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架空裸导线防电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236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具领域,具体是一种架空裸导线防电击装置。



背景技术:

高空架设的高压线一般是裸线,比如常见的10-35千伏的高压电缆,正常情况下,在架空敷设时已经考虑了对地及对其他建筑物、植物的安全距离,但是,位于高压线附近的大树或其他植物,其枝杈随着不断生长可能会靠近高压裸导线,突破安全距离甚至触碰到高压线,而导致发生电击事故,目前的处理方式,一般是提前清理将要靠近或碰触高压线的枝杈,但是这样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且对高压线附近的枝杈进行清理的操作由于靠近高压线也具有安全隐患。另外,对架空线路的维护和施工,也会使操作人员或者操作工具靠近裸露的高压线,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安全性好、操作便捷、结构简单的架空裸导线防电击装置,用于对靠近施工点或者植物枝杈的一段架空裸导线进行防护,防止发生电击事故。

本发明任务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架空裸导线防电击装置,包括采用绝缘材料做成的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第一分壳的两侧与第二分壳的两侧进行嵌入式紧配合连接而使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之间的接缝面为折面,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连接后形成一个两端开口、侧面封闭的防护筒,防护筒的内腔供架空裸导线穿过,防护筒的筒壁为包括内壁、中间架空层和外壁的三层结构。

优选,所述防护筒为圆筒结构,所述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均为弧形板结构,第一分壳对应的圆心角大于180度,架空裸导线能够通过第一分壳的缺口处嵌入第一分壳内,且第一分壳能够抱合在架空裸导线外周。

优选,第一分壳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贯穿其两端的凹槽或凸条,第二分壳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对应的凸条或凹槽,第一分壳的两个侧面和第二分壳的两个侧面能够通过凹槽和凸条进行嵌入式紧配合连接,且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能够通过凹槽和凸条进行滑轨式相对滑动。

优选,所述凸条的截面为t型凸起结构,所述凹槽的截面为相配合的倒t型内凹结构。

优选,所述第一分壳或第二分壳的外表面设有护板,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连接后,护板紧贴在防护筒表面且覆盖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的接缝。

优选,还包括采用绝缘材料做成的用于串联两个相邻防护筒的连接筒,连接筒套在相邻两个防护筒的相接处,连接筒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防护筒进行可拆卸连接,连接筒为对合式结构,包括两个半壳,其中一个半壳的两侧与另一个半壳的两侧进行嵌入式紧配合连接而使两个半壳之间的接缝面为折面,且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之间的接缝面与两个半壳之间的接缝面错开设置。

优选,所述连接筒的中部内侧设有用于填充相邻两个防护筒的相接处缝隙的插板。

优选,所述插板的两面分别与两个防护筒的筒壁端部进行嵌入式配合连接而使其接缝面为折面。

优选,所述连接筒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防护筒进行螺纹连接。

优选,所述防护筒和连接筒的绝缘材料为硬质绝缘材料。

本发明一种架空裸导线防电击装置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防护筒套在靠近施工点或者植物枝杈的一段架空裸导线上,防护筒采用两个分壳对合而成,方便装卸,两个分壳的侧边采用嵌入式紧配合连接,使其连接缝很小且接缝面为折面,从而增加从架空裸导线到防护筒外壁的爬电距离,能够有效防止高压电通过防护筒的连接缝击穿防护筒,防护筒的管壁采用带有中间架空层的结构,通过架空层内的空气层,增加防护筒的绝缘性能,设置连接筒,可以根据需要防护的架空裸导线的长度,选择防护筒的数量,再通过连接筒连接,从而增加本发明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架空裸导线防电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架空裸导线防电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架空裸导线防电击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架空裸导线防电击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1-防护筒,11-第一分壳,111-凹槽,112-外螺纹,12-第二分壳,121-凸条,122-护板,14-内腔,15-内壁,16-中间架空层,17-外壁,2-连接筒,21、22-半壳,23-插板,24-内螺纹,3-裸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说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架空裸导线防电击装置,包括采用绝缘材料做成的第一分壳11和第二分壳12,所述第一分壳11和第二分壳12均为弧形板结构,第一分壳11和第二分壳12对合后形成一个两端开口、侧面封闭的圆形防护筒1,弧形板为包括内层、中间架空层16和外层的三层结构,从而使防护筒1的筒壁为包括内壁15、中间架空层16和外壁17的三层结构,第一分壳11的两侧与第二分壳12的两侧进行嵌入式紧配合连接而使第一分壳11和第二分壳12之间的接缝面为折面,其中,第一分壳11对应的圆心角大于180度,架空裸导线能够通过第一分壳11的缺口处嵌入第一分壳11内,由于第一分壳11对应的的圆心角大于180度,第一分壳11套在架空裸导线上后能够抱合在架空裸导线外周而不脱落。优选,绝缘材料选用硬质材料,因为这样不容易变形而导致第一分壳11和第二分壳12的接缝变大,优选硬质塑料,便于加工。

嵌入式紧配合的方式有多种,比如通过在相接面设置能相互嵌入的凹凸结构或者通过在相接侧设置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优选在相接面设置凹凸结构,具体方式是,第一分壳11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贯穿其两端的凹槽111,第二分壳12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紧配合凹槽111的凸条121,第一分壳11的两个侧面和第二分壳12的两个侧面能够通过凹槽111和凸条121进行嵌入式滑轨连接,优选,所述凸条121的截面为t型凸起结构,所述凹槽111的截面为相配合的倒t型内凹结构,该结构不但能防止第一分壳11和第二分壳12松脱,而且能够进一步增加第一分壳11和第二分壳12之间接缝面的曲折程度,增加爬电距离。

使用时,先把第一分壳11套在架空裸导线上,然后从第一分壳11的一端,将第二分壳12两侧面的凸条121插入第一分壳11两侧面的凹槽111,从而使第一分壳11和第二分壳12嵌入式紧配合连接,该连接方式不仅仅是装卸方便,而且,嵌入式紧配合连接使第一分壳11和第二分壳12的接缝面为折面,这样能够大大增加高压架空裸导线的电流在接缝处爬电的距离和难度,能够有效防止高压电通过防护筒1的连接缝击穿防护筒1,防护筒1的管壁采用带有中间架空层16的结构,通过架空层内的空气层,增加防护筒1的绝缘性能。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

如图3-5所示,第二分壳12的外表面设有护板122,第一分壳11和第二分壳12连接后,护板122紧贴在防护筒1表面且覆盖第一分壳11和第二分壳12的接缝,该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加高压架空裸导线3的电流在接缝处爬电的距离和难度,有效防止高压电通过防护筒1的连接缝击穿防护筒1。

实施例2:

在实施例2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

如图6、7所示,本发明一种架空裸导线防电击装置还包括采用绝缘材料做成的用于串联两个相邻防护筒1的连接筒2,连接筒2套在相邻两个防护筒1的相接处,连接筒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防护筒1进行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的具体方式为:连接筒的两端设有内螺纹24,两个防护筒1的第一分壳11上设有对应的外螺纹112,第二分壳12对应外螺纹112的那一段表面低于外螺纹112的基部,从而做到虽然仅在第一分壳11上设置外螺纹112,但又不影响防护筒1与连接筒2的螺纹连接;连接筒2为对合式结构,包括两个半壳21、22,其中一个半壳21的两侧与另一个半壳22的两侧进行嵌入式紧配合连接而使两个半壳21、22之间的接缝面为折面,且第一分壳11和第二分壳12之间的接缝面与两个半壳21、22之间的接缝面错开设置,连接筒2的中部内侧设有用于填充相邻两个防护筒的相接处缝隙的插板23,优选,插板23的两面分别与两个防护筒的筒壁端部进行嵌入式配合连接而使其接缝面为折面。设置连接筒2,从而使防护筒1可以按标准长度加工,当需要防护的架空裸导线3的长度较长时,可选择多个标准长度的防护筒1,再通过连接筒2连接,增加本发明的适用性,防护筒1的接缝面和连接筒2的接缝面错开设置,与上述原因一样,都是为了增加爬电距离和爬电难度,防止高压电通过连接缝击穿防护筒1和连接筒2。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