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柜及更换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6610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控制柜及更换单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用于容纳控制多个设备的控制装置的控制柜。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大楼空调系统、工业用的自动控制系统等的控制系统中,将用于各种现场设备的控制的控制器等的控制装置设置在称为控制柜的框体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等)。

图8是示出一般的控制柜的立体图。图9是一般的组合体的俯视图。

控制柜1由金属板形成的框体90和门91构成。在框体90的背板90a上固定有用于安装组合体2的框架90b。

组合体2中,左右一对的纵配线管51a、51b和多个横配线管51c呈纵横格子状地被固定在板状的副板50上,并以立起的状态安装在框架90b上。

纵配线管51a、51b及横配线管51c是由截面为矩形形状的氯乙烯等树脂构成的、在筒中的内部空间容纳各种配线的管道。这些配线管51a、51b、51c的前表面由拆装自如的盖子52a、52b、52c构成,在侧表面连续地形成有用于使筒内部与外部连通并穿过配线的窗。

在控制柜1中,使用这样的组合体2中的由副板50、纵配线管51a、51b及横配线管51c形成的多个容纳空间53,容纳控制各种设备的控制装置,并利用中继端子板,将来自设备的外部配线和连向控制装置的内部配线中继连接。

图10是一般的控制柜的配线连接系统图。图11是一般的控制柜的配线例。

来自现场设备的外部配线60被导入到框体90之后,通过纵配线管51a、51b、横配线管51c连接于中继端子板61。中继端子板61被固定在形成容纳空间53a的副板50上,在此,外部配线60和连向控制装置63的内部配线62中继连接。

在图11的实例中,在形成与中继端子板61不同的容纳空间53b的副板50上固定有din导轨54,在该din导轨54上,作为控制装置63安装有4个控制装置63a、63b、63c、63d。

内部配线62通过纵配线管51a、51b、横配线管51c连接于设于控制装置63的信号端子。另外,来自配置于控制柜1内的电源装置65的电源配线64也通过纵配线管51a、51b、横配线管51c连接于设于控制装置63的电源端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0504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3052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25845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从耐久性、处理能力、功能追加等角度考虑,这样的控制装置在十几年左右会被更换为新的控制装置。此时,为了削减更换成本、更换作业,大多留用原有的控制柜及组合体,拆下原有的控制装置之后,安装新的控制装置。

但是,对于原有的控制装置和新的控制装置来说,控制装置随着性能提高有更加大型化的倾向。因此,存在如下问题点,即在新的控制装置不能容纳在组合体的容纳空间内的情况下,不能留用原有的控制柜及组合体,不能削减更换成本、更换作业。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新的控制装置大型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原有的控制柜及组合体内容纳新的控制装置的控制柜。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该目的,本发明的控制柜具有将截面为矩形形状的至少一对配线管以一定间隔固定在板状的副板上并立起的组合体,使用所述组合体中由所述配线管及所述副板形成的容纳空间,容纳控制各种设备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柜的特征在于,包括:更换基座,其由背板和左右的侧板构成,所述背板被固定在所述副板中供原有的控制装置安装的位置,所述左右的侧板从所述背板的两端开始突出到所述配线管的前表面的前方位置;以及板状的安装板,其被支承在所述侧板的前端,且所述安装板的前表面供新的控制装置安装。

在本发明涉及的上述控制柜的一构成例中,所述安装板相对于所述更换基座在上下方向上开闭自如地被支承。

本发明涉及的更换单元用于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具有将截面为矩形形状的至少一对配线管以一定间隔固定在板状的副板上并立起的组合体,使用所述组合体中由所述配线管及所述副板形成的容纳空间,容纳控制各种设备的控制装置,所述更换单元用于将原有的控制装置更换为所述容纳空间的大小所不能容纳的新的控制装置,所述更换单元的特征在于,包括:更换基座,其由背板和左右的侧板构成,所述背板被固定在所述副板中供原有的控制装置安装的位置,所述左右的侧板从所述背板的两端开始突出到所述配线管的前表面的前方位置;以及板状的安装板,其被支承在所述侧板的前端,且所述安装板的前表面供新的控制装置安装。

在本发明涉及的上述更换单元的一构成例中,从构成所述组合体的纵配线管到所述控制装置为止的横向配线被布线在所述安装板的背面侧的空间内。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安装板被支承在配线管的前表面的前方位置,因此,新的控制装置的安装空间不受配线管所形成的容纳空间的大小、即宽度、高度的限制。由此,即使在新的控制装置大型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新的控制装置容纳在原有的控制柜及组合体中。因此,即使将原有的控制装置更换为新的控制装置,也能够留用原有的控制柜及组合体,能够大幅削减更换控制装置所需的更换成本、更换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控制柜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更换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更换基座的主视图。

图4是安装板的主视图。

图5是图3的a-a截面图。

图6是图3的b-b截面图。

图7是新的控制装置的安装例。

图8是示出一般的控制柜的立体图。

图9是一般的组合体的俯视图。

图10是一般的控制柜的配线连接系统图。

图11是一般的控制柜的配线例。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控制柜]

首先,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控制柜1及更换单元10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控制柜的立体图。

该控制柜1是这样一种装置,其容纳对多个现场设备(未图示)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20,并使来自各现场设备的外部配线60经由中继端子板61与控制装置20中继连接。

控制柜1由金属板形成的框体90和门91构成。在框体90的背板90a上固定有用于安装组合体2的框架90b。

组合体2中,左右一对的纵配线管51a、51b和多个横配线管51c呈纵横格子状地被固定在板状的副板50上,并以立起的状态被安装在框架90b上。

这些配线管51(51a、51b、51c)是由截面为矩形形状的氯乙烯等树脂构成的、在筒中的内部空间容纳各种配线的柱状的管道。这些配线管51(51a、51b、51c)的前表面由拆装自如的盖子52(52a、52b、52c)构成,在侧表面连续地形成有用于使筒内部与外部连通并穿过各种配线的窗。

本发明中,在设置在控制柜1内的组合体2的容纳空间53配置箱形状的更换单元10,该更换单元10由中央部的背板11c和左右的侧板11a、11b构成、具有比组合体2大的纵深,控制装置20被安装在该更换单元10的前表面上。

[更换单元]

接下来,参照图2~图6,对本实施方式的更换单元10进行说明。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更换单元的立体图。图3是更换基座的主视图。图4是安装板的主视图。图5是图3的a-a截面图。图6是图3的b-b截面图。

更换单元10由更换基座11及安装板12构成。

更换基座11呈将金属板弯折而成的俯视コ字状,由背板11c和左右的侧板11a、11b构成,背板11c被固定在副板50中供原有的控制装置63安装的位置,左右的侧板11a、11b从副板50的两端开始突出到配线管51a、51b、51c的前表面的前方位置。

在侧板11a、11b的前端的下端形成有孔11d。由销钉11e将该孔11d和设在安装板12的下端的支承片12e上所形成的孔12d连通,由此,在侧板11a、11b的前端的下端位置,安装板12相对于更换基座11在上下方向上开闭自如地被支承。由此,在安装板12的背面侧的空间的作业得以容易地进行。

另外,在侧板11a、11b的前端的上端,设有向着左右方向的内侧突出的安装片11f,在该安装片11f上形成有孔11g。由安装螺钉12g将该孔11g和形成在安装板12的上端的孔12f连通,安装板12被螺旋固定在侧板11a、11b的前端的上下端位置。

安装板12呈将金属板弯折而成的俯视コ字状,由供新的控制装置20安装的前板12c和从前板12c向后方突出的左右的侧板12a、12b构成。

在前板12c的下端设有向后方突出的支承片12e,在该支承片12e上形成有孔12d。

此时,与组合体2即配线管51的进深相比,侧板11a、11b具有更大的进深(宽度),因此,安装板12的前板12c在组合体2前方的位置。由此,新的控制装置20被安装在组合体2前方的位置,新的控制装置20的安装空间不受由配线管51形成的容纳空间53的大小,即宽度、高度的限制。因此,即使在新的控制装置20大型化、无法容纳于组合体2的容纳空间53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新的控制装置20容纳在控制柜1内。

因此,通过纵配线管51a、51b、横配线管51c,来自中继端子板61的内部配线62与设于新的控制装置20的端子板20a的信号端子连接。

另外,通过纵配线管51a、51b、横配线管51c,来自配置在控制柜1内的电源装置65的电源配线64与设于新的控制装置20的端子板20a的电源端子连接。

此时,从纵配线管51a、51b到控制装置20的横向配线可以在安装板12的背面侧的空间、即安装板12和背板11c之间的空间布线。通常、来自纵配线管51a、51b的横向配线都是通过横配线管51c布线至控制装置20,但通过在安装板12的背面侧的空间布线,就使在横配线管51c布线变得没有必要。由此,能够省略位于更换单元10的上侧或者下侧的横配线管51c,能够进一步扩大新的控制装置的设置空间。

另外,关于由孔11d、支承片12e、孔12d、及销钉11e构成的铰链构造,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其他的构造。另外,关于由安装片11f、孔11g、孔12f、及安装螺钉12g构成的安装构造,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其他的构造。而且,这些铰链构造、安装构造的位置可以上下颠倒。

另外,安装板12并不限定为俯视コ的字状的结构,只要是能够在前表面安装新的控制装置20的形状,也可以是平板状等其他形状。而且,新的控制装置20的形状、大小、安装方向也不限定于本例。

图7是新的控制装置的安装例。在安装板12的前板12c安装新的控制装置20的情况下,新的控制装置20对应于din导轨的话,如图7所示,也可以通过固定于前板12c的din导轨12h将新的控制装置20安装在前板12c上。由此,与将新的控制装置20螺旋固定的情况相比,能够大幅削减作业负担。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控制柜1包括更换基座11和板状的安装板12。该更换基座11由背板11c和左右的侧板11a、11b构成,背板11c被固定在副板50中供原有的控制装置63安装的位置,左右的侧板11a、11b从背板11c的两端开始突出到配线管51的前表面的前方位置,板状的安装板12被支承在侧板11a、11b的前端,新的控制装置20被安装在安装板12的前表面上。

由此,安装板12被支承在组合体2的前方,因此,新的控制装置20的安装空间不受配线管51所形成的容纳空间53的大小、即宽度、高度的限制。由此,即使在新的控制装置20大型化、无法容纳在组合体2的容纳空间53内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新的控制装置20容纳在原有的控制柜1及组合体2中。因此,即使将原有的控制装置63更换为新的控制装置20,也能够留用原有的控制柜1及组合体2,能够大幅削减更换控制装置所需的更换成本、更换作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更换基座11在上下方向上开闭自如地支承安装板12。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在安装板12的背面侧的空间的作业。

[实施方式的扩展]

以上、参照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关于本发明的构成及细节,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各种变更。而且,关于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矛盾的范围内任意组合实施。

【符号说明】

1…控制柜、2…组合体、10…更换单元、11…更换基座、11a、11b…侧板、11c…背板、11d…孔、11e…销钉、11f…安装片、11g…孔、12…安装板、12a、12b…侧板、12c…前板、12d…孔、12e…支承片、12f…孔、12g…安装螺钉、12h…din导轨、20…控制装置(新的控制装置)、20a…端子板、50…副板、51…配线管、51a、51b…纵配线管、51c…横配线管、52、52a、52b、52c…盖子、53、53a、53b…容纳空间、60…外部配线、61…中继端子板、62…内部配线、63…控制装置(原有的控制装置)、64…电源配线、90…框体、90a…背板、90b…框架、91…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