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激电机线圈整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3131发布日期:2019-05-17 20:08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串激电机线圈整形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线圈整形设备领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串激电机线圈整形机。



背景技术:

电机的基本结构可分为两部分:一、不动部分:定子(包括:叠压定子、定子绕组、绝缘结构、机座、接线盒等);二、旋转部分:转子(包括:铸铝转子、鼠笼导条、转轴、轴承、前、后端盖等)。定子绕组和鼠笼导条是电机实行电磁能量转换的关键组件,它必定遵守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绕组通入电流后必然产生磁场;(二)是绕组导体与磁场发生相对切割运动,绕组中必然产生电动势;(三)是绕组中若有电流通过且处在磁场中,导体必然受到磁场力的作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运行原理:定子通过三相交流电后,在气隙中产生以同步速度旋转的磁场,该磁场切割转子导条后在转子导条中感应产生电流,带电的转子导条处于气隙旋转的磁场中,就又产生电动力,使转子朝定子旋转磁场的同一转向旋转。由于转子导条中的电流是因转子导条切割由定子绕组产生的气隙磁场才有的,所以转子的转速只能低于气隙旋转磁场的同步转速,永远不可能达到同步(否则的话,转子导条与气隙磁场同步旋转,转子导条也不再切割磁场,也不再会感应电流和产生电动力,转子也不可能旋转),所以名为异步电动机。

现在市面上的电机线圈整形机整形效果差,结构复杂,噪音大,且在整形的过程中,电机线圈还容易出现位置移动的问题,严重影响整形质量。

因此,现在市面上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一个或者多个问题的串激电机线圈整形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串激电机线圈整形机。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串激电机线圈整形机,所述线圈整形机包括机座;至少两根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端面上,与所述机座长度方向相垂直的第一滑轨;设置在相邻两根所述第一滑轨之间,且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端面上的电机线圈整形位;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且其上设有能够避让所述电机线圈整形位的避让孔的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一侧,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安装板沿着所述第一滑轨方向做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位于所述电机线圈整形位两侧,与所述电机线圈整形位相配合,沿所述机座长度方向分部的第一整形装置和第二整形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端面上,与所述电机线圈整形位相配合,用于将电机线圈固定在所述电机线圈整形位内,同时对电机线圈进行夹取的夹取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用于控制整机运作的电控箱。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座上端面上还设有与所述夹取装置相配合,用于接收整形完成后的电机线圈的接收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线圈整形位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座上,与电机线圈相配合,其上设有至少两个纵向设置的插槽,两个与所述夹取装置相配合的夹取槽的整形位安装座;以及设置在所述插槽内,用于限制电机线圈在所述电机线圈整形位内水平方向移动的限位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整形装置包括至少两根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且与所述第一滑轨相垂直的第二滑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与所述第二滑轨相配合的第一整形装置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整形装置安装板上,与电机线圈相配合的第一整形头;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一侧,与所述第一整形装置安装板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整形装置安装板沿着所述第二滑轨方向做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取装置包括至少一根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夹取装置支撑柱;设置在所述夹取装置支撑柱上,与水平面相平行的滑动轨道;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上,与所述滑动轨道相配合的机械手;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上,与所述机械手相配合,用于控制所述机械手沿着所述滑动轨道移动的第三驱动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取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上方,对线缆进行保护的第一静音拖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取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械手上,对线缆进行保护的第二静音拖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一侧的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另一侧,与所述主动齿轮相配合的从动齿轮;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外,与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相配合的同步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械手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上,与所述滑动轨道相配合,且与所述同步带相啮合的滑动块;设置在所述滑动块上,与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且具有纵向设置的机械手运动轨道的机械手滑动座;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械手滑动座上,能够沿着与所述机械手滑动座纵向运动的机械夹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械夹爪上设有一与所述电机线圈整形位相配合的按压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座;至少两根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端面上,与所述机座长度方向相垂直的第一滑轨;设置在相邻两根所述第一滑轨之间,且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端面上的电机线圈整形位;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且其上设有能够避让所述电机线圈整形位的避让孔的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一侧,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安装板沿着所述第一滑轨方向做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位于所述电机线圈整形位两侧,与所述电机线圈整形位相配合,沿所述机座长度方向分部的第一整形装置和第二整形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端面上,与所述电机线圈整形位相配合,用于将电机线圈固定在所述电机线圈整形位内,同时对电机线圈进行夹取的夹取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用于控制整机运作的电控箱。本方案大大提高了整形效率,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同时采用静音拖链,大大减少了噪音,采用按压块和限位板的设计,避免在整形的过程中,电机线圈出现移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串激电机线圈整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串激电机线圈整形机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串激电机线圈整形机中电机线圈整形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串激电机线圈整形机中电机线圈整形位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串激电机线圈整形机中夹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串激电机线圈整形机中夹取装置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串激电机线圈整形机中夹取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串激电机线圈整形机中图7中A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串激电机线圈整形机中图5中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浅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9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串激电机线圈整形机,所述线圈整形机包括机座100;至少两根设置在所述机座100上端面上,与所述机座100长度方向相垂直的第一滑轨200;设置在相邻两根所述第一滑轨200之间,且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座100上端面上的电机线圈整形位300;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200上,与所述第一滑轨200滑动连接,且其上设有能够避让所述电机线圈整形位300的避让孔401的安装板400;设置在所述安装板400一侧,与所述安装板400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安装板400沿着所述第一滑轨200方向做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500;设置在所述安装板400上,位于所述电机线圈整形位300两侧,与所述电机线圈整形位300相配合,沿所述机座100长度方向分部的第一整形装置600和第二整形装置700;设置在所述机座100上端面上,与所述电机线圈整形位300相配合,用于将电机线圈固定在所述电机线圈整形位300内,同时对电机线圈进行夹取的夹取装置900;以及设置在所述机座100上,用于控制整机运作的电控箱800。

具体的,本实施例在实施时,首先将电机线圈放置到电机线圈整形位300内,然后通过夹取装置900从上往下,将电机线圈进行按压,避免电机线圈在竖直方向内出现位移;完成电机线圈定位工作后,控制第一整形装置600和第二整形装置700工作,使其与电机线圈接触,到达整形工作需要的位置,此时,控制驱动装置500运动,在驱动装置500的运动下,带动安装板400运动,从而使得第一整形装置600和第二整形装置700与电机线圈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在位置发生变化的过程中,第一整形装置600和第二整形装置700对电机线圈进行整形。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加强整形效果,本方案可以通过控制驱动装置500做多个往复运动,来实现对电机线圈的多次整形,可根据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设定。

当驱动装置500控制安装板400运动多次往复运动后,回复到原先的位置,此时,控制夹取装置900对电机线圈进行夹紧,同时向上运动,将电机线圈抓起,然后平移,将已经整形完的电机线圈放置到成品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座100上端面上还设有与所述夹取装置900相配合,用于接收整形完成后的电机线圈的接收台1000。

具体的,为了避免夹取装置900在夹取和放置的过程中,会对电机线圈造成机械损坏,本方案还在机座100一侧设计接收台1000,通过接收台1000的设计,使得电机线圈掉落的高度减少,减少了机械损坏的可能。同时,还可以在接收台1000上设置缓冲垫,对掉落下来已经整形完成的电机线圈进行一个缓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线圈整形位300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座100上,与电机线圈相配合,其上设有至少两个纵向设置的插槽3011,两个与所述夹取装置900相配合的夹取槽3012的整形位安装座301;以及设置在所述插槽3011内,用于限制电机线圈在所述电机线圈整形位300内水平方向移动的限位板302。

在线圈整形的过程中,电机线圈会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但是如果靠外力对电机线圈按压,来达到避免发生位移的目的,这种情况下,需要非常精确的计算,一旦按压的力过大,就会造成电机线圈表面出现按压痕迹的问题。本方案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整形位安装座301上设计插槽3011,在插槽3011内插入限位板302,这里的限位板302的个数和插槽3011的个数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当插入限位板302后,限位板302和整形安装座相配合,即可将电机线圈的位置限定,避免在整形的过程中,出现位置移动的问题。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将整形位安装座301固定安装在机座100上,还在机座100与整形位安装座301增加了连接件303,使得两者连接更加方便,牢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整形装置600包括至少两根设置在所述安装板400上,且与所述第一滑轨200相垂直的第二滑轨601;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601上,与所述第二滑轨601相配合的第一整形装置安装板602;设置在所述第一整形装置安装板602上,与电机线圈相配合的第一整形头603;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400一侧,与所述第一整形装置安装板602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整形装置安装板602沿着所述第二滑轨601方向做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604。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第一整形装置600的结构和第二整形装置700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能够达到本方案需要的效果,都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在整形的过程中,通过第二驱动装置604(可以为气缸或者直线电机等)运动,带动第一整形装置安装板602和第一整形头603运动,靠近电机线圈整形位300,最后第一整形头603插入到电机线圈内。在驱动装置500的驱动下,使得第一整形头603沿着第一滑轨200方向在电机线圈内运动,对电机线圈进行整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取装置900包括至少一根设置在所述机座100上的夹取装置支撑柱901;设置在所述夹取装置支撑柱901上,与水平面相平行的滑动轨道902;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902上,与所述滑动轨道902相配合的机械手903;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902上,与所述机械手903相配合,用于控制所述机械手903沿着所述滑动轨道902移动的第三驱动装置90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取装置9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902上方,对线缆进行保护的第一静音拖链90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取装置9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械手903上,对线缆进行保护的第二静音拖链906。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装置904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902一侧的第一电机9041;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9041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9042;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902另一侧,与所述主动齿轮9042相配合的从动齿轮9043;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动齿轮9042和所述从动齿轮9043外,与所述主动齿轮9042和所述从动齿轮9043相配合的同步带904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械手903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902上,与所述滑动轨道902相配合,且与所述同步带9044相啮合的滑动块9031;设置在所述滑动块9031上,与所述滑动块9031固定连接,且具有纵向设置的机械手运动轨道的机械手滑动座9032;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械手滑动座9032上,能够沿着与所述机械手滑动座9032纵向运动的机械夹爪9033。

需要说明的是,机械夹爪9033是现在市面上已有的可以夹紧或者张开的普通机械夹爪9033,例如申请号为:CN201720220402.1,CN201720558813.1中公开的结构;该机械夹爪9033的结构不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故在此不对机械夹爪9033的结构做进一步的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械夹爪9033上设有一与所述电机线圈整形位300相配合的按压块907。

具体的,滑动轨道902采用双轴心设计,设计两条轴心,本机械手903与原始的机械手903相比,原始的机械手903一般采用滚珠丝杆驱动,滚珠丝杆驱动时,由于金属之间的旋转力,使得整个装置运动,噪音较大。本方案中的同步带9044采用的是橡胶同步带9044,橡胶同步带9044内侧与齿轮接触处设有橡胶凸齿(图中未示出),采用这种设计,机械手903再左右运动时,声音非常小,几乎为静音,但是精度与滚珠丝杆机械手903相比有略微下降,但是,在串激电机线圈整形机中运用,由于其对于机械手903的精度要求没有那么高,采用本方案的机械手903和滚珠丝杆的机械手903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但是,比滚珠丝杆的机械手903噪音小,大大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座100;至少两根设置在所述机座100上端面上,与所述机座100长度方向相垂直的第一滑轨200;设置在相邻两根所述第一滑轨200之间,且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座100上端面上的电机线圈整形位300;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200上,与所述第一滑轨200滑动连接,且其上设有能够避让所述电机线圈整形位300的避让孔401的安装板400;设置在所述安装板400一侧,与所述安装板400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安装板400沿着所述第一滑轨200方向做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500;设置在所述安装板400上,位于所述电机线圈整形位300两侧,与所述电机线圈整形位300相配合,沿所述机座100长度方向分部的第一整形装置600和第二整形装置700;设置在所述机座100上端面上,与所述电机线圈整形位300相配合,用于将电机线圈固定在所述电机线圈整形位300内,同时对电机线圈进行夹取的夹取装置900;以及设置在所述机座100上,用于控制整机运作的电控箱800。本方案大大提高了整形效率,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同时采用静音拖链,大大减少了噪音,采用按压块907和限位板302的设计,避免在整形的过程中,电机线圈出现移动的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两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