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式测速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318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盘式测速发电机,适合于舰载直升机监控发动机转速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在直升机中一般使用鼠笼式发电机测发动机转速,主要缺点是这种结构散热性能极差,而且体积大、重量重等。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盘式测速发电机。

技术方案:一种测速发电机,包括机壳、端盖、堵盖、定子、转子、转轴、感应罩、磁电式转速传感器和电源输出接头,所述端盖固定在所述机壳的一端,所述堵盖固定在所述机壳的另一端,所述电源输出接头安装在所述机壳上,所述定子固定在所述端盖上,所述转子固定在转轴上,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端盖和堵盖,所述磁电式转速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堵盖内侧,所述感应罩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感应罩为圆筒状,且其内周壁具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数量为60个。

进一步地,多个凹槽等间距分布。

进一步地,每个凹槽贯穿所述感应罩的内、外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包括转子盘和通过密封胶固定在转子盘上的稀土磁钢。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绕组,所述定子铁芯通过密封胶固定在所述端盖上。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和所述转轴之间具有第一轴承,所述堵盖和所述转轴之间具有第二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二轴承均为深沟球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与所述第二轴承之间装有轴向的调节垫。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盘的外沿加工成转子盘转动后能够形成散热气流的齿状。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通过螺钉与所述机壳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罩由螺母(M8螺母)固定在所述转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稀土磁钢为高强度稀土磁钢。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数量为50-70个,优选60个。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同轴盘式发电装置,为设备提供电源;并通过传感装置检测发动机的转速;

2.本实用新型的定子和转子均采用密封胶整体密封工艺,结构紧凑、重量轻、密封性能好、不易诱发故障;

3.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外沿加工成均匀的齿状,当转子旋转时,就会产生气流,对发电机起到冷却作用,大大提高了发电机的寿命;

4.本实用新型的感应罩与发电机同轴,而发电机转轴与发动机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的,再配合高精度的感应器,能准确可靠地检测到的发动机转速。

5.本实用新型采用同轴设计,发电机的发电效率高,而感应罩直接装于发电机轴上转速同步,再配合高精度的传应器,测得的发动机转速精准可靠;

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高强度稀土材料制成的磁钢,重量轻、体积小、节约了原材料,同时功耗也低、转换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测速发电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1定子;2转子;3转轴;4第一轴承;5端盖;6电源输出接头;7机壳;8螺母;9磁电式转速传感器;10感应罩;11堵盖;12第二轴承;13调节垫。

一种盘式测速发电机,包括机壳7、端盖5、堵盖11、定子1、转子2、转轴3、感应罩10、磁电式转速传感器9和电源输出接头6,所述端盖固定在所述机壳的一端,所述堵盖固定在所述机壳的另一端,所述电源输出接头安装在所述机壳上,所述定子固定在所述端盖上,所述转子固定在转轴上,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端盖和堵盖,所述磁电式转速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堵盖内侧,所述感应罩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感应罩为圆筒状,且其内周壁具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数量为60个。多个凹槽等间距分布。所述凹槽贯穿所述感应罩的内、外侧壁。所述转子包括转子盘和通过密封胶固定在转子盘上的稀土磁钢。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绕组,所述定子铁芯通过密封胶固定在所述端盖上。所述端盖和所述转轴之间具有第一轴承,所述堵盖和所述转轴之间具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二轴承均为深沟球轴承。所述转子与所述第二轴承之间装有轴向的调节垫。所述转子盘的外沿加工成转子盘转动后能够形成散热气流的齿状。所述端盖通过螺钉与所述机壳固定。所述感应罩由螺母(M8螺母)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稀土磁钢为高强度稀土磁钢。所述凹槽的数量为50-70个,优选60个。

工作过程:发动机转动带动转轴3转动,转轴3上的转子2就相对于定子1上绕组运动产生切割磁力线运动,实现了机械能到电能的转换,由电源输出接头6输出电流;转轴3转动同时也带动感应罩10转动,磁电式转速传感器9检测到感应罩10的转动信号,通过磁电式转速传感器9的输出线传输到检测设备,就能准确地读取到发动机转速。通过发动机的转轴转动,带动发电机转轴上的转子和感应罩同时转动,转子上的高强度稀土磁钢与定子相对转动,定子上的绕组中产生电能,供机载设备使用。而感应罩随发电机转轴的转动,通过磁电式转速传感器输出信号,以此检测出发动机的转速。

尽管本实用新型就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示意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只要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