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7343发布日期:2018-06-08 19:51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获取方式。光伏支架作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支撑结构,对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及成本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光伏支架设计时,应在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条件下尽量节省钢材。在光伏组件等设备价格比较稳定的情况下,降低光伏支架材料成本和安装成本成为控制整个光伏系统成本的关键因素。现有太阳能光伏支架多为单立柱或双立柱形式,结构组成较为复杂,用于结构支撑的构件过多,导致材料耗费量大,安装工序繁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形式简单、材料耗费少、安装方便的光伏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支架,包括设置于工作面上的基础支撑、由横梁和纵梁搭建而成的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的支撑框架,在纵向方向上,所述基础支撑设有前后两排,每一排设有多个;

所述纵梁倾斜设置,纵梁前端低于后端;在纵向方向上,所述支撑框架所在的平面与由两排基础支撑顶部构成的水平面之间存在夹角;

后排的每一个基础支撑顶部均铰接有斜支撑梁;

每一根纵梁前端与前排中的一个基础支撑对应铰接,每一根纵梁中后部与一根斜支撑梁的上端对应铰接;

在横向方向上,最外侧的两根斜支撑梁分别与各自相邻的斜支撑梁之间设有十字交叉的背拉杆。

上述结构在满足稳定性要求的同时,减少了构件数量和连接节点数量。该光伏支架纵截面形如人字形,结构形式稳定,受力合理均匀,材料使用经济,可以有效地降低造价。

进一步的,所述背拉杆为刚性杆,每一根背拉杆分别连接一根斜支撑梁的上端和另一根斜支撑梁的下端;

背拉杆通过连接组件将两根斜支撑梁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C字形卡箍、设置于卡箍上的带螺孔耳板、L形连接板;

所述L形连接板的其中一侧板与耳板螺栓连接,另一侧板与背拉杆螺栓连接;

所述卡箍通过螺栓固定在斜支撑梁上。

所述横梁和纵梁通过檩托螺栓连接。

所述纵梁、横梁、及斜支撑梁采用C型钢、或U型钢或角钢。

所述基础支撑采用灌注桩、或预制桩或钢螺旋桩。

所述背拉杆可采用圆钢或角钢。

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支架纵截面形如人字形,结构形式稳定,受力合理均匀。在满足稳定性要求的情况下,大大减少了构件数量和连接节点数量,极大的降低了钢材用量、装配时间和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伏支架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后视图。

图4为图2中Ⅰ的放大图。

图5为背拉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纵梁,2-斜支撑梁,3-横梁,4-基础支撑,5-背拉杆,6-檩托,9-连接组件,10-支撑框架,91-卡箍,92-耳板,93-L形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横、纵、前、后等)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进行描述的,并不对本专利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5所示,一种光伏支架,包括设置于工作面上的基础支撑4、由横梁3和纵梁1搭建而成的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的支撑框架10,所述横梁3和纵梁1通过檩托6螺栓连接。

在纵向方向上,所述基础支撑4设有前后两排,每一排设有多个。

所述纵梁1倾斜设置,纵梁1前端低于后端。在纵向方向上,所述支撑框架10所在的平面与由两排基础支撑4顶部构成的水平面之间存在夹角。

后排的每一个基础支撑4顶部均铰接有斜支撑梁2。

每一根纵梁1前端与前排中的一个基础支撑4对应铰接,每一根纵梁1中后部与一根斜支撑梁2的上端对应铰接。

在横向方向上,最外侧的两根斜支撑梁2分别与各自相邻的斜支撑梁2之间设有十字交叉的背拉杆5。

所述背拉杆5为刚性杆,每一根背拉杆5分别连接一根斜支撑梁2的上端和另一根斜支撑梁2的下端。

背拉杆5通过连接组件9将两根斜支撑梁2连接。所述连接组件9包括C字形卡箍91、设置于卡箍91上的带螺孔耳板92、L形连接板93。所述L形连接板93的其中一侧板与耳板92螺栓连接,另一侧板与背拉杆5螺栓连接。所述卡箍91通过螺栓固定在斜支撑梁2上。

所述纵梁1、横梁3、及斜支撑梁2采用C型钢、或U型钢或角钢。所述基础支撑4采用灌注桩、或预制桩或钢螺旋桩。所述背拉杆5可采用圆钢或角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