"铁心线圈")缠绕铁心115,这可以从图 14的外侧看出,即,在径向方向上从外侧向内侧看到的铁心线圈114和115 以及磁体120的侧视图,以及在推力方向上表示铁心线圈114和115与磁体 120之间位置关系的横截面图。同时,图15A至15C是表示由于对应于距离 L的错位而产生推引力的侧视图,图15D是表示图15A至15C以及对应于 距离L的错位状态的每一个状态的横截面图。进一步,图16A至16C是表 示由于L=0没有发生错位并且没有产生推引力的侧视图,图16D是表示图 16A至16C以及距离L是O的每一个状态的横截面图。图15A、 15B和15C是表示由于转子111的旋转,铁心115和面对铁心 的磁体120之间的关系改变的图。即,图15A表示铁心115面对磁化为N 极的磁体120的一部分。图15B表示转子111从图15A的状态轻微地转动, 即,铁心115面对磁化为N极和S极的磁体120的边界部分。图15C表示 转子111进一步从图15B的状态轻微地转动,即,铁心面对磁化为磁体120 的边界部分的S极的磁体的一部分,该磁体120磁化为N极和S极。在图15A、 15B和15C的状态中的任一状态中,铁心和磁体以图15D 中所示的关系设置,其中铁心115和磁体120的磁中心在推力方向彼此错位 (在下文中,该状态称为"磁中心错位(magnetic center offset)")。因此,由 于因磁中心错位引起的推引力Fs,轴131被吸引向推力轴承134。然而,铁心115和磁体120之间的磁中心错位对缠绕铁心115的线圈114 有影响。即,相对高密度的磁通量M01从磁体120提供到缠绕铁心115的 铁心114的一侧线圈114a,所述一侧线圈114a对应于铁心115在推力方向 上的两侧中的一侧,在铁心115的这一侧,,兹体120的》兹中心C02与铁心115的磁中心C01彼此偏离而错位,其中。由磁体120产生的相对低密度的 磁通量M02提供到另一侧线圈114b。换言之,由磁体120产生并且没有用 于旋转转子111的转矩的^F兹通量与线圏114正交。例如,由于磁通量的作用,在图15A所示的状态中,常量推引力Fs按 如上所述的那样产生,不必要的力F01在缠绕铁心115的线圈114中的一侧 线圏114a上沿与推引力Fs的方向XI相反的相反方向X2产生,该一侧线圈 114a设置在铁心115的在推力方向上的一侧上。同时,在缠绕铁心115的线 圈114的另一侧线圈114b上还产生力F02,该力F02沿与推引力Fs的方向 相同的方向Xl,该另一侧线圈114b设置在铁心115的在推力方向上的另一 侧上。然而,由于具有如上所述作用的磁通量M02具有比磁通量M01低的 密度,沿相反方向X2产生的不必要的力F01不可能得到抵消。既然这样,假设电流在图15A中所示的方向流过线圈114,如果所谓的 弗莱明(Fleming)左手定则应用到图15A中所示的N极支配状态,很明显 所产生的不必要的力F01和F02在推力方向上产生,并如上所述在推力方向 的铁心一侧上沿与推引力Fs的方向相反的方向X2产生。而且,很明显,不 必要的力在推力方向的铁心另 一侧上沿与的推引力Fs的方向相同的方向X1 产生。同时,电机与现有技术中的普通电机在磁体120的N极和S极的相位 由霍尔(Hall)元件119^:测以及流经线圈114的电流值及时改变方面相同。 同时,相对小的电流供应给图15A的状态中的线圈,最大电流供应给图15B 的状态中的线圈,这将在下面描述,相对中间的电流供应到图15C的状态中 的线圈。同样地,小电流供应到图16A的状态中的线圈,最大电流供应到图 16B的状态中的线圈,中间电流供应到图16C的状态中的线圈。进一步,图15B中所示的状态与图15A中所示的上述状态在磁通量在 一侧线圈114a和另一侧线圈114b具有高密度和低密度方面相同。然而,由 于磁体120的面对部分是N极和S极之间的边界部分,不必要的力由从N 极和S极在一侧线圈114a和另一侧线圈114b中的任何一个产生的磁通量抵 消。因此,不产生不必要的力,仅仅产生如上所述的常量推引力Fs。进一步,图15C中所示的状态反转到参照图15A描述的状态,产生如 上所述的常量推引力Fs。另外,不必要的力F03在缠绕铁心115线圏114中 的一侧线圈114a上沿与推引力Fs的方向相同的方向XI产生,该一侧线圈 114a设置在铁心115的在推力方向上的一侧上。同时,在缠绕铁心115线圈114中的另一侧线圈114b上产生力F04,该力F04沿与推引力Fs的方向相 反的方向X2,该另一侧线圈114b设置在铁心115的在推力方向上的另一侧 上。然而,由于具有上述作用的;F兹通量M04具有比相应一侧线圈的;兹通量 低的密度,在相同方向上产生的不必要的力F03不可能得到抵消。既然这样,如果电流在图15C中所示的方向流经线圈114,该状态变成 如图15C所示的S极支配的状态,应用所谓的弗莱明左手定则,很明显所产 生的不必要的力F03和F04在推力方向上产生,并且如上所述在推力方向的 铁心一侧上沿与推引力Fs的方向相同的方向XI上产生。而且,很明显,不 必要的力在推力方向的铁心另 一侧上沿与推引力Fs的方向的相反方向X2产 生。如上所述,由于转子111的旋转,在不必要的力的方向在图15A至15C 的状态中改变的同时,重复地产生不必要的力。因此,当朝向在推力方向的 上侧或者下侧的方向XI或者X2变化时,小的力施加到转子111或者该转 子由于小力而细微地移动。因此,有产生噪声和振动的忧虑。与在图15A至15C所示产生推引力的状态形成对照,由于如图16A至 16C所示的L-0,在错位没有发生以及推引力没有产生的状态下,转子111 不像图15A至15C中细孩i地移动,在此没有产生不期望的振动和噪声的忧 虑。即,在图16A至16C的状态的4壬一状态下,4^心和石兹体以这样的关系 设置,其中铁心115的磁中心C01和C02与磁体120彼此一致,如图16D所示。由于铁心115的磁中心与磁体120彼此一致,在缠绕铁心115的线圈ll4 上没有作用,即,在缠绕铁心115的线圈114中,在推力方向上相应铁心ll5 的两侧,大致相同密度的磁通量M03和M04提供给一侧线圈114a和另一侧 线圈114b。例如,在图16A所示的状态中,不必要的力F05在缠绕铁心115的线 圈114中的一侧线圈114a上产生,该力-F05沿一个方向XZ(在图16A中朝 向上侧)。然而,同时,在缠绕铁心115的线圈114的另一侧线圈114b上产 生不必要的力F06,该力F06沿与在一侧线圈114a上产生的不必要的力F05 ' 的方向相反的方向XI (在图16A中朝向下侧)。因此,大致相同密度的磁通 量M03和M04对一侧线圈114a和另一侧线圈114b产生作用,从而这些力相互抵消。进一步,在图16B所示的状态中,与图15B的情况相同,不必要的力 由从N极和S极在一侧线圈114a和另 一侧线圈114b中的任何一个产生的磁 通量抵消。因此,没有产生不必要的力。此外,在图16C所示的状态中,与图16A的情况相同,不必要的力F07 在缠绕铁心115的线圈114中的一侧线圈114a上沿另一方向Xl产生。然而, 同时,在缠绕铁心115的线圈114中的另一侧线圈114b上产生不必要的力 F08,该力F08沿与在一侧线圈114a内产生的不必要的力F07的方向相反的 方向X2。因此,大致相同密度的磁通量M03和M04对一侧线圈114a和另 一侧线圈114b产生作用,以^吏这些力相互^l氐消。当已经参考图16A至16C描述的铁心115和磁体120之间的磁中心错 位没有发生时,不产生在图15A至15C的情况下在推力方向上发生的转子 111的细微移动或者由该细微移动引起的不期望的振动和噪声。然而,如图16A至16C中所示,当铁心115和石兹体120之间的》兹中心 错位不发生时,对电机起作用所需要的推引力应由单独结构产生。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通过使用专用推引力,兹体获得推引力的电机, 比如在JP-A-11-252878中公开的电才几。具体地,已经存在如图17和18中所 示的盘主轴电机141A和轴流式风扇电机141B。下面将参考图19详细描述 图17和18中使用的推引力磁体142的结构。同时,图19是每一个图17和 18中所示的电机一部分的放大图,在该部分上安装有推引力磁体142。在图 17至19和随后的ilL明中,与图12和13中所示的电才几的元件相同的元件由 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将省略其的详细描述。电机141A和141B的每一个具有推引力磁体142,其包括在定子112 上的背偏转线圈143,如图19中所示。推引力磁体142吸引转子偏转线圈 llla,并产生吸引转子111和轴131的推引力,其整体地固定到转子和推力 轴承134。图17和18中所示的电机通过使用上述推引力磁体142来产生推 引力,并避免不必要的振动和噪声。同时,尽管图17和18中所示的每一个 电机141A和141B已经在定子112上具有磁体142,磁体可以设置在转子 111上,吸引磁体的吸引偏转线圏可以设置在定子112上。同时,具有相对 大能量产出的钕磁体已经用作推引力磁体,以便稳定引力和防止振动。然而,按照每一个包括推引力磁体142的电机141A和141B,由于附加的结构,增加了制造成本,增加了固定空间上的限制,能够保持^f兹体和吸引偏转线圈之间的空气间隙ga。为此,如果增加了防止振动和噪声的结构,存 在的问题是成本增加。进一步,简化结构来减少制造成本并且同时抑制不必 要的振动和噪声是困难的。发明内容期望提供一种电机,其中缠绕有线圈的铁心的磁中心与磁体的磁中心在 推力方向上错位,以将轴吸引向推力轴承,可以抑制在驱动期间的自然振动。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电机包括轴,其当电机 关于定子旋转时用作旋转中心;轴承,在轴的周围方向上支撑轴;推力轴承, 在轴的推力方向上支撑轴的一端;磁体,固定到电机并在轴的旋转方向上交 替地(alternately)磁化成不同极;铁心,固定到定子并在轴的径向上设置来 面对磁体;以及缠绕铁心的线圈。铁心的磁中心在推力方向上偏离磁体的磁 中心,从而轴被吸引向推力轴承。电机进一步包括屏蔽从磁体向线圈泄漏的 漏磁通量的磁屏蔽。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缠绕有线圈的铁心的磁 中心与磁体的磁中心在推力方向上错位,以将轴吸引向推力轴承。该电机进 一步包括屏蔽从磁体向线圈泄漏的漏磁通量的磁屏蔽。抑制由于在线圈上的 泄漏磁通量的影响产生的不必要的振动和噪声是可能的。即,简化结构,降 低制造成本,并来抑制不必要的振动和噪声而没有专用推引力磁体是可能 的。


图1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的横截面图;图2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的磁体、线圈、铁心、磁屏蔽的放大横 截面图;图3是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电机的磁屏蔽的结构图,并且是电机的平 面横截面图;图4是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电机的磁屏蔽设置在线圈一侧上的横截面图;图5是表示设置在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内的元件的放大横截面图;图6是按照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机的横截面图;图7是图6中所示的电机的磁体、线圈、铁心和磁屏蔽的放大横截面图;图8是表示在图6所示的电机内的线圈一侧上提供的磁屏蔽的横截面图;图9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电机的磁屏蔽的一种示例的放大横截面图; 图10是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电机的磁屏蔽的另一种示例的视图,并且是在轴的径向设置在轴的外侧的线图、铁心、磁屏蔽的放大侧视图;图IIA和11B是比较性地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电机和与该电机比较的电机的噪声电平变化的视图,其中图IIA表示当没有提供磁屏蔽时的噪声电平视图,图IIB表示当提供磁屏蔽时的噪声电平;图12是作为现有技术中的电机的盘主轴电机的侧视图和横截面图;图13是作为现有技术中的电机的轴流式风扇电机的横截面图;图14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电机的磁体、线圈和铁心的位置关系的放大横截面图;图15A至15D表示当由于现有技术中电机中的磁中心错位而产生推引 力时,在转子转动期间产生振动和噪声的视图,其中图15A是表示铁心和面 对磁化成N极的;兹体的部分的线圏的侧视图,图15B是表示铁心和面对在N 极和S极之间的磁体的边界部分的线圏的侧视图,图15C是表示铁心和面对 S极支配的磁体的部分的线圈的侧视图,图15D是表示在铁心和磁体之间的 磁中心错位的横截面图;图16A至16D是表示在图15A至15D情况下的现有技术的电机中,当 没有发生磁中心错位时,在转子的转动期间没有产生振动和噪声的视图,其 中图16A是表示铁心和面对磁化成N极的磁体的部分的线圈的侧视图,图 16B是表示铁心和面对在N极和S极之间的磁体的边界部分的线圈的侧视 图,图I6C是表示铁心和面对S极支配的磁体的部分的线圈的侧视图,图 16D是表示在铁心和磁体之间没有发生磁中心错位的横截面图;图17是表示作为现有技术中具有推引力磁体的电机的盘主轴电机的一 种示例的视图;图18表示作为现有技术中具有推引力磁体的电机的轴流式风扇电机的 一种示例的横截面图;图19是现有技术中具有推引力磁体的电机的推引力磁体的放大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在该实施例中将描述在电子设备的散热器中使用的电机,该电子设备例 如是执行各种信息的算术运算的信息处理器的便携式计算机。在便携式计算 机中具有散热器。该散热器包括金属底座、固定到该底座的电机l、由电机1转动的风扇3、接收该风扇3的风扇箱4以及散热片。下面将详细描述可 旋转地驱动散热器的风扇3的电机1。如图1所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1包括转子11和定子12。 定子12整体地与电机1和接收风扇3的风扇箱4形成,该风扇3由电 机1转动。定子12包括轴承单元30、线圈14和由线圈14缠绕的铁心15。 定子12固定到风扇箱4的上表面4a,以便整体地与风扇箱形成。定子12 例如由铁制造。轴承单元30固定到柱形支架16,该柱形支架通过执行压配 合(press-fitting)、粘附或者压配合和粘附,在定子12的中心部分形成。同时, 轴承单元30压配合至支架16中,该支架16整体地与定子12形成,以便具 有柱形形状。如图1所示,铁心15固定到支架16的外部,该外部是整体固定到定子 12的轴承单元30的外围部分。由驱动电流供给的线圈14缠绕在铁心15周 围。与定子12 —起形成电机1的转子11固定到由轴承单元30可旋转地支 撑的转动轴31,并整体地与转动轴31转动。转子11包括叶片毂17、包括 多个与叶片毂17整体转动的叶片19的风扇3、固定到叶片毂17内周表面的 转子偏转线围iia。风扇3的叶片19与叶片毂17整体地形成,例如通过在 叶片毂17的外围表面上进行外部才莫制(outsert molding )。环形转子磁体20固定到转子偏转线圈lla的内周表面,该偏转线圈固 定到叶片毂17,以便面对定子12的线圈14。磁体20是在转动轴31的周向 上交替地磁化成S极和N极的磁体。该磁体固定到转子偏转线圈lla的内周 表面,例如,通过粘附以便与叶片毂17整体地形成。同时,由上述线圈14 缠绕的4失心15在转动轴31的径向面对石兹体20。轴毂部分21,其具有在平板型部分17b的中心形成的通孔21a,被压配合到安装部分32,该安装部分在由轴承单元30支撑的转动轴31的前端形成, 以使叶片毂17固定到转动轴31,从而整体地与转动轴转动。固定到定子12的转动轴31由轴承单元30可旋转地支撑。该支撑单元 包括径向轴承33和推力轴承34。径向轴承在转动轴的周围方向支撑转动轴 31。在转动轴31的一端形成轴承支撑部分31a,其由径向轴承33支撑,在 推力方向由推力轴承34可旋转地支撑。径向轴承33是滑动轴承,其在转动轴承的周向支撑转动轴31。在该实 施例中,滑动轴承用作径向轴承33,但是径向轴承不限制于滑动轴承。例如, 油浸烧结轴承或者动态液压轴承也可用作径向轴承。轴承单元30在周向和推力方向由径向轴承33和推力轴承34支撑转动 轴31,以^f吏4争动轴自由4争动。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机1的情况下,当驱动电流从设置在电机1外侧的 驱动电路通过预定传导图案供应到定子12的线圈14,由于在线圈14内产生 的磁场和由转子11的转子磁体20产生的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转子11与 转动轴31整体地转动。固定到转子11并包括多个叶片19的风扇3,由于转 子11的转动,也与转子11整体地转动。当风扇3转动时,包括电机1的散 热器,例如从散热器的外面吸入空气,允许空气流过计算机箱,并通过设置 在箱内的散热片向箱的外面排出空气。结果,散热器将由加热元件产生的热散发到计算机的外面并冷却计算机。设置电机1的磁体20和由线圈14缠绕的铁心15,以使铁心和磁体的 磁中心彼此偏离而错位。即,为了在与其中转动轴31由推力轴承M支撑的 相反方向产生引力,设置铁心和磁体以使铁心15和整体固定到转动轴31的 磁体20中的一个偏离另一个的磁中心,该另一个在转动轴支撑的方向上整 体固定到推力轴承34。具体地,设置铁心和磁体,以使通过转子11整体固定到转动轴31的磁 体20的磁中心C12向图中的上侧、也即在转动轴支撑的方向上偏离铁心l5 的磁中心Cll,该铁心通过定子12整体固定到推力轴承34。如上所述设置的铁心15和磁体20设置成这样的关系,其中在推力方向 上,铁心和磁体的磁中心彼此偏离而错位(在下文中,该状态称为"磁中心 错位")。因此,产生了将转子11的转动轴31吸引向定子12的推力轴承34 的力(在下文中,称为"推引力,,)Fs。结果,转动轴能够被吸引向推力轴承。进一步,电机1提供屏蔽从磁体20向线圈14泄漏的漏磁通量的磁屏蔽 35。即,磁屏蔽35解决了以下问题。为了产生推引力Fs,设置由线圏14 缠绕的铁心15 (在下文中,称为"铁心线圈")和磁体20,以便具有磁中心 错位。为此,如参考图15A至15C所述的那样,产生了不必要的力,并且 不必要的力的大小和方向变化,同时因不必要的力产生了不期望的振动和噪 声。具体地,如图2所示,^磁场35包括第一屏蔽板35a和第二屏蔽板35b。 第一屏蔽板大致形成盘的形状,以便在推力方向覆盖线圏14的一侧线圈 14a,并在推力方向设置在线圈14的一侧上。第二屏蔽板大致形成盘的形状, 以便在推力方向覆盖线圏14的另一侧线圈14b,并在推力方向设置在线圈 14的另一側上。如图2和3所示,第一屏蔽板35a和第二屏蔽板35b的最外围部分形成 为位于铁心15外端(outerends)的内侧。进一步,其中插入转动轴31的大致圆形插入孔35c和35d大致分别在 第一屏蔽板35a和第二屏蔽板35b的中心部分形成,即,第一屏蔽板和第二 屏蔽板的每一个以大致环状形成。进一步,第一屏蔽板35a和第二屏蔽板35b 的最内周部分形成为位于与铁心15的内端(inner ends)大致相同的位置或者 位于铁心内端的外侧。换言之,如图3所示,第一屏蔽板35a和第二屏蔽板35b的每一个具有 比线圈14在径向的宽度大的直径,并形成大致环状,以便在推力方向覆盖 铁心15的内径和外径。另外,尽管第一屏蔽板35a和第二屏蔽板35b的最外围部分形成为位于 上述铁心15的外端的内侧,但本发明不限制于此。例如,最外围部分可以 形成为位于与铁心15的外端大致相同的位置。同样,第一屏蔽板35a和第 二屏蔽板35b的最内周部分形成为位于与铁心15的内端大致相同的位置, 或者可以位于铁心15内端的外侧。第一屏蔽板35a和第二屏蔽板35b的最外围部分形成为位于与铁心15 的外端大致相同的位置或者位于铁心15外端的内侧,其最内周部分形成为 位于与铁心15的内端大致相同的位置或者位于铁心15内端的外侧。因此, 虽然在此在对由当电流供应到线圈14时,转动转子11的磁体20产生的磁场和上述推引力没有作用,屏蔽仅有的向下面所述的线圈14泄漏的漏;兹通 量是可能的。第一屏蔽板35a和第二屏蔽板35b固定到支架16,该支架是定子12的 外壳的一部分。通过压制,内周壁35e和35f分别在第一屏蔽板35a和第二 屏蔽板35b形成,以便具有比板在推力方向的厚度大的尺寸,并通过压配合、 粘附或者热焊接固定到支架16。同时,在内周壁35e和35f的内周表面内侧 的空间分别形成上述插入孔35c和35d。进一步,磁屏蔽35的第一屏蔽板35a和第二屏蔽板35b的每一个由磁 性材料制造。例如,适合深拉的镀锡钢板可以用作每一个第一屏蔽板和第二 屏蔽板。磁屏蔽35的第一屏蔽板35a和第二屏蔽板35b能够屏蔽由磁体20产生 的并因铁心15和磁体20之间的磁中心错位而对缠绕铁心15的线圈14作用 的磁通量,从而能够消除该作用。这样,第一屏蔽板35a和第二屏蔽板35b 能够防止由线圈14和》兹体20产生的漏石兹通量彼此交叉。包括第一屏蔽板35a和第二屏蔽板35b的^兹屏蔽35,屏蔽从磁体20向 线圈14泄漏的漏^t通量。因此,^兹屏蔽解决了当为了产生推引力而^吏4^心 15的磁中心与;兹体20的磁中心偏离而错位时产生的问题,也即这样的问题 高密度磁通量Mil和低密度磁通量M12分别提供到与推力方向的铁心15 一侧相对应的一侧线圈14a以及与推力方向的铁心15另一侧相对应的另一 侧线圈14b,从而产生了不必要的力以及因该不必要的力而产生了振动和噪 声。进一步,设置第一屏蔽板和第二屏蔽板和铁心,以使以环形形成的第一 屏蔽板35a和第二屏蔽板35b的内周部分和外围部分的中心与铁心l5的中 心一致,即,同心度尽可能地小。为此,减小旋转扭矩和嵌齿效应(cogging) 是可能的。进一步,第一屏蔽板35a和第二屏蔽板35b设置在尽可能靠近线圈l4 的位置,以便可以有效地屏蔽从石兹体20向线圈14泄漏的漏磁通量。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包括转动轴31,当转子ll关于 定子12转动时,该转动轴31作为旋转中心;径向轴承33,其在转动轴的周 围方向支撑转动轴31;推力轴承34,其在转动轴的推力方向支撑转动轴31 的一端;》兹体20,其固定到电机ll,并在转动轴31的旋转方向上交替地-兹化成不同的极;铁心15,其固定到定子12并在转动轴31的径向上设置来面 对磁体20;以及缠绕铁心15的线圈14。铁心15的;兹中心在推力方向与磁 体20的磁中心错位,以将转动轴31吸引向推力轴承34。由于提供第一屏蔽 板35a和第二屏蔽板35b作为屏蔽从石兹体20向线圈14泄漏的漏石兹通量的石兹 屏蔽35,从而因铁心15和磁体20之间的磁中心错位而产生推引力。因此, 不需要提供作为独立和专用推引力元件的磁体。进一步,能够通过磁屏蔽35 解决由于铁心15和磁体20之间的磁中心错位而产生的问题。即,能够减少 或者防止由于乂力磁体20向线圈14泄漏的漏i兹通量而产生的不必要的力,以 及由于该不必要的力而产生的不必要的振动和噪声。因此,按照本发明实施 例的电机1不需要包括专用推引力磁体。结果,能够简化结构,降低制造成 本,并抑制不必要的振动和噪声。换言之,通过在低成本使用具有上述磁中心错位的简单结构,电机l获 得推引力,该推引力对避免当滑动轴承用作径向轴承时产生的不必要的振动 和噪声是必须的。进一步,电机抑制不必要的振动和噪声,这些振动和噪声 是具有由推引力引起的磁中心错位的结构的问题。当动态液压轴承用作电机1的径向轴7R,可以在不使用上述专用推引力 磁体的情况下抑制不必要的振动和噪声。此外,由于转动性能由动态液压轴 承提高,能够通过径向轴承的性能获得低振动和低噪声。结果,总体上能够 获得进一步的低振动和低噪声。上述电机1具有第一屏蔽板35a,其在推力方向上设置在线圈14的一 侧上,以便在推力方向上覆盖线圈14的一侧线圈14a,以及第二屏蔽板35b, 其在推力方向上设置在线圈14的另一侧上,以便在推力方向上覆盖线圈14 的另 一侧线圈14b,同时磁屏蔽屏蔽从磁体20向线圈14泄漏的漏磁通量。 然而,本发明不限制于此,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的磁屏蔽可以在推力方 向上设置在线圈14的至少一侧,以^使在推力方向上覆盖线圈14的任何一侧 线圈。既然这样,如果在推力方向上磁屏蔽提供来覆盖线圈14的一侧线圈, 磁屏蔽设置在从磁体20向线圈14泄漏的漏磁通量具有高密度的一侧上,即, 在磁体20的磁中心与铁心15的磁中心错位的一侧上,以便磁屏蔽能够进一 步有效。即,例如图4所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可以具有仅仅包括第一屏 蔽板35a磁屏蔽,该第一屏蔽板在推力方向上设置在线圏14的一侧上,以^更在从^磁体20向线圈14泄漏的漏磁通量具有高密度的推力方向上覆盖线圏 14的一侧线圈14a。由于铁心15和磁体20之间的磁中心错位而产生推引力, 具有仅包括如图4所示的第一屏蔽板35a的磁屏蔽的电机不需要包括独立的 或者专用的推引力元件。进一步,能够通过使用与当提供上述第 一屏蔽板35a 和第二屏蔽板35b时相比的简单结构,解决由于磁中心错位而产生的问题。 即,能够降低或者防止由于从磁体20向线圈14泄漏的漏磁通量而产生的不 必要的力,以及由于该不必要的力产生的不必要的振动和噪声。结果,能够 简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并抑制不必要的振动和噪声。同时,图4中所示 的电机进一步包括绝缘元件36。下面将参考图5描述该电机的优点。如图5所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除了上述结构之外,还包括绝缘 元件36,以便防止f兹屏蔽35和线圏14之间的绝缘失败。即,如图5所示的每一个绝缘元件36设置在每一个第一屏蔽板35a和/ 或第二屏蔽板35b之间,其形成基本的环形以便在推力方向上覆盖线圈14 的一侧线圈14a和/或另一侧线圏14b,并在推力方向上设置在线圈14的一 侧和/或另一侧上,在推力方向上,线圈14的每一个一侧线圈14a和另一侧 线圈14b由屏蔽板覆盖。每一个绝缘元件36可以由具有绝缘性质的材料制 造。优选地,绝缘元件由塑料制造,例如尼龙、聚酯或者聚酰亚胺。例如, 绝缘元件36固定到第一屏蔽板35a和第二屏蔽板35b的内部表面,以便设 置在上述位置。每一个绝缘元件36能够可靠地绝缘;兹屏蔽35和线圈14。因此,能够 通过》兹屏蔽35更可靠地减少从/磁体20向线圈14泄漏的^兹通量。具有如图4所示的绝缘元件36的电机包括转动轴31、径向轴承33、推 力轴承34、磁体20、铁心15和线圈14,类似于上述电机1。铁心15的磁 中心在推力方向上偏离^兹体20的^兹中心,以便转动轴31吸引向推力轴承34 。 该电才几进一步包括屏蔽乂人石兹体20向线圈14泄漏的漏石兹通量的石兹屏蔽35,以 及在磁屏蔽35和线圈14之间提供的绝缘元件36。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屏蔽 从磁体向线圈14泄漏的漏磁通量,该漏磁通量是引起推引力的磁中心错位 的问题。结果,能够减小或者防止由于漏;磁通量产生的不必要的力,以及由 于该不必要的力产生的不必要的振动和噪声。包括具有不同形状的磁屏蔽的电机,可以具有如图6中所示的结构。同 时,在下列描述中,与图1中所示的电机1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详细il明。如图6所示,按照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机41包括转子11、定子12、 转动轴31、包括径向轴承33和推力轴承34的轴承单元30、 -兹体20、铁心 15和线圈14。设置由线圈14缠绕的铁心15和电机41的-兹体20,使得铁心和磁体的 磁中心象上述电机1一样彼此偏离而错位。因此,推引力按如上所述的那样 产生,以使转动轴31吸引向推引力轴承34。进一步,电机41具有屏蔽从磁体20向线圈14泄漏的漏磁通量的磁屏 蔽45。即,^兹屏蔽45解决了下列问题。为了产生推引力,设置铁心线圈14 和15以及磁体20以便具有磁中心错位。为此,当不必要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改变时,产生了不必要的力,以及因该不必要的力产生的不期望的振动和噪 声。具体地,如图7所示,磁屏蔽45包括在推力方向上覆盖线圈14的一侧 线圈14a的第一屏蔽板45a,以及在推力方向上覆盖线圈14的另一侧线圈 14b的第二屏蔽板45b。第一屏蔽板45a包括盘形元件45e和外周壁45f。盘形元件大致形成为 盘形,以便在推力方向覆盖线圈14的一侧线圈14a。外周壁从盘形元件45e 的最外围部分向铁心15突出,并且形成圓柱形以便覆盖线圈14的一侧14a, 其在推力方向从铁心15突出,从转动轴31的径向的外侧突出。进一步,第二屏蔽板45b包括盘形元件45g和外周壁45h。盘形元件大 致形成为盘形,以便在推力方向覆盖线圈14的另一侧线圈14b。外周壁从盘 形元件45g的最外围部分向铁心15突出,并且形成圓柱形以便覆盖线圈14 的另一侧14b,其在推力方向从铁心15突出,从转动轴31的径向的外侧突 出。这样,第一屏蔽板45a和第二屏蔽板45b大致以杯形的形状形成。第一屏蔽板45a和第二屏蔽板45b的最外侧部分形成为位于铁心15的 外端的内侧。进一步,大致插入旋转轴31的圆形插入孔45c和45d大致分別在第一 屏蔽板45a和第二屏蔽板45b的盘形元件45e和45g的中心部分形成,即, 第一屏蔽板和第二屏蔽板的每一个大致形成环状。进一步,第一屏蔽板45a 和第二屏蔽板45b的最内周部分形成为位于与铁心15的内端大致相同的位 置或者位于铁心内端的外侧。换言之,在径向上,第一屏蔽板45a和第二屏蔽板45b的盘形元件45e 和45g的每一个具有比线圈14的宽度大的直径,并形成大致环状以便在推 力方向上覆盖《失心15的内侧和外侧直径之间。同时,类似于上述磁屏蔽35,磁屏蔽45的第一屏蔽板45a和第二屏蔽 板45b的最外围部分形成为位于与铁心15的外端大致相同的位置。第一屏蔽板45a和第二屏蔽板45b的最外围部分形成为位于与铁心15 的外端大致相同的位置或者位于铁心15的外端的内侧,其最内周部分形成 为位于与铁心15的内端大致相同的位置或者位于铁心15内端的外侧。因此, 尽管对由当驱动电流提供到线圈14时转动转子11的^t体20产生的^f兹场和 上述推引力没有作用,也能够仅屏蔽向线圈14泄漏的漏^磁通量,这将在下 面描述。第一屏蔽板45a和第二屏蔽板45b固定到支架16,该支架16是定子12 的外壳的一部分。内周壁45i和45j分别在第一屏蔽板45a和第二屏蔽板45b 上通过压制形成,以便在推力方向上具有比板的厚度大的尺寸,并通过压配 合、粘附或者热焊接固定到支架16。同时,在内周壁45i和45j的内周表面 内侧的空间分别形成上述插入孔45c和45d。磁屏蔽45的第一屏蔽板45a和第二屏蔽板45b能够屏蔽由^兹体20产生 的磁通量,并由于铁心15和磁体20之间的磁中心错位而对缠绕在铁心15 的线圈14作用,并消除该作用。这样,第一屏蔽板45a和第二屏蔽板45b 能够防止由线圈14和磁体20产生的漏磁通量彼此交叉。包括第一屏蔽板45a和第二屏蔽板45b的磁屏蔽45,屏蔽从磁体20向 线圈14泄漏的漏磁通量。因此,磁屏蔽解决了当为了产生推引力而使铁心 15的磁中心与磁体20的磁中心偏离而错位时产生的问题,即这样的问题 高密度磁通量Mil和低密度磁通量M12分别提供到与推力方向的铁心15 一侧相对应的一侧线圈14a以及与推力方向的铁心15另一侧相对应的另一 侧线圈14b,从而产生了不必要的力以及因该不必要的力而产生了振动和噪 声。同时,由于磁屏蔽45具有其中上述磁屏蔽35进一步包括外周壁4Sf和 45h的结构,能够更可靠地屏蔽从磁体20向一侧线圈14a和另一侧线圈14b 的磁通量。结果,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例如产生的不必要的力以及因 不必要的力而产生的振动和噪声。进一步,电机41包括绝缘元件36,其设置在第一屏蔽板45a和第二屏蔽板45b的盘形元件45e和45g之间,线圈14的一侧线圈14a和另 一侧线 圈14b在推力方向分别由盘形元件45e和45g覆盖。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机41包括转动轴31,当转 子11关于定子12转动时,该转动轴用作转动中心;在周向支撑转动轴31 的径向轴承33;在推力方向支撑转动轴31—端的推力轴承34;在转动轴31 的转动方向固定到转子11并交替地》兹化成不同极的》兹体20;在转动轴31 的径向固定到定子12并设置来面对磁体20的铁心15;缠绕铁心15的线圏 14。铁心15的磁中心在推力方向与磁体20的磁中心错位,以使转动轴31 吸引向推力轴承34。由于包括盘形元件45e和45g以及外周壁45f和45h的 第 一屏蔽板45a和第二屏蔽板45b分别提供作为屏蔽从磁体20向线圈14泄 漏的漏磁通量的磁屏蔽45,从而因铁心15和磁体20之间的磁中心错位而产 生推引力。因此,不需要提供作为单独的和专用的推引力元件的磁体。进一 步,能够通过磁屏蔽45解决由于铁心15和磁体20之间的磁中心错位而产 生的问题。即,能够减少或者防止由于从f兹体20向线圈14泄漏的漏/磁通量 而产生的不必要的力,以及由于该不必要的力而产生的不必要的振动和噪 声。因此,按照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机41不需要包括专用推引力磁体。 结果,能够简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并抑制不必要的振动和噪声。进一步,按照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机41包括设置在磁屏蔽45和线 圈14之间的绝缘元件36。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屏蔽从-磁体20向线圏14泄 漏的漏磁通量,其是产生推引力的磁中心错位所引起的问题。结果,能够减 小或者防止由于漏磁通量而产生的不必要的力,以及由于该不必要的力而产 生的不必要的振动和噪声。同时,上述电机41具有绝缘元件36,但是象上述电机1则不具有绝缘 元件36。进一步,类似于电机1,即使在上述电机41中,磁屏蔽在推力方向上 设置在线圏14的至少一侧以便在推力方向上覆盖线圈14的任一侧。既然这 样,如果在推力方向上提供磁屏蔽来覆盖线圈14的一侧线圈,磁屏蔽设置 在从石兹体20向线圈14泄漏的漏石兹通量具有高密度的一侧上,即,石兹体20 的磁中心与铁心的磁中心错位的一侧上,以使磁屏蔽进一步有效。即,例如图8所示,按照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机可以具有仅仅包括 第一屏蔽板45a磁屏蔽,该第一屏蔽板在推力方向上设置在线圈M的一侧上,以<更在从-兹体20向线圈M泄漏的漏^磁通量具有高密度的推力方向上覆盖线圈14的一侧线圈Ma。由于铁心15和磁体20之间的磁中心错位而产生 推引力,具有仅包括如图8所示的第一屏蔽板35a的磁屏蔽的电机不需要包 括独立的或者专用的推引力元件。进一步,能够通过使用与当提供上述第一 屏蔽板35a和第二屏蔽板35b时相比的简单结构,解决由于^兹中心错位而产 生的问题。即,能够降低或者防止由于从磁体20向线圈14泄漏的漏磁通量 而产生的不必要的力,以及由于该不必要的力产生的不必要的振动和噪声。 结果,能够简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并抑制不必要的振动和噪声。同时, 图8中所示的电机没有提供绝缘元件,但是可以提供绝缘元件。在参考图1和图2描述的电机1以及参考图6和图7描述的电机41的 情况下,已经描述了在推力方向上设置在一侧或者另一侧的磁屏蔽35和45 的第一屏蔽板35a、 45a和第二屏蔽板35b、 45b具有大致对称的形状,但是 本发明不限制于此。例如,电机可包括图9所示的以下磁屏蔽55。具体地,如图9所示,磁屏蔽55包括第一屏蔽板55a和第二屏蔽板55b。 第一屏蔽板大致形成为盘形以便在推力方向覆盖线圈14的一侧线圈14a,并 在推力方向上设置在线圈14的一侧上。第二屏蔽板大致形成为盘形以便在 推力方向覆盖线圈14的另一侧线圈14b,并在推力方向上设置在线圈14的 另一侧上。第一屏蔽板55a具有和上述磁屏蔽35的第一屏蔽板35a大致相同的结 构,第一屏蔽板55a的最外围部分形成为位于铁心15外端的内侧。第二屏蔽板55b的最外围部分形成为位于第一屏蔽板5Sa的最外围部分 的内侧。具体地,假定转动轴31的中心和第一屏蔽板55a的最外围部分之 间的距离为rl,转动轴31的中心和第二屏蔽板55b的最外围部分之间的距 离为r2,形成第一屏蔽板55a和第二屏蔽板55b以便满足关系"rl>r2"。进一步,类似上述第一屏蔽板35a和第二屏蔽4反35b,其中插入转动轴 31的大致圆形插入孔55c和55d大致分别在第一屏蔽板55a和第二屏蔽板 55b的中心部分形成,以便第一屏蔽板和第二屏蔽板的每一个以大致环状形 成。进一步,第一屏蔽板55a和第二屏蔽板55b的最内周部分位于与铁心l5 的内端大致相同的位置或者位于铁心内端的外侧。第一屏蔽板55a和第二屏蔽板55b如下形成第一屏蔽板的最外围 部分形成为位于与铁心15的外端大致相同的位置或者位于铁心l5的外端的内侧,第二屏蔽板55b的最外围部分形成为位于第一屏蔽板55a的最外围部 分的内侧,第一屏蔽板55a和第二屏蔽板55b的最内周部分形成为位于与铁 心15的内端大致相同的位置或者位于铁心15的内端的外侧。因此,尽管对 由当驱动电流提供到线圈14时转动转子11的磁体20产生的磁场和上述推 引力没有作用,也能够仅屏蔽向线圏14泄漏的漏磁通量,这将在下面描述。第一屏蔽板55a和第二屏蔽板55b包括与上述第一屏蔽板35a和第二屏 蔽板35b大致相同的内周壁55e和55f,并通过与固定第一屏蔽板35a和第 二屏蔽板35b相同的固定方法固定到支架16。由于铁心15和》兹体20之间的磁中心错位,由磁体20产生并对缠绕在 铁心15周围的线圈14作用的磁通量,能够通过屏蔽板55的第一屏蔽板55a 和第二屏蔽板55b屏蔽它而降低,并消除该作用。这样,第一屏蔽板55a和 第二屏蔽板55b能够防止由线圈14和磁体20产生的漏磁通量彼此交叉。包括第一屏蔽板55a和第二屏蔽板55b的石兹屏蔽55,屏蔽从石兹体20向 线圈14泄漏的漏磁通量。因此,磁屏蔽解决了当为了产生推引力而使铁心 15的磁中心与磁体20的磁中心错位时产生的问题,即这样的问题高密度 磁通量Mil和低密度磁通量M12分别提供到与推力方向的铁心15 —侧相对 应的一侧线圈14a以及与推力方向的4失心15另一侧相对应的另一侧线圏 14b,从而产生了不必要的力以及因该不必要的力而产生了振动和噪声。此外,磁屏蔽55不包括参照图7描述的上述磁屏蔽45的外周壁45f和 45h,并且在径向不屏蔽从磁体20泄漏侧漏磁通量。因此,例如当第一屏蔽 板55a和第二屏蔽板55b和铁心15之间的间隙很大时,能够防止在径向泄 漏的漏磁通量变得有问题。即,磁屏蔽55源自于从磁体20向线圈14泄漏的漏磁通量的密度引起 的问题的事实。进一步,第二屏蔽板55b的最外围部分,其屏蔽具有低密度 的漏磁通量的另一侧线圏14b,位于第一屏蔽板55a的最外围部分的内侧, 该第一屏蔽板屏蔽具有高密度漏磁通量的一侧线圈14a。因此,泄漏到一侧线圈14a的大量高密度磁通量Mll被屏蔽,泄漏到另一侧线圈14b的少量低 密度磁通量M12被屏蔽。结杲,控制漏磁通量以便在推力方向提供到一侧 线圈14a和另一侧线圈14b的漏石兹通量的量变得基本一致。因此,在一侧线 圈14a和另一侧线圈14b产生的不必要的力能够象参照图16A至16C描述 的那样彼此偏离。换言之,磁屏蔽55调整被设置成具有磁中心错位的磁体20对线圈14的影响,以便磁体20对 一侧线圈14a和另 一侧线圈14b的影响 相互抵消。类似于上述电机1和41,具有图9所示的磁屏蔽55的电机包括转动轴 31、径向轴岸(33、推力轴承34、 ^兹体20、铁心15和线圈14。铁心15的;兹 中心在推力方向偏离磁体20的磁中心,以使转动轴31吸引向推力轴承34。 该电机进一步包括屏蔽从磁体20向线圈14泄漏的漏磁通量的磁屏蔽55。因 此,减少了从磁体20向线圈4泄漏的漏磁通量的量,以便将不必要的力的 产生抑制到最大程度。例如,即使由于线圈14或者铁心15的形状难以可靠 地屏蔽漏磁通量时,也能够控制漏石兹通量,以便在推力方向上泄漏到一侧线 圈14a和另一侧线圈14b的漏磁通量的量变得基本一致。为此,不必要的力 相互抵消,从而能够减少或者防止因该不必要的力而产生的不必要的振动和 噪声。结果,能够简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并抑制不必要的振动和噪声。进一步,具有如图9所示的磁屏蔽55的电机包括设置在磁屏蔽55和线 圈14之间的绝缘元件36。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屏蔽漏磁通量。结果,能够 减小或者防止由于该漏磁通量而产生的不必要的力,以及由于该不必要的力 而产生的不必要的振动和噪声。同时,该电机包括图9中的绝缘元件36,但 是即使当提供磁屏蔽55时,该电机也可不包括象上述的电机1的绝缘元件 36。按照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机的磁屏蔽不限制于上述磁屏蔽。例如, 电机可包括如图10中所示的下列磁屏蔽65。图10中所示的^f兹屏蔽65具有相应于在电机内提供的线圈14的凹凸型 的形状,并能更有效地屏蔽,人石兹体20向线圈14泄漏的漏;磁通量。具体地,磁屏蔽65包括屏蔽板65a。该屏蔽板在推力方向上覆盖线圈 14的一侧线圈14a,形成具有相应于沿铁心的圆周提供的线圈的凹部分和凸 部分的凹凸型,并在推力方向上设置在线圈14的一侧上。同时,与上述屏 蔽板相同的屏蔽板也可在如上所述的推力方向上设置在线圏的另 一侧上。其中插入转动轴31的插入孔大致在屏蔽板65a的中心部分形成,以便具有在推力方向看到的基本的圓形。因此,屏蔽板整体上具有在推力方向看 到的基本的环形。进一步,屏蔽板以由多个壁65d连续形成突起65b和凹槽 65c的形状形成,其在其径向以环形形成。突起在提供线圈14的一侧线圈 14a的位置处形成,凹槽在没有提供线圈14的位置处形成。进一步,类似于上述屏蔽板S4a和34b,屏蔽板65a的最外围部分形成 为位于与铁心15的外端大致相同的位置或者位于铁心的外端的内侧。进一 步,屏蔽板的最内周部分形成为位于与铁心15的内端大致相同的位置或者 位于铁心内端的外侧。由磁体20产生的磁通量因铁心15和磁体20之间的磁中心错位而对缠 绕铁心15的线圈14作用,通过磁屏蔽65的屏蔽板65a屏蔽该磁通量而能 够减小该一磁通量,并消除该作用。此外,屏蔽4反65a以具有凹槽65c和突起 65b的形状形成以便相应线圈14的一侧线圈14a。因此,屏蔽板能够有效地 在更接近线圈14的位置屏蔽向线圈14泄漏的漏磁通量。这样,磁屏蔽65屏蔽从磁体20向线圈14泄漏的漏磁通量。因此,磁 屏蔽解决了当为了产生推引力而铁心15的磁中心与磁体20的磁中心错位时 产生的问题,即,因磁通量从磁体20提供到线圈14而产生不必要的力以及 因该不必要的力而产生的振动和噪音的问题。类似于上述电机1和41,具有图10所示的J兹屏蔽65的电机包括转动 轴31、径向轴承33、推力轴承34、;兹体20、铁心15和线圈14。铁心15 的磁中心在推力方向与磁体20的磁中心错位,以使转动轴31吸引向推力轴 承34。该电机进一步包括屏蔽从磁体20向线圈14泄漏的漏磁通量的磁屏蔽 65。因此,由于磁屏蔽65的凹凸形,该磁屏蔽在靠近线圈14的位置处屏蔽 漏磁通量。因此,减少了从磁体20向线圈14泄漏的漏磁通量的量,以便能 够有效抑制不必要的力的产生。为此,能够减少或者防止由于该不必要的力 而产生的不必要的振动和噪声。结果,能够简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并抑 制不必要的振动和噪声。已经参考图1和图2描述了包括/磁屏蔽35的电机1,在上述石兹屏蔽之 中被用作按照示例的电机。为了在其间比较的目的,图11A和11B表示按 照示例的电机,以及仅有的磁屏蔽35从图1和图2所示的电机移除后的电 机(在下文中,称为"按照比较的示例的电机,,)的时间和噪音电平变化之 间关系的实验结果。同时,在图IIA和IIB中,横轴表示时间的变化(秒), 纵轴表示噪音电平的变化(V)。图11A表示按照比较的示例的电机的噪音 电平的变化,图IIB表示按照本发明的示例的电机的噪音电平变化。如图11B所示,能够确定如下按照该示例包括上述磁屏蔽35的电机 的噪音电平约为按照图11A的比较的示例的电机噪音电平的一半,按照该示例的电机的振动和噪声被抑制。如上所述,由于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被提供具有上述各种结构的磁 屏蔽,因此能够以低成本抑制振动和噪声同时保持推引力。进一步,由于电 机不需要包括昂贵的专用推引力磁体,因此能够降低成本。再进一步,由于 电机的振动显著降低,当电机安装在设备内时,其不用作设备的振动源。结 果,能够防止很难预期的整个设备的振动和噪声的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能够用作上述散热器的电机和包括盘驱动装 置的主轴电机的各种电机。特别地,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最好地用作例 如风扇电机或者主轴电机的电机,其中振动和噪声很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基于设计需要和其它因素,可以发生各种修 改、组合、变形和交替,它们都在附加的权利要求或者其等价范围之内。本发明包含涉及于2007年3月27日向日本特许厅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 申请JP2007-082108的主题,在此结合其全部内容作为参考。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机,包括轴,其当转子关于定子转动时用作转动中心;轴承,其在所述轴的周围方向支撑所述轴,推力轴承,其在所述轴的推力方向支撑所述轴的一端;磁体,其固定到转子,并且在所述轴的转动方向交替地磁化成不同的极;铁心,其固定到定子,并且在所述轴的径向设置来面对磁体;线圈,其缠绕铁心,以及磁屏蔽,其屏蔽从磁体向线圈泄漏的漏磁通量,其中,铁心的磁中心在推力方向与磁体的磁中心错位,从而所述轴被吸引向推力轴承。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机,其中,所述磁屏蔽大致形成为盘形,以在推力方向上覆盖线圈的任何一 侧线圈,并在推力方向上设置在线圈的至少一侧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机,其中,该-兹屏蔽在推力方向上进一步设置在线圈的另一侧上。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电机,其中,磁屏蔽的最外围部分形成为位于与铁心的外端大致相同的位置或 者位于铁心的外端的内侧。
5. 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电机,其中,在其中插入所述轴的大致圆形插入孔大致在磁屏蔽中心部分形 成,以及磁屏蔽的最内周部分形成为位于与铁心的内端大致相同的位置或者位 于铁心的内端的外侧。
6. 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机, 其中,所述磁屏蔽包括盘形元件,其大致形成为盘形,以在推力方向覆盖线圈的任一侧线 圈,以及外周壁,其从盘形元件的最外围部分向铁心突出,并形成为柱形, 以覆盖在推力方向从铁心突出的线圈的一部分,所述^P兹屏蔽在推力方向上设置在线圈的至少 一侧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的电机,其中,所述^兹屏蔽在推力方向上进一步设置在线圈的另 一侧上。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的电机,其中,所述磁屏蔽的最外围部分形成为位于与铁心的端部大致相同的位 置或者位于4^心的外端的内侧。
9. 根据权利要求6或7的电机,其中,在其中插入所述轴的大致圆形插入孔大致在磁屏蔽中心部分形 成,以及所述磁屏蔽的最内周部分形成为位于与铁心的内端大致相同的位置或 者位于铁心的内端的外侧。
10. 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才几,其中,在所述轴的周围方向支撑所述轴的轴承是动态液压轴承。
全文摘要
一种电机,包括当转子关于定子转动时用作转动中心的轴;在轴的周围方向支撑轴的轴承;在轴的推力方向支撑轴的一端的推力轴承;固定到转子并且在轴的转动方向交替地磁化成不同的极的磁体;固定到定子并且在轴的径向设置来面对磁体的铁心;缠绕铁心的线圈;以及屏蔽从磁体向线圈泄漏的漏磁通量的磁屏蔽。铁心的磁中心在推力方向与磁体的磁中心错位,从而轴被吸引向推力轴承。
文档编号H02K1/27GK101277052SQ20081009001
公开日2008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7日
发明者持田贵志, 金子祥子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