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可折叠光伏组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7532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式可折叠光伏组件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固定倾角的光伏组件阵列的结构,自从太阳能电池发明的几十年以来变化并不大。太阳能电站的结构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最下面是地基,一般有以下几种:螺旋桩、条状混凝土地基和块状混凝土地基。在上面是安装支架,包括立柱、横杆、檩条等等。一般用螺钉锁紧,属于简支结构。最上面是接着安装多块光伏组件电池板。最后用导线连接各个组件,开电缆沟、埋电缆,并安装逆变器等设备,最后上网。总体上来说结构大致类似于一个自行车雨棚。雨棚就是电池板,下面都是由立柱地基支撑。

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成本通常包括以下组件的成本支架成本、地基成本、人工成本、逆变成本。除去组件部分的其他成本也叫BOS(balance of system)成本。

太阳能电站许多都建在沙漠高原,那里不适合人类生存。气候恶劣,不适合施工条件恶劣,冻土大雪封山等等原因工期只有几个月。劳动力缺乏,符合要求的工程师更少,来回往返即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大大推高了造价。欧美人工成本更高。仅仅人工费用就高达每瓦数十美分。现有工艺的缺点就是时间长、成本高、工序繁杂。

因此如何简化安装工序,减少时间,降低人工成本成了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集成式可折叠光伏组件结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安装、搬运和运输,安全性能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集成式可折叠光伏组件结构,包括集成支架以及至少一个集成单元,集成单元固定在集成支架内并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集成光伏板和第二集成光伏板,第一集成光伏板和第二集成光伏板均包括若干块光伏组件,所述的第一集成光伏板和第二集成光伏板通过铰接件连接并可沿铰接件旋转实现第一集成光伏板和第二集成光伏板的叠合和展开;第一集成光伏板与集成支架顶板内侧铰接,第一集成光伏板、第二集成光伏板的外尺寸与集成支架的尺寸适配,叠合时,第一集成光伏板和第二集成光伏板恰好容置在集成支架内;展开后,集成支架作为后支撑。进一步地,一个集成支架内可以并列安装多个集成单元。

上述结构将第一集成光伏板和第二集成光伏板沿铰接件对折叠合后,就可以将光伏板收在集成支架内,对第一集成光伏板和第二集成光伏板起到收纳和保护作用;将第一集成光伏板和第二集成光伏板沿铰接件展开后,集成支架作为后支撑,在第二集成光伏板末端固定前支撑就完成了装配工作,易移动与折叠。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集成式可折叠光伏组件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集成光伏板和第二集成光伏板竖直边沿设有导轨,导轨将多个光伏组件连接形成第一集成光伏板和第二集成光伏板。

进一步地,还包括前支撑和斜支撑,所述的导轨具有沿其长度形成的矩形固定腔,用于容置前支撑和斜支撑,前支撑通过对锁螺母与导轨连接,斜支撑通过对锁螺母与集成支架连接。进一步地,前支撑的安装位置靠近第二集成光伏板的导轨上端,并可沿对锁螺母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集成光伏板和第二集成光伏板间的铰接件固定在导轨末端,固定牢固且不会破坏光伏组件结构。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集成式可折叠光伏组件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集成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设置在支架主体顶部的顶板、上限位板、限位架、限位滚轮,上限位板沿顶板竖直分布,限位架固定在顶板上并向远离上限位板的方向延伸,限位滚轮固定安装在限位架末端且竖直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的集成式可折叠光伏组件结构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多个集成支架,所述的底座有多个轨道,每个集成支架对应一个轨道,集成支架可沿底座上的轨道自由移动,两个相邻集成支架上相同位置的限位架之间的距离与底座上两个相邻轨道间的距离相同。在支架主体底部内侧面设有多个缓冲垫,集成支架底部固定有滚珠流利条,所述的底座下设有若干个可调地脚螺丝。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集成式可折叠光伏组件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集成支架起始端固定有起始定位块,集成支架末端固定有末端定位块,起始定位块固定在起始端顶板上且位于限位架的一侧,末端定位块固定在末端上限位板上,集成支架起始端设有拉手和定位栓。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较佳案例的光伏组件运输装置(两片)运载光伏组件示意图;

图2为部分运输装置放大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集成支架起始端顶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相邻两个集成支架连接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集成支架末端顶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单个集成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导轨截面示意图。

图8为集成式可折叠光伏组件结构部分展开状态图。

其中:

1、第一集成光伏板 2、集成支架 2.1、支架主体 2.2、顶板 2.3、上限位板 2.4、限位架 2.5、限位滚轮 2.6、起始定位块 2.7、拉手 2.8、定位栓 2.9、末端定位块 2.10、缓冲垫 3、第二集成光伏板 4、光伏组件 5、铰接件 6、导轨 6.1、固定腔 7、前支撑 8、斜支撑 9、底座 9.1、轨道 10、集装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所示,一种集成式可折叠光伏组件结构,包括集成支架2以及固定在集成支架内的结构相同的第一集成光伏板1和第二集成光伏板3。

第一集成光伏板1和第二集成光伏板3均包括若干块光伏组件4,第一集成光伏板1和第二集成光伏板3通过铰接件5连接并可沿铰接件旋转实现第一集成光伏板1和第二集成光伏板3的叠合和展开。

第一集成光伏板1和第二集成光伏板3均包括2块光伏组件4,呈三列排列在一起,每一列光伏组件两边通过导轨6固定,导轨将多个光伏组件连接形成第一集成光伏板和第二集成光伏板。导轨6具有沿其长度形成的矩形固定腔6.1,用于容置前支撑7和斜支撑8,前支撑7通过对锁螺母与导轨6连接,斜支撑8通过对锁螺母与集成支架2连接。进一步地,前支撑的安装位置靠近第二集成光伏板的导轨上端,并可沿对锁螺母旋转,导轨上前支撑和斜支撑的安装孔可以有多个,用于调节光伏组件的方向,使得阳光能以最佳角度照射在光伏组件上收起时,通过固定销将前支撑和斜支撑固定在固定腔6.1内,不占用额外的空间,同时可以避免前支撑或斜支撑丢失等问题,这样在收起时,没有零碎的组件,全部一体式固定。

在导轨6靠近第一集成光伏板1和第二集成光伏板3连接的位置固定有铰接件5,本实施例中的铰接件5为合页,当然也可以用其他的铰接件结构进行连接。在第一集成光伏板1的上端通过合页与集成支架2顶板内侧铰接,不同的地区根据阳光的照射方位,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前支撑以获得不同的安装方向,由于第一集成光伏板通过合页与集成支架连接,这样可以方便调整光伏组件的方向。

第一集成光伏板、第二集成光伏板的外尺寸与集成支架的尺寸适配,支架主体底部内侧面设有多个缓冲垫2.10。

如图1所示,集成支架2有多个,设置在底座上,每个集成支架2包括支架主体2.1和设置在支架主体顶部的顶板2.2、上限位板2.3、限位架2.4、限位滚轮2.5。上限位板2.3沿顶板2.2竖直分布,限位架2.4固定在顶板上并向远离上限位板2.3的方向延伸,限位滚轮2.5固定安装在限位架2.4末端且竖直分布,两个相邻集成支架2上相同位置的限位架之间的距离与底座上两个相邻轨道间的距离相同,限位滚轮2.5固定在下一个集成支架2上的上限位板2.3内侧,在两个集成支架相对滑动时,限位滚轮2.5沿上限位板2.3内侧滚动,从上侧限制集成支架左右晃动。

集成支架起始端固定有起始定位块2.6,集成支架末端固定有末端定位块2.9,起始定位块2.6固定在起始端顶板上且位于限位架的一侧,末端定位块2.9固定在末端上限位板上,起始定位块2.6和末端定位块2.9安装高度相同,起始定位块2.6和末端定位块2.9间的距离为相邻集成支架的极限行程。

集成支架2起始端设有拉手2.7和定位栓2.8,当集成支架移动到极限行程并需要保持该位置时,将定位栓2.8与地面或其他固定面固定,集成支架底部固定有滚珠流利条,通过滚珠流利条实现集成支架的滑动。

展开时,只需要将第二集成光伏板3向外拉伸,集成支架2作为后支撑,并将前支撑7撑起,调整好方向进行固定,同时将斜支撑8与集成支架1固定,安装过程简单、快捷。叠合时,第一集成光伏板1和第二集成光伏板3恰好容置在集成支架内,对第一集成光伏板1和第二集成光伏板3起到收纳和保护作用,起到快速收起作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尤其是在恶劣环境或者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完成收起工作。

集成支架2底部设有滚珠流利条,可以沿底座推进集装箱10,两个集成支架2之间前一个的限位滚轮2.5刚好在后一个集成支架的上限位板2.3里侧滚动,这样集成支架2左右不会摇晃,推入集装箱10后,集装箱顶部也有限位块,集装箱底部也有固定块,可以保证支架左右不摇晃。同时集成支架长度即是集装箱长度正好,所以集装箱门锁紧后集成支架前后也不会移动,集成支架高度与集装箱高度适配。

在集装箱顶部内侧设有定位块,第一个集成支架的末端定位块2.9与该集装箱顶部内侧的定位块配套使用,对第一个集成支架的拉出起到限位作用,当所有集成支架拉出后,集装箱固定第一个集成支架的末端,对集成支架起到固定作用。当然,也可以将集成支架完全拉出,使用其他的固定件对集成支架进行固定。

虽然说明书中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提示,不应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