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以及旋转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43097发布日期:2018-12-11 23:1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定子以及旋转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子以及具备该定子的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在具备转子和定子的旋转电机中,定子包括用于配置绕组的铁芯以及安装于铁芯的外侧面的定子架。铁芯需要坚固地固定于定子架,以承受由于转子的转矩而产生的反作用力。作为将铁芯固定于定子架的方法之一,已知被称为热套配合的方法。热套配合是如下的方法:使定子架由于加热而热膨胀来扩大内径,在将铁芯嵌入到定子架之后,对定子架进行冷却,由此将收缩后的定子架与铁芯进行配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7-907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当通过热套配合使定子架与铁芯配合时,由于定子架收缩时的压缩应力,铁损增加,因此旋转电机的效率下降。另外,由于与铁芯的配合,定子架产生变形,因此定子的尺寸精度下降。在对铁芯进行冷却来将该铁芯以由于热收缩而外径缩小的状态嵌入到定子架的方法(冷套配合)中,也同样会发生这种不良状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旋转电机的效率的下降且在尺寸精度上也优异的定子以及具备该定子的旋转电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子(例如,后述的定子20),该定子具备:大致筒形状的铁芯(例如,后述的铁芯21),其能够在内侧配置绕组;以及定子架(例如,后述的定子架22),其借助接合部(例如,后述的接合部24)来与所述铁芯的外侧面接合,其中,所述接合部形成于所述铁芯的外侧面与所述定子架的内侧面相接触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接合部处,构成所述铁芯的材料与构成所述定子架的材料混合存在。

(2)在(1)的定子中,也可以是,所述接合部不连续地形成于所述铁芯的外侧面与所述定子架的内侧面相接触的界面。

(3)在(1)或(2)的定子中,也可以是,所述接合部形成于设置于所述铁芯的外侧面的凸部(例如,后述的凸部21a)、凹部(例如,后述的凹部21b)、或者凸部及凹部这两方。

(4)在(1)~(3)中的任一项的定子中,也可以是,所述铁芯在外侧面的除所述接合部以外的一部分具有凹陷部(例如,后述的凹陷部21c),在所述凹陷部填充有由无助于所述铁芯与所述定子架的接合的材料形成的粉体。

(5)在(4)的定子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凹陷部填充有由导热性比构成所述定子架的材料的导热性高的材料形成的粉体(25)。

(6)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电机(例如,后述的电动机1),该旋转电机具备:(1)~(5)中的任一项的定子;以及转子(例如,后述的转子30),其被旋转轴(例如,后述的旋转轴32)支承,设置于所述定子的内周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抑制旋转电机的效率的下降且在尺寸精度上也优异的定子以及旋转电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电动机1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2a是从轴向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20时的图。

图2b是图2a的s1-s1截面图。

图3a是从轴向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定子20a时的图。

图3b是图3a的s2-s2截面图。

图4a是从轴向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定子20b时的图。

图4b是图4a的s3-s3截面图。

图5a是从轴向观察第四实施方式的定子20c时的图。

图5b是图5a的s4-s4截面图。

图6a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定子20d的第一方式的部分截面图。

图6b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定子20d的第二方式的部分截面图。

图6c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定子20d的第三方式的部分截面图。

图7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定子20e的部分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动机;10:框架;20(20a~20e):定子;21:铁芯;21a:凸部;21b:凹部;21c:凹陷部;22:定子架;24:接合部;25:粉体;30:转子;32: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本说明的附图均是示意图,考虑到易于理解性等,相比于实物对各部的形状、比例尺、纵横的尺寸比等进行了变更或夸张。另外,在附图中,适当地省略表示构件的截面的截面线。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作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的旋转电机的电动机1。

图1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的结构的截面图。此外,图1所示的电动机1的结构是一例,只要能够应用本发明的定子,则可以是任意的结构。

如图1所示,电动机1具备框架10、定子20以及转子30。

框架10是电动机1的外壳构件,具备框架主体11、轴孔12以及轴承13。

框架主体11是包围并且保持定子20的壳体。框架主体11借助轴承13来保持转子30。框架主体11具备供给口14、排出口15以及孔部16。供给口14是用于向定子架22的流路23(后述)供给制冷剂的开口,与制冷剂的供给配管(未图示)连接。排出口15是用于使在流路23中流通的制冷剂排出的开口,与制冷剂的排出配管(未图示)连接。孔部16是用于使从铁芯21引出的动力线27贯通的开口。

轴孔12是旋转轴32(后述)所贯通的孔。轴承13是将旋转轴32旋转自如地支承的构件。

定子20是形成用于使转子30旋转的旋转磁场的复合构件。定子20整体形成为圆筒形,固定于框架10的内部。定子20具备铁芯21和定子架22。

铁芯21是能够在内侧配置绕组26的构件。铁芯21形成为圆筒形,配置于定子20的内侧。铁芯21在内侧面形成有多个槽(未图示),绕组26配置于该槽。此外,绕组26的一部分在铁芯21的轴向上从铁芯21的两端部突出。例如通过重叠多个电磁钢板等薄板来形成层叠体、并通过粘接、凿紧等使该层叠体一体化来制作铁芯21。

定子架22是在其内侧保持铁芯21的构件。定子架22形成为圆筒形,配置于定子20的外侧。铁芯21坚固地与定子架22接合,以承受由于转子30的转矩而产生的反作用力。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定子架22在外侧面具备用于对从铁芯21传递的热进行冷却的流路23。流路23是形成于定子架22的外侧面的一条或多条的螺旋槽。从框架主体11(框架10)的供给口14供给的制冷剂(未图示)在定子架22的外侧面沿着螺旋状地在流路23内流通之后,从框架主体11的排出口15排出到外部。

作为构成定子架22的材料,例如能够列举出碳钢、电磁钢板用的钢材、不锈钢、铝等。如后所述,通过在铁芯21的外侧面对这些材料进行层叠造型来形成定子架22。

从定子20的铁芯21引出了与绕组26电连接的动力线27。该动力线27与设置于电动机1的外部的电源装置连接(未图示)。在电动机1动作时,例如,铁芯21被提供三相交流电流,由此形成用于使转子30旋转的旋转磁场。

转子30是利用与由定子20形成的旋转磁场之间的磁相互作用来进行旋转的部件。转子30设置于定子20的内周侧。转子30具备转子主体31和旋转轴32。转子主体31是利用在定子20处形成的旋转磁场来产生旋转力的部分,包括多个永磁体(未图示)。

旋转轴32是支承转子主体31的构件。旋转轴32以贯通转子主体31的轴中心的方式被插入,固定于转子主体31。旋转轴32旋转自如地被设置于框架10的轴承13所支承。另外,旋转轴32贯通轴孔12,与设置于外部的动力传递机构、减速机构等(未图示)连接。

在图1所示的电动机1中,当向定子20(铁芯21)提供三相交流电流时,通过形成了旋转磁场的定子20与转子30之间的磁相互作用,转子主体31产生旋转力,该旋转力经由旋转轴32被输出到外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电动机1作为同步电动机来进行说明,但是电动机1例如也可以是感应电动机。

接着,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20。

图2a是从轴向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20时的图。图2b是图2a的s1-s1截面图。

此外,在下面说明的各实施方式的定子的附图中,省略形成于铁芯21的内侧面的槽、配置于该槽的绕组26、设置于定子架22的外侧面的流路23等的图示。

如图2a和图2b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20中,铁芯21的外侧面与定子架22的内侧面在两个侧面相接触的界面的全部区域通过接合部24来接合。接合部24是构成铁芯21的材料与构成定子架22的材料混合存在的区域。在此,“混合存在”不仅包括金属与金属彼此熔融的状态,还包括树脂或含有金属的树脂进入到金属的表面处形成的细微的凹凸(毛刺)的状态等。即,“混合存在”表示同类的材料之间或异类的材料之间以不可分的方式结合为一体的状态。

通过在铁芯21的外侧面对构成定子架22的材料进行层叠造型来形成接合部24。为了对定子架22进行层叠造型,例如能够使用与slm(seleictivelasermelting:选择性激光熔化)、ebm(electronbeammelting:电子束熔化)、ded(directedenergydeposition:直接能量沉积)等对应的金属3d打印机。

例如如以下那样进行利用金属3d打印机的层叠造型。将铁芯21设置于造型台,在该造型台上铺满构成定子架22的材料(例如,碳钢)的粉体。通过从其上方照射激光,来使照射激光的部分熔融、凝固,形成数10μm的金属层。沿着铁芯21的轴向重复进行该工艺,沿着铁芯21的外侧面层叠大致圆环状的金属层。由此,能够造型出与铁芯21的外侧面连续地接合的定子架22。此外,在对定子架22进行造型时,除了能够同时形成上述的螺旋槽的流路23(参照图1)以外,还能够同时形成作为定子架22所需的形状部分等。

此外,在本发明中“粉体”是不仅包括作为细微的固定粒子的集合体的狭义的“粉体”、还包括作为比较粗的固定粒子的集合体的“粒体”的广义的含义。

在该层叠造型的工序中,当在向在台上铺满的粉体照射激光时向铁芯21与粉体接触的部分也照射激光时,该部分的粉体与构成铁芯21的材料彼此熔融、凝固。由此,能够将构成铁芯21的材料与构成定子架22的材料混合存在的接合部24同上述的金属层形成为一体。此外,在定子架22中,除接合部24以外的部分是通过仅构成定子架22的材料熔融、凝固而形成的金属层。

为了利用金属3d打印机来更准确地对定子架22进行造型,优选的是,事先利用3d扫描器(三维测量仪)等来测量铁芯21的形状,获取为3d数据(cad、cg等)。通过使用这种3d数据来按每层调整定子架22的径向的厚度,能够不受铁芯21的表面形状(凹凸等)影响地造型出更准确的形状的定子架22。

根据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20,例如能够得到如以下那样的效果。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20,在将铁芯21的外侧面与定子架22的内侧面进行接合时,不会如热套配合那样压缩应力作用于铁芯21,因此能够抑制因铁损的增加引起的电动机1的效率的下降。另外,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20,在铁芯21的外周面对定子架22进行造型时,定子架22不会产生变形,因此能够抑制尺寸精度的下降。

例如,在热套配合中,在嵌入有铁芯的定子架进行冷却时,不与铁芯接触的部分(主要是轴向的两端部)相比于与铁芯接触的部分变尖,因此定子的轴向的端面上的平行度下降,需要对这些端面进行研磨加工。但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在定子架22的造型时不产生变形,因此能够保持定子架22的轴向的端面上的平行度。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20,在定子架22的造型后不需要端面的研磨加工。

因而,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得到抑制电动机1的效率的下降且尺寸精度也优异的定子20。

此外,在通过热套配合将铁芯嵌入到定子架的情况下,利用铁芯与定子架的接触面的厚度来维持铁芯与定子架之间的固定力。与此相对,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20中,利用接合部24处的材料的强度来维持铁芯21与定子架22之间的固定力。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20,能够比热套配合更坚固地将铁芯21与定子架22之间固定。

另外,在定子20的轴向上,形成接合部24的范围不限定于铁芯21的一方的端部到另一方的端部之间。只要能够在铁芯21与定子架22之间得到充分的固定力,则也可以仅在铁芯21的除两端部以外的区域形成接合部24。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还能够得到如以下那样的效果。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20,不需要如热套配合那样通过加热来扩大定子架22的内径,因此不需要电炉等设备。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20,在制造阶段,不需要加热工序、配合工序、冷却工序等,因此能够缩短制造时间。另外,由于不需要配合工序,能够降低因配合失误等引起的不良品的产生率。

构成铁芯21的电磁钢板等薄板是通过冲压加工(冲切)来制造的,因此容易在外侧面产生凹凸(毛刺)。当在铁芯的外侧面产生凹凸时,由于该凹凸,铁芯的外周面的尺寸精度下降或者在铁芯与定子架之间形成未接触部分。因此,以往,为了提高铁芯与定子架之间的尺寸精度、导热性,需要对铁芯的外侧面进行研磨。在对铁芯的外侧面进行研磨的工序中,需要将公差收敛为数十μm的范围。但是,根据产品不同,难以收敛到公差的范围内,也成为使成品率下降的原因。与此相对,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20中,不需要对铁芯21的外侧面进行研磨,因此不仅能够缩短制造时间,还能够提高成品率。

此外,通过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得到的效果在后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第六实施方式的结构中也是共通的。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定子20a。

图3a是从轴向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定子20a时的图。图3b是图3a的s2-s2截面图。

第二实施方式的定子20a在以下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在铁芯21的外侧面与定子架22的内侧面相接触的界面不连续地形成多个接合部24。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定子20a中,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说明和附图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同等的构件等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3a和图3b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定子20a中,铁芯21的外侧面与定子架22的内侧面之间沿着定子20a的圆周方向通过多个接合部24来接合。如图3a所示,沿着定子20a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各接合部24。另外,如图3b所示,各接合部24沿着定子20a的轴向延伸。接合部24沿着定子20a的轴向延伸的范围在定子20a的轴向上为铁芯21的一方的端部到另一方的端部之间。此外,在铁芯21的外侧面与定子架22的内侧面之间,未形成接合部24的部分以铁芯21的外侧面与定子架22的内侧面没有混合存在的方式接触。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定子20a中,在铁芯21的外侧面与定子架22的内侧面相接触的界面不连续地形成多个接合部24。因此,相比于在所述界面的全部区域形成接合部24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定子20a能够缩短定子架22的造型时间。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定子20a在铁芯21的外侧面与定子架22的内侧面相接触的界面上被照射激光的范围更小,因此能够抑制造型后的定子架22冷却时的热收缩所引起的变形。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如图3a所示那样沿着定子20a的圆周方向相离地在16处形成接合部24的例子,但是不限定于此。只要能够在铁芯21与定子架22之间得到充分的固定力,则可以任意地设定接合部24的数量和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另外,形成接合部24的范围在定子20a的轴向上不限定于铁芯21的一方的端部到另一方的端部之间。只要能够在铁芯21与定子架22之间得到充分的固定力,则也可以仅在铁芯21的除两端部以外的区域形成接合部24。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定子20b。

图4a是从轴向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定子20b时的图。图4b是图4a的s3-s3截面图。

第三实施方式的定子20b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在以下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在铁芯21的外侧面与定子架22的内侧面相接触的界面不连续地形成多个接合部24。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定子20b中,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第三实施方式的说明和附图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同等的构件等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4a和图4b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定子20b中,铁芯21的外侧面与定子架22的内侧面之间通过沿着定子20b的轴向相离的多个接合部24来接合。如图4a所示,沿着定子20b的圆周方向形成各接合部24。另外,如图4b所示,沿着定子20b的轴向等间隔地形成各接合部24。沿着定子20b的轴向形成接合部24的范围在定子20b的轴向上为铁芯21的一方的端部到另一方的端部之间。此外,在铁芯21的外侧面与定子架22的内侧面之间的未形成接合部24的部分处,铁芯21的外侧面与定子架22的内侧面以不混合存在的方式接触。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定子20b中,也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得到以下效果:能够缩短定子架22的造型时间,并且能够减少因定子架22的热收缩引起的变形。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如图4b所示那样沿着定子20b的轴向相离地在5处形成接合部24的例子,但是不限定于此。只要能够在铁芯21与定子架22之间得到充分的固定力,则可以任意地设定接合部24的数量和在轴向上的宽度。另外,形成接合部24的范围在定子20b的轴向上不限定于铁芯21的一方的端部到另一方的端部之间。只要能够在铁芯21与定子架22之间得到充分的固定力,则也可以仅在铁芯21的除两端部以外的区域形成接合部24。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定子20c。

图5a是从轴向观察第四实施方式的定子20c时的图。图5b是图5a的s4-s4截面图。

第四实施方式的定子20c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在以下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在铁芯21的外侧面与定子架22的内侧面相接触的界面不连续地形成多个接合部24。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定子20c中,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第四实施方式的说明以及附图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同等的构件等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5a和图5b所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定子20c的铁芯21的外侧面与定子架22的内侧面之间通过沿着定子20c的圆周方向和轴向相离的多个接合部24来接合。具体地说,如图5b所示,接合部24在铁芯21的外侧面与定子架22的内侧面相接触的界面形成为格子状。

如图5b所示,沿着定子20c的轴向形成接合部24的范围在定子20c的轴向上为铁芯21的一方的端部到另一方的端部之间。此外,在铁芯21的外侧面与定子架22的内侧面之间的未形成接合部24的部分处,铁芯21的外侧面与定子架22的内侧面以不混合存在的方式接触。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定子20c中,也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得到以下效果:能够缩短定子架22的造型时间,并且能够减少因定子架22的热收缩引起的变形。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如图5b所示那样在芯21的外侧面与定子架22的内侧面相接触的界面将接合部24形成为格子状的例子,但是不限定于此。只要能够在铁芯21与定子架22之间得到充分的固定力,则可以任意地设定各接合部24的形状和形成图案。另外,形成接合部24的范围在定子20c的轴向上不限定于铁芯21的一方的端部到另一方的端部之间。只要能够在铁芯21与定子架22之间得到充分的固定力,则也可以仅在铁芯21的除两端部以外的区域形成接合部24。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定子20d。

图6a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定子20d的第一方式的部分截面图。图6b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定子20d的第二方式的部分截面图。图6c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定子20d的第三方式的部分截面图。图6a~图6c是表示在定子20d的与轴向平行的面上铁芯21的外侧面与定子架22的内侧面相接触的界面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第五实施方式的定子20d的接合部24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在第五实施方式的定子20d中,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第五实施方式的说明和附图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同等的构件等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图6a所示的第一方式中,接合部24形成于在铁芯21的外侧面的一部分形成的凸部21a与同该凸部21a接触的定子架22之间。如前所述,铁芯21是通过层叠电磁钢板等薄板来构成的,因此容易在外侧面产生凹凸(毛刺)。其中,与将铁芯21的外侧面与定子架22的内侧面相接触的平坦的界面作为接合部24的情况相比,通过将从外侧面向外侧突出的凸部21a作为接合部24,激光的照射所引起的热不容易逃脱,因此能够更迅速地使金属之间熔融。

在图6b所示的第二方式中,接合部24形成于在铁芯21的外侧面的一部分形成的凹部21b与同该凹部21b接触的定子架22之间。

在图6c所示的第三方式中,接合部24分别形成于在铁芯21的外侧面的一部分形成的凸部21a与同该凸部21a接触的定子架22之间以及凹部21b与同该凹部21b接触的定子架22之间。

此外,存在以下情况:多个凸部21a和凹部21b沿着轴向形成于铁芯21的外侧面。在该情况下,铁芯21的外侧面为台阶状或波浪状。在铁芯21的外侧面为台阶状或波浪状的情况下,也可以连续地或断续地形成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一方式~第三方式所示的接合部24。

[第六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第六实施方式的定子20e。

图7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定子20e的部分截面图。图7是表示在定子20e的与轴向平行的面上铁芯21的外侧面与定子架22的内侧面相接触的界面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第六实施方式的定子20e的除接合部24以外的部分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定子20e中,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第六实施方式的说明和附图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同等的构件等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7所示,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定子20e中,在形成于铁芯21的外侧面的凹陷部21c与定子架22的内侧面之间的空间填充有粉体25。凹陷部21c既可以是在通过冲压加工来制造构成铁芯21的电磁钢板等薄板时形成于外侧面的凹部,也可以是有意地形成的。此外,在图7中,作为一例,将凹陷部21c示为内侧尖的三角形状,但是凹陷部21c的形状是各式各样的,不限定于图7的例子。凹陷部21c既可以规则地形成于铁芯21的外侧面,也可以随机地形成于铁芯21的外侧面。粉体25是由与构成定子架22的材料(例如,碳钢)相同的材料形成的粉体。

如上所述,在对定子架22进行造型时,激光被照射到接合部24,因此在接合部24处,构成定子架22的材料的粉体成为与铁芯21熔融的状态。另一方面,通过不向凹陷部21c的部分照射激光,能够使未熔融的粉体25留在凹陷部21c的空间内。由此,能够在凹陷部21c的内部填充无助于铁芯21与定子架22之间的接合的粉体25。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定子20e,在由于转子30(参照图1)的转矩而产生的反作用力作用于铁芯21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填充到凹陷部21c的粉体25的摩擦力来更坚固地承受该反作用力。因此,在接合部24中,即使存在接合不完全的部分,也能够利用填充到凹陷部21c的粉体25的摩擦力来对该部分处的固定力的下降进行补充。

此外,填充到凹陷部21c的粉体25不限定于由与构成定子架22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的粉体。例如,作为粉体25,也可以填充由摩擦力比构成定子架22的材料的摩擦力高的材料形成的粉体。在该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凹陷部21c的摩擦力。另外,作为粉体25,也可以使用由导热性比构成定子架22的材料的导热性高的材料形成的粉体。在该情况下,从铁芯21向定子架22的导热性变高,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

作为导热性比构成定子架22的材料的导热性高的材料,例如能够列举出铝等。

另外,粉体25也可以填充到在铁芯21的外侧面对定子架22进行造型之后形成于铁芯21的外侧面与定子架22的内侧面之间的间隙。在该情况下,铁芯21与定子架22之间的间隙成为凹陷部21c。另外,凹陷部21c既可以形成于定子架22的内侧面,也可以形成于铁芯21的外侧面和定子架22的内侧面这两方。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如后述的变形方式那样进行各种变形、变更,这些也处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效果不过是列举了本发明所产生的最佳的效果,不限定于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效果。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后述的变形方式也能够适当组合来使用,省略详细的说明。另外,各实施方式还存在共同的结构,因此省略构件名的标记来进行说明。

(变形方式)

在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碳钢等金属的粉体用作构成定子架的材料的例子,但是不限定于此。构成定子架的材料也可以是树脂,还可以是将树脂与金属混合而成的材料。作为能够用作构成定子架的材料的树脂,例如能够列举出环氧树脂等。

在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定子架为圆筒形的例子,但是不限定于此。在利用层叠造型来对定子架进行造型的情况下,定子架的形状不依赖于铁芯的形状,因此例如也能够使其为截面为椭圆形、四方形等非圆筒形的筒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铁芯为层叠多个电磁钢板等薄板而成的层叠体的例子,但是不限定于此。铁芯可以是通过任何构造、制造方法得到的。

在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3d金属打印机用作用于对定子架进行层叠造型的方法的例子,但是不限定于此。作为用于对定子架进行层叠造型的方法,例如能够使用利用激光直接层叠法(lens:laserengineerednetshaping)的金属层叠装置等,该激光直接层叠法将材料粉末和激光同时应用来使任意的部分熔融而层叠。

在实施方式中,作为能够应用本发明所涉及的定子的旋转电机,以电动机为例来进行说明,但是不限定于此。旋转电机也可以是发电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