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用空空冷却器的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6887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机用空空冷却器的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冷却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电机用空空冷却器的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电机用的空空冷却器的内风冷却主要通过冷却器顶部的离心式风机将电机内的热空气通过散热管冷却后从风机的轴向进入,经过离心式叶轮从风机的径向排出,再经过冷却器上盖板和内侧面形成的直角进入冷却管,这种直角形成的涡流造成较大的风压损失,影响电机的散热效果,并且噪音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用空空冷却器的通风结构,在冷却器上盖板和内侧面形成的直角处设置有导风板,减小涡流和风压损失,加强电机的散热效果,并且降低噪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机用空空冷却器的通风结构,包括长方体的空空冷却器,空空冷却器的顶部设有离心式风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空冷却器的上顶盖和与电机轴向垂直的内侧面形成的两个直角处分别设置有连接上顶盖和内侧面的导风板。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风板为平板。所述导风板为弧形板。本技术方案的特点和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弧形板为圆弧形板,且分别与所述空空冷却器的上顶盖和与电机轴向垂直的内侧面相切。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用空空冷却器的通风结构,包括长方体的空空冷却器,冷却器的顶部设有离心式风机,在所述空空冷却器的上顶盖和与电机轴向垂直的内侧面形成的两个直角处分别设置有连接上顶盖和内侧面的导风板,能够减小涡流和风压损失,加强电机的散热效果,并且降低噪音。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传统电机用空空冷却器的通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用空空冷却器的通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离心式风机;2、空空冷却器;3、上盖板;4、内侧面;5、导风板;6、内风出风口 ;7、内风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为传统电机用空空冷却器的通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电机内的内热风从内风出风口 6出去,通过空空冷却器2内的散热管一次冷却后从离心式风机I的轴向进入,经过离心式风机I的叶轮从风机的径向出去,再经过空空冷却器2的上盖板3和内侧面 4形成的直角进入冷却管,然后通过内风进风口 7把冷却后的空气送入电机,达到冷却电机 的效果。但是这种直角形成的涡流造成较大的风压损失,影响电机的散热效果,并且噪音 大。[0015]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用空空冷却器的通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在空空冷 却器2的上顶盖3和与电机轴向垂直的内侧面4形成的两个直角处分别设置有连接上顶盖 3和内侧面4的导风板5。本实施例中,导风板5为圆弧形,并与上盖板3和内侧板4相切。 导风板5可以将直角转弯的风向变成沿着导风板5的方向,减小直角涡流,降低风压损失, 增强电机的散热效果。[0016]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 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应用领域,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仅是示意性的、指导性的,而不 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 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种的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之列。
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用空空冷却器的通风结构,包括长方体的空空冷却器,空空冷却器的顶部 设有离心式风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空冷却器的上顶盖和与电机轴向垂直的内侧面形 成的两个直角处分别设置有连接上顶盖和内侧面的导风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用空空冷却器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 板为平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用空空冷却器的通风结构,所述导风板为弧形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用空空冷却器的通风结构,所述弧形板为圆弧形 板,且分别与所述空空冷却器的上顶盖和与电机轴向垂直的内侧面相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冷却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用空空冷却器的通风结构。该电机用空空冷却器的通风结构包括长方体的空空冷却器,冷却器的顶部设有离心式风机,在所述空空冷却器的上顶盖和与电机轴向垂直的内侧面形成的两个直角处分别设置有连接上顶盖和内侧面的导风板,能够减小涡流和风压损失,加强电机的散热效果,并且降低噪音。
文档编号H02K9/00GK202978578SQ20122060570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5日
发明者李俊毅, 姜志伟 申请人:西安盾安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