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重型汽车轮马达转子拆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2953发布日期:2018-11-30 20:0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专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用重型汽车轮马达转子拆装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矿用重型汽车的广泛推广应用,矿用重型汽车的载重量不断增大,轮马达的重量也不断增大,一般轮马达高达几吨重。遇有发生故障时,轮马达转子单凭人工拆装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目前,现有技术在拆装矿用重型汽车轮马达转子时,一般借助天车、叉车等设备,利用钢丝绳、吊装带进行拆卸,现有技术的这种拆装方法存在的缺陷就是极难把控拆装精准量,容易造成转子与定子碰撞损坏轮马达;并且,利用钢丝绳、吊装带进行拆卸时钢丝绳或吊装带老化易发生脱落造成危险,对现场拆装工人存在加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矿用重型汽车轮马达转子拆装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矿用重型汽车轮马达转子拆装时精准量不易把控,易发生碰撞损坏轮马达,以及现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用重型汽车轮马达转子拆装工具,包括固定盘、观察孔、定位固定孔、拉筋、支撑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盘大小与轮马达转子制动器定位盘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观察孔位于固定盘中心部位;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固定孔与轮马达转子制动器定位盘通过螺丝固定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拉筋连接固定盘与支撑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焊接于固定盘上,对固定盘起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开口部位与叉车的货叉嵌套使用。

采用以上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矿用重型汽车轮马达转子拆装工具,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矿用重型汽车轮马达转子拆装工具对矿用重型汽车轮马达转子进行拆装时,能实现拆装快速,容易把控精准量,减少了人工作业量和作业时间,大大的提高了矿用重型汽车轮马达转子的拆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矿用重型汽车轮马达转子拆装工具,操作方便,不易发生碰撞损坏轮马达,降低了拆装时的损坏概率,提高了拆装维修质量,降低了损失成本;

本本实用新型的矿用重型汽车轮马达转子拆装工具,在对矿用重型汽车轮马达转子进行拆装时,不使用钢丝绳、吊装带进行吊装,避免脱落的事故发生,有效降低了矿用重型汽车轮马达转子拆装现场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矿用重型汽车轮马达转子拆装工具,拆装效率高,容易把控精准量,操作方便,降低了拆装时的损坏概率,能避免脱落的事故发生,有效降低了矿用重型汽车轮马达转子拆装现场的安全隐患。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矿用重型汽车轮马达转子拆装工具的示意图;

图中,1、固定盘;2、观察孔;3、定位固定孔;4、拉筋;5、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使其技术内容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

在附图中,结构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数字标号表示,各处结构或功能相似的组件以相似数字标号表示。附图所示的每一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并没有限定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为了使图示更清晰,附图中有些地方适当夸大了部件的厚度。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矿用重型汽车轮马达转子拆装工具,包括固定盘1,固定盘1中心开有观察孔2,便于观察固定盘1与轮马达转子制动器定位盘是否安装到位,在观察孔2周围开有定位固定孔3,定位固定孔3与轮马达转子制动器定位盘通过螺丝固定使用,拉筋4连接固定盘1与支撑架5,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支撑架5焊接于固定盘1上,对固定盘1起支撑作用,同时支撑架5的开口部位与叉车的货叉嵌套使用。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矿用重型汽车轮马达转子拆装工具对矿用重型汽车轮马达转子进行拆装时,首先将轮马达转子拆装工具的固定盘通过螺丝与轮马达制动器定位盘固定,然后利用叉车的货叉与拆装工具的支撑架嵌套完成整个轮马达的拆装过程。

经实际使用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拆装工具,拆装矿用重型汽车轮马达转子由以前的4人配合作业缩减到了2人,拆装时间也由以前的4小时拆装作业缩减倒了2.5小时,同时轮马达转子的损坏率下降了80%。

表明,本实用新型的矿用重型汽车轮马达转子拆装工具操作方便,简便快速,节省了人力和拆装时间,且拆装时不易发生碰撞损坏轮马达,不使用钢丝绳、吊装带等有安全隐患的部件,提高了安全性。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