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固定保护器的固定结构及电机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599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用于固定保护器的固定结构及电机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固定保护器的固定结构及电机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机中一般设置有保护器以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在塑封电机中,保护器在塑封体上的固定通常采用注塑导线夹弯弧角设计。但对于空调内机而言,该设计存在保护器无法定位、无法紧固的行业问题。

目前为解决保护器的定位和固定问题,通常采用在保护器和塑封体的相接面上涂胶水进行固化的方式。但是,这种固定方式,生产质量很多取决于员工自觉性,且是否涂胶检测性也很差,易出现漏操作的实际问题。

因此,如何解决保护器在塑封电机上的固定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护器的固定结构及电机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保护器在塑封电机上的固定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固定保护器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塑封电机的定子铁芯和绕组的塑封体,还包括用于将保护器压在所述塑封体上的压板,其中,所述塑封体上设置有插槽,所述压板的一端弯折形成用于勾在所述塑封体上的勾部,另一端形成用于插在所述塑封体的所述插槽中的插接部。

优选地,所述插槽设置在所述塑封体的侧面上,所述压板弯折设置为使得所述勾部能勾在所述塑封体的端面上。

优选地,所述塑封体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保护器配合接触的安装面以及与所述安装面之间具有间隙的板状部,所述板状部与所述安装面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插槽。

优选地,所述插槽为两个,所述插接部的两侧分别插在两个所述插槽中。

优选地,所述塑封体的端面与所述勾部之间设置有定位用的定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所述塑封体的端面上设置的定位孔以及所述勾部上设置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配合定位。

优选地,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紧配合。

优选地,所述压板在所述勾部和所述插接部之间弯折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保护器的容纳槽。

优选地,所述容纳槽与所述勾部之间的弯折处和/或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插接部之间的弯折处设置有进一步弯折的应力缓冲结构。

优选地,所述塑封体上还设置有用以从所述压板的两侧限位所述保护器的限位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机总成,所述电机总成包括如上所述的固定结构及固定在所述固定结构中的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固定保护器的固定结构以及电机总成,保护器的固定操作简单,且免去了现有技术中用涂胶水固定保护器的环节,不会因员工的操作问题导致产品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电机的塑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从图1所示的塑封体从一端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压板从一侧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安装有保护器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电机从一端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电机从另一角度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压板;11-勾部;12-插接部;13-容纳槽;14-应力缓冲结构;15-定位柱;20-塑封体;21-安装面;22-插槽;23-限位部;24-板状部;25-定位孔;30-保护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护器的固定结构,该保护器固定结构包括塑封电机的定子铁芯和绕组的塑封体20,还包括用于将保护器30压在所述塑封体20上的压板10,其中,所述塑封体20上设置有插槽22,所述压板10的一端弯折形成用于勾在所述塑封体20上的勾部11,另一端形成用于插在所述塑封体20的所述插槽22中的插接部12。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结构安装保护器时,将保护器30置于压板10的内侧,然后将压板10一端的勾部11勾在塑封体20上,另一端的插接部12朝向插槽22的方向移动至插在塑封体20的插槽22中,从而可将保护器30压在压板10与塑封体20之间,实现保护器30在塑封体20上的固定。采用该固定结构来固定保护器30,操作简单,且免去了现有技术中涂胶水固定的环节,不会因员工的操作问题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利于保证产品质量。

下面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固定保护器的固定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塑封电机的塑封体20通常大致为圆柱状结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槽22设置在塑封体20的侧面上,压板10弯折设置为使得勾部11能勾在所述塑封体20的端面上。压板10的具体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

优选地,所述插槽22为两个,压板10的所述插接部12的两侧分别插在两个所述插槽22中。这样,插接部12的插接可靠稳定。

具体如图1所示,塑封体20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与保护器配合接触的安装面21以及与安装面21之间具有间隙的板状部24,所述板状部24与安装面21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插槽22。其中,所述板状部24形成大致为“凹”字形,该“凹”字形结构的两侧凸部分别形成位于插接部12两侧的插槽22。

当然,板状部24并不限于形成两个插槽22的结构形式,例如,也可设置另外结构的板状部24位于插接部12的顶部位置,形成与插接部12配合的一个插槽。另外,压板10的勾部11并不限于勾在塑封体20的端部,例如,还可在塑封体20上设置凹槽,勾部11勾在凹槽的侧壁上。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塑封体20的端面与所述勾部11之间设置有定位用的定位结构。

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塑封体20的端面上设置的定位孔25以及勾部11上设置的定位柱15,定位柱15与定位孔25配合定位。所述定位柱15和定位孔25的直径可为1-7mm。优选地,所述定位柱15与定位孔25紧配合,有助于压板10在塑封体20上的固定。

在安装压板10时,首先将勾部11的定位柱15定位于定位孔25中,然后朝向插槽22的方向推动压板10使得插接部12插接在插槽22中。

当然,所述定位结构并不限于在塑封体20上设置定位孔,在勾部11上设置定位柱,也可在塑封体20上设置定位柱,而在勾部11上设置定位孔;还可采用其它的用于定位的结构形式。

本实施方式中,压板10在勾部11和插接部12之间弯折形成用于与保护器配合以容纳保护器的容纳槽13,该容纳槽13与塑封体20上的安装面21配合形成容纳保护器的空间。在安装保护器时,将保护器置于容纳槽13中,如图5-图8所示,在压板10固定在塑封体20上后,保护器30通过压板10被固定在压板10与塑封体20之间。

需说明的是,压板10的结构形式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结构形式,例如也可在塑封体20上设置容纳保护器的容纳槽,而设置压板的位于勾部11和插接部12之间的部分大致为平坦的结构。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该压板10在容纳槽13与勾部11之间的弯折处以及容纳槽13与插接部12之间的弯折处分别设置有进一步弯折的应力缓冲结构14。在压板10受热或受力等工况下,应力缓冲结构14能够缓冲应力变形。当然,该应力缓冲结构14并不是必须的。

通过压板10将保护器扣合在塑封体20上可从四个方向对保护器进行限位,即,压板10的两端、安装面21以及压板10的与保护器的接触面从四个方向限位保护器。为进一步固定保护器,防止保护器向另外的两个方向(即压板10两侧的方向)移动,优选地,在塑封体20上还设置有用于从压板10的两侧限位保护器的限位部23。这样,压板10、塑封体20和限位部23从六个方向对保护器实现全方位的限位,从而牢固地将保护器固定在塑封体20上。

其中,压板10具体的尺寸可根据保护器和电机尺寸进行具体设计,塑封体20上的插槽22和限位部23等结构的设计也可根据保护器的尺寸做相应的设计,在此不做限定。

此外,压板10可采用塑料(例如尼龙)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也可采用金属制造,即,将压板10的板体采用钢板材料弯折成型,定位柱15焊接或铆接在压板10的勾部11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机总成,该电机总成包括如上所述的保护器的固定结构及固定在所述固定结构中的保护器30。

如图5-图8所示,保护器30被固定在压板10和塑封体20之间,压板10的一端勾部11勾在塑封体10的端部上,另一端的插接部12插接在插槽22中,且在压板10的两侧设置限位部23来进一步限位保护器30,保护器30从六个方向被限位固定在塑封体20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结构来固定保护器30,保护器30的安装固定简单可靠,而且可有效保证保护器30的位置及感温能力,从而有效对电机进行安全防护。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