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式移动电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9240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轴承式移动电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油机的领域,尤其涉及电机(底座)的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抽油机更换皮带时移动电动机简介:停止抽油机后,松开电机顶丝和固定螺丝,用1000mm铁撬杠用力将电动机向前移动,使旧皮带松弛而卸下,再装上新皮带,将电机移回原位,调好“四点一线”,上紧固定螺丝,启抽运行。

2、目前抽油机更换皮带时移动电动机方法缺陷:目前更换皮带时用1000mm大撬杠移动电机非常费时费力,且存在一定的人身安全隐患。因为抽油机电机自身重量较大,加之处于室外环境中,电机滑轨的润滑达不到理想状态,一个操作人员需有很大的瞬间爆发力才能移动电机,否则需多人合力才行。而且如果支点不稳更易撬空,就会造成人员摔倒受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安全又方便的轴承式移动电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轴承式移动电机装置,包括支撑座、推力轴承杆和拉力爪;所述支撑座包括一对活动耳和竖向布置的支撑板,一对活动耳分别设置在支撑板的两侧,一对活动耳与支撑板通过对拉螺栓连接,在支撑板的上部设置螺纹孔;所述推力轴承杆包括丝杆、端盖、推力轴承和挡环,丝杆横向布置,丝杆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包括第一螺纹段、无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第一螺纹段的长度大于第二螺纹段的长度,丝杆的第一螺纹段连接在支撑板的螺纹孔内,端盖与丝杆的第二螺纹段连接,推力轴承设置在丝杆的无螺纹段上并且设置在端盖内,挡环套置在丝杆的无螺纹段上并且位于端盖的一侧;所述拉力爪包括拉环、一对拉筋和一对拉钩,拉环套置在丝杆的无螺纹段上,并且拉环设置在挡环远离端盖的一侧,一对拉筋一体设置在拉环的两侧,拉钩与拉筋相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1)由工字钢(支撑板)和可上下调节的活动耳组成的支撑座安装在抽油机底座槽缝中,成为受力支撑点。

(2)由丝杆、推力轴承、端盖、挡环组成的推力轴承杆正对电机底座,正反转动丝杆受力,端盖顶着电机底座,带动电机安全轻松前后移动。

(3)拉力爪勾住电机底座内侧,丝杆逆时针转动受力后拉动电机安全轻松往后移动。

本实用新型优点:1、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省力。2、保留了原来的电机基础的功能。3、消除更换皮带操作中的安全隐患(撬杠打滑、操作空间小碰撞、操作人在旋转范围操作等)。4、适用性强,适用于带底座的抽油机。

优选地,所述活动耳为直角形,活动耳包括一体设置的活动耳竖向段和活动耳横向段,一对活动耳竖向段与支撑板通过对拉螺栓连接,一对活动耳横向段支撑在抽油机底座上,从而固定支撑座。

为了方便调节支撑座的高度,在所述支撑板上沿高度方向设置调节孔,所述对拉螺栓设置在调节孔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视图。

图3为电机底座往前移动时的使用参照图。

图4为电机底座往后移动时的使用参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轴承式移动电机装置,包括支撑座1、推力轴承杆2和拉力爪3。

支撑座1包括一对活动耳4和竖向布置的支撑板5。一对活动耳4分别设置在支撑板5的两侧,活动耳4为直角形,活动耳4包括一体设置的活动耳竖向段4-1和活动耳横向段4-2,一对活动耳竖向段4-1与支撑板5通过对拉螺栓6连接。在支撑板5上沿高度方向设置调节孔7,对拉螺栓6设置在调节孔7内,在支撑板5的上部设置螺纹孔8。

推力轴承杆2包括丝杆9、端盖10、推力轴承11和挡环12。丝杆9横向布置,丝杆9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包括第一螺纹段9-1、无螺纹段9-2和第二螺纹段9-3,第一螺纹段9-1的长度大于第二螺纹段9-3的长度,丝杆9的第一螺纹段9-1连接在支撑板5的螺纹孔8内,端盖10与丝杆9的第二螺纹段9-3连接,推力轴承11设置在丝杆9的无螺纹段9-2上并且设置在端盖10内,挡环12套置在丝杆9的无螺纹段9-2上,挡环12位于端盖10的一侧。

拉力爪3包括拉环13、一对拉筋14和一对拉钩15,拉环13套置在丝杆9的无螺纹段9-2上,并且拉环13设置在挡环12远离端盖10的一侧,一对拉筋14一体设置在拉环13的两侧,拉钩15与拉筋14通过螺栓相铰接。

操作时,如图3所示,将支撑座1安装在抽油机底座16槽缝中,支撑座1位于两个滑轨17之间,一对活动耳横向段4-2支撑在抽油机底座16的上表面,成为受力支撑点。转动丝杆9受力,端盖10顶着电机底座18,带动电机安全轻松向前移动。

如图4所示,一对拉钩15勾住电机底座18内侧,丝杆9逆时针转动受力后拉动电机安全轻松往后移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