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用电缆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090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工用电缆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放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施工用电缆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放线架根据用途又被称作为,电缆线盘支架,导线轴盘架,电缆放线支架等。电缆放线架根据用途又被称作为,电缆线盘支架,导线轴盘架,电缆放线支架等。根据提升形式可以分为,液压式电缆放线架,机械式电缆放线支架。根据用途及结构形式又分为,可调式液压放线架,立柱式放线支架,顶杆式电缆放线架,卧式电缆线盘架,脚制动电缆放线架,拆卸式电缆放线架,张力放线架。根据负载能力分为:3T电缆放线架,5T电缆放线架,10T电缆放线架,15T电缆盘轴支架,20T电缆线盘支架及更大吨位的线缆盘放线支架。电缆线盘支架可适用的电缆盘直径范围为:600mm-3800mm .用户可根据电缆盘的直径及吨位选择合适电缆放线架。静盘放线架的一般可以分为地缆滑轮,电缆滑轮、朝天滑轮、尼龙滑轮、电缆导线放线滑轮,大直径放线滑车、做挂两用放线滑车、地线放线滑车、起重滑轮等几种。静盘放线架主要用于铺放电缆导线时起到保护的作用,省时省力。

电缆放线架上安装电缆卷筒,这样电缆拉动电缆卷筒转动,实现其对电缆卷筒上的电缆的放线;在放线的过程中,由于电缆长度剩余长度是不清楚的,在使用的时候,可能知道了整个电缆卷上电缆的长度,但是放线使用以后,不知道电缆卷筒上的电缆的剩余情况和已放出电缆的多少;一般需要有经验的工作人员进行估算,这个人为的因素影响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用电缆放线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施工用电缆放线装置,包括车架、设置于车架上的支撑杆、线盘固定装置、放线盘和线盘退绕装置;车架的两侧设置有可伸缩的车轮架;车轮架上设置有行走轮;支撑杆的一端与车架通过驱动组件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线盘固定装置;放线盘设置于线盘固定装置上;线盘固定装置上设置有线盘退绕装置;

线盘固定装置包括线盘固定轴、固定挡板和活动挡板;固定挡板设置于线盘固定轴的一侧;活动挡板与线盘固定轴螺纹连接;放线盘套设在线盘固定轴上;固定挡板的内侧设置有用于限定放线盘的位置的限位孔;放线盘为工字型结构;放线盘朝向固定挡板(32)的一侧设置有与限位孔匹配的限位柱。

进一步地,线盘退绕装置包括设置于线盘固定轴上的从动齿轮B、主动齿轮B和退绕电机;线盘固定轴与固定挡板可转动连接,线盘固定轴的一端穿过固定挡板,并且在穿过固定挡板的部分设置从动齿轮B,固定挡板的外侧设置有U型架;主动齿轮B设置于U型架内,并且与从动齿轮B啮合;U型架的外侧设置有退绕电机,退绕电机驱动主动齿轮B转动。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车架上侧的一对耳架、从动齿轮A、主动齿轮A和驱动电机;支撑杆底部设置有从动齿轮A,支撑杆通过平键与从动齿轮A的齿轮轴固定连接;从动齿轮A设置于耳架的上端,从动齿轮A的齿轮轴与耳架活动连接;主动齿轮A设置于耳架的下端并且与从动齿轮A啮合;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耳架的外侧,驱动主动齿轮A转动。

进一步地,车轮架通过电缸进行伸缩。

进一步地,行走轮包括第一聚氨酯轮、第二聚氨酯轮、轴A、轴B、轴C、驱动齿轮、被动齿轮和行走轮电机;第一聚氨酯轮和第二聚氨酯轮固定在轴A和轴B上;轴A和轴B上还固定有被动齿轮;驱动齿轮固定在轴C上,轴C位于外侧,与一个被动齿轮啮合,且2个被动齿轮相互啮合;行走轮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齿轮的齿轮轴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杆为可调节伸缩的结构,包括外套杆、内杆、滚珠丝杠、伸缩电机、螺母套;外套杆的上部设置有伸缩腔;滚珠丝杠的底部与伸缩电机连接,伸缩电机设置于伸缩腔的底部;螺母套与滚珠丝杠螺接,且固定在内杆的底部;伸缩腔的两侧设置有定位卡槽;螺母套上设置有定位卡件。

进一步地,活动挡板的内侧设置有可在活动挡板上转动的转盘(331);转盘上通过压紧弹簧设置有压紧盘。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用电缆放线装置车架、支撑杆、线盘固定装置、放线盘和线盘退绕装置;车架的两侧设置有可伸缩的车轮架;车轮架上设置有行走轮;支撑杆的一端与车架通过驱动组件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线盘固定装置;放线盘设置于线盘固定装置上;线盘固定装置上设置有线盘退绕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驱动组件和伸缩型的支撑杆可以调节放线盘位置和高度,将放线盘固定在线盘固定装置上,然后通过线盘退绕装置实现自动放线。本实用新型的行走轮设置有2个聚氨酯轮,当遇到地面豁口时,方便顺利的通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盘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行走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5所示,一种施工用电缆放线装置,包括车架1、设置于车架1上的支撑杆2、线盘固定装置3、放线盘4和线盘退绕装置5;车架1的两侧设置有可伸缩的车轮架11;车轮架11上设置有行走轮12;支撑杆2的一端与车架1通过驱动组件6连接;支撑杆2的另一端设置有线盘固定装置3;放线盘4设置于线盘固定装置3上;线盘固定装置3上设置有线盘退绕装置5;

线盘固定装置3包括线盘固定轴31、固定挡板32和活动挡板33;固定挡板32设置于线盘固定轴31的一侧;活动挡板33与线盘固定轴31螺纹连接;放线盘4套设在线盘固定轴31上;固定挡板32的内侧设置有用于限定放线盘4的位置的限位孔321;放线盘4为工字型结构;放线盘4朝向固定挡板32的一侧设置有与限位孔321匹配的限位柱41;

线盘退绕装置5包括设置于线盘固定轴31上的从动齿轮B51、主动齿轮B52和退绕电机53;线盘固定轴31与固定挡板32可转动连接,线盘固定轴31的一端穿过固定挡板32,并且在穿过固定挡板32的部分设置从动齿轮B51,固定挡板32的外侧设置有U型架54;主动齿轮B52设置于U型架54内,并且与从动齿轮B51啮合;U型架54的外侧设置有退绕电机53,退绕电机53驱动主动齿轮B52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6包括固定设置在车架1上侧的一对耳架61、从动齿轮A62、主动齿轮A63和驱动电机64;支撑杆2底部设置有从动齿轮A62,支撑杆2通过平键与从动齿轮A62的齿轮轴固定连接;从动齿轮A62设置于耳架61的上端,从动齿轮A62的齿轮轴与耳架61活动连接;主动齿轮A63设置于耳架61的下端并且与从动齿轮A62啮合;驱动电机64固定设置在耳架61的外侧,驱动主动齿轮A63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车轮架11通过电缸进行伸缩。

本实用新型的行走轮12包括第一聚氨酯轮121、第二聚氨酯轮122、轴A123、轴B124、轴C125、驱动齿轮126、被动齿轮127和行走轮电机128;第一聚氨酯轮121和第二聚氨酯轮122固定在轴A123和轴B124上;轴A123和轴B124上还固定有被动齿轮127;驱动齿轮126固定在轴C125上,轴C125位于外侧,与一个被动齿轮127啮合,且2个被动齿轮127相互啮合;行走轮电机128的输出轴与驱动齿轮126的齿轮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2为可调节伸缩的结构,包括外套杆21、内杆22、滚珠丝杠23、伸缩电机24、螺母套25;外套杆21的上部设置有伸缩腔26;滚珠丝杠23的底部与伸缩电机24连接,伸缩电机24设置于伸缩腔26的底部;螺母套25与滚珠丝杠23螺接,且固定在内杆22的底部;伸缩腔26的两侧设置有定位卡槽27;螺母套25上设置有定位卡件28。

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挡板33的内侧设置有可在活动挡板33上转动的转盘331;转盘331上通过压紧弹簧333设置有压紧盘332。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用电缆放线装置车架、支撑杆、线盘固定装置、放线盘和线盘退绕装置;车架的两侧设置有可伸缩的车轮架;车轮架上设置有行走轮;支撑杆的一端与车架通过驱动组件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线盘固定装置;放线盘设置于线盘固定装置上;线盘固定装置上设置有线盘退绕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驱动组件和伸缩型的支撑杆可以调节放线盘位置和高度,将放线盘固定在线盘固定装置上,然后通过线盘退绕装置实现自动放线。本实用新型的行走轮设置有2个聚氨酯轮,当遇到地面豁口时,方便顺利的通过。

上面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技术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