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破端子组件、接线结构及包括其的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6938发布日期:2018-06-20 00:31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刺破端子组件、接线结构及包括其的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接线结构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刺破端子组件、接线结构及包括其的电机。



背景技术:

在电机马达接引出线的制造工艺中,为将绕完线的绕组引线端与接线端连接。常见地有两种连接方式,第一种是剥去引线绕组漆包线绝缘漆皮后用焊锡与接线端连接;第二种是引线绕组漆包线过接线槽位置,打入刺破端子,刺破引线绕组漆包线绝缘漆皮并将接线端与之连接。目前第二种刺破方式以结构可靠、工艺简单、安全环保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采用。但通常的刺破端子连接方式有如下不足:

1、在绕线后需要打入刺破端子增加工艺的复杂程度;

2、刺破端子接插件制约了电机轴向长度,使电机的轴向长度较长;

3、对于绕组采用铜线的,铜线与铝制刺破端子之间存在电化学腐蚀;

4、刺破端子连接的结构强度和阻燃性能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刺破端子预置在固定结构内的刺破端子组件、接线结构及包括其的电机。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刺破端子组件,包括刺破端子和固定结构,所述刺破端子预置在所述固定结构内,所述刺破端子上设置有狭缝结构,所述狭缝结构能够部分剥离或者刺破压入所述狭缝结构的引线的绝缘层,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开口,所述狭缝结构的入口与所述固定结构的开口朝向一致。

优选地,所述固定结构在成型的过程中将所述刺破端子预置在其内部。

优选地,所述刺破端子包括刺破端子主体,所述刺破端子主体包括板状结构,所述狭缝结构设置在所述板状结构上。

优选地,所述板状结构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的限位部。

优选地,所述刺破端子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刺破端子主体,两个所述刺破端子主体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结构主体,所述固定结构主体为一端开口的壳体结构,在所述壳体结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接线槽。

优选地,所述刺破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结构内部,所述狭缝结构与所述接线槽的位置对应。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接线结构,用于实现两条引线的电连接,包括上述刺破端子组件和接线头,所述接线头与所述刺破端子电连接,两条引线中的一条压入所述刺破端子的狭缝结构中,另一条与所述接线头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刺破端子与压入所述刺破端子的狭缝结构中的引线的连接处进行点胶。

优选地,所述接线头包括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线端插入到所述刺破端子内并与所述刺破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与电源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接线头形成在所述刺破端子上。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机,包括上述接线结构。

优选地,所述接线结构的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电机的环形绝缘骨架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环形绝缘骨架的轴向、径向和/或与所述环形绝缘骨架的切向平行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刺破端子组件,由于将刺破端子预置到固定结构内,并使刺破端子上的狭缝结构的入口与所述固定结构的开口朝向一致,简化了引线的连接工序,使引线直接卡入刺破端子的狭缝结构内即可,无需再将刺破端子插入到固定结构内。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刺破端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刺破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5示出接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刺破端子组件与绝缘骨架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刺破端子组件用于连接引线,并与引线实现电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刺破端子组件包括刺破端子100和固定结构200,所述刺破端子100不可拆分的与所述固定结构200连接,所述固定结构200用于将所述刺破端子100进行固定。所述刺破端子100上设置有狭缝结构120,所述固定结构200包括开口,所述狭缝结构120的入口朝向所述固定结构200的开口朝向一致,即所述狭缝结构120的入口与所述固定结构200的开口端连通,使引线可以直接在固定结构200的开口端由狭缝结构120的入口压入到所述狭缝结构120内。优选地,所述固定结构200为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固定结构200将所述刺破端子100包裹在内部,起到绝缘的效果。

如图2所示,所述刺破端子100包括刺破端子主体110,所述刺破端子主体110优选为板状结构,在所述板状结构的一侧边缘处形成有狭缝结构120,进一步地,所述刺破端子主体110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狭缝结构120优选为沿着所述矩形板状结构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槽,并且,该槽的宽度即所述槽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电机绕组引线的直径,引线可以在一定外力的作用下压进所述槽内,并且,引线压入所述槽内的过程中,所述槽的侧壁能够刺破或者剥离引线的绝缘皮,使所述槽的内壁与引线之间实现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狭缝结构120的深度为所述矩形板状结构长度的一半。优选地,所述狭缝结构120的开口处的两个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导向结构121,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21对引线进入到所述狭缝结构120内起导向作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21为在所述狭缝结构120的至少一个侧壁端部形成的倒角,所述倒角的设置使所述狭缝结构120的开口增大,使所述引线进入所述狭缝结构120更加便捷。

所述刺破端子主体110上还设置有限位部130,所述限位部130用于所述刺破端子100与所述固定结构200的连接(下文详细介绍)。优选地,所述限位部130包括在所述刺破端子主体110的边缘处形成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形成在于所述狭缝结构120延伸方向平行的侧边处,所述凸起结构能够与所述固定结构200内相对应的结构配合,使所述刺破端子100固定在所述固定结构200内。优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130还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可以是设置在所述刺破端子主体110边缘处的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形成在与形成所述狭缝结构120的边缘相对的边缘处;或者,所述限位部130还可以是设置在所述刺破端子主体110的两个面上的凸起和/或孔,这里不对所述限位部130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只要能够实现与所述固定结构200配合将所述刺破端子100卡接在所述固定结构200内即可。

优选地,所述刺破端子100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所述刺破端子主体110,两个所述刺破端子主体110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并通过连接部140连接,两个所述刺破端子主体110上的形状相同,并且,所述狭缝结构120的形状及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部140设置在两个所述刺破端子主体110之间,并同时与两个所述刺破端子主体110连接。所述连接部140优选设置在所述刺破端子主体110设置有所述狭缝结构120的一端,所述连接部140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部140分别连接至位于所述狭缝结构120两侧的所述刺破端子110的端部。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40还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只要能够实现连接两个所述刺破端子主体110的功能即可。两个所述刺破端子主体110的设置可以使所述刺破端子100的结构强度更高,并且,两个所述刺破端子主体110上包括两个所述狭缝结构120,两个所述狭缝结构120同时与绕组引线连接,提高所述刺破端子100与绕组引线电连接的可靠性。

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结构200为壳体结构,包括固定结构主体210,所述固定结构主体210为一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固定结构主体210采用注塑的方式形成,并且所述固定结构主体210形成后所述刺破端子100上的所述限位部130与所述固定结构主体210内部结构配合,将所述刺破端子100限制在所述固定结构主体210内部,优选地,所述固定结构主体210注塑成型后将所述限位部130进行包裹,使其起到对所述刺破端子100进行限位的作用。在所述固定结构主体210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形成有接线槽220,两个所述接线槽220的位置相对,并且,当所述刺破端子100置于所述固定结构200内部时,所述狭缝结构120与所述接线槽220的位置相对,并且,所述接线槽220的宽度,即所述接线槽220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绕组引线的直径,使绕组引线卡入所述狭缝结构120的过程所述接线槽220不会对绕组引线造成干扰。进一步地,所述接线槽220的开口端设置有第二导向结构221,所述第二导向结构221优选为设置形成有所述接线槽220的侧壁上的倒角,所述第二导向结构221的设置使所述接线槽220的开口增大,所述第二导向结构221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11配合,对绕组引线卡入所述狭缝结构120起导向作用。优选地,所述固定结构200通过注塑的方式形成,并且,在所述固定结构200注塑的过程中,将所述刺破端子100预置在所述固定结构200内部,使所述固定结构200形成后所述刺破端子100位于所述固定结构200内部。

绕组引线卡入所述狭缝结构120内之后,由于所述狭缝结构120是开放的,即其开口处于未封闭的状态,所以,方便向所述狭缝结构120内点胶,将所述绕组引线与所述狭缝结构120粘接,一方面可以使引线与刺破端子100的连接更加可靠,另一方面还可以对所述引线与刺破端子100电连接处进行封闭,隔断其与空气接触,对其进行绝缘保护,可以削弱两种不同金属电极电位不同而产生的电化学腐蚀,延长了使用寿命。进一步地,点胶的设置,还提高了所述引线与刺破端子100连接点处的阻燃性能,避免了由于接线处打火会引燃所述固定结构200或者与固定结构200连接的绝缘骨架。

进一步地,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接线结构,所述接线结构包括上述刺破端子组件和接线头300,所述接线头300包括第一连接端310和第二连接端320,所述第一连接端310能够插入到所述刺破端子100内,并且,所述第一连接端310插入到所述刺破端子100内部之后位于两个所述刺破端子主体110之间,并与两个所述刺破端子主体110和/或连接两个所述刺破端子主体110的连接部140接触并实现电连接。所述接线头300的第二连接端320与接线端电连接,用于连接电机的电源线。优选地,所述接线头300可拆卸的插入到所述刺破端子100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接线头300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例如可以在所述刺破端子100上引出接线柱等,只要能够实现接线端与所述刺破端子100的电连接即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上述接线结构,所述接线结构通过所述连接结构200固定连接到电机的绝缘骨架上。

如图6所示,所述绝缘骨架400包括环形结构,所述连接结构200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固定到所述绝缘骨架400上。例如,所述连接结构200可以设置成开口方向与电机的轴向相同或者,开口方向与电机的轴向垂直设置,即所述连接结构200的开口方向可朝向所述圆环形结构的轴向、径向或者切向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线结构,由于将刺破端子预置到连接结构内,简化了引线的安装工序,使引线卡入刺破端子的狭缝结构内即可。另一方面,由于刺破端子的开口处于未封闭状态,可以对卡接进狭缝结构内的引线进行点胶,以提高引线与刺破端子连接的可靠性,并且,还能够起到削弱两种不同金属电极电位不同而产生的电化学腐蚀,延长了使用寿命的作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