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电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32377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驱动电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电路结构,且特别涉及一种用以驱动发光负载单元的驱动电路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制造技术的突破,使得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及发光效率大幅提升,因而使得发光二极管逐渐取代传统的灯管而成为新的照明组件,广泛地应用于例如家用照明装置、汽车照明装置、手持照明装置、液晶面板背光源、交通号志指示灯、指示广告牌等照明应用。
发光二极管是直流负载,目前在多发光二极管的应用中,由于每个发光二极管的特性彼此不同,使得流经每个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大小都不尽相同,如此不仅导致使用发光二极管的电子装置,例如液晶显示器面板,发光亮度不均勻,也会使得个别发光二极管的使用寿命大幅减少,进而使得整个电子装置受到损害。目前,先进的发光二极管阻抗小且设计极为精密,当驱动电路产生的驱动电压发生变化时,都可能使流过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流发生大幅度的改变。
为了要改善发光二极管电流不均勻的问题,已经有许多的发光二极管电流平衡技术被采用以改善这项缺失。传统的电流平衡供电电路可由线性电压调整器、低通滤波器以及多个电流镜构成。然而,传统的电流平衡供电电路使用大量的线性电压调整器以及电流镜分别对应多组发光二极管负载,使得电路功率损耗大且电路运作效率低,相对使用较多的组件且线路较复杂。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驱动电路结构用以驱动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本发明的驱动电路结构包含在各组发光负载单元前端设置了构造简单的阻抗平衡装置,用以平衡不同发光负载单元的直流电力供给,以提高直流驱动电流的稳定性。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且容易设置的调光方式,通过调光控制单元延长或缩短谐振转换模块中的脉宽调制(PWM)切换控制信号的有效区间(duty)或一频率 (frequency),以改变变压器一次侧的输入信号波形,进而影响发光负载单元的整体输出亮度。
本发明的一种方案在于提供一种驱动电路结构,驱动电路结构用以驱动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驱动电路结构包含供电装置、信号处理装置以及阻抗平衡装置。供电装置用以提供交流电力供给(alternating current power supply, AC power supply) 信号处理装置用以将交流电力供给转换成直流电力供给(direct current power supply,DC power supply)以驱动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阻抗平衡装置用以平衡交流电力供给的交流电流大小,进而稳定用以驱动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的直流电力供给的直流电流大小。在一实施例中,其中该供电装置包含变压器以及谐振转换模块,谐振转换模块用以产生一谐振脉
5波信号至该变压器的一次侧,藉此,于该变压器的二次侧形成该交流电力供给。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谐振转换模块包含切换单元以及谐振阻抗单元。切换单元的输出用以耦接至该变压器的一次侧,该切换单元根据一切换频率使一输入电压选择性地经由该切换单元传送至该变压器的一次侧。谐振阻抗单元耦接于该切换单元与该变压器之间,谐振阻抗单元的原生谐振频率大致与切换频率相同。在此实施例中,其中谐振阻抗单元可包含串接的电容器以及电感器,谐振阻抗单元用以隔离该变压器的二次侧负载改变时的回授噪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谐振转换模块包含切换单元以及调光控制单元。切换单元的输出用以耦接至该变压器的一次侧,切换单元基于至少一脉宽调制(PWM)信号进行切换,以使一输入电压选择性地经由该切换单元传送至该变压器的一次侧。调光控制单元用以调整该至少一脉宽调制(PWM)信号的一有效区间(duty)或一频率(frequency),或用以周期性关断该至少一脉宽调制(PWM)信号,以控制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的输出亮度。 在此实施例中,其中该切换单元可包含半桥切换电路或全桥切换电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对应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该信号处理装置包含至少一整流单元,用以将该交流电力供给转换成该直流电力供给,此外,该信号处理装置可更进一步包含至少一滤波单元。在此实施例中,其中该至少一整流单元可包含一半波整流电路或一全波整流电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其中该阻抗平衡装置包含至少一平衡单元。平衡单元分别耦接于该变压器的二次侧与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之间,其中每一平衡单元包含一电容器。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在于提供一种驱动电路结构,驱动电路结构用以驱动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驱动电路结构包含变压器、谐振转换模块、至少一整流单元以及至少一平衡单元。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与该变压器的二次侧耦接。谐振转换模块与变压器的一次侧耦接, 谐振转换模块包含谐振阻抗单元。至少一整流单元耦接于该变压器的二次侧与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之间。至少一平衡单元耦接于该变压器的二次侧与该至少一整流单元之间,用以平衡发光负载单元的直流电流大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该谐振转换模块包含一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的输出用以耦接至该变压器的一次侧,该切换单元根据一切换频率使一输入电压选择性地经由该切换单元传送至该变压器的一次侧,其中,该谐振阻抗单元耦接于该切换单元与该变压器之间,该谐振阻抗单元的一原生谐振频率大致与该切换频率相同。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在于提供一种驱动电路结构,驱动电路结构用以驱动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驱动电路结构包含变压器、谐振转换模块、至少一平衡单元以及调光控制单元。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与变压器的二次侧耦接。谐振转换模块与该变压器的一次侧耦接。 至少一平衡单元耦接于该变压器的二次侧与该至少一整流单元之间,用以平衡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的一直流电流大小。调光控制单元与该谐振转换模块耦接,该调光控制单元用以控制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的输出亮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该谐振转换模块包含一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的输出用以耦接至该变压器的一次侧,该切换单元基于至少一脉宽调制(PWM)信号进行切换, 以使一输入电压选择性地经由该切换单元传送至该变压器的一次侧,其中该调光控制单元借此调整该至少一脉宽调制(PWM)信号的一有效区间(duty)或一频率(frequency),或用以周期性关断该至少一脉宽调制(PWM)信号,以控制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的输出亮度。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在于提供一种驱动电路结构用以驱动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该驱动电路结构包含变压器、谐振转换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以及至少一平衡单元。谐振转换模块用以产生一谐振脉波信号至该变压器的一次侧,以在该变压器的二次侧形成一交流电力供给。信号处理模块用以将该交流电力供给转换成一直流电力供给以驱动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至少一平衡单元分别耦接于该变压器的二次侧与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之间,其中每一平衡单元包含一电容器,该至少一平衡单元用以平衡该交流电力供给的一交流电流大小,进而稳定用以驱动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的该直流电力供给的一直流电流大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该谐振转换模块包含切换单元以及谐振阻抗单元。 切换单元的输出用以耦接至该变压器的一次侧,该切换单元根据一切换频率使一输入电压选择性地经由该切换单元传送至该变压器的一次侧。谐振阻抗单元耦接于该切换单元与该变压器之间,该谐振阻抗单元的一原生谐振频率大致与该切换频率相同。其中,谐振阻抗单元可包含串接的一电容器以及一电感器,该谐振阻抗单元用以隔离该变压器的二次侧负载改变时的一回授噪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该谐振转换模块包含切换单元以及调光控制单元。切换单元的输出用以耦接至该变压器的一次侧,该切换单元基于至少一脉宽调制(PWM)信号进行切换,以使一输入电压选择性地经由该切换单元传送至该变压器的一次侧。调光控制单元用以调整该至少一脉宽调制(PWM)信号的一有效区间(duty)或一频率(frequency), 或用以周期性关断该至少一脉宽调制(PWM)信号,以控制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的输出亮度。其中,切换单元可包含一半桥切换电路或一全桥切换电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对应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该信号处理模块包含至少一整流单元,用以将该交流电力供给转换成该直流电力供给,此外,该信号处理装置可更进一步包含至少一滤波单元。于在此实施例中,该至少一整流单元可包含一半波整流电路或一全波整流电路。


为让本发明内容和其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说明书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一种驱动电路结构的功能方块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驱动电路结构进一步的功能方块示意图; 图3为在一实际应用例中图2所示的驱动电路结构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驱动电路结构中谐振转换模块的切换单元为全桥切换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驱动电路结构中信号处理装置中的整流单元为全波整流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6为谐振转换模块中的切换单元采用全桥切换电路且整流单元为全波整流电路的电路示意图;以及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一种驱动电路结构的功能方块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号说明
100 驱动电路结构120:供电装置 140:信号处理装置160:阻抗平衡装置 200 发光负载单元122 变压器 124 谐振转换模块126:切换单元 126a:开关控制电路128 谐振阻抗单元 142 整流单元144 滤波单元 162:平衡单元300 驱动电路结构 320:供电装置340:信号处理装置 360:阻抗平衡装置322:变压器 400 发光负载单元326 切换单元 324 谐振转换模块328 谐振阻抗单元 326a:开关控制电路344 滤波单元 342 整流单元329 调光控制单元 362:平衡单元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其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一种驱动电路结构100的功能方块示意图,驱动电路结构100用以驱动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实际应用中,发光负载单元可包含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组件,驱动电路结构100可同时用以驱动数个发光负载单元,此实施例中驱动电路结构100用以驱动两组发光负载单元200,其作为举例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如图1所示,驱动电路结构100包含供电装置120、信号处理装置140以及阻抗平衡装置160。
供电装置120用以提供交流电力供给。如图1所示,供电装置120可包含变压器 122以及谐振转换模块124,谐振转换模块124用以产生谐振脉波信号PS至变压器122的一次侧,以在变压器122的二次侧形成交流电力供给AC。
信号处理装置140用以将交流电力供给AC转换成直流电力供给DC以驱动发光负载单元200。如图1所示,对应每一发光负载单元200,信号处理装置140至少包含一整流单元142,用以将交流电力供给AC转换成该直流电力供给DC。
阻抗平衡装置160用以平衡交流电力供给AC的交流电流大小,进而稳定用以驱动发光负载单元200的直流电力供给DC的直流电流大小。如图1所示,阻抗平衡装置160包含对应每一发光负载单元200的平衡单元162,上述平衡单元162分别耦接于变压器122的二次侧与其中一个发光负载单元200之间。
以下进一步说明实际应用例中驱动电路结构100的详细结构与用法,请一并参阅图2以及图3,图2为图1中驱动电路结构100进一步的功能方块示意图,图3为在一实际应用例中图2的驱动电路结构100的电路示意图。
如图2所示,谐振转换模块124包含切换单元126,切换单元126的输出用以耦接至变压器122的一次侧,切换单元126根据切换频率使输入电压Vin选择性地经由切换单元126传送至变压器122的一次侧。如图3所示,切换单元126可为一半桥切换电路,包含两个开关组件Ql,Q2以及用来控制开关组件Ql,Q2的开关控制电路126a。开关控制电路 126a可分别产生两组相位相反的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信号至开关组件Q1,Q2,以切换开关组件Q1,Q2的开关状态,从而选择性地输入电压Vin或接地电压由切换单元126传送至变压器122的一次侧。
此外,如图2所示,在此实施例中,谐振转换模块124可更进一步包含谐振阻抗单元128,谐振阻抗单元128耦接于切换单元126与变压器122之间。如图3所示,谐振阻抗单元128可包含串接的电容器Cs以及电感器Lr,须注意的是,在此实施例中,谐振阻抗单元 128中电容器Cs以及电感器Lr所形成的原生谐振频率大致与切换单元126的切换频率相同,如此一来,即便在输出端驱动电路结构100所驱动的负载发生变化(如新增/移除发光负载单元200),在输入端的系统信号(如输入电压Vin)也不会受到影响。也就是说,谐振阻抗单元128可用以隔离变压器122的二次侧负载改变时的回授噪声(feedback noise)。
如图2所示,在此实施例中,信号处理装置14 0对应每一发光负载单元200可包含一整流单元142,并可进一步包含一滤波单元144。整流单元142可为半波整流电路或全波整流电路。其中如图3所示,整流单元142为二极管Dl与二极管D2组成一组半波整流电路作为整流单元142,对应其中一组发光负载。而二极管D3与二极管D4则形成另一组半波整流电路,对应另一组发光负载。而滤波单元144则可由电感器与电容器构成(如图3中的Lol Lo4,Col Co4),用以对整流后的直流驱动信号进行滤波。
如图2所示,在此实施例中,阻抗平衡装置160对应发光负载单元200的两个平衡单元162。每一平衡单元162耦接于变压器122的二次侧与其中一个发光负载单元200之间。如图3所示,其中每一平衡单元162包含一电容器(如图3中的电容器Cl与电容器 C2)。此外,驱动电路结构100另包含电容器Cp耦接于该变压器122的二次侧的两端之间。
对应不同发光负载单元200的电容器C1,C2更可用来平衡不同发光负载单元200 的间的组件特性差异,使得各个发光负载回路的等效电性参数大致相同,使得各个发光负载单元200上的电流得以均等且平衡。
此外,平衡单元162中的电容器Cl,C2可作为变压器122产生的驱动信号与发光负载单元200之间的缓冲,可用来平衡交流电力供给AC的交流电流大小。当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发生改变时,大多数的电压变化可由电容器Cl,C2承受,而不会直接影响到各自的发光负载单元200,进而减少发光负载单元200上的电压变化量,以稳定用以驱动各组发光负载单元200的直流电力供给DC的直流电流大小。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谐振转换模块124中的切换单元126采用半桥切换电路 (开关组件Ql Q2),然而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另一实施例中,谐振转换模块中的切换单元也可采用全桥切换电路。请参阅图4,其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驱动电路结构100 中谐振转换模块120的切换单元126为全桥切换电路的电路示意图。相较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而言,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切换单元126为全桥切换电路,其包含四组开关组件Ql Q4,开关控制电路126a可分别产生不同相位的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 信号至开关组件Ql Q4,以切换开关组件Ql Q4的开关状态,其控制方式为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另一方面,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信号处理装置140中的整流单元142采用半波整流电路(二极管Dl与二极管D2组成一组半波整流电路,二极管D3与二极管D4则形成另一组半波整流电路),然而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另一实施例中,信号处理装置中的整流单元也可采用全波整流电路。请一并参阅图5,其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驱动电路结构100中信号处理装置140中的整流单元142为全波整流电路的电路示意图。相较于图3 所示的实施例而言,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两组整流单元142可分别为一全波整流电路(包含二极管Dl D4以及二极管D5 D8),其结构与原理为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另一方面,请一并参阅图6,其为谐振转换模块中的切换单元采用全桥切换电路且整流单元为全波整流电路的电路示意图。相较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而言,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切换单元126为全桥切换电路(包含四组开关组件Ql Q4),并且两组整流单元142 分别为一全波整流电路(包含二极管Dl D4以及二极管D5 D8),其它内部电路的详细结构与作动原理请参考图1至图3的实施例说明。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驱动电路结构100通过设置在各组发光负载单元200前端设置了构造简单的平衡单元(如电容器C1,C2),用以平衡不同发光负载单元200的直流电力供给,进而提高直流驱动电流的稳定性。
请一并参阅图7,其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一种驱动电路结构300的功能方块示意图,驱动电路结构300用以驱动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实际应用中,发光负载单元可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组件,驱动电路结构300可同时用以驱动数个发光负载单元,此实施例中驱动电路结构300驱动两组发光负载单元400,作为举例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如图7所示,驱动电路结构300包含供电装置320、信号处理装置340以及阻抗平衡装置360。
供电装置320用以提供交流电力供给。如图7所示,供电装置320可包含变压器 322以及谐振转换模块324,谐振转换模块324用以产生谐振脉波信号PS至变压器322的一次侧,以在变压器322的二次侧形成交流电力供给AC。
信号处理装置340用以将交流电力供给AC转换成直流电力供给DC以驱动发光负载单元400。如图7所示,对应每一发光负载单元400,信号处理装置340至少包含一整流单元342,用以将交流电力供给AC转换成该直流电力供给DC。
阻抗平衡装置360用以平衡交流电力供给AC的交流电流大小,进而稳定用以驱动发光负载单元400的直流电力供给DC的直流电流大小。如图7所示,阻抗平衡装置360包含对应每一发光负载单元400的平衡单元362,上述平衡单元362分别耦接于变压器322的二次侧与其中一个发光负载单元400之间。
如图7所示,谐振转换模块324更可包含切换单元326以及调光控制单元329。切换单元326的输出用以耦接至变压器322的一次侧,切换单元326依切换频率进行操作,使输入电压Vin选择性地经由切换单元326传送至变压器322的一次侧。如图7所示,切换单元326可为一半桥切换电路,切换单元326包含两个开关组件Ql,Q2以及用来控制开关组件Q1,Q2的开关控制电路326a。开关控制电路326a可分别产生两组相位相反的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信号PWM1,PWM2至开关组件Ql,Q2,以切换开关组件 Ql, Q2的开关状态,从而选择性地使输入电压Vin或接地电压由切换单元326传送至变压器322的一次侧。
需特别说明的是,调光控制单元329用以调整脉宽调制(PWM)信号PWMl,PWM2的有效区间(duty),或是调整脉宽调制(PWM)信号PWM1,PWM2的频率(frequency),从而控制发光负载单元400的输出亮度。
例如,缩短脉宽调制(PWM)信号PWMl,PWM2的有效区间(duty),以降低发光负载单元400的输出亮度;或是,通过降低脉宽调制(PWM)信号PWM1,PWM2的频率,使其振荡周期加大,以降低发光负载单元400的输出亮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调光控制单元329也可用以周期性关断全部脉宽调制(PWM)信号PWM1,PWM2,即进入脉冲模式调光(Burst-mode dimming control)。周期性关断全部脉宽调制(PWM)信号PWM1,PWM2,使桥式切换电路(即切换单元326)在调光周期内一段时间不能输出能量,通过设定这段时间的长度可以调节发光负载单元400的平均电流,从而调节其亮度。
如此一来,仅需要利用一组调光控制单元329产生调光信号(dimming signal,如图7中的调光信号DS)至开关控制电路326a,开关控制电路326a根据调光信号DS调整脉宽调制(PWM)信号PWM1,PWM2的有效区间(duty)产生不同比率的有效区间,或是改变脉宽调制(PWM)信号PWM1,PWM2的频率,亦或是周期性关断全部脉宽调制(PWM)信号PWM1, PWM2,便可改变变压器322的一次侧的谐振脉波信号PS的波形,相对应地变压器322的二次侧产生的交流电力供给AC也随之改变。如此一来,便可使得最终产生用以驱动发光负载单元400的直流电力供给DC的直流电流大小随之改变,达到调节发光负载单元400的输出亮度的目的。
通过本技术方案所提出的驱动电路结构300,仅需在供电装置320中加入调光控制单元329,以控制一次侧切换单元326的切换控制信号(即脉宽调制信号PWM1,PWM2), 便可方便的对多个发光负载单元400 —并进行输出亮度调节,相较传统的在二次侧对每个发光负载单元分别设置调光组件的方式,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调光机制效率较高且成本较低。
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随之有着许多的类似变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如果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驱动电路结构,用以驱动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电路结构包含一供电装置,用以提供一交流电力供给;一信号处理装置,用以将该交流电力供给转换成一直流电力供给以驱动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以及一阻抗平衡装置,用以平衡该交流电力供给的一交流电流大小,进而稳定用以驱动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的该直流电力供给的一直流电流大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结构,其中该供电装置包含 一变压器;以及一谐振转换模块,用以产生一谐振脉波信号至该变压器的一次侧,以在该变压器的二次侧形成该交流电力供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结构,其中该谐振转换模块包含一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的输出用以耦接至该变压器的一次侧,该切换单元根据一切换频率使一输入电压选择性地经由该切换单元传送至该变压器的一次侧;以及一谐振阻抗单元,耦接于该切换单元与该变压器之间,该谐振阻抗单元的一原生谐振频率大致与该切换频率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路结构,其中该谐振阻抗单元包含串接的一电容器以及一电感器,该谐振阻抗单元用以隔离该变压器的二次侧负载改变时的一回授噪声。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结构,其中该谐振转换模块包含一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的输出用以耦接至该变压器的一次侧,该切换单元基于至少一脉宽调制信号进行切换,以使一输入电压选择性地经由该切换单元传送至该变压器的一次侧;以及一调光控制单元,该调光控制单元用以调整该至少一脉宽调制信号的一有效区间或一频率,或用以周期性关断该至少一脉宽调制信号,以控制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的输出亮度。
6.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驱动电路结构,其中该切换单元包含一半桥切换电路或一全桥切换电路。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结构,其中对应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该信号处理装置包含至少一整流单元,用以将该交流电力供给转换成该直流电力供给。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电路结构,其中该至少一整流单元包含一半波整流电路或一全波整流电路。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结构,其中该阻抗平衡装置包含至少一平衡单元,该至少一平衡单元分别耦接于该变压器的二次侧与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之间,其中每一平衡单元包含一电容器。
10.一种驱动电路结构,用以驱动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电路结构包含一变压器,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与该变压器的二次侧耦接; 一谐振转换模块,该谐振转换模块与该变压器的一次侧耦接,该谐振转换模块包含一谐振阻抗单元;至少一整流单元,耦接于该变压器的二次侧与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之间;以及至少一平衡单元,耦接于该变压器的二次侧与该至少一整流单元之间,用以平衡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的一直流电流大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电路结构,其中该谐振转换模块包含一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的输出用以耦接至该变压器的一次侧,该切换单元根据一切换频率使一输入电压选择性地经由该切换单元传送至该变压器的一次侧,其中,该谐振阻抗单元耦接于该切换单元与该变压器之间,该谐振阻抗单元的一原生谐振频率大致与该切换频率相同。
12.—种驱动电路结构,用以驱动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电路结构包含一变压器,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与该变压器的二次侧耦接;一谐振转换模块,该谐振转换模块与该变压器的一次侧耦接;至少一平衡单元,耦接于该变压器的二次侧与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之间,用以平衡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的一直流电流大小;以及一调光控制单元,该调光控制单元与该谐振转换模块耦接,该调光控制单元用以控制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的输出亮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动电路结构,其中该谐振转换模块包含一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的输出用以耦接至该变压器的一次侧,该切换单元基于至少一脉宽调制信号进行切换,以使一输入电压选择性地经由该切换单元传送至该变压器的一次侧,其中该调光控制单元借此调整该至少一脉宽调制信号的一有效区间或一频率,或用以周期性关断该至少一脉宽调制信号,以控制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的输出亮度。
14.一种驱动电路结构,用以驱动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电路结构包含一变压器;一谐振转换模块,用以产生一谐振脉波信号至该变压器的一次侧,以在该变压器的二次侧形成一交流电力供给;一信号处理模块,用以将该交流电力供给转换成一直流电力供给以驱动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以及至少一平衡单元,该至少一平衡单元分别耦接于该变压器的二次侧与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之间,其中每一平衡单元包含一电容器,该至少一平衡单元用以平衡该交流电力供给的一交流电流大小,进而稳定用以驱动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的该直流电力供给的一直流电流大小。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驱动电路结构,其中该谐振转换模块包含一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的输出用以耦接至该变压器的一次侧,该切换单元根据一切换频率使一输入电压选择性地经由该切换单元传送至该变压器的一次侧;以及一谐振阻抗单元,耦接于该切换单元与该变压器之间,该谐振阻抗单元的一原生谐振频率大致与该切换频率相同。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驱动电路结构,其中该谐振阻抗单元包含串接的一电容器以及一电感器,该谐振阻抗单元用以隔离该变压器的二次侧负载改变时的一回授噪声。
17.如权利要求14项所述的驱动电路结构,其中该谐振转换模块包含一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的输出用以耦接至该变压器的一次侧,该切换单元基于至少一脉宽调制信号进行切换,以使一输入电压选择性地经由该切换单元传送至该变压器的一次侧;以及一调光控制单元,该调光控制单元用以调整该至少一脉宽调制信号的一有效区间或一频率,或用以周期性关断该至少一脉宽调制信号,以控制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的输出亮度。
18.如权利要求15或17所述的驱动电路结构,其中该切换单元包含一半桥切换电路或一全桥切换电路。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驱动电路结构,其中对应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该信号处理模块包含至少一整流单元,用以将该交流电力供给转换成该直流电力供给。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驱动电路结构,其中该至少一整流单元包含一半波整流电路或一全波整流电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驱动电路结构,用以驱动发光负载单元,其中驱动电路结构可包含供电装置、信号处理装置、阻抗平衡装置以及调光控制单元。供电装置用以提供交流电力供给。信号处理装置用以将交流电力供给转换成直流电力供给以驱动发光负载单元。阻抗平衡装置用以平衡该交流电力供给的一交流电流大小,进而稳定用以驱动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的该直流电力供给的一直流电流大小,该调光控制单元用以控制该至少一发光负载单元的输出亮度。
文档编号H02M3/338GK102186291SQ20111009720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8日
发明者张伟强, 徐立智, 应建平 申请人:台达能源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