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口槽电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70327阅读:84来源:国知局
闭口槽电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闭口槽电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式衬套与铁芯配合过程中槽满率低和容易出现漏磁的问题。该闭口槽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分的衬套以及铁芯,衬套包括多个交替设置以组成封闭圆环的第一导磁块和第一隔磁块,铁芯包括与衬套固定配合的支架体以及设置于支架体上的第一线圈,支架体包括与衬套同轴设置的固定环以及多个沿固定环的径向延伸至第一导磁块以安装第一线圈的延伸臂,第一导磁块、第一隔磁块和延伸臂的数量相同。该闭口槽电机利用交替设置的第一导磁块和第一隔磁块构成封闭衬套,以防止出现漏磁现象;并利用可拆分的衬套和铁芯,以充分提供线圈的槽满率,而且安装方便,结构简单。
【专利说明】闭口槽电机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闭口槽电机。
【背景技术】
[0002]通常,电机的定子或者转子,相邻齿的外围留有一定间距的槽口宽,用于绕线工序以及避免相邻齿间的漏磁现象。但由于绕线时需要预留绕线机走针位的缘故,绕线齿所绕铜线的槽满率低。同时,由于齿部与轭部的不等宽,对绕线设备的要求也相对比较高。
[000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号:CN102290944A)公开了一种闭口槽永磁同步电机,该闭口槽永磁同步电机采用第一衬套封闭定子槽的槽口,以解决齿槽转矩大、转速波动大等问题,并明显减少高次谐波。然而,该闭口槽永磁同步电机之第一衬套的材质与定子或者转子完全一样,均为导磁体,这将导致相邻齿间的漏磁现象非常严重,电机的效率受到严重制约;同时,该闭口槽永磁同步电机利用带绝缘层的圆形第一衬套封闭定子外圆,具有较大的位置局限性;而且采用传统的绕线方式,绕线工艺复杂。
[0004]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号:CN101009439A)中公开了一种马达定子装置,包括具有多个齿部和第一定位槽的定子以及绕设于齿部的线圈,待线圈绕设于各齿部后再将齿的结合部结合于定子内壁的第一定位槽内而完成组装,利用线圈预先绕设于定子内的各齿部的方式以提高导线占积率、使用效率及降低顿转转矩而不影响其刚性。但是,所述绕线方式需要将每个齿部单独进行组装,组装工作量非常大,成本很高;该马达定子装置的齿部数量较多并且仅靠第一定位槽进行定位,组装后各齿部与转子间的距离公差难以控制,很难获得均匀气隙,也会影响电机的转矩脉动、转动噪音等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闭口槽电机,采用可拆分的衬套与铁芯配合,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式衬套与铁芯配合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闭口槽电机包括可拆分的衬套以及铁芯,所述衬套包括多个交替设置以组成封闭圆环的第一导磁块和第一隔磁块,所述铁芯包括与所述衬套固定配合的支架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体上的若干第一线圈,所述支架体包括与所述衬套同轴设置的固定环以及沿所述固定环的径向对应延伸至各个所述第一导磁块以分别安装各个所述第一线圈的多个延伸臂,所述第一导磁块、所述第一隔磁块和所述延伸臂的数量相同。
[0007]进一步地,各所述第一导磁块设有朝向所述支架体突出的第一定位齿,各所述延伸臂的末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齿配合的第一定位齿槽;或者
[0008]各所述延伸臂的末端设有朝向所述衬套凸出的第一定位凸起,各所述第一导磁块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配合的第一定位凹槽;或者
[0009]各所述第一导磁块设有与所述延伸臂的末端配合的第一凹陷槽。
[0010]进一步地,所述闭口槽电机还包括与所述衬套同轴设置且相对于所述衬套和所述铁芯同轴转动的第一转子,所述衬套位于所述铁芯的外围,所述第一转子包括设置于所述衬套外围的转子铁壳、设置于所述转子铁壳上并位于所述转子铁壳与所述衬套之间的第一转子永磁体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子铁壳并穿过所述固定环以相对于铁芯转动的第一转子轴。
[0011]进一步地,所述衬套位于所述铁芯的外围,所述闭口槽电机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环的第二转子轴以及与所述衬套同轴设置且位于所述衬套外围的第一定子,第一定子包括设置于所述衬套外围的定子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定子外壳上并位于所述定子外壳与所述衬套之间的定子永磁体。
[0012]进一步地,所述衬套设置于所述铁芯的内部,所述闭口槽电机还包括与所述衬套同轴设置且相对于所述衬套和所述铁芯同轴转动的第二转子,所述第二转子包括穿过所述衬套并相对于所述衬套和所述铁芯转动的第三转子轴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转子轴之轴壁上并随所述第三转子轴转动的第二转子永磁体。
[0013]进一步地,所述衬套设置于所述铁芯的外部,所述闭口槽电机还包括穿过所述固定环并与所述支架体固定连接的第四转子轴、设置于所述衬套外围并与所述衬套同轴设置的复合环以及与所述复合环可拆分连接的第二铁芯,所述第二铁芯包括与所述复合环固定配合的绕线基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绕线基体上的若干第二线圈,所述复合环位于所述支架体与所述绕线基体之间,所述绕线基体包括与所述复合环同轴设置且位于所述复合环外围的封闭环以及沿所述封闭环的径向对应延伸至所述复合环以分别安装各个所述第二线圈的多个连接臂。
[0014]进一步地,所述复合环包括多个交替设置以组成封闭圆环的第二导磁块和第二隔磁块,所述连接臂沿所述封闭环的径向延伸至所述第二导磁块,且所述第二导磁块、所述第二隔磁块和所述连接臂的数量相同。
[0015]优选地,各所述第二导磁块设有朝向所述绕线基体突出的第二定位齿,各所述连接臂的末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齿配合的第二定位齿槽;或者
[0016]各所述连接臂的末端设有朝向所述复合环凸出的第二定位凸起,各所述第二导磁块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配合的第二定位凹槽;或者
[0017]各所述第二导磁块设有与所述连接臂的末端配合的第二凹陷槽。
[0018]本实用新型的闭口槽电机利用交替设置的第一导磁块和第一隔磁块构成封闭衬套,以防止相邻两第一导磁块之间出现漏磁现象;另外,利用可拆分的衬套和铁芯,可以将第一线圈直接绕设于延伸臂上或者采用单独绕线方式将第一线圈绕设于绕线架上再套设于延伸臂上,可以充分提供线圈的槽满率,而且安装方便,结构简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闭口槽电机的衬套与第一铁芯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衬套与第一铁芯的分解示意图。
[0021]图3是图1中衬套与支架体配合的一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图1中衬套与支架体分解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图1中衬套与支架体分解的又一结构示意图。[0024]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闭口槽电机的定子与转子配合的一示意图,表示的是一种外转子电机。
[0025]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闭口槽电机的定子与转子配合的另一示意图,表示的是一内转子电机。
[0026]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闭口槽电机的定子与转子配合的又一示意图,表示的是另一内转子电机。
[0027]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闭口槽电机的定子与转子配合的再一示意图,表示的是又一内转子电机。
[0028]图10是图9中定子之复合环与绕线基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1是图10中复合环与绕线基体分解的一结构示意图。
[0030]图12是图10中复合环与绕线基体分解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31]图13是图10中复合环与绕线基体分解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3]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闭口槽电机包括可拆分的衬套I以及第一铁芯2,所述衬套I包括多个交替设置以组成封闭圆环的第一导磁块11和第一隔磁块12,所述第一铁芯2包括与所述衬套I固定配合的支架体21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体21上的若干第一线圈22,所述支架体21包括与所述衬套I同轴设置的固定环211以及沿所述固定环211的径向对应延伸至各个所述第一导磁块11以分别安装各个所述第一线圈22的多个延伸臂212,所述第一导磁块11、所述第一隔磁块12和所述延伸臂212的数量相同。可以理解地,绕线时,可以利用绕线机(图未示)直接将第一线圈22绕设于所述延伸臂212上,或者采用单独绕线方式将第一线圈22绕设于绕线架3上并将绕线架3套接于延伸臂212上;安装时,首先进行第一线圈22的绕设步骤,然后将衬套I套装于具有第一线圈22的支架体21上并与支架体21固定配合,由于衬套I由第一导磁块11和第一隔磁块12组成封闭圆环,这样,便形成闭口槽结构。可选地,所述第一隔磁块12的宽度可以调整,由此控制定子及转子间的气隙来获得转矩脉动,提高电机性能。该闭口槽电机利用可拆分的衬套I与第一铁芯2配合,可以大幅度提高绕线的槽满率并降低绕线工序的成本,而且利用第一导磁块11和第一隔磁块12组成封闭圆环,可以防止相邻两第一导磁块11之间出现漏磁现象。
[0034]请参照图1,进一步地,所述衬套I是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将所述第一导磁块11和所述第一隔磁块12 —次压制成型而获得。可以理解地,将第一导磁块11和第一隔磁块12放入粉末冶金模具内,该粉末冶金模具(图未示)内具有可抽离的活动挡板(图未示);在装粉工序中,利用该活动挡板分隔开不同功能的原料粉末;完成装粉工序后,将该活动挡板抽离,以对装填好的不同粉末一起进行整体压制得到复合结构的衬套I胚体;高温共烧热处理以获得第一导磁块11和第一隔磁块12交替出现的衬套I。利用粉末冶金方法获得的封闭衬套1,具有精度高的特点,而且装配后有利于电机获得距离均匀的气隙,从而提高电机性能的一致性。利用第一导磁块11和第一隔磁块12压制成一体的衬套1,不仅可以用于封闭内转子电机的转子和/或者定子,还可以用于封闭外转子电机的定子,应用广泛。可选地,各所述第一导磁块11的弧度相同,各所述第一隔磁块12的弧度相同。
[0035]请再次参照图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磁块11的原料为铁粉、镍粉、铁基或镍基软磁复合材料粉末、非晶软磁材料、纳米晶软磁材料,所述第一隔磁块12的原料为非导磁材料。可选地,所述第一隔磁块12的原料为铝或者铜。可以理解地,第一导磁块11相当于传统的定子或者转子的外齿部,第一隔磁块12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以与传统的气隙作用相同,有效地降低了相邻第一导磁块11之间的漏磁现象。
[0036]请参照图1和图2,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体21为硅钢叠片,或者由软磁材料制成的粉末冶金件。可选地,所述软磁材料为铁基与镍基复合材料、非晶态软磁合金或者纳米晶软磁合金。可以理解地,所述固定环211与所述延伸臂212由一体成型制成,支架体21与衬套I固定连接时,在支架体21与衬套I之间形成用于容置第一线圈22的空间,第一线圈22绕设于延伸臂212上并由衬套I封闭。可选地,各延伸臂212沿所述固定环211等角度分布以与第一导磁块11相对应。
[0037]请参照图2和图3,进一步地,各所述第一导磁块11设有朝向所述支架体21突出的第一定位齿13a,各所述延伸臂212的末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齿13a配合的第一定位齿槽213a ;可以理解地,第一定位齿13a沿所述第一导磁块11的内边缘朝向支架体21突出,并与对应的所述延伸臂212相对,所述第一定位齿13a卡设于所述第一定位齿槽213a内以使支架体21与衬套I固定连接,例如,第一定位齿13a与第一定位齿槽213a之间为过盈配合。第一定位齿13a与第一定位齿槽213a的形状相同,可选地,均为三角形或者其他形状。优选地,第一定位齿13a、第一定位齿槽213a的数量与延伸臂212和所述第一导磁块11的数量相同,更优地,数量为8个。
[0038]请参照图2和图4,或者,各所述延伸臂212的末端设有朝向所述衬套I凸出的第一定位凸起213b,各所述第一导磁块11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213b配合的第一定位凹槽13b ;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一定位凸起213b沿所述延伸臂212的末端朝向衬套I凸出,并与对应的第一导磁块11相对,第一定位凸起213b卡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13b内以使支架体21与衬套I固定连接,例如,第一定位凸起213b与第一定位凹槽13b之间为过盈配合。第一定位凸起213b与第一定位凹槽13b的形状相同,可选地,均为三角形或者其他形状。优选地,第一定位凸起213b、第一定位凹槽13b的数量与延伸臂212和所述第一导磁块11的数量相同,更优地,数量为8个。
[0039]请参照图2和图5,或者,各所述第一导磁块11设有与所述延伸臂212的末端配合的第一凹陷槽13c。可以理解地,第一凹陷槽13c沿所述第一导磁块11的内表面朝向远离所述支架体21的一侧内凹,利用第一凹陷槽13c与所述延伸臂212的末端过盈配合以使衬套I与支架体21固定连接,该第一凹陷槽13c的形状与所述延伸臂212的末端形状相同,优选地,第一凹陷槽13c的数量与延伸臂212和所述第一导磁块11的数量相同,更优地,数量为8个。
[0040]请参照图2和图6,进一步地,所述闭口槽电机还包括与所述衬套I同轴设置且相对于所述衬套I和所述第一铁芯2同轴转动的第一转子4,所述衬套I位于所述第一铁芯2的外围,所述第一转子4包括设置于所述衬套I外围的转子铁壳41、设置于所述转子铁壳41上并位于所述转子铁壳41与所述衬套I之间的第一转子永磁体42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子铁壳41并穿过所述固定环211以相对于第一铁芯2转动的第一转子轴43。可以理解地,所述闭口槽电机为外转子电机,即衬套I与第一铁芯2构成该电机的定子4’,第一转子4设置于该定子4’外围,并利用第一转子轴43穿过固定环211以相对于定子4’转动,另外,该第一转子4利用设置于衬套I与转子铁壳41之间的第一转子永磁体42随着第一转子轴43相对于该定子4’的转动而转动。这类外转子电机通过将定子4’设为可拆分的衬套I和第一铁芯2,并利用所述衬套I封闭该定子4’的外圆周,以便于组装,且可以降低对绕线设备的要求,也降低了绕线工序的工艺成本。
[0041]请参照图2和图7,进一步地,所述衬套I位于所述第一铁芯2的外围,所述闭口槽电机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环211的第二转子轴53以及与所述衬套I同轴设置且位于所述衬套I外围的第一定子5,第一定子5包括设置于所述衬套I外围的定子外壳51以及设置于所述定子外壳51上并位于所述定子外壳51与所述衬套I之间的定子永磁体52。可以理解地,所述闭口槽电机为内转子电机,即由衬套I与第一铁芯2构成该电机的转子5’,所述第一定子5设置于该转子5’外围,所述第二转子轴53穿过所述固定环211并与所述支架体21固定连接,以使整个转子5’相对于第一定子5转动。这类内转子电机利用可拆分的衬套I和第一铁芯2形成其转子5’部分,即利用衬套I封闭该转子5’的外圆周,可以避免漏磁现象,并提高了绕线的满槽率。
[0042]请参照图2和图8,进一步地,所述衬套I设置于所述第一铁芯2的内部,所述闭口槽电机还包括与所述衬套I同轴设置且相对于所述衬套I和所述第一铁芯2同轴转动的第二转子6,所述第二转子6包括穿过所述衬套I并相对于所述衬套I和所述第一铁芯2转动的第三转子轴6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转子轴61之轴壁上并随所述第三转子轴61转动的第二转子永磁体62。可以理解地,所述闭口槽电机为内转子电机,由衬套I与第一铁芯2构成该电机的定子6’,且所述衬套I设置于所述支架体21的内部,第二转子6设置于该定子6’内部,即第二转子6设置于衬套I内且相对于衬套I转动,第二转子永磁体62位于衬套I与第三转子轴61之间并随第三转子轴61相对于衬套I的转动而转动。该类内转子电机通过将定子6’设为可拆分的衬套I和第一铁芯2,且利用衬套I封闭所述定子6’的内圆周,可以避免漏磁现象,并提高了绕线的满槽率。
[0043]请参照图2、图9和图10,进一步地,所述衬套I设置于所述第一铁芯2的外部,所述闭口槽电机还包括穿过所述固定环211并与所述支架体21固定连接的第四转子轴7、设置于所述衬套I外围并与所述衬套I同轴设置的复合环8且与所述复合环8可拆分连接的第二铁芯9,所述第二铁芯9包括与所述复合环8固定配合的绕线基体91以及设置于所述绕线基体91上的若干第二线圈(图未示),所述复合环8位于所述支架体21与所述绕线基体91之间,所述绕线基体91包括与所述复合环8同轴设置且位于所述复合环8外围的封闭环911以及沿所述封闭环911的径向对应延伸至所述复合环8以分别安装各个所述第二线圈的多个连接臂912。可以理解地,所述闭口槽电机为内转子电机,即由衬套I和第一铁芯2构成该电机的转子10,该电机的定子10’包括设置于衬套I外围的复合环8以及与复合环8可拆分连接的第二铁芯9,该定子10’的结构与所述转子10的结构相似,该复合环8用于封闭该定子10’的内圆周,而该衬套I用于封闭该转子10的外圆周,且复合环8位于衬套I的外围;绕线时,与第一线圈22的绕线方式相同,可以利用绕线机直接将第二线圈绕设于连接臂912上,或者采用单独绕线方式将第二线圈绕设于绕线架3上并将绕线机套接于连接臂912上;安装时,与衬套I和第一铁芯2的安装方式相同,首先进行第二线圈的绕设步骤,然后将复合环8套装于具有第二线圈的绕线基体91上以与绕线基体91固定配合,而形成电机的定子10’部分。该闭口槽电机利用可拆分的衬套I与第一铁芯2配合构成其内转子10,并利用可拆分的复合环8与第二铁芯9配合构成其定子10’,可以大幅度提高绕线的槽满率并降低绕线工序的成本,而且利用衬套I封闭转子10的外圆周以及利用复合环8封闭定子10’的内圆周,可以防止出现漏磁现象。
[0044]请参照图10,优选地,所述复合环8包括多个交替设置以组成封闭圆环的第二导磁块81和第二隔磁块82,所述连接臂912沿所述封闭环911的径向延伸至所述第二导磁块81,且所述第二导磁块81、所述第二隔磁块82和所述连接臂912的数量相同。可以理解地,该复合环8的结构与衬套I的结构相似,也是由交替设置的第二导磁块81和第二隔磁块82组成,利用第二隔磁块82设置于相邻两第二导磁块81之间以避免漏磁现象,可选地,所述第二隔磁块82的宽度可以调整,由此控制定子及转子间的气隙来获得转矩脉动,提高电机性能。
[0045]请参照图10,可选地,所述复合环8是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将所述第二导磁块81和所述第二隔磁块82 —次压制成型而获得。可以理解地,将第二导磁块81和第二隔磁块82放入粉末冶金模具(图未示)内,该粉末冶金模具内具有可抽离的活动挡板(图未示);在装粉工序中,利用该活动挡板分隔开不同功能的原料粉末;完成装粉工序后,将该活动挡板抽离,以对装填好的不同粉末一起进行整体压制得到复合结构的复合环8胚体;高温共烧热处理以获得第二导磁块81和第二隔磁块82交替出现的复合环8。利用粉末冶金方法获得的封闭复合环8,具有精度高的特点,而且装配后有利于电机获得距离均匀的气隙,从而提高电机性能的一致性。利用第二导磁块81和第二隔磁块82压制成一体的复合环8,不仅可以用于封闭内转子电机的转子和/或者定子,还可以用于封闭外转子电机的定子,应用广泛。
[0046]请参照图10,可选地,所述第二导磁块81的原料为铁粉、镍粉、铁基或镍基软磁复合材料粉末、非晶软磁材料、纳米晶软磁材料,所述第二隔磁块82的原料为非导磁材料。可选地,所述第二隔磁块82的原料为铝或者铜。可以理解地,第二导磁块81相当于传统的定子或者转子的外齿部,第二隔磁块82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以与传统的气隙作用相同,有效地降低了相邻第二导磁块81之间的漏磁现象。
[0047]请参照图10,可选地,所述绕线基体91为硅钢叠片,或者由软磁材料制成的粉末冶金件。可选地,所述软磁材料为铁基与镍基复合材料、非晶态软磁合金或者纳米晶软磁合金。可以理解地,所述封闭环911与所述连接臂912由一体成型制成,绕线基体91与复合环8固定连接时,在绕线基体91与复合环8之间形成用于容置第二线圈的空间,第二线圈绕设于连接臂912上并由复合环8封闭。可选地,各连接臂912沿所述固定环211等角度分布以与第二导磁块81相对应。
[0048]请参照图11,可选地,各所述第二导磁块81设有朝向所述绕线基体91突出的第二定位齿83a,各所述连接臂912的末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齿83a配合的第二定位齿槽913a ;可以理解地,第二定位齿83a沿所述第二导磁块81的外边缘朝向绕线基体91突出,并与对应的所述连接臂912相对,所述第二定位齿83a卡设于所述第二定位齿槽913a内以使绕线基体91与复合环8固定连接,例如,第二定位齿83a与第二定位齿槽913a之间为过盈配合。第二定位齿83a与第二定位齿槽913a的形状相同,可选地,均为三角形或者其他形状。优选地,第二定位齿83a、第二定位齿槽913a的数量与连接臂912和所述第二导磁块81的数量相同,更优地,数量为8个。
[0049]请参照图12,或者,各所述连接臂912的末端设有朝向所述复合环8凸出的第二定位凸起913b,各所述第二导磁块81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913b配合的第二定位凹槽83b ;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二定位凸起913b沿所述连接臂912的末端朝向复合环8凸出,并与对应的第二导磁块81相对,第二定位凸起913b卡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83b内以使绕线基体91与复合环8固定连接,例如,第二定位凸起913b与第二定位凹槽83b之间为过盈配合。第二定位凸起913b与第二定位凹槽83b的形状相同,可选地,均为三角形或者其他形状。优选地,第二定位凸起9133b、第二定位凹槽83b的数量与连接臂912和所述第二导磁块81的数量相同,更优地,数量为8个。
[0050]请参照图13,或者,各所述第二导磁块81设有与所述连接臂912的末端配合的第二凹陷槽83c。可以理解地,第二凹陷槽83c沿所述第二导磁块81的内表面朝向远离所述绕线基体91的一侧内凹,利用第二凹陷槽83c与所述连接臂912的末端过盈配合以使复合环8与绕线基体91固定连接,该第二凹陷槽83c的形状与所述连接臂912的末端形状相同,优选地,第二凹陷槽83c的数量与连接臂912和所述第二导磁块81的数量相同,更优地,数量为8个。
[00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闭口槽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分的衬套以及铁芯,所述衬套包括多个交替设置以组成封闭圆环的第一导磁块和第一隔磁块,所述铁芯包括与所述衬套固定配合的支架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体上的若干第一线圈,所述支架体包括与所述衬套同轴设置的固定环以及沿所述固定环的径向对应延伸至各个所述第一导磁块以分别安装各个所述第一线圈的多个延伸臂,所述第一导磁块、所述第一隔磁块和所述延伸臂的数量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口槽电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导磁块设有朝向所述支架体突出的第一定位齿,各所述延伸臂的末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齿配合的第一定位齿槽;或者 各所述延伸臂的末端设有朝向所述衬套凸出的第一定位凸起,各所述第一导磁块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配合的第一定位凹槽;或者 各所述第一导磁块设有与所述延伸臂的末端配合的第一凹陷槽。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闭口槽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衬套同轴设置且相对于所述衬套和所述铁芯同轴转动的第一转子,所述衬套位于所述铁芯的外围,所述第一转子包括设置于所述衬套外围的转子铁壳、设置于所述转子铁壳上并位于所述转子铁壳与所述衬套之间的第一转子永磁体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子铁壳并穿过所述固定环以相对于铁芯转动的第一转子轴。
4.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闭口槽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位于所述铁芯的外围,所述闭口槽电机还包括 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环的第二转子轴以及与所述衬套同轴设置且位于所述衬套外围的第一定子,第一定子包括设置于所述衬套外围的定子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定子外壳上并位于所述定子外壳与所述衬套之间的定子永磁体。
5.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闭口槽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设置于所述铁芯的内部,所述闭口槽电机还包括与所述衬套同轴设置且相对于所述衬套和所述铁芯同轴转动的第二转子,所述第二转子包括穿过所述衬套并相对于所述衬套和所述铁芯转动的第三转子轴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转子轴之轴壁上并随所述第三转子轴转动的第二转子永磁体。
6.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闭口槽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设置于所述铁芯的外部,所述闭口槽电机还包括穿过所述固定环并与所述支架体固定连接的第四转子轴、设置于所述衬套外围并与所述衬套同轴设置的复合环以及与所述复合环可拆分连接的第二铁芯,所述第二铁芯包括与所述复合环固定配合的绕线基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绕线基体上的若干第二线圈,所述复合环位于所述支架体与所述绕线基体之间,所述绕线基体包括与所述复合环同轴设置且位于所述复合环外围的封闭环以及沿所述封闭环的径向对应延伸至所述复合环以分别安装各个所述第二线圈的多个连接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闭口槽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环包括多个交替设置以组成封闭圆环的第二导磁块和第二隔磁块,所述连接臂沿所述封闭环的径向延伸至所述第二导磁块,且所述第二导磁块、所述第二隔磁块和所述连接臂的数量相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闭口槽电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导磁块设有朝向所述绕线基体突出的第二定位齿,各所述连接臂的末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齿配合的第二定位齿槽;或者 各所述连接臂的末端设有朝向所述复合环凸出的第二定位凸起,各所述第二导磁块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配合的第二定位凹槽;或者各所述第二导磁块设有与所`述连接臂的末端配合的第二凹陷槽。
【文档编号】H02K1/27GK203554088SQ201320660509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4日
【发明者】何亮, 杨锡辉, 陈晓军 申请人:捷和电机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