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6218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马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转子型马达。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一种在具有线圈的定子的内侧配置了具有磁铁的旋转部的、所谓的内转子型马达。内转子型的马达的旋转部能够应用例如日本实开平4-2946号公报所记载的永久磁铁型转子。日本实开平4-2946号公报的永久磁铁型转子具有这样的结构:由扇形的薄钢板层叠而构成的铁芯和永久磁铁在圆周方向交替配置(实用新型登记的权利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在日本实开平4-2946号公报的永久磁铁型转子中,在铁芯的轴向两端面设置端环,使贯通销与铁芯以及端环的长孔嵌合,并铆接贯通销的两端(实用新型登记的权利要求,图1、图2等)。由此,多个铁芯固定于端环。但是,在日本实开平4-2946号公报的结构中,认为各铁芯的磁阻由于用于嵌合贯通销的长孔而变大。如果铁芯的磁阻变大的话,会变得难以高效地将从永久磁铁产生的磁通变换为转矩。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具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铁芯块的马达中,能够抑制各铁芯块的磁阻,并且能够防止多个铁芯块向径向外侧飞散的结构。本申请例示的第一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其具有:静止部和旋转部,所述旋转部被支撑为相对于所述静止部能够旋转,所述旋转部具有:沿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的轴;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在径向以及周向延展的环板状;由多个铁芯块构成的转子铁芯;以及沿周向排列的多个磁铁,所述环状板由非磁性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多个铁芯块分别由沿轴向层叠的多张钢板构成,所述磁铁的周向的两端面为磁极面,所述多个磁铁的同极在周向相对置,所述多个铁芯块和所述多个磁铁在周向交替排列,所述多个钢板分别具有凸部和凹部,该钢板的凸部的至少一部分嵌入至在轴向邻接的其他钢板的凹部,所述环状板具有凸部或者凹部或者第一贯通孔,与所述环状板在轴向邻接的所述钢板所具有的凸部的至少一部分嵌入至所述环状板所具有的凹部或者第一贯通孔,或者,所述环状板所具有的凸部的至少一部分嵌入至与所述环状板在轴向邻接的所述钢板所具有的凹部中。根据本申请所例示的第一实用新型,能够防止多个铁芯块向径向外侧飞散。并且,在各铁芯块不必形成贯通孔也能够将多个铁芯块固定于环状板。因此,能够减少各铁芯块的磁阻。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立体图。图2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部的纵向剖视图。[0011]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部的横向剖视图。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子单元的立体图。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环状板、多个铁芯块以及多个磁铁的立体图。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环状板、多个铁芯块以及磁铁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变形例所涉及的转子单元的立体图。图9是变形例所涉及的转子单元的立体图。图10是变形例所涉及的转子单元的立体图。图11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环状板的俯视图。图12是变形例所涉及的旋转部的横向剖视图。图13是变形例所涉及的旋转部的纵向剖视图。图14是变形例所涉及的旋转部的横向剖视图。图15是变形例所涉及的多个铁芯块以及磁铁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申请中,将沿马达的中心轴线的方向称为“轴向”。并且,将与马达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并且,将沿以马达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为“周向”。并且,将轴向的一侧作为“上”,将另一侧作为“下”,对各部位的形状和位置关系进行说明。但是,这只是为了方便说明而定义的上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马达在使用时的方向。< 1.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IA的立体图。马达IA具有在图1中用双点划线绘制的静止部2A和在图1中用实线绘制的旋转部3A。旋转部3A被支撑为相对于静止部2A能够旋转。旋转部3A具有轴31A、环状板52A、多个铁芯块53A以及多个磁铁54A。轴31A沿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9A配置。环状板52A相对于中心轴线9A在径向以及周向延展。多个铁芯块53A构成转子铁芯。多个磁铁54A沿周向排列。在该马达IA中,磁铁54A的周向的两端面成为磁极面。而且,多个磁铁54A的同极在周向相对置。并且,多个铁芯块53A与多个磁铁54A在周向交替排列。环状板52A和各铁芯块53A在固定部321A处被固定。固定部321A通过设置于环状板52A和铁芯块53A中的一方的凹部与设置于另一方的凸部间的嵌合、或者设置于环状板52A的第一贯通孔与设置于铁芯块53A的凸部间的嵌合而形成。通过固定部321A防止了多个铁芯块53A向径向外侧飞散。并且,在该马达IA中,无须在各铁芯块53A形成贯通孔,即能将多个铁芯块53A固定于环状板52A。因此,减少了各铁芯块53A的磁阻。< 2.第二实施方式><2-1.马达的整体结构>接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马达I例如搭载于汽车,用于产生转向装置的驱动力。但是,本实用新型的马达也可用于其他的用途。例如,本实用新型的马达也可以作为汽车的其他部位例如发动机冷却用风扇的驱动源使用。并且,本实用新型的马达也可搭载于工业用机械、家电产品、OA设备、医疗器械等以产生各种驱动力。图2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I的纵向剖视图。如图2所示,马达I具有静止部2和旋转部3。静止部2固定于作为驱动对象的装置的框体。旋转部3被支撑为相对于静止部2能够旋转。本实施方式的静止部2具有机壳21、盖部22、定子单元23、下轴承部24以及上轴承部25。机壳21具有呈大致圆筒状的侧壁212和封闭侧壁的下部的底部213。盖部22覆盖机壳21的上部的开口。定子单元23以及后述的转子单元32容纳在由机壳21和盖部22包围的内部空间内。在机壳21的底部213的中央设置有用于配置下轴承部24的凹部211。并且,在盖部22的中央设置有用于配置上轴承部25的圆孔221。定子单元23为与驱动电流相应地产生磁通的电枢。定子单元23具有定子铁芯41、绝缘件42以及线圈43。定子铁芯41例如由在轴向层叠多张钢板而构成的层叠钢板形成。定子铁芯41具有圆环状的铁芯背部411和从铁芯背部411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齿412。铁芯背部411固定于机壳21的侧壁212的内周面。各齿412在周向大致等间隔地排列。绝缘件42由为绝缘体的树脂构成并安装于齿412。各齿412以径向内侧的端面露出的状态被绝缘件42覆盖。并且,线圈43由卷绕于绝缘件42的导线构成。通过使绝缘件42介于齿412和线圈43之间,防止了齿412与线圈43电短路。另外关于齿412与线圈43间的绝缘,也可以不使用绝缘件42而采用在齿412的表面施加绝缘涂层的结构。下轴承部24以及上轴承部25配置在机壳21和盖部22与旋转部3侧的轴31之间。本实施方式的下轴承部24以及上轴承部25,使用使外圈和内圈隔着球体相对旋转的球轴承。但是,也可以使用滑动轴承或流体轴承等其他方式的轴承来代替球轴承。下轴承部24的外圈241配置在机壳21的凹部211内并且固定于机壳21。并且,上轴承部25的外圈251配置在盖部22的圆孔221内并且固定于盖部22。另一方面,下轴承部24以及上轴承部25的内圈242、252固定于轴31。由此,轴31被支撑为相对于机壳21以及盖部22能够旋转。图3为旋转部3的纵向剖视图。图4为旋转部3的横向剖视图。另外,图2以及图3所示的旋转部3的截面相当于图4中的A-A截面。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旋转部3具有轴31和转子单元32。轴31为沿中心轴线9延伸的柱状的金属部件。轴31被上述下轴承部24以及上轴承部25支撑着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并且,如图2所示,轴31具有向比盖部22靠上方的位置突出的头部311。头部311通过齿轮等动力传递机构与汽车的转向装置等连接。转子单元32配置在定子单元23的径向内侧并与轴31 —起旋转。本实施方式的转子单元32具有圆筒部件51、环状板52、多个铁芯块53、多个磁铁54以及树脂模制部55。关于转子单元32的各部的详细结构在后面叙述。在这样的马达I中,如果向静止部2的线圈43提供驱动电流,则在定子铁芯41的多个齿412产生径向的磁通。然后,通过齿412与磁铁54之间的磁通的作用,产生周向的转矩。其结果为,旋转部3相对于静止部2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0045]<2-2.关于转子单元>图5是转子单元32的立体图。图6是省略了圆筒部件51和树脂模制部55的转子单元32的立体图。图7是环状板52、多个铁芯块53以及磁铁54的分解立体图。以下,参照图3至图7对转子单元32的更加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圆筒部件51为沿轴向呈圆筒状延伸的金属制的部件。如图3至图5所示,圆筒部件51安装在轴31的外周面。轴31压入于圆筒部件51的内侧。环状板52在圆筒部件51的径向外侧沿径向以及周向呈大致圆板状延展。环状板52在中央具有圆孔520,在该圆孔520插入有圆筒部件51。并且,环状板52在圆孔520的径向外侧具有多个第一贯通孔521和多个第二贯通孔522。使用例如为非磁性的金属的铝、铝合金、奥氏体不锈钢、或者铜合金作为环状板52的材料。多个铁芯块53在环状板52的上侧以及下侧分别沿周向等间隔地排列。各铁芯块53由沿轴向层叠大致扇形的钢板530而构成的层叠钢板形成。并且使用电磁钢板作为钢板530的原材料。环状板52的外周面和铁芯块53的外周面配置在大致同一径向位置。各钢板530具有凸部531B,该凸部531B的背侧成为凹部。钢板的凸部531B被压入并嵌合于在轴向邻接的相邻的钢板的凹部。通过该结构,多个钢板530相互连接而构成铁芯块53。通过将凸部压入并嵌合于凹部而将两个部件连结的结合结构在以下称为铆接部。钢板的凸部531B通过冲压加工而形成。因此,凹部位于钢板的凸部531B的相反侧。也能够通过切削加工来制作具有凸部或凹部的钢板。此时,无须将凸部的相反侧作为凹部,凸部和凹部能够配置在任意的位置。在各铁芯块53的与环状板52接触的面,也就是配置于环状板52的上侧的各铁芯块53的下表面、以及配置于环状板52的下侧的各铁芯块53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一对凸部531。该凸部531为构成铁芯块53的各钢板530所具有的钢板的凸部531B中的、与环状板52邻接的钢板530的凸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各铁芯块53在两个位置具有用于固定多个钢板530的铆接部。通过该铆接部,在各铁芯块53的端面形成有一对凸部531。另外,在各铁芯块53的端面形成的凸部53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环状板52的多个第一贯通孔521在周向等间隔地排列。各铁芯块53的凸部531被压入环状板52的第一贯通孔521。由此,各铁芯块53相对于环状板52被固定的同时,各铁芯块53在周向以及径向被定位。如果使马达I驱动,则铁芯块53将受到离心力,但是通过上述的凸部531和贯通孔521间的嵌合,能够防止铁芯块53向径向外侧飞散。假如,要使用轴向贯通的销固定环状板和铁芯块,需要在铁芯块形成用于插入销的贯通孔。这样的话,由于该贯通孔,各铁芯块的磁阻将增大。但是,如果通过上述的凸部531的嵌合将铁芯块53固定在环状板52,则不需要在各铁芯块53形成贯通孔。因此,能够减少各铁芯块53的磁阻。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在上侧的铁芯块53的凸部531和配置在下侧的铁芯块53的凸部531两者压入于环状板52的各第一贯通孔521而构成铆接部。也就是说,环状板52具有第一贯通孔521,构成铁芯块53的钢板具有凸部531,其中,与此环状板52在轴向邻接的钢板所具有的凸部531通过压入的方式嵌合进第一贯通孔521。并且,为了固定上下的铁芯块53,使用了共同的第一贯通孔521。由此,减少了形成于环状板52的第一贯通孔521的数量。因此,由第一贯通孔521所导致的环状板52的刚性的降低得到缓解。另外,也可以在环状板52形成凹部来代替第一贯通孔521,并在那里嵌入铁芯块53的凸部531。并且,也可以在环状板52侧设置凸部,在铁芯块设置凹部来将两者嵌合。多个磁铁54在周向等间隔地排列。各磁铁54的周向的两端面成为磁极面。多个磁铁54以同极的磁极面在周向相对置的方式配置。并且,如图4所不,多个铁芯块53和多个磁铁54在俯视时交替排列于周向。各铁芯块53被配置在其两侧的磁铁54磁化。因此,铁芯块53的径向外侧的面成为磁极面。也就是说,从磁铁54产生的磁通通过铁芯块53向铁芯块53的径向外侧延伸。如上所述,各铁芯块53由层叠钢板形成。构成层叠钢板的各电磁钢板的表面被绝缘膜覆盖。由此,减少了各铁芯块53的涡流损耗。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铁芯由配置在上下两段的多个铁芯块53构成。而且,在上段的铁芯块53和下段的铁芯块53之间配置有环状板52。优选环状板52由非磁性体形成。通过该环状板52,转子铁芯的涡流损耗得到进一步的抑制。并且,如果将多个铁芯块53在轴向多段地配置,则能够容易地扩大转子铁芯的轴向尺寸。因此,能够扩大转子铁芯内的磁路进而更加提高马达I的转矩。如图7所示,环状板52的多个第二贯通孔522在周向等间隔地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磁铁54穿过环状板52的第二贯通孔522沿轴向延伸。如此一来,与分别在环状板52的上下配置磁铁的方式相比,能够削减磁铁54的个数。因此,能够削减磁铁54的加工费和转子单元32的组装工时。并且,铁芯块53具有在磁铁54的径向外侧向周向突出的一对外侧爪部532和在磁铁54的径向内侧向周向突出的一对内侧爪部533。磁铁54配置在相邻的铁芯块53之间,并与铁芯块53的周向的端面、外侧爪部532的径向内侧的面以及内侧爪部533的径向外侧的面接触。也就是说,磁铁54的周向的两端部与外侧爪部532以及内侧爪部533在径
向重叠。由此,磁铁54相对于铁芯块53被固定,并且各磁铁54在径向以及周向被定位。如果使马达I驱动,则虽然磁铁54将受到离心力,但是通过与上述的外侧爪部532的接触,可防止磁铁54向径向外侧飞散。树脂模制部55通过嵌入成型而形成在圆筒部件51、环状板52、多个铁芯块53以及多个磁铁54的周围。如图3至图5所示,树脂模制部55具有内侧树脂部551、上表面树脂部552、下表面树脂部553以及外侧树脂部554。内侧树脂部551形成在铁芯块53以及磁铁54的径向内侧且在圆筒部件51的径向外侧。在该马达I中,多个铁芯块53在径向内侧没有相连,而是由非磁性的内侧树脂部551充满了多个铁芯块53以及多个磁铁54的径向内侧的区域。由此,从铁芯块53以及磁铁54向径向内侧的磁通泄漏得到抑制。因此,从磁铁54获得的磁通更加高效地朝向定子单元23侧。因此,能够更加高效地产生转矩。内侧树脂部551的内周面与圆筒部件51的外周面接触。圆筒部件51的外周面的直径比轴31的外周面的直径大。因此,与使内侧树脂部与轴31的外周面接触的情况相比,使内侧树脂部551与圆筒部件51的外周面接触,会使金属与树脂间的接触面积变大。因此,内侧树脂部551相对于圆筒部件51被牢固地固定。另外,也可以通过在圆筒部件51的外周面设置凹凸来进一步增大圆筒部件51和内侧树脂部551间的接触面积。上表面树脂部552从内侧树脂部551的上端部向径向外侧延展。下表面树脂部553从内侧树脂部551的下端部向径向外侧延展。多个铁芯块53以及多个磁铁54配置在上表面树脂部552和下表面树脂部553之间。由此,防止了铁芯块53以及磁铁54向上方或者下方脱落。外侧树脂部554在多个铁芯块53以及多个磁铁54的径向外侧呈筒状地延展。夕卜侧树脂部554的上端部与上表面树脂部552的径向外侧的端缘部相连。外侧树脂部554的下端部与下表面树脂部553的径向外侧的端缘部连接。并且,外侧树脂部554的径向内侧的面与铁芯块53以及磁铁54的径向外侧的面接触。在此,外侧树脂部554的厚度比上表面树脂部552以及内侧树脂部551薄。外侧树脂部越薄,铁芯块53与齿412间的距离越短,磁通越高效地从铁芯块53流向齿412。成型树脂模制部55时,首先将圆筒部件51、环状板52、多个铁芯块53以及多个磁铁54配置在由一对模具形成的空腔中。多个铁芯块53在模具的内部的位置根据环状板52确定。并且,多个磁铁54在模具的内部的位置根据多个铁芯块53确定。因此,不需要在模具本身设置用于定位每个铁芯块53和每个磁铁54的结构。接着,使熔融树脂流入模具内的空腔。熔融树脂沿圆筒部件51、环状板52、多个铁芯块53以及多个磁铁54的表面延展。然后,使熔融树脂硬化。由此,成型出具有内侧树脂部551、上表面树脂部552、下表面树脂部553以及外侧树脂部554的树脂模制部55。在嵌入成型时,由于熔融树脂的压力,对各部件施加有压力。特别是对于多个铁芯块53以及多个磁铁54,由于熔融树脂填充在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双方,因此多个铁芯块53以及多个磁铁54容易从这些熔融树脂受到径向的压力。但是,通过将凸部531压入环状板52的第一贯通孔521,多个铁芯块53的径向位置被固定。因此,即使从熔融树脂受到压力时也不易产生铁芯块53的径向的位置偏移。并且,通过铁芯块53的外侧爪部532和内侧爪部533,磁铁54的径向位置被固定。磁铁54即使由于充填在径向内侧的熔融树脂而受到向径向外侧的压力,也能够通过外侧爪部532而防止磁铁54向径向外侧的位置偏移。并且,磁铁54即使由于充填在径向外侧的熔融树脂而受到向径向内侧的压力,也能够通过内侧爪部533而防止磁铁54向径向内侧的位置偏移。另外,也可在环状板52的圆孔520的边缘和圆筒部件51的外周面之间设置供熔融树脂通过的空间。在图3中,环状板52的圆孔520的边缘与圆筒部件51的外周面接触。当树脂浇注口设置在上表面树脂部552侧时,存在熔融树脂无法遍布到下表面树脂部553以及环状板52的轴向下侧的内侧树脂部551的危险。S卩,由于环状板52阻挡了熔融树脂从环状板52的轴向上侧向下侧流动,熔融树脂只能通过铁芯块53和磁铁54的外周面。此时,由于熔融树脂在上述外周面通过的间隙狭窄,所以树脂的流动变得不顺畅,因此有熔融树脂无法遍布到下表面树脂部553和环状板52的轴向下侧的内侧树脂部551的危险。因此优选在环状板52的圆孔520的边缘和圆筒部件51的外周面之间,设置供熔融树脂通过的空间。<3.变形例〉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图8是一变形例所涉及的转子单元32B的立体图。在图8的示例中,多个磁铁54B配置在上下两段。即,图8的多个磁铁54B具有在环状板52B的上侧沿周向排列的上段磁铁群541B,和在环状板52的下侧沿周向排列的下段磁铁群542B。并且,铁芯块53B也配置在上下两段,具有在环状板52B的上侧沿周向排列的上段铁芯块群534B,和在环状板52B的下侧沿周向排列的下段铁芯块群535B。如此一来,在环状板52B不必设置用于使磁铁54B穿过的贯通孔。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环状板52B的刚性。并且,在图8的示例中,上段磁铁群541B和下段磁铁群542B以周向位置相互错开的状态配置。该状态也能够表述成上段铁芯块群534B和下段铁芯块群535B以周向的位置相互错开的状态配置。这样,在转子单元32B整体中,周向磁通的切换变得流畅。因此,减小了转矩脉动和齿槽效应(cogging)。图9是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转子单元32C的立体图。在图9的示例中,不仅在上下的铁芯块53C之间,还在配置于上段的铁芯块53C的上侧和配置于下段的铁芯块53C的下侧配置环状板52C。并且,各铁芯块53C相对于三张环状板52C的任意一张固定。像这样,环状板配置在转子铁芯的最上部、最下部、或者呈多段配置的铁芯块之间,将各铁芯块固定即可。另外,铁芯块也可配置在三段以上。例如,如图10的转子单元32D所示,多个铁芯块53D也可配置在上段、中段、以及下段这三段。在图10的示例中,在配置在最上段的多个铁芯块53D的上侧、配置在最下段的铁芯块53D的下侧、以及各段之间,分别配置有环状板52D。并且,各铁芯块53D相对于四张环状板52D的任意一张固定。图11是其他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环状板52E的俯视图。在图11中,多个磁铁54E用双点划线表示。图11的环状板52E具有多个切口 522E代替多个第二贯通孔。多个磁铁54E配置在这些切口 522E的内部。即使呈这种形状,也能够沿轴向贯穿环状板52E地配置磁铁54E。但是,在进一步提高环状板的刚性的观点上,优选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设置多个第二贯通孔,并且将环状板延展到磁铁的径向内侧。并且,作为其他变形例,也可将树脂模制部的内侧树脂部变更为非磁性金属。即,也可在铁芯块和磁铁的径向内侧、且在轴的径向外侧,设置非磁性的内侧金属部。对于内侧金属部的材料,例如使用非磁性不锈钢即可。如果是非磁性,则从铁芯块和磁铁向径向内侧的磁通泄漏能够得到抑制。图12是具有内侧金属部60的旋转部的横向剖视图。并且,图13是从图12的B-B位置观察到的旋转部的纵向剖视图。如图12或者图13所示,也可在内侧金属部60F的内部设置使熔融树脂从轴向上侧流动至下侧的间隙61F。如果没有这样的间隙61F,当树脂浇注口设置在上表面树脂部侧时,则存在熔融树脂无法遍布到下表面树脂部的危险。这是因为熔融树脂从间隙小的铁芯块和磁铁的外周面通过,熔融树脂的流动变得不顺畅。如果在内侧金属部60F的内部设置沿轴向延伸的间隙61F,则能够使熔融树脂遍布到下表面树脂部。另外,间隙61F也可设置在内侧金属部60F的周围。并且,图14是其他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旋转部的横向剖视图。如图14所述,在与中心轴线正交的截面,磁铁54G的形状也可为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周向宽度缩小的梯形。该情况下,即使不设置外侧爪部,磁铁54G也没有向径向外侧飞散的危险。[0081]并且,图15是另一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旋转部的分解立体图。转子单元32H在上下具有两张环状板52H,并且在其间配置铁芯块53H。图中,各铁芯块53H分别在上表面具有两个凹部5212。上侧的环状板52H具有多个在图中朝向下侧的凸部531。它是对作为原材料的奥氏体不锈钢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的凸部,并且在上表面侧能够看出凹部。凸部531被压入嵌入于铁芯块53H的凹部5212。在铁芯块53H的下表面具有多个未图示的凸部。该凸部被压入嵌入于下侧的环状板52H的凹部5211。通过这两张环状板52H使铁芯块53H相互紧固。磁铁54H被相邻的两个铁芯块53H、53H夹持而固定。将铁芯块53H固定于上侧或者下侧的环状板52H之后,将磁铁54H插入铁芯块53H、53H。然后,将剩下的一张环状板52H安装于铁芯块53H。在该变形例中,由于通过环状板52H将铁芯块53H的上下固定,所以能够得到高强度的转子单元。另外,也可形成为第一贯通孔而取代下侧的环状板52H的凹部5211。这样能够避免在转子单元下侧出现凸部。并且,作为其他的变形例,也可以是将环状板的第一贯通孔变更为凹部,将铁芯块的凸部嵌合于该凹部。并且,也可以是在环状板侧设置凸部,将该凸部嵌合于铁芯块侧的凹部。即,环状板和各铁芯块也可以通过设置在两者中的一方的凹部和设置在另一方的凸部间的嵌合而被固定在一起。并且,凸部的形状并不限定为圆柱状,也可以是长方形或者V字状。并且,树脂模制部也可以不必包括内侧树脂部、上表面树脂部、下表面树脂部以及外侧树脂部的全部。例如,树脂模制部也可以只由内侧树脂部、上表面树脂部以及下表面树脂部构成。并且,作为其他的变形例,也可以在定子单元完全不使用树脂。这时,也可以安装覆盖转子单元的上端面、下端面以及铁芯背部的外周面的转子外罩。并且,磁铁的材料可以是铁氧体,也可以是钕。但是近年来,为稀土的钕的价格大幅上涨,使用钕磁铁变得困难。因此,存在使用铁氧体磁铁的同时且要得到强磁力的高技术要求。关于这一点,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如果磁铁和铁芯块在周向交替配置,则能够提高转子单元中的磁铁的体积比率。因此,能够在使用铁氧体磁铁的同时得到强磁力。此外,关于各部件的细节的形状,也可与本申请的各图所示形状不同。并且,也可以在不发生矛盾的范围内将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出现的各要素适当地组合。本实用新型能够用于内转子型马达。
权利要求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该马达包括: 静止部;以及 旋转部,其被支撑为相对于所述静止部能够旋转, 所述旋转部具有: 轴,其沿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 环状板,其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沿径向以及周向延展; 转子铁芯,其由多个铁芯块构成;以及 多个磁铁,所述多个磁铁沿周向排列, 其中, 所述环状板由非磁性的金属 材料制成, 所述多个铁芯块分别由沿轴向层叠的多张钢板构成, 所述磁铁的周向的两端面为磁极面, 所述多个磁铁的同极在周向相对置, 所述多个铁芯块和所述多个磁铁在周向交替排列, 所述多张钢板分别具有凸部和凹部,该钢板的凸部的至少一部分嵌入至在轴向邻接的其他钢板的凹部, 所述环状板具有凸部或者凹部或者第一贯通孔, 与所述环状板在轴向邻接的所述钢板所具有的凸部的至少一部分嵌入至所述环状板所具有的凹部或者第一贯通孔中,或者,所述环状板所具有的凸部的至少一部分嵌入至与所述环状板在轴向邻接的所述钢板所具有的凹部中, 所述铁芯块具有在所述磁铁的径向外侧向周向突出的外侧爪部, 所述磁铁的周向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一端部与所述外侧爪部在径向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旋转部还具有介于所述转子铁芯以及所述磁铁与所述轴之间的内侧树脂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旋转部还具有被固定于所述轴的金属制的圆筒部件, 所述圆筒部件的外周面与所述内侧树脂部的内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多个铁芯块包括在所述环状板的上侧沿周向排列的上段铁芯块群和在所述环状板的下侧沿周向排列的下段铁芯块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环状板具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第二贯通孔, 所述磁铁穿过所述第二贯通孔沿轴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马达具有两个所述环状板, 所述多个铁芯块被配置于所述两个环状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马达具有两个所述环状板, 所述多个铁芯块被配置于所述两个环状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马达具有三个所述环状板, 所述上段铁芯块群和所述下段铁芯块群分别配置于所述三个环状板中的一个环状板的上下, 所述三个环状板中的其他两个环状板分别配置于所述上段铁芯块群的上侧以及所述下段铁芯块群的下侧。
9.根据权利要求4或8所述的马达, 其中, 所述上段铁芯块群和所述下段铁芯块群以周向的位置相互错开的状态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该马达的旋转部具有轴、环状板、由多个铁芯块构成的转子铁芯、以及沿周向排列的多个磁铁。多个铁芯块和多个磁铁沿周向交替排列。各铁芯块和环状板通过设于两者中的一方的凹部和设于另一方的凸部间的嵌合,或者设于环状板的第一贯通孔和设于铁芯块的凸部间的嵌合而被固定在一起。由于在各铁芯块没有形成贯通孔,而将多个铁芯块固定于环状板,所以能够避免各铁芯块中的磁阻的上升。
文档编号H02K1/28GK202940656SQ20122058673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0日
发明者广川刚士, 篠原敏信, 横川知佳, 内谷良裕 申请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