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开口槽斜度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9275阅读:1615来源:国知局
转子开口槽斜度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子固定工装,特别是一种转子开口槽斜度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自扣开槽的转子铁芯在自然压轴时,槽斜度会发生一定的扭曲,这样会影响到电机的性能,为了不让转子铁芯压轴时槽斜度发生扭曲,通常的槽斜度定位方式是用3根或4根与转子铁芯槽斜度相同的固定圆棒针斜插入转子铁芯铁芯槽内,但此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转子铁芯槽很小、铁芯很厚时,在压轴过程中,圆棒针易变形,造成斜槽定位不准确;采用定位槽口凸起与铁芯槽口进行定位安装,由于经常接触摩擦,使得定位槽口凸起变成了易损件,需要整体更换。因此,现有的技术存在着定位工装易损件更换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开口槽斜度定位工装。它具有能够快速方便的对易损件进行更换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转子开口槽斜度定位工装,包括相互配合的固定工装和滑动工装,固定工装和滑动工装上设有相互对称的半圆孔,每个半圆孔上均设有斜槽开孔;还包括定位刀片,定位刀片的一端与斜槽开孔相嵌合,定位刀片另一端位于半圆孔内。

前述的转子开口槽斜度定位工装中,所述斜槽开孔包括矩形斜槽,矩形斜槽内侧设有圆弧状的通孔。

前述的转子开口槽斜度定位工装中,所述定位刀片包括与矩形斜槽相对应的刀片本体,刀片本体一侧设有与通孔相对应的定位圆柱,刀片本体另一侧设有导向倒角,且导向倒角位于半圆孔内。

前述的转子开口槽斜度定位工装中,所述导向倒角的角度为40-50度。

前述的转子开口槽斜度定位工装中,所述的滑动工装上设有阶梯孔。

前述的转子开口槽斜度定位工装中,所述的滑动工装和固定工装两侧面均设有滑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固定工装和滑动工装,并在固定工装和滑动工装上设置相互对称的半圆孔和斜槽开孔,定位刀片与斜槽开孔相嵌合,定位刀片可以任意的取出插入,极大的方便了易损件定位刀片的更换;同时定位刀片半圆孔是分体结构,而且固定工装和滑动工装也是相分离的,使得工装加工过程变得简单,能够有效降低制作工艺的难度。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快速方便的对易损件进行更换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固定工装和滑动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定位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说明:1-固定工装,2-滑动工装,3-半圆孔,4-斜槽开孔,5-定位刀片,6-阶梯孔,7-滑槽,401-矩形斜槽,402-通孔,501-刀片本体,502-定位圆柱,503-导向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转子开口槽斜度定位工装,构成如图1至图3所示,转子开口槽斜度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固定工装1和滑动工装2,固定工装1和滑动工装2上设有相互对称的半圆孔3,每个半圆孔3上均设有斜槽开孔4;还包括定位刀片5,定位刀片5的一端与斜槽开孔4相嵌合,定位刀片5另一端位于半圆孔3内。

所述斜槽开孔4包括矩形斜槽401,矩形斜槽401内侧设有圆弧状的通孔402。

所述定位刀片5包括与矩形斜槽401相对应的刀片本体501,刀片本体501一侧设有与通孔402相对应的定位圆柱502,刀片本体501另一侧设有导向倒角503,且导向倒角503位于半圆孔3内。

所述导向倒角503的角度为40-50度。

所述的滑动工装2上设有阶梯孔6。

所述的滑动工装2和固定工装1两侧面均设有滑槽7。

所述的斜槽开孔4与定位刀片5的截面均呈瓜子形状,有利于定位刀片5在斜槽开孔4的固定,定位刀片5在半圆孔内的凸出部分的宽度为2.2mm,定位刀片另一端的导向倒角为45°,固定工装和滑动工装内的斜槽开孔4与定位刀片5也为完全对称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转子铁芯靠紧在固定工装1的半圆孔3上,定位刀片5突出半圆孔3的部分落入转子铁芯开槽内,滑动工装2在液压或气压附属结构驱动下包住转子铁芯整个外圆面,再通过其他压入设备将转子铁芯压入轴,完成压轴动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