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15349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绞车本体、定位绳锚;其中,所述定位绳锚包括定位绳、重力锚,所述定位绳的端部连接有所述重力锚;所述定位绳包括依次连接的牵引绳和连接绳,所述牵引绳与所述重力锚连接,所述连接绳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深海作业的电缆本体;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海底电缆地震勘探作业领域,应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避免深海区域中多层流、暗流、洋流、不规则流的影响,能够实现辅助海底电缆完成深海作业的精度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海底电缆最终的铺设作业精度;能够实现定位绳锚的分区收集。
【专利说明】一种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海底电缆地震勘探作业领域,尤其是一种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海底电缆地震勘探施工作业过程中,电缆铺放精度是作业的先决条件,通常电缆的精度要求为横向DC12.5m,纵向DA12.5m。当前国内外在海底电缆地震勘探施工中电缆的精度控制采用预判手段对电缆进行自由落体式铺放,人为调节船行进路径的DC及提前量DA来补偿潮汐、洋流等影响,从而把电缆的精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当前的海底电缆地震勘探主要应用于浅海区域(深度为50m的海域),上述浅海区域中采用人为调节的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精度控制效果。
[0003]然而随着水深的增加,深海(深度为10m以上的海域)区域海况愈显复杂,许多海域存在多层流、暗流、洋流、不规则流等诸多因素,传统的预判自由落体式铺放方式越来越无法将电缆的精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从而至使施工无法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能够有效避免深海区域中多层流、暗流、洋流、不规则流的影响,能够实现辅助海底电缆完成深海作业的精度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海底电缆最终的铺设作业精度;能够实现定位绳锚的分区收集,能够有效保证缠绕收集过程中定位绳锚的稳定性,以及快速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绞车本体、定位绳锚;其中,
[0006]所述定位绳锚包括定位绳、重力锚,所述定位绳的端部连接有所述重力锚;所述定位绳包括依次连接的牵引绳和连接绳,所述牵引绳与所述重力锚连接,所述连接绳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深海作业的电缆本体;
[0007]所述绞车本体设置有卷筒,所述卷筒用于缠绕待牵回定位绳锚;所述卷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侧板,所述卷筒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侧板,所述卷筒的中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分隔板之间的第一缠绕区域用于缠绕定位绳锚的连接绳部分,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第二缠绕区域用于缠绕定位绳锚的牵引绳部分。
[0008]上述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0009]所述连接件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环状本体和第二环状本体;
[0010]所述第一环状本体具有缺口,所述第一环状本体在所述缺口处的端部均设置有尖状边缘结构,两侧相对的尖状边缘结构构成所述缺口 ;
[0011 ] 所述第一环状本体挂接在所述第二环状本体上;
[0012]所述第二环状本体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绳上。
[0013]上述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0014]所述第二环状本体与所述连接绳之间为捆绑连接。
[0015]上述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0016]所述定位绳为凯夫拉绳。
[0017]上述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0018]所述分隔板设置有缺口 ;
[0019]所述缺口用于提供定位绳锚从第一缠绕区域转换到第二缠绕区域的转换通道。
[0020]上述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还可具有如下特点,还包括万向轮;
[0021]所述万向轮设置在所述绞车本体的正前方,所述万向轮用于提供定位绳锚的牵回导线。
[0022]上述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0023]所述万向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自由端为输出端,所述第二通道的自由端为输入端;所述第一通道的输送方向指向所述绞车本体,所述第二通道的输送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通道的输送方向;
[0024]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一通道的连接处套设有所述轴承的内圈,所述第二通道的连接处卡紧有所述轴承的外圈;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轴承的外圈配合用于实现所述第二通道以所述第一通道为旋转轴的旋转操作。
[0025]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6]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定位绳锚与海底电缆的挂接,能够实现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能够有效避免深海区域中多层流、暗流、洋流、不规则流的影响,可实现借助定位绳的作用把电缆本体铺设到预定轨迹上,能够辅助海底电缆实现深海作业的精度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最终的作业精度;通过上述绞车本体能够实现定位绳锚的分区收集,能够有效保证缠绕收集过程中定位绳锚的稳定性,以及快速性。
[0027]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绳锚的结构应用示意图;
[003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绳锚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003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绳锚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绞车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绞车本体的分隔板示意图;
[0034]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绞车本体的万向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3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包括绞车本体、定位绳锚;其中,定位绳锚包括定位绳、重力锚,定位绳的端部连接有重力锚;定位绳包括依次连接的牵引绳和连接绳,牵引绳与重力锚连接,连接绳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用于连接深海作业的电缆本体;绞车本体设置有卷筒,卷筒用于缠绕待牵回定位绳锚;卷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侧板,卷筒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侧板,卷筒的中部设置有分隔板;第一侧板与分隔板之间的第一缠绕区域用于缠绕定位绳锚的连接绳部分,分隔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的第二缠绕区域用于缠绕定位绳锚的牵引绳部分。现将结合附图,对各个组成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003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结构中,定位锚绳结构可以包括定位绳、重力锚I ;所述定位绳的端部连接有所述重力锚I。优选地,所述定位绳包括依次连接的牵引绳2和连接绳3 ;所述牵引绳2与所述重力锚I连接,所述连接绳3设置有连接件6,所述连接件6用于连接深海作业的电缆本体5。
[0038]如图1、图2所示,应用过程中,可将上述定位绳锚连接到电缆本体5上;其中,电缆本体5上均布设置有多个检波器4,上述检波器4用于数据的采集。通过上述连接件6,可快速实现电缆本体5与连接绳3之间的挂接连接。具体操作中,本实用新型可首先将带有重力锚I的定位绳抛入深海海底,进而将电缆本体5以此挂接到定位绳上,实现电缆本体5的铺设,电缆本体5能够借助定位绳的作用实现预定轨迹上的铺设。通过在定位绳的端部设置重力锚1,能够有效避免深海区域中多层流、暗流、洋流、不规则流的影响,能够有效降低定位绳端部位置的晃动。通过上述定位绳在深海海底的有效投放,以及定位绳在深海海底的位置稳定性;能够有效保证挂接在定位绳上面的电缆本体5的稳定性。具体操作中,船体设备可对定位绳进行拉拽作业,能够避免直接对电缆本体5进行拉拽作业产生的损害;电缆本体5上设置有精密的检波器4以及其他电子元件,通过直接拉拽定位绳,而不拉拽电缆本体5,能够有效保证电缆本体5自身的结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0039]优选地,为了有效提高挂接的操作效率;具体操作中,所述连接件6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环状本体9和第二环状本体8 ;所述第一环状本体9具有缺口,所述第一环状本体9在所述缺口处的端部均设置有尖状边缘结构,两侧相对的尖状边缘结构构成所述缺口 ;所述第一环状本体9挂接在所述第二环状本体8上;所述第二环状本体8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绳3上。
[0040]如图3所示,上述连接件6具体可以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环状本体9和第二环状本体8,第一环状本体9具有缺口,第一环状本体9在缺口处的端部均设置有尖状边缘结构,两侧相对的尖状边缘结构构成缺口 ;第一环状本体9与第二环状本体8通过缺口的相互插入实现连接。上述连接件6可采用钢质材质制作而成。通过上述设置的第一环状本体9和第二环状本体8,能够有效保证电缆本体5与定位绳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及连接快速性;能够有效提高电缆铺设过程的整体效率。
[0041]本实用新型在其应用中,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连接;具体的可将第一环状本体9固定连接在电缆本体5上,第一环状本体9与电缆本体5之间设置有缠绕胶带;第二环状本体8固定连接在连接绳3上,第二环状本体8与连接绳3之间为捆绑连接;第一环状本体9与第二环状本体8之间的连接实现电缆本体5与连接绳3之间的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将上述第一环状本体9预装在电缆本体5上,以及将第二环状本体8预装在连接绳3上,能够进一步提高电缆铺设过程的整体效率。
[0042]本实用新型在其应用中,为了能够有效提高与其配合连接的电缆本体5的稳定性,优选地,电缆本体5上还可以包括捆绑绳7 ;捆绑绳7设置在第一环状本体9与电缆本体5之间;捆绑绳7的一端与电缆本体5之间捆绑连接,捆绑绳7的另一端与第一环状本体9之间捆绑连接。具体操作中,通过设置上述捆绑绳7,能够避免第一环状本体9与电缆本体5之间的直接接触,进而能够避免第一环状本体9自身的频繁晃动引起的电缆本体5的频繁弯折;上述捆绑绳7能够满足第一环状本体9自身频繁晃动的需要;同时,捆绑绳7自身的柔性特性,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对电缆本体5的弯折,能够有效保证电缆本体5的内部芯线的连接稳定性。
[0043]相应的,为了有效保证定位绳的强度,同时能够有效保证定位绳的质量轻便;具体操作中,所述定位绳可以为凯夫拉绳。其中,凯夫拉绳由kevlar(R)纤维编织而成,kevlar(R)纤维有极高的强度,大于28克/旦,是优质钢材的5_6倍,模量是钢材或玻璃纤维的2-3倍,韧性是钢材的2倍,而重量仅为钢材的1/5。
[0044]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结构中,绞车本体12可设置在船只11上;绞车本体12设置有卷筒,卷筒用于缠绕定位绳锚13 ;其中,卷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侧板,卷筒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侧板,卷筒的中部设置有分隔板15 ;第一侧板与分隔板15之间的第一缠绕区域用于缠绕定位绳锚的连接绳部分,分隔板15与第二侧板之间的第二缠绕区域用于缠绕定位绳锚的牵引绳部分。
[0045]具体操作中,可将上述定位绳锚结构的尾端连接到绞车结构的第一缠绕区;进而启动绞车,并朝相应方向开动船只;此时,卷筒的第一缠绕区牵回的是定位绳锚13的连接区(挂接海底电缆的部分),带有重力锚I的牵引区仍旧停留在深海海底。继续牵回,当定位绳锚13的连接区全部缠绕牵回时,表面此时定位绳锚13的牵引区即将进行牵回操作;需首先将待缠绕的牵引区切换至第二缠绕区中,此时,第二缠绕区开始进行牵引区的缠绕牵回操作,并将端部的重力锚I 一同牵回至船上。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第一缠绕区与第二缠绕区实现定位绳锚13连接区与牵引区定的分别牵回。
[0046]牵回初期,重力锚I 一直停留在海底,绞车结构牵回的结构主要是定位绳锚13的连接区,不需承受重力锚I的牵引,因此常用的绞车即可完成牵引操作。牵回末期,重力锚I开始离开海底,绞车结构牵回的结构主要是定位绳锚13的牵引区以及重力锚I,需要承受重力锚I的牵引,因此需要切换到第二缠绕区进行缠绕牵回操作。上述切换的主要目的是给重力锚I的牵回提供足够的拉力;主要基于距离卷筒表面越近的区域,牵引力越大;当卷筒表面已经缠绕有大量绳索时,其最外层(距离卷筒表面最远的层)的牵引力最小。另外,重新提供牵引区的第二缠绕区能够有效避免如下情况,如果在定位绳锚13的连接区外层继续缠绕牵引区,带有重力锚I的牵引区在缠绕过程中,会将连接区进行拉伸压缩,能够有效降低连接区的结构稳定性。重新提供牵引区的缠绕牵回,也能够有效保证已经缠绕收回的连接区的稳定性.
[0047]如图5所示,优选地,分隔板15还可以设置有缺口 ;缺口用于提供定位绳锚13从第一缠绕区域转换到第二缠绕区域的转换通道。通过上述缺口能够实现定位绳锚13的快速切换。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绞车本体12还包括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端,通过传动齿轮与卷筒的中心转轴连接;电动机用于提供卷筒的缠绕动力。具体操作中,通过上述电动机能够实现卷筒的相应操作。
[0048]如图6所示,优选的,上述结构还可以包括万向轮16 ;万向轮16可以设置在绞车本体12正前方的船边上,万向轮16可用于提供定位绳锚13的牵回导向。万向轮16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自由端为输出端,第二通道的自由端为输入端;第一通道的输送方向指向绞车本体12,第二通道的输送方向垂直于第一通道的输送方向;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设置有轴承,第一通道的连接处套设有轴承的内圈,第二通道的连接处卡紧有轴承的外圈;轴承的内圈与轴承的外圈配合用于实现第二通道以第一通道为旋转轴的旋转操作。具体操作中,可将定位绳锚13穿过万向轮16,通过第二通道的旋转输入,能够实现任意角度的定位绳锚13输入,能够将任意方位的定位绳锚13通过万向轮16转位垂直于卷扬机的输送方向;能够有效保证无论定位绳锚在哪个角度,均能通过绞车顺利牵回;能够有效提高绞车的收集效率。
[004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定位绳锚结构,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能够有效避免深海区域中多层流、暗流、洋流、不规则流的影响,能够实现辅助海底电缆完成深海作业的精度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海底电缆最终的铺设作业精度;通过上述绞车本体能够实现定位绳锚的分区收集,能够有效保证缠绕收集过程中定位绳锚的稳定性,以及快速性;相应的,上述结构组成合理,易于推广和实施。
[0050]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绞车本体、定位绳锚;其中, 所述定位绳锚包括定位绳、重力锚,所述定位绳的端部连接有所述重力锚;所述定位绳包括依次连接的牵引绳和连接绳,所述牵引绳与所述重力锚连接,所述连接绳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深海作业的电缆本体; 所述绞车本体设置有卷筒,所述卷筒用于缠绕待牵回定位绳锚;所述卷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侧板,所述卷筒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侧板,所述卷筒的中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分隔板之间的第一缠绕区域用于缠绕定位绳锚的连接绳部分,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第二缠绕区域用于缠绕定位绳锚的牵引绳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环状本体和第二环状本体; 所述第一环状本体具有缺口,所述第一环状本体在所述缺口处的端部均设置有尖状边缘结构,两侧相对的尖状边缘结构构成所述缺口 ; 所述第一环状本体挂接在所述第二环状本体上; 所述第二环状本体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绳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环状本体与所述连接绳之间为捆绑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绳为凯夫拉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板设置有缺口; 所述缺口用于提供定位绳锚从第一缠绕区域转换到第二缠绕区域的转换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万向轮; 所述万向轮设置在所述绞车本体的正前方,所述万向轮用于提供定位绳锚的牵回导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万向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自由端为输出端,所述第二通道的自由端为输入端;所述第一通道的输送方向指向所述绞车本体,所述第二通道的输送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通道的输送方向; 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一通道的连接处套设有所述轴承的内圈,所述第二通道的连接处卡紧有所述轴承的外圈;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轴承的外圈配合用于实现所述第二通道以所述第一通道为旋转轴的旋转操作。
【文档编号】H02G1/10GK204167805SQ201420615859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2日
【发明者】李金生, 张振波, 陈华, 罗东, 杨爱兵, 刘 东, 王建东, 王宏斌, 李明, 张海鹏, 柴先伟 申请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