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马达中的驱动结构及振动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7000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振动马达中的驱动结构及振动马达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马达中的驱动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线性振动马达逐渐成为新一代触觉反馈技术的主力产品。电子产品所采用的线性振动马达,其驱动部分结构包含永磁体和线圈,通电线圈切割磁感线所表现出的安培力作为马达的驱动力。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驱动结构,其磁利用率低,虽然能够实现用户所需要的触觉反馈,但是频率较高,响应时间和制动时间较长,功耗较高,产品触觉感受比较粗糙,这种性能的缺陷不能满足用户对娱乐触觉日益增长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振动马达中的驱动结构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振动马达中的驱动结构,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定子组件、第二定子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定子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间隔分布的第一线圈,以及位于相邻两个第一线圈之间的第一磁体;所述第二定子组件包括与第一定子组件对应设置的至少两个间隔分布的第二线圈,以及位于相邻两个第二线圈之间的第二磁体;

还包括位于第一定子组件、第二定子组件之间的动子组件,所述第一定子组件与第二定子组件相对于动子组件对称分布,且所述动子组件的充磁方向与第一线圈、第二线圈所在的表面垂直,且与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

优选地,相邻的两个第一线圈中、相邻的两个第二线圈中,其相互靠近的一侧的电流方向相同;所述动子组件包括第一动子磁体,所述第一动子磁体其中一个端头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线圈中电流方向相同的部分对应;另一端头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二线圈中电流方向相同的部分对应。

优选地,所述第一动子磁体设置有一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动子磁体设置有多个;其中,相邻两个第一动子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子组件、第二定子组件中的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分别设置有三个,所述第一动子磁体设置有两个。

优选地,所述动子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二动子磁体,所述第二动子磁体分别与第一定子组件、第二定子组件中最外侧的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的外侧位置相对应,且和与其邻近的第一动子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

优选地,第一动子磁体和与该第一动子磁体相对应的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的配合关系如下: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短于第一动子磁体,且在第一动子磁体的振动过程中,所述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的边缘始终没有越过该第一动子磁体的边缘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体的两侧与位于其两侧的第一线圈接触配合在一起;所述第二磁体的两侧与位于其两侧的第二线圈接触配合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振动马达,包括壳体以及通过弹片安装在壳体内的质量块,还包括上述驱动结构,其中,所述动子组件固定在质量块上,所述第一定子组件、第二定子组件分别固定在壳体上相对于质量块对称的位置。

优选地,在所述质量块上设置有贯通其两端的通孔,所述动子组件安装在该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结构,两个第一动子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在通电的时候,使得该两个第一动子磁体受到的作用力方向相同,其可以在相应线圈的作用下进行往复振动,从而提高了驱动结构的振动效果。两个第一磁体、两个第二磁体可以分别对两个第一动子磁体进行聚磁,以及对两个第一动子磁体进行平衡,提高了驱动结构的振动强度,防止其偏振。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驱动结构的磁利用率低,虽然能够实现用户所需要的触觉反馈,但是频率较高,响应时间和制动时间较长,功耗较高,产品触觉感受比较粗糙。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实现的技术任务或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未想到的或者没有预期到的,故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驱动结构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驱动结构沿水平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驱动结构沿竖直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考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振动马达中的驱动结构,其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定子组件、第二定子组件,以及位于第一定子组件、第二定子组件之间的动子组件;所述第一定子组件与第二定子组件相对于动子组件对称分布,所述动子组件被配置在第一定子组件、第二定子组件之间。在两个定子组件通入交流电的时候,在安倍力的作用下使得可以驱动动子组件发生往复的振动。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定子组件,其包括至少两个间隔分布的第一线圈,以及位于相邻两个第一线圈之间的第一磁体;所述第二定子组件包括与第一定子组件对应设置的至少两个间隔分布的第二线圈,以及位于相邻两个第二线圈之间的第二磁体。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的形状、尺寸一致,其均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者矩形线圈结构;第一定子组件、第二定子组件平行设置,也就是说,第一线圈所在的平面与第二线圈所在的平面平行。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的数量可以分别设置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个。

第一磁体位于每相邻的两个第一线圈之间,第二磁体位于每相邻的两个第二线圈之间;所述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可以是永磁体或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其它磁体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磁体与第一线圈之间可以具有间隙,也可以与第一线圈之间相互接触;第二磁体与第二线圈的配合关系也可以如此,在此不再具体说明。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以两个第一线圈、两个第二线圈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尽的说明。

参考图2、图3,第一定子组件包括两个第一线圈,分别记为第一线圈a1、第一线圈b2,该第一线圈a1、第一线圈b2间隔分布,在其之间设置有第一磁体a9;第二定子组件包括两个第二线圈,分别记为第二线圈a4、第二线圈b5,该第二线圈a4、第二线圈b5间隔分布,在其之间设置有第二磁体a11。其中,第二线圈a4与第一线圈a1正对设置,第二线圈b5与第一线圈b2正对设置,第二磁体a11与第一磁体a9正对设置。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线圈相对两侧的电流方向相反,参考图3示出的剖面图,为了便于描述,初始状态时,这些线圈上电流朝某一相同方向流动的部分记为线圈的第一端,朝另一相同方向流动的部分记为线圈的第二端。例如在初始状态时,第一线圈a1的电流流入端记为第一端1a,其电流流出端记为第二端1b;第一线圈b2的电流流入端记为第一端2a,其电流流出端记为第二端2b。当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这些线圈中通入的是交流电,电流在线圈中的方向是交替变化的,因此,上述只是以示意的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相邻的两个第一线圈中,其相互靠近的一侧的电流方向相同,参考图3,第一线圈a1的第二端1b与第一线圈b2的第二端2b靠近在一起,第一线圈a1的第一端1a、第一线圈b2的第一端2a分别位于第一线圈a1、第一线圈b2的外侧位置,使得第一线圈a1、第一线圈b2上相邻近的一侧的电流流动方向相同。两个第二线圈的分布方式与上述两个第一线圈的分布方式完全相同,也就是说,第二线圈a4中第一端、第二端的分布方式与第一线圈a1相同;第二线圈b5中第一端、第二端的分布方式与第一线圈b2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动子组件包括一个第一动子磁体a7,该第一动子磁体与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可以采用相同的材质。参考图3,第一动子磁体a7的充磁方向与第一线圈a1、第一线圈b2、第二线圈a4、第二线圈b5所在的表面垂直。参考图3的视图方向,例如,第一动子磁体a7的N极朝向第一线圈a1、第一线圈b2,S极朝向第二线圈a4、第二线圈b5。其中,所述第一动子磁体a7其中一个端头的两侧分别与第一线圈a1的第二端1b、第一线圈b2的第二端2b对应,所述第一动子磁体a7另一个端头的两侧分别与第二线圈a4的第二端、第二线圈b5的第二端相对应。也就是说,第一动子磁体a7其中一个磁性极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线圈中电流方向相同的部分对应起来;另一磁性极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二线圈中电流方向相同的部分对应起来。

所述第一磁体a9的充磁方向、第二磁体a11的充磁方向与第一动子磁体a7的充磁方向相反,例如当第一动子磁体a7的N极朝上、S极朝下布置时,则位于第一动子磁体a7上方的第一磁体a9的N极朝下、S极朝上,位于第一动子磁体a7下方的第二磁体a11的N极朝下、S极朝上。

当第一线圈、第二线圈通入交流电后,第一动子磁体在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的作用下发生往复的振动效果,从而实现了驱动结构的振动功能。其中,由于第一动子磁体两端的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的充磁方向与第一动子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使得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可以对第一动子磁体进行聚磁,也就是说,可以提高第一动子磁体的磁场强度,从而提高驱动结构的振动效果;而且将第一定子组件、第二定子组件固定之后,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可以对第一动子磁体起到平衡的作用,防止第一动子磁体发生偏振。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现以三个第一线圈、三个第二线圈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尽的说明。

在上述两个第一线圈、两个第二线圈的基础上,参考图3,第一定子组件还包括第一线圈c3,所述第一线圈c3的第一端3a邻近第一线圈b2的第一端2a,在所述第一线圈c3与第一线圈b2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磁体b10,该第一磁体b10与第一磁体a9的设置方式相同。对应地,第二定子组件还包括第二线圈c6,所述第二线圈c6的第一端邻近第二线圈b5的第一端,在所述第二线圈c6与第二线圈b5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磁体b12,该第二磁体b12与第二磁体a11的设置方式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动子组件还包括另一个第一动子磁体b8,第一动子磁体b8的充磁方向与第一动子磁体a7的充磁方向相反,第一动子磁体b8的S极的两侧分别与第一线圈b2、第一线圈c3的第一端相对应,其N极的两侧分别与第二线圈b5、第二线圈c6的第一端相对应;也就是说,使第一动子磁体b8其中一个磁性极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线圈b2、第一线圈c3中电流方向相同的部分对应起来;另一磁性极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二线圈b5、第二线圈c6中电流方向相同的部分对应起来。

所述第一磁体b10、第二磁体b12与第一动子磁体b8正对设置,且第一磁体b10的充磁方向、第二磁体b12的充磁方向与第一动子磁体b8的充磁方向相反,例如当第一动子磁体b8的N极朝下、S极朝上布置时,则位于第一动子磁体b8上方的第一磁体b10的N极朝上、S极朝下,位于第一动子磁体b8下方的第二磁体b12的N极朝上、S极朝下。

两个第一动子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在通电的时候,使得该两个第一动子磁体受到的作用力方向相同,其可以在相应线圈的作用下进行往复振动,从而提高了驱动结构的振动效果。两个第一磁体、两个第二磁体可以分别对两个第一动子磁体进行聚磁,以及对两个第一动子磁体进行平衡,提高了驱动结构的振动强度,防止其偏振。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结构,由于每个线圈均包括第一端、第二端,而且位于相邻两个线圈之间的定子组件只占用了每个线圈中的其中一端,因此,第一定子组件、第二定子组件最外侧的第一线圈、第二线圈中有一端是空闲的,为了提高磁利用率,所述动子组件还包括两个分别位于第一定子组件、第二定子组件两个端部位置的第二动子磁体a13、b14,第二动子磁体a13、b14的充磁方向和与其邻近的第一动子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也就是说,第二动子磁体a13与第一动子磁体a7的充磁方向相反,第二动子磁体b14的充磁方向与第一动子磁体b8的充磁方向相反。

参考图3的视图方向,所述第二动子磁体a13与第一定子组件、第二定子组件中最左侧的第一线圈a1、第二线圈a4的外侧位置相对应,例如,第二动子磁体a13的S极与第一线圈a1的第一端1a相对应,其N极与第二线圈a4的第一端相对应。这就使得第二动子磁体a13可以在第一线圈a1、第二线圈a4的作用下往复振动。所述第二动子磁体b14与第一定子组件、第二定子组件中最右侧的第一线圈c3、第二线圈c6的外侧位置相对应,也就是说,第二动子磁体b14的N极与第一线圈c3的第二端3b相对应,其S极与第二线圈c6的第二端相对应。这就使得第二动子磁体b14可以在第一线圈c3、第二线圈c6的作用下往复振动。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分别位于相邻两个第一线圈的间隙中、相邻两个第二线圈的间隙中,不但可以对与其对应的第一动子磁体提供平衡作用,还能使得第一动子磁体的磁场更为密集,提高第一动子磁体与两个线圈之间的驱动力。此外,第一磁体、第二磁体与第一动子磁体之间的尺寸关系,还决定了该驱动结构的驱动力性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动子磁体和与该第一动子磁体相对应的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的配合关系如下: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短于第一动子磁体,且在第一动子磁体的振动过程中,所述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的边缘始终没有越过该第一动子磁体的边缘位置。参考图3,例如第一磁体a9、第二磁体a11与第一动子磁体a7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磁体a9、第二磁体a11在第一动子磁体a7振动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一动子磁体a7在该向上的尺寸,而且在第一动子磁体a7的振动过程中,第一磁体a9、第二磁体a11的边缘始终没有越过第一动子磁体a7的边缘位置。第一磁体b10、第二磁体b12与第一动子磁体b8的关系亦是如此。

在第一动子磁体振动的过程中,第一动子磁体与第一磁体、第二磁体之间会发生相对位置的变化,从而会引起第一动子磁体的磁场分布变化,但是由于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始终没有越过第一动子磁体的边缘位置,这就使得第一动子磁体的磁场变化是线性的,从而使得该驱动结构的驱动力也是线性的。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结构可以应用到振动马达中,为此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振动马达,其包括壳体以及通过弹片安装在壳体内的质量块,质量块通过弹片安装在壳体内,使得在外力的作用下质量块可以相对于壳体发生位移。这种结构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具体说明。所述振动马达还包括上述的驱动结构,其中,所述动子组件固定在质量块上,所述第一定子组件、第二定子组件分别固定在壳体上相对于质量块对称的位置,使得第一定子组件、第二定子组件可以相对于动子组件对称。工作时,在通电线圈的作用下,使得动子组件驱动质量块在壳体内往复振动,从而实现振动马达的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在所述质量块上设置有贯通其两端的通孔,所述动子组件安装在该通孔内,以实现动子组件与质量块的固定。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