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相式密集型铝合金母线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9294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母线槽。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母线槽的生产多数为四相紧密排列密集型,母线的工作热量由内到外传导散发,其散热效率虽然比空气型母线高,但也存在热能过于集中,散热不理想的实际问题,并且,母线槽一直存在三大致命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1:现有的密集型母线槽结构是,ABCN四相导电排经绝缘薄膜绝缘包覆后,紧密相靠,共同封闭在铝合金型材外壳内,其缺点是导电排的工作热量过于集中,散热困难。

2:由于ABCN四相铜排紧密相靠,母线槽在连接和插接馈出时,受电气间隙的限制,铜排必须折弯,铜排折弯时存在人员、设备等各种因素影响,折弯尺寸误差很大,导致相间距不能准确一致,使母线槽在连接和插接时,铜排虚接。接触面积小和接触压力不够是普遍现象,连接口和插接箱长期过热运行,绝缘隔板加速老化,严重时就会发生短路停电事故。

3:母线槽在垂直转向时,铜排必须在厚度面上焊接,焊接完成后还需要将焊口磨平,虚焊、假焊、夹渣、裂纹和铜排强度下降也是普遍存在至命缺陷,严重影响了母线槽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离相式密集型铝合金母线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散热不理想的技术问题,由于导电排通过铝管实现了等间距分离,使得铜排相的间距得到了保证,再采用厚度相同的绝缘层之后,就能避免插接箱插脚不能准确插入母线,出现虚接现象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离相式密集型铝合金母线槽,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螺丝杆,螺丝杆上套设有多个独立封闭的导电排,且导电排之间通过铝管等间距分隔。

进一步的,导电排包括A相、B相、C相和N相。

进一步的,A相、B相、C相的导电排包括分别套在两根螺丝杆上的铝合金限位件,且两个铝合金限位件之间固定有铜排,铜排的两侧设有铝合金侧板;铝合金侧板外设有将其与螺丝杆、铝合金限位件、铜排牢牢固定在一起的铝合金扣板。

进一步的,N相的导电排包括分别套在两根螺丝杆上的铝合金限位件,且两个铝合金限位件之间固定有铝排,铝排的两侧设有铝合金侧板;铝合金侧板外设有将其与螺丝杆、铝合金限位件、铜排牢牢固定在一起的铝合金扣板。

进一步的,每个导电排还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铝合金扣板外侧的铝合金连板。

进一步的,铝合金限位件为工字型限位件。

进一步的,位于最外侧的导电排通过螺母将铝合金连板、铝合金扣板、铝合金侧板、铝合金限位件、铜排和铝管牢牢固定。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点在于,采用了独立封闭的导电排,以及通过铝管实现导电排的等间距分离,使得母线的工作热量分散开,不至于过于集中,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散热不理想的技术问题。同时,由于导电排通过铝管实现了等间距分离,使得导电排的相间距得到了保证,再采用厚度相同的绝缘层之后,就能避免插接箱插脚不能准确插入母线,出现虚接现象等问题。

2.本实用新型首先将铝合金限位件(工字型限位件)套在两根螺丝杆上,再通过工字型限位件将铜排固定住,然后又通过铝合金扣板将铝合金侧板与螺丝杆、工字型限位件、铜排牢牢固定在一起,实现了每个导电排的独立密封,这种独立密封的方式,结构简单,新颖,实用性强,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铜排必须按设计尺寸折弯,连接处仅靠绝缘螺母四相贯穿压紧,会受到铜排焊接工艺影响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正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申请人在十几年母线槽生产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对传统母线槽的结构进行了大幅度改变,定型设计了LL-1离相式密集型铝合金母线槽,该密集型母线槽在结构上完全不同于现有的密集型结构,其结构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构成A、B、C相的导电排1、构成N相(PE接地保护相)的铝排2、铝合金侧板3、铝合金扣板4、铝合金连板5、铝合金限位件6(工字型限位件)组成母线槽外壳,铝管7按相间距要求定位隔离ABCN四相的相间距,然后由螺丝杆8和螺母9将ABCN四相连为一体。接构简单,易于组装,通用性强,安全可靠是其主要特点。

主要特点为:A、B、C、N四相分离放置,每相独立封闭,其散热面积是传统母线槽的6至7倍,极大的降低了母线槽的温升,大幅提高了母线槽的载流量和过载能力。具体方案如下所述:

实施例1

离相式密集型铝合金母线槽,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螺丝杆8,螺丝杆8上套设有四个独立封闭的导电排,且导电排之间通过长度相同的铝管7实现等间距分隔。

A相、B相、C相的导电排包括分别套在两根螺丝杆8上的铝合金限位件6,且两个铝合金限位件6之间固定有铜排1,铜排1的两侧(此处的两侧,即沿螺丝杆8轴向)设有铝合金侧板3,且铝合金侧板3也位于两个铝合金限位件6之间;铝合金侧板3外设有将其与螺丝杆8、铝合金限位件6、铜排1牢牢固定在一起的铝合金扣板4。

类似的,N相的导电排包括分别套在两根螺丝杆8上的铝合金限位件6,且两个铝合金限位件6之间固定有铜排1,铜排1的两侧(此处的两侧,即沿螺丝杆8轴向)设有铝合金侧板3,且铝合金侧板3也位于两个铝合金限位件6之间;铝合金侧板3外设有将其与螺丝杆8、铝合金限位件6、铜排1牢牢固定在一起的铝合金扣板4。

通过采用上述方式,实现了A、B、C、N四相分离放置,每相独立封闭。

具体的,铝合金扣板4的内侧设有限位槽10,该限位槽10设置于螺丝杆8的外侧,铝合金限位件6通过该限位槽10与铝合金扣板4、螺丝杆8相配合,实现铜排1的固定。

每个导电排还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铝合金扣板4外侧的铝合金连板5。

导电排之间通过长度相同的铝管7实现等间距分隔。其具体实现方式为,铝管7套在螺丝杆8上,并位于每个导电排的铝合金连板5之间。

位于最外侧的导电排通过螺母9将铝合金连板5、铝合金扣板4、铝合金侧板3、铝合金限位件6、铜排1和铝管7牢牢固定。

再次强调,离相式密集型铝合金母线槽针对现有母线槽存在的缺点,在结构设计上进行了突破性的改变。

1:ABCN四相导电排完全按相间距要求分离设置,每相铜排按密集型母线槽绝缘标准绝缘并独立封闭,优点是,散热面积是现有母线槽的6~7倍。

2:铜排/铝排无需折弯,相间距精准一致,母线槽的连接和馈电端子的引出,母线槽垂直转向(取消了铜排焊接工艺)等完全按电工铜排/铝排连接标准用螺母连接,其接触面积和接触压力是现有母线槽无法比拟的。

实施例2

导电排还可为三个或五个,甚至更多,以构成三相或五相,能够适应不同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阐述的部分属于本领域公知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已有的描述已能够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进行实施,因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